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来呀,看看什么是“节奏感” [复制链接]

查看: 4234|回复: 13
1#
《舞台的眼睛-视觉艺术与戏剧观念展》是欧美一群戏剧艺术家用美术手段展示他们对戏剧艺术的理解。展示的作品用我们的观念来看非常的前卫抽象,而且和“hifi发烧”好象也没什么关联之处。但仔细想想,音乐是由声音构成的艺术,它们同样地抽象,假如没有听众的参与也是无法最终完成音乐的全部过程。所以,音乐和美术就有异曲同工的地方。甚至,用美术的观念理解音乐,可以有更深的角度与体会。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法是通过点、线、面、体积、颜色、和它们的排列、分布构成视觉上的“节奏感”。当然,能够理解多少和受众的经验深浅有关。


这是艺术家理解的“舞台”,它们是立体的没有空间的限制





这是题为“中心地带”的作品,介绍在下一张图: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来呀,看看什么是“节奏感”





艺术家眼中的“炼狱”在舞台表现时是这样的概念:
TOP
3#

回复: 来呀,看看什么是“节奏感”

对音乐的“错误”理解源于音乐本身的不确定性,当然对于听众自己来讲怎么看总是对的。题目是“哪种音乐引发观念障碍”


《缺席者的十字架》,作者把自己放在屏幕里面作道具,在一个狭长的空间,拦在观众与头像之间的是一条绳索,地面上灯光构成不那么明显的十字架,要完整展现主题,需要观众用自己的眼光把绳索套在作者的脖子上。到底有没有人能够“清白”地走开?



戏剧家理解的《文化革命》:
TOP
4#

回复: 来呀,看看什么是“节奏感”

《展开》当各种元素逐渐展开,“戏剧”便得以呈现,音乐,不也是如此吗?


《苹果中的人》从图中你理解了什么?
TOP
5#

回复: 来呀,看看什么是“节奏感”

这里只是整个展览的很少一部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到省美术馆参观。
说说题外话,HIFI和音乐是什么关系?想起唐诗云:
梅雪争春未肯降,诗人搁笔费评章。
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TOP
6#

回复:来呀,看看什么是“节奏感”

以为说的是器材的节奏感,那个莫明其妙的形容词
TOP
7#

回复: 来呀,看看什么是“节奏感”

原帖由 艺术用家 于 2008-2-4 11:32:00 发表
以为说的是器材的节奏感,那个莫明其妙的形容词


什么是器材的节奏感呢?
TOP
8#

回复:来呀,看看什么是“节奏感”

顶上去````
TOP
9#

回复:来呀,看看什么是“节奏感”

好贴啊.
没有生活的根底是不能做出好的作品的,没有艺术的修养是没办法领悟音乐的内涵.如果我们的发烧只限于听到了什么真实的声音,而不悟出好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听感以外的意境.那我们还玩什么音响呢.听真实声音的地方多的是.
生活-----艺术----生活
完美的生活.
Q-6.2jpg.jpg (, 下载次数:76)

jpg(2008/2/4 15:10:01 上传)

Q-6.2jpg.jpg

最后编辑wwx6377 最后编辑于 2008-02-04 15:10:01
姓名:穷烧
曾用器材:很多
现状:穷烧
TOP
10#

回复:来呀,看看什么是“节奏感”

多谢楼上两位帮顶。
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是上帝赐给人类最美的礼物,耽于HIFI物的欲望而疏离于音乐和艺术本身,那真是可惜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