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叠过罗汉的朋友进来指教 [复制链接]

查看: 20919|回复: 80
21#

回复: 请叠过罗汉的朋友进来指教

原帖由 menn 于 2008-2-3 19:2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迷糊 于 2008-2-3 10:38:00 发表
小结一下:
        昨晚把摆位又仔细调整了一下(现在调整起来各外费力,还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小心[email=......*@^*%@&$]......*@^*%@&$[/emai......


M大侠早点回来啊!呵呵~
过你热爱的生活
TOP
22#

回复: 请叠过罗汉的朋友进来指教

原帖由 PULSAR 于 2008-2-3 17:36:00 发表
迷糊兄, 刚刚才看到你的帖子, 实在太牛B了, 我被你投毒后, 现在连朋友家PMC IB2配全套麦景图都不想听了, "害"人不浅啊


如果换做是JBL搭配麦景图,你可能就会有兴趣听了,嘿~~
过你热爱的生活
TOP
23#

回复: 请叠过罗汉的朋友进来指教

原帖由 menn 于 2008-2-4 1:26:00 发表
原帖由 迷糊 于 2008-2-3 21:08:00 发表
M大侠早点回来啊!呵呵~


        我不当大侠很久了!现在最多算是个Hi-End旅程中的迷途小书童。

        解决一。我楼上的一位大侠已经说了出......


多谢Whiting、Menn两位朋友,我先按照第二个方法试试看。
过你热爱的生活
TOP
24#

回复: 请叠过罗汉的朋友进来指教

原帖由 studer.1112 于 2008-2-4 13:31:00 发表
上电子分频器和均衡器是唯一的正道!路会很长......


没那么可怕,需要的只是一些米+认真用心而已,玩两路,不就是一台分频器+两台功放,没什么玄妙的,以后有机会倒是很想试试看EQ。
过你热爱的生活
TOP
25#

回复:请叠过罗汉的朋友进来指教

原帖由 csdam 于 2008-2-4 11:06:00 发表
原帖由 leslie 于 2008-2-4 10:51:00 发表
AV还得LEXICON;P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糊兄用到 Lexicon 玩 AV.......

其財力和發燒度是不可看小D!


XXXXXXXXXXXXXXXXX......


小小世界,有一只菜鸟碰壁.....
过你热爱的生活
TOP
26#

回复: 请叠过罗汉的朋友进来指教

原帖由 富盛 于 2008-2-5 19:43:00 发表
想来想去,还是劝老兄打消玩叠罗汉的念头.
声干涉问题如果没有专业的管理器和相关设备是很难解决的;
同理,业余条件下,扬声期的相位很难得到完美的修正;
最主要的问题是在家居的环境里,类似阵列的设计几乎有百害而无......


我现在的这种摆法应该是有得有失,但正面的改善决不仅仅只是低频。

你的建议听上去似乎更加合理,起码箱子摞在一起的高度没有现在那么可怕:)

横置叠放声音的互相干涉作用会小一些?

富胜兄的意见让我想起了这幅图片:
27_294851.jpg (, 下载次数:8)

jpg(2008/2/5 20:07:41 上传)

27_294851.jpg

过你热爱的生活
TOP
27#

回复:请叠过罗汉的朋友进来指教

多谢121兄弟发给我的资料,未经您同意就将文章转上来,恕罪恕罪。
过你热爱的生活
TOP
28#

回复: 请叠过罗汉的朋友进来指教

Dynaudio Acoustics BM6与BX30A使用经验 陈运双
收集:nocturne 日期:2005-11-14

图1:陈先生聆听室约六坪大,电力来自单一电表,需求再大的音响怪兽,在这里都能获得最充裕的电源供应。

购入Dynaudio Acoustics BM6与BX30A对我而言纯属意外,但也可以说是美好的意外,在此提出与音响迷共同分享,说不定这种特殊的经验也能解决您当前的困扰,甚或可以做为未来多声道影音系统购置的参考。

事情的发生经过是这样的,笔者有两位朋友分别于去年初搬了新家,房子升级后空间变大了,环境特性也改变了,原来那套音响显得有点不太协调、称职。笔者曾协助尝试过各种喇叭摆位与环境的改善,当然也包含各种垫材与线材之调整在内,虽然已经达成相当程度的改进,但仍与他们预期的目标尚有差距,最后一致决定更换喇叭!

