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复制链接]

查看: 6582|回复: 35
1#
差别:总体来说,刻录对比原版比较容易在高频泛音,低频能量上有所缺失。
今天在朋友的ATC100系统上再次对比了两个刻录碟与原版,音质上的区别要比家里的系统明显,不错!,对改进的方向有启发。总体的对比在大系统上主要也是高频泛音和水分和原版有差距。目前还没试过更高级的刻录机和更好的盘片,不知是否在先天上更高档的配置会否有更好的表现。

优势:晚上调整了刻录的避震和线材的措施重新刻了个碟对比原版,歌剧中的提琴手和腾格尔精选。对比结果,在中高质感和高频表现上与原版差距更小了。另外比原版差距感觉主要在中低频的纯净度和低频下潜能量上,。。经过反复对比歌剧提琴手第13首卡门幻想曲。感觉在小提的表现上,刻录的碟可以更清晰的再现弓弦发声之间的关系,运弓的变化,轻重,揉弦,每个音出的都有道理,有用弓拉弦的完整的过程再现,,而原版在清晰再现每个音的完整发声过程方面表现不如刻录,很多音就这么发出来了,有时感觉这个音符好象不属于这个琴拉出来的感觉,倒有点象是琴在发声,包括有些泛音也有点没道理。另外第三首的音乐性的实在程度与感染力刻录也是要超过原版。            原因是为什么呢?不知道,有些朋友可能认为是刻录碟的声音特质导致的错误 的再现,其实我看难说是原版压制过程造成了音染还是刻录过程改变了什么......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victory:
TOP
3#

回复: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鼓励尝试。

原版碟的品质也是参差不齐的,商业压片最大的问题是母盘随着试用次数增加会渐渐磨损,头版的效果要比随后版本的效果好很多,特别在温润度方面。我几年前的pagenini for two,就比朋友新买的要好听很多。

而刻录碟不存在母盘损耗问题,只要刻录机状态好,碟片质量过关,就可以保证质量不下降。因此LPCD就采用刻录碟的方式生产,只是他采用的紫盘声音非常好听而已。

当然高品质的正版碟片还是刻录碟难以逾越的,但是廉价粗制的正版碟就不好说了。
TOP
4#

回复: 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原帖由 appleblue2000 于 2008-4-7 9:39:00 发表
差别:总体来说,刻录对比原版比较容易在高频泛音,低频能量上有所缺失。
今天在朋友的ATC100系统上再次对比了两个刻录碟与原版,音质上的区别要比家里的系统明显,不错!,对改进的方向有启发。总体的对比在大系统上......


任何东西复制,复制的水平只能是再现百分之多少来区别。但绝对不会超过100%,

就LZ的观点而言,是有漏洞的。

如果说刻录盘的小提琴泛音超过了原版碟,只有两个原因:

1. 刻录机或者刻录碟的无中生有。如果是这样,恰恰说明刻录碟不如原版碟,因为乱添加信息。

2. 如果不是刻录机或者刻录碟的原因,那只能说明系统有问题,为何同样的东西(小提琴的泛音),刻录碟就读出来了。原版CD就读不出来?因为刻录碟的信息都来自原版碟,CD机读不出来,刻录机却能读到(如果刻录机读不到。那小提琴的泛音是哪里来的?),但即使这样,也只能说明刻录碟最多和原版一样。但绝对不会超过原版碟,

所以刻录碟好过原版碟是不成立的。如果刻录碟的细节比原版碟多。那多多检讨一下系统的硬件问题,为何同一张碟,只不过复制下,就刻录盘有泛音,而原版碟没有泛音?刻录碟的泛音是来自哪里呢?如果来自原版碟,那为何系统读原版碟没有这些细节?如果不是原版碟的,那这些细节又是哪里来的呢?真的自相矛盾啊
TOP
5#

回复: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LS细致
TOP
6#

回复: 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原帖由 woow 于 2008-4-7 12:22:00 发表
任何东西复制,复制的水平只能是再现百分之多少来区别。但绝对不会超过100%,

就LZ的观点而言,是有漏洞的。

如果说刻录盘的小提琴泛音超过了原版碟,只有两个原因:

1. 刻录机或者刻录碟的无中生有。如果是这样,恰恰说明刻录碟不如原版碟,因为乱添加信息。

2. 如果不是刻录机或者刻录碟的原因,那只能说明系统有问题,为何同样的东西(小提琴的泛音),刻录碟就读出来了。原版CD就读不出来?因为刻录碟的信息都来自原版碟,CD机读不出来,刻录机却能读到(如果刻录机读不到。那小提琴的泛音是哪里来的?),但即使这样,也只能说明刻录碟最多和原版一样。但绝对不会超过原版碟,

所以刻录碟好过原版碟是不成立的。如果刻录碟的细节比原版碟多。那多多检讨一下系统的硬件问题,为何同一张碟,只不过复制下,就刻录盘有泛音,而原版碟没有泛音?刻录碟的泛音是来自哪里呢?如果来自原版碟,那为何系统读原版碟没有这些细节?如果不是原版碟的,那这些细节又是哪里来的呢?真的自相矛盾啊



呵呵,楼主说的没有任何漏洞,他仅仅是表达了自己实践总结的听感而已,woow 有没有任何的实际的对比和测试,为何能够否定楼主的结论??

