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寻找他乡的故事--内蒙古HIFI音乐之旅! [复制链接]

查看: 254538|回复: 492
31#

回复: (分享)寻找他乡的故事--内蒙古HIFI音乐之旅!

原帖由 rokey2 于 2008-7-28 14:48:00 发表
原帖由 乐林8 于 2008-7-26 16:05: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rokey2 于 2008-7-26 15:35:00 发表
乐林兄的贴一定要顶啦! ^^ 不过168图片开得太慢了  


rokey2



多谢!这倒是个好办法!同步发贴!看大一点,清一点的可点看联接http://www.jdbbs.com/viewthread.php?tid=1685759&extra=page%3D1
TOP
32#

回复:(分享)寻找他乡的故事--内蒙古HIFI音乐之旅!

风力发电据是扶持项目!机组纯粹是进口的,听说每一杆投资可不小,这要古龙兄上来解说一下,其实发电杆管是很高和很粗大的,照片倒是没有照大它,内部是空的,直径很宽,里面有梯子上到顶部.
TOP
33#

回复:(分享)寻找他乡的故事--内蒙古HIFI音乐之旅!

一般内蒙古自产的酒大都在38以上到75度之间,这次本想喝75度的,越高度数越不会顶头,第二天起床就不会头重和头晕,可惜当晚没有货,只能喝45度的了.
TOP
34#

回复: (分享)寻找他乡的故事--内蒙古HIFI音乐之旅!

原帖由 热点 于 2008-7-28 7:15:00 发表
家乡如此多娇,自豪啊!


热点家乡的民间乐器很丰富,据我所听过的谨谨只有马头琴一样.其实听古龙兄说还有蒙古筝,四胡,胡笳,三弦等等这些都没有机会聆赏到.说到马头琴,我真的在牧区场合听过几次了.曾经被誉为"一个人的交响乐"的马头琴,是蒙古族乐器的代表作,马头琴能发出宽广抒情的音乐,是蒙族乐器群体不可代替的位置.其实了解了一下,马头琴的弦是用马尾卷成,拉奏的人指尖顶弦拉奏(而不是压弦)发音不简单的,没有足够的功力实音会变成泛音,噪音.马头琴音色很古老沧桑,特别是在大草原里的感受,马头琴奏出琴腔质感强烈动听,在这里听到的马头琴音色保持有柔和,浑厚,深沉,淳美浓郁的草原特色,弦乐曲优美催人泪下.
最后编辑乐林8 最后编辑于 2008-07-29 14:54:27
TOP
35#

回复: (分享)寻找他乡的故事--内蒙古HIFI音乐之旅!

原帖由 烧不死 于 2008-7-27 14:38:00 发表
期待精彩的下文。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民间老艺人演奏一段马头琴小曲   兴致啊


马头琴演奏<万马奔腾><草原音诗><归来的马><小骝马>等曲是领教过,近场观察其实是右手弓法与左手指法是有独特而复杂的技巧,发音要清晰,明亮,浑厚,柔韧而实音.那是相当考拉奏者的内功深厚程度了.马头琴擅长演奏修长辽阔的旋律,我们也听到了为长调民歌伴奏,在这个场合琴声的涓涓奏鸣使人惆怅,琴音异常的苍浑,悲切,凄婉.外来人听多会逐动情绪,激泪不止.
关于蒙古四胡,蒙古筝,三弦等等蒙古民族乐器所表达的意境我是没有听过.这里就让万众兄,古龙兄,阿岗兄等给我们分享一下,他们是长者,可能有机会亲自领会过的.
最后编辑乐林8 最后编辑于 2008-07-29 15:00:59
TOP
36#

回复: (分享)寻找他乡的故事--内蒙古HIFI音乐之旅!

原帖由 gan 于 2008-7-29 11:41:00 发表
乐林8兄好文、好片!
不过好似新疆的柴窝堡风力发电厂才是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厂。


嗯!很好!之前也曾经有烧友提到过这个,可能是当地族民误传了,我也是第一次见到的,没查过,以为再没有别的地方拥有.新疆的柴窝堡风力发电厂才是亚洲最大,正确.这两个地方都是中国的jiao ao.
TOP
37#

回复: (分享)寻找他乡的故事--内蒙古HIFI音乐之旅!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8-7-29 10:42:00 发表
     从八零年后,这里的生活习俗也向全国趋同化,但在乡下、牧区原传统还是随处可见。蒙古族喝酒可真是怕人。原来我家乡的旗长《县长》65度白干,一次二瓶。文革中,军管会师长和他干酒,师长拿出茶杯要倒酒。这位说:麻烦。拿起酒瓶说:咱先一人一下,完了再慢慢喝。说完一仰勃子,咕咚吐咚一瓶二三口气完了。还把瓶口朝下示意一点不剩。在场的内地军人个个目瞪口呆。
   草原上经常喝死人,由其冬天,喝高了爬在马


哈哈.很好,万众兄能在百忙中参与了解当地民俗,自然还有更多精彩另一面,我们南方人是不得而知.
那晚住这里边蒙古包已经不是原始的游牧区了,现代的牧民是不是已经普偏定居的多了呢?
最后编辑乐林8 最后编辑于 2008-07-29 14:42:10
TOP
38#

回复: (分享)寻找他乡的故事--内蒙古HIFI音乐之旅!

内蒙古专一的长调歌,长调一般是胸腔气魄要充足,而且演唱的曲调拉的很长,没有足够的内劲和肺活力,喉头音是挤压不出来的,所以不是每一位会唱的蒙古族都能高亢出音压和密度来的.故确实会唱和唱好的人不多了.
TOP
39#

回复: (分享)寻找他乡的故事--内蒙古HIFI音乐之旅!

原帖由 calvin 于 2008-7-29 8:27:00 发表
原帖由 乐林8 于 2008-7-29 0:33:00 发表
一般内蒙古自产的酒大都在38以上到75度之间,这次本想喝75度的,越高度数越不会顶头,第二天起床就不会头重和头晕,可惜当晚没有货,只能喝45度的了.


请问当时去内蒙古的气温有多少度呀?



白天和晚上温差很大,我们在黄花沟晚上7度左右.白天26度左右,这是那几天的温度.
TOP
40#

回复: (分享)寻找他乡的故事--内蒙古HIFI音乐之旅!

昨晚的酒好象没事!
草原就如大海般宽广,人畜密度,蒙古游包是特别的稀少,无论白天黑夜,整个天地是奇特的静谧,要是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一清二楚,自然环境制造的条件反差,在这种新净环境下睡觉,谨谨睡几个钟头是无人不饱,早晨五点总是会清醒过来,我们五点起床拍摄日出,其实四点多太阳已然然升起.早上的日光更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