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蒙拉向大师致敬——新专辑《VIOLINISSIMO(非常小提琴)》】 [复制链接]

1#
继2005年推出《Violin Showpieces(小提琴炫技经典)》之后,青年小提琴家黄蒙拉终于再度出击,发行了自己加盟“环球”之后的第二张唱片——《VIOLINISSIMO》。在这张中文名被称为《非常小提琴》的专辑中,黄蒙拉为我们带来了一整套由小提琴演奏家们所创作的小提琴作品。由此我们在一张唱片便内得以欣赏到从帕格尼尼、塔蒂尼、萨拉萨蒂、维尼亚夫斯基、克莱斯勒、伊萨伊直到米尔斯坦,这一系列乐器演奏史上光辉名字在不同时期所写下的最受大众欢迎的代表作。就唱片创意和作品选择而言,隐约可以感受到新专辑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黄蒙拉作为小提琴演奏领域的一名杰出新秀,对前辈大师们所怀有的崇敬之心与景仰之情,因为除了《非常小提琴》之外,它还有一个副标题——“向大师致敬!”

2002年的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对黄蒙拉而言已然成为历史,这位青年演奏家很清楚奖项与成绩只能代表一时的认可。演奏技艺与艺术修为的精进和成熟需要不断地锤炼与探索。因此他并没有过早地让自己成为一名职业演奏家,却选择重返校园继续进修——自2006年起,黄蒙拉进入英国著名的伦敦皇家音乐学院,跟随匈牙利小提琴大师奥吉·帕克学习。从这个角度来听,这张新专辑也完全可以看作是他这一年多学习生涯成果的集中展示。

在《VIOLINISSIMO》中,黄蒙拉的演奏技巧无疑更为炉火纯青。这一点在开篇曲目塔蒂尼所作的《魔鬼的颤音》中得以最为直接的体现——他对于颤音的一流运用与悦耳发音完全令人折服,但整部作品的气质在他弓下却并没有流于单纯的炫技。当技术难题对演奏者而言已完全不是一道屏障的时候,黄蒙拉却依然能保持一份自然、朴实而真切的个人风格,这就越发显得难能可贵了。这一特点更体现在此后的另一首重头作品《卡门幻想曲》中,这首萨拉萨蒂最脍炙人口的名作由黄蒙拉奏来,或许少了几丝光彩与激荡,却也毫无油滑、做作之感,反而为作品频添了几分质朴之情。

“小提琴是一件需要专门技巧来演奏的乐器,不是每个作曲家都真正了解小提琴的演奏特性。当作曲家本人就是演奏家的时候,这些作品总是让人感到过瘾。所有的曲目都具有挑战性,而这种挑战又和音乐趣味融合在一起”。听完唱片再来回味黄蒙拉的以上这一席话,相信会引发不少听众的共鸣。可以说,黄蒙拉用他自己不俗的表现证明了这些作品的价值,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当然,这还有他重要的合作者、钢琴伴奏宋思衡的一份功劳。这位近年来在众多大赛中崭露头角的青年钢琴独奏家,在与自己昔日校友的合作中,却心甘情愿地扮演着绿叶的角色,且始终将伴奏钢琴的表达空间控制在最适宜的范围内,在录音中的表现可谓既得体又从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唱片的整体制作方面,《VIOLINISSIMO》身披很浓厚的本土色彩。录音地点选择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小演奏厅,并由曾打造过《卧虎藏龙》的陆晓幸先生担任录音师。东艺演奏厅独特的声学环境奠定了整张唱片音色偏于温暖、厚实的基调,但就精致度与细腻度而言,还有值得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唱片的封面是在上海音乐学院提琴制作室所拍摄的,整个封套在平面设计上比上一张有长足进步。内页文字由上海年轻的古典音乐电视编导毕袆所撰写,结合专辑曲目,详细而生动地回顾了小提琴演奏的黄金年代,颇值得一读。  



Universal-Go East(环球-正东)00289 48006717
小提琴-黄蒙拉、钢琴-宋思衡
录音-2007年12月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录音师-陆晓幸
曲目-朱塞佩·塔蒂尼《g小调奏鸣曲“魔鬼的颤音”》、尼科洛·帕格尼尼《摩西主题幻想曲》、巴布罗·萨拉萨蒂《卡门幻想曲》、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D大调波兰舞曲》、尤金·伊萨伊《e小调第四号小提琴独奏奏鸣曲》、弗里茨·克莱斯勒《前奏与快板》、内森·米尔斯坦《帕格尼尼偶记》

http://audio100.spaces.live.com
最后编辑CLASSICALLIU 最后编辑于 2008-02-05 11:36:11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