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捐款出现变味了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灾害发生之后的2003年8月,国家发改委就拨出救灾款5906万元。但两年过去了,这笔钱真正到灾民手上的还只有50万元。为了追讨这些款项,当地百姓多次自发组织举报和控告,但最后的结果是被华阴市政府关押和劳动教养。”这是媒体对两年前渭河大水后陕西省和华阴县两级政府截留救灾款事件进行的详细报道。仅上引寥寥数语,就足以让读者了解大致原委,而此事性质之恶劣,影响之严重,也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国家发改委向陕西省拨出救灾款5906万元,陕西省发改委将其中的1188万元拨付给华阴市财政局,其余4718万元“还在省财政厅”,接下来,华阴市财政局仅将1188万元中的100万元拨给华阴市移民局,移民局又将其中的50万元用来还债,于是可以发放到灾民手中的就只剩下区区50万元……一笔高达5906万元、按国家法律规定必须专款专用的救灾款,经过一级一级的“过滤”,一层一层的“扒皮”,到最后就这样所剩无几。据《公益时报》披露的数据,目前中国的扶贫资金只有35.3%能覆盖到真正需要“雪中送炭”的贫困户,有20.2%花在了无需扶助的中等户身上,更有44.5%以“锦上添花”的形式充实给了富裕户。对照扶贫资金低至35.3%的有效使用率,陕西省华阴市救灾款不足1%的有效使用率,可以说低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