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大家好咯~我现在是在墨尔本读书的。。。接触hifi的时间还不久,以前都是玩耳机,但是也不是很老鸟的样子。。。
咳咳,言归正传。前段时间入了

Podspeakers by Scandyna的Micropod + Microsub 2.1(300澳元,大概2000人民币的样子),Belkin的传输线(连本本的,所以没想要多贵)和怪兽XP-HP音箱线。本来只是准备给自己的本本用的后来就开始觉得太浪费了。。。就开始留意一下别的东西。。。上两个星期淘到一台

马兰士dv6400的全能播放器(04年的产品,店里的样板,245澳元比零售价便宜了一半还多),然后订了一条怪兽的CD传输线,正在寄过来。
我现在想买一台功放了。因为Microsub自带的功放显然撑不起那台播放器,而且只有一个音频入口。要听CD的时候还要换线,这样长久而言对那个插座也有影响的吧。。。
然后我现在是在ebay上看到有人在卖一台

NAD的3150,应该是非常旧的款了,我还没去出价,估计应该贵不到哪里,成交大概不用300澳元(两千人民币)的样子。但是又看上了

NAD的C315BEE,价钱贵一点,但是是新货。
我想知道哪个比较适合我这样的搭配?或者在这个价位上别的推荐?
其实我也有去看

Scandyna的the Amp,但是接近900澳元的售价比较难承受。。。
另外我有一点挣扎的就是我自己的播放器是可以播DVD之类的,但是我不用,因为看电影习惯了用电脑,再说我房间里没有电视。我现在看的是立体声的功放,我有没有必要为以后打算现在就买一个环绕声的功放(当作是用于SACD或DVD-Audio的)呢?
关于以后的升级,我当然知道下一个开刀的就又是音箱了。。。已经看上了也是Scandyna的

the drop。但貌似1300澳元的售价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我承认它的外形对于我有致命的诱惑啦~但我还没有不理智到这个地步。。。其实我买micropod也是看它样子买的,只是发现它光是音质都是值回票价的,样子相当于是白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