厦门发烧友cjh兄目前的器材清单:
1、“威信”音箱,MIT音箱线。
2、“马克”26L前级,带黑胶唱头放大,分体电源。“马克”20.5分体后级,当年的旗舰后级。
3、LP黑胶音源:“力士”300唱机,DV-505唱臂、“DV”的动圈(MC)唱头。
4、CD音源:“怀念”2000转盘,分体电源,专业解码器。
这“力士”黑胶唱盘可不用唱片垫,转盘内外圈分别有一个黑色的橡胶圈,两橡胶圈之间、也就是唱片底下的空气被吸走,在唱片之上大气压作用下,唱片与唱盘密贴,因而不需要用唱片垫。实际聆听效果非常好。
多次到cjh兄这儿聆听,音箱就听过三对,天朗“帝国十二”,JBL4344、“威信”音箱,周边搭配亦各不相同。现在这套的解像力最佳,口型稳健且偏小。以福建发烧之行所听而论,在听过的系统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这套音响重播系统全面、平衡、耐听,无论LP、CD。
“DV”唱头的层次感、细节……,一听便知是动圈(MC)唱头的声底。
那晚听了我带去的四张黑胶唱片:《奚秀兰 一朵小花》(台湾版)、《秋水伊人》、《阿里山之歌》、《中国电影歌曲集》。
1979年出的《奚秀兰 一朵小花》台湾四海版和香港的《奚秀兰 凤凰于飞》风行版比较,香港风行唱片的四首歌曲,《凤凰于飞》、《秦淮河畔》、《洪湖水浪打浪》、《探情郎》在台湾四海版被换掉了,第一面的《凤凰于飞》换成《门前一树碧桃花》,《秦淮河畔》换成《三个闺女》、,第二面的《洪湖水浪打浪》换成《愿嫁汉家郎》,《探情郎》换成《四季花开》。
歌曲《洪湖水浪打浪》,原来有一句歌词“共 产 党的恩情比那东海深”,奚秀兰唱的改为“爹娘的恩情比那东海深”, 抹去其中的政治气息,香港的文化氛围不一样,这在商业上是明智的。虽然歌词改了,可是,在民国六十八年的台湾仍然犯忌讳,“政治正确性”通不过。
《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在童年时代都听得很熟悉了,大约在1981年首次听奚氏唱,非常之震撼、新奇,迄今弥久长新。
《秦淮河畔》虽然不是政治类歌曲,而是风花雪月之曲,可是,“秦淮河畔”毕竟指出了具体的地理位置,“政治正确性”也通不过,因而台湾版也被别的歌曲替换。
这张专辑的香港版叫《奚秀兰小调歌集 凤凰于飞》,主打歌《凤凰于飞》也被替换掉,这歌是四十年代的影片《凤凰于飞》的插曲,上海滩第一代音乐人陈蝶衣先生作词,陈歌辛谱曲,周璇唱。1945年3月11日,影片《凤凰于飞》在上海大光明、国泰大戏院同时上映,为抗日题材电影,《凤凰于飞》是同名电影的插曲。陈蝶衣于五十年代初期抛弃家小孤身一人去香港,其子陈燮阳先生是上海交响乐团的指挥家。在民国六十八年的台湾,奚秀兰演绎的《凤凰于飞》被别的替换估计也是因为“政治正确性”。主打歌曲更改,因而台湾版唱片的名称叫《奚秀兰小调歌集 一朵小花》。
《门前一树碧桃花》、《三个闺女》、《愿嫁汉家郎》、《四季花开》是1975年的录音,台湾版整合在一张碟之中。
那晚听这碟,《门前一树碧桃花》、《三个闺女》、《愿嫁汉家郎》等歌,娇俏可人,俏皮中些许羞涩,《三个闺女》又有一股子浪劲儿,此外《百鸟朝凤》、《探情郎》,宛如二十多年前听录音带一般。还原得很好,着实过瘾。
特意听《中国电影歌曲集》最里圈一首《九九艳阳天》,没觉得音质明显变差,至少我没听出来,听过的黑胶系统,除非正切唱臂,否则到最后一首歌十有七八有可闻的失真,音质劣化,即使最后一首歌没失真,到最后一首歌的最后一分钟也会出现可闻的失真,这套没觉得劣化,说明唱盘的调校很不错,相反由于内圈播放次数少的缘故,品相稍优,音质犹胜于外圈。唱臂的水准、以及整体的调校比较到位。DV-505唱臂的造型颇为新颖、奇特。
那晚在cjh兄这儿发烧奚秀兰从黑胶开始听,到CD,最后又听回黑胶,从怀旧经典到民歌,再到圣歌,最后又听经典老歌。
CD的声音也很好,有模拟味,而且全面。在这儿比较了日本天龙版CD与台湾版CD的音质差异。
这是播圣歌表现较出色的系统之一,我和cjh兄都觉得陶醉。
奚秀兰乃绝顶高手,有人说奚氏是在民歌的演绎方面有独特造诣的歌者,这正确,却不全面,“三位一体”才是奚氏的全部,忽略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概括奚氏的全貌。
如果把人的声音比喻成大海,那么奚秀兰的嗓音就是海里的那根针!早已将我的心刺碎。
奚秀兰的声音一出来,所有人的表现欲都会回到零,我们能做的只有倾听。
那晚在cjh兄处还听了陈洁丽的《一水隔天涯》黑胶,“宝丽金”公司的黑胶合集,有李克勤、陈慧娴、张学友等歌手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