所谓“复制的水平只能是再现百分之多少来区别。但绝对不会超过100%”,这句话不错,在一个严肃的翻刻过程中,可以认为翻刻碟有很大的概率能够接近100%的达到原版的信息量,单从数字信号上说是这样的。对于一个严肃的翻刻人来说,如果母盘状态良好,可以认为大多数翻刻碟都可以达到原版碟的信息量。

问题不是出在碟片本身的信息量上,而是出在CD机读取光盘过程中出现的误码。woow 之所以有如此的误解,就是因为对于CD音质劣化的原因一知半解。其实不知道是很正常的,我们不会在每个方面都是专家,就不要以自己的错误理解来批判别人了。

原版碟片和刻录碟片的播放音质不同的原因在于光头读取CD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误码。主要的影响方面一个是盘基的影响,一个是不同的制作过程(压制、刻制)产生的误差量不同!其实信息量是够的,都在光盘里,问题是CD机的光头不能够全部正确的读出来,就产生了误码。谁的声音好听就看谁的光盘更容易正确的读取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8-04-07 13:39:27
TOP
7#

回复: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P ;P ;P
TOP
8#

回复: 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大家可能搞错了一个问题,只要刻录的源文件是抓取出来的,那就是完整的光盘内容,没有任何缺失,同样的刻录回光盘也不会有任何缺失,也就是说刻录与原版在内容上是没有区别的,同样的就好比你在电脑上把文件从硬盘拷贝到U盘,然后再拷贝到另一台主机的硬盘,你从不会担心文件在多次的拷贝中会缺少,在刻录的过程中也绝不会无故填加一些字节或缺失一些字节,因为在以0和1为记录方式的介质中,即使一位的错误,也可能会导致整个文件的无法读取.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原版和刻录的区别的哪?问题出在读取,在读取的过程中转盘是有别于电脑光驱的,因为CD转盘在读取过程中是不可以有重试过程的,也就是说如果碰到了CD转盘无法读取的区块,CD转盘会选择跳过,当然如果在一段时间内CD转盘一直无法读取到数据就认为光盘是损坏的,但电脑的光驱是遇到不能读取的区块后会尝试重读几次这个区块,如果重试数次之后仍然无法读取,就被认为是损坏的光盘.
通过以上的说明,大家就知道在播放CD的时候影响音质的不是因为刻录少了内容,而是在读取的时候有可能会缺失内容;因此,如果使用的刻录的光盘介质比原版好,刻录出来的信息比原版更容易辩识,或是读取的过程中错误率更低的话,就极有可能"儿子超过老子",况且现在压制的镜面光盘在读取过程中比起有色彩的刻录盘面更容易出错.
至于刻录不如原版的观点确实有可能来自于技术,也有可能来自于心理,呵呵!
TOP
9#

回复: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CD光盘坑和突表示,读出来是01
这里,刻录和原盘在信息上应该没有区别的,区别在于JITTER。如果刻录碟制作精良,规整,那么它的JITTER可能确实要比某些原盘低,音乐重现能力也更强。
TOP
10#

回复: 另贴讨论,关于刻录与原版的详细对比

原帖由 sprs 于 2008-4-7 13:34:00 发表
[quote] 呵呵,楼主说的没有任何漏洞,他仅仅是表达了自己实践总结的听感而已,woow 有没有任何的实际的对比和测试,为何能够否定楼主的结论??

所谓“复制的水平只能是再现百分之多少来区别。但绝对不会超过100%”,这句话不错,在一个严肃的翻刻过程中,可以认为翻刻碟有很大的概率能够接近100%的达到原版的信息量,单从数字信号上说是这样的。对于一个严肃的翻刻人来说,如果母盘状态良好,可以认为大多数翻刻碟都可以达到原版碟的信息量。

问题不是出在碟片本身的信息量上,而是出在CD机读取光盘过程中出现的误码。woow 之所以有如此的误解,就是因为对于CD音质劣化的原因一知半解。其实不知道是很正常的,我们不会在每个方面都是专家,就不要以自己的错误理解来批判别人了。

原版碟片和刻录碟片的播放音质不同的原因在于光头读取CD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误码。主要的影响方面一个是盘基的影响,一个是不同的制作过程(压制、刻制)产生的误差量不同!其实信息量是够的,都在光盘里,问题是CD机的光头不能够全部正确的读出来,就产生了误码。谁的声音好听就看谁的光盘更容易正确的读取


呵呵,实践的问题就不用讨论了吧。会用电脑的人,有多少人没有用过刻录碟呢?

既然承认复制水平不可能超过100%,那LZ说的“刻录的碟可以更清晰的再现弓弦发声之间的关系,运弓的变化,轻重,揉弦,每个音出的都有道理,有用弓拉弦的完整的过程再现,,而原版在清晰再现每个音的完整发声过程方面表现不如刻录” 这些细节刻录碟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不是从原版来的,是从原版来的就说明原版有,而你的机器却读不出来。只能读刻录碟的细节,难道这能说明刻录碟比原版碟好吗?那么老的CD机只能读CD碟,不支持CD-R刻录碟,是不是可以说原版碟比刻录碟好太多呢?

我没有误解读取的问题,你说的不能正确读取。是系统硬件的原因,,我也说的很清楚。可能是LZ系统的问题,既然是系统的问题。又怎么能证明刻录碟比原版碟好呢?最多只能说明在楼主的个人系统上, 刻录碟的声音比原版碟好而已。

即使如同LS说的“既有可能儿子超过老子”那也是在特定情况下,归根到底还是系统硬件读取的问题,换句话说如果大家都是全新的碟,那些特定的情况还存在吗?

更要注意的一点是:LZ的刻录碟内容是复制于原版碟,不是和老易一样,直接从母带/母盘上取信号直刻到CD-R上,如果是后者,刻录碟比原版碟的细节更多还说的过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