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从一对小喇叭得出的一些“谬论”
对其中几点作个说明,这个音箱的设计,箱体是发声的,用硬木、刚性连接、螺丝的松紧,吸音棉的多寡与分布等措施,都是为了减少能量损耗,提升瞬态。要知道弱音信号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往往传统的一些做法,对能量的打压是不平衡的,这时候损失掉的往往就是这些宝贵的东西。这种设计,一来充分利用了能量,二来声波通过箱壁传导(微量的,类似泛音的声波),向各个方向辐射,增强了音乐的弥漫感。至于倒相管问题,上面的信息基本就可以看明白,不再说明。高音为什么要在下方?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个小箱子,中低音用的是四寸单元,分频点很高,这时候就出现中低单元的高频段指向性问题,中低在上有利于摆位。我说低音喇叭漏点气不要紧,很多人会反对,事实上有成品喇叭就是设计成这种方式的,这时箱体还是共鸣腔,但喇叭的气顺性变得更好,瞬态也相应提升,从听感上来讲,中高频段变得更加透明,缺点是低频受到一定程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