于是陆续展开喇叭试听活动,也趁2000年「Hi-End、Hi-Fi音响展」的机会,对会场展示较具知名度的喇叭进行试听比较。音响展结束后,我们仍不忘继续索寻音响展漏网之鱼优良产品。就在一连串的试听比较过程中,无心插柳柳成阴的,Dynaudio Acoustics BM6与BX30A让我动了凡心而决定拥有她。Dynaudio Acoustics到底有甚么魅力,足以让心静如水的我激起不小的涟漪而动了真情!

本文将为您细述笔者与Dynaudio Acoustics BM6结缘的经过,她具有何种魅力?依个人经济状况与需要如何使她逐渐成长茁壮?与BX30A巧妙搭配可以使她具足智慧而更妩媚。一个可以亲手抚育,带领她一起成长,可以让您一圆心中美梦的音响系统,您是否也愿意抛开世俗的纷扰共筑音响美梦!
clip_image001.jpg (, 下载次数:8)

jpg(2008/2/7 1:00:17 上传)

clip_image001.jpg

过你热爱的生活
TOP
29#

回复: 请叠过罗汉的朋友进来指教

图2:Dynaudio Acoustics M3喇叭用上了著名的T-330D高音,以及吋与吋中、低音单体各二只。

图3:横着摆的Dynaudio Acoustics M1小喇叭,采用低音反射式设计,不但是专业录音室的最爱,同时也广受一般用家的青睐。
clip_image00.jpg (, 下载次数:15)

jpg(2008/2/7 1:02:43 上传)

clip_image00.jpg

clip_image002.jpg (, 下载次数:10)

jpg(2008/2/7 1:02:43 上传)

clip_image002.jpg

最后编辑迷糊 最后编辑于 2008-02-07 01:06:36
过你热爱的生活
TOP
30#

回复: 请叠过罗汉的朋友进来指教

情定Dynaudio Acoustics

喇叭的品牌那么多,各有不同的音色与特性,除了选择自己喜欢的音色外,还须考虑扩大器的驱动能力与搭配问题,幸好前述这两位朋友使用的前、后级扩大器都是笔者所设计,用来驱动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喇叭大致上不成问题,因此可以先排除这方面的顾虑。对喇叭音色的喜好,我们彼此所追求的(欣赏的角度)也很相近,这也是我乐于参与此次选购活动的诱因。经过归纳整理,订出索寻目标的条件如下:要能真实、精确的诠释音乐,尤其音乐的细节要能清楚描绘,不能含糊一笔带过,也不能有太独特的个性(属不偏不倚的中性),瞬时反应良好,高濒的延伸自然飘逸,中低濒饱满凝聚,承受大动态音乐不会导致明显的失真,频率响应至少40Hz-20kHz(±3dB),适合用来聆赏古典音乐,对爵士音乐也能轻松过关,长时间聆听不会觉得疲劳与烦躁。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售价必须合理。

也许把条件订得太严苛,历经数月之久却迟迟不见意中人(喇叭)的芳踪。依据经验显示,许多知名厂牌采用Dynaudio单体所设计出来的产品,都获得极高的评价,因此我们对这类产品始终寄予极高的期望,可惜能符合上述条件者如凤毛麟角,不是价钱订得太高就是质量不如人意。就在柳暗花明疑无路之际,两位朋友中之一,突然想起不久之前曾拜访过一位发烧友,对他所用的Dynaudio Acoustics C3颇有好感,而且售价还算合理。由于Dynaudio Acoustics C3在市面流通不广,在此之前笔者对她也一无所知,于是我们择日自备软件前往聆赏。那位朋友搭配使用之器材包括CD唱盘、前级及后级扩大器等清一色是GRYPHON,大概是搭配得宜,相得益彰,使Dynaudio Acoustics C3之优点一览无遗,经过仔细评估结果一致认为,这是几个月以来试听最满意的一次。回来之后这两位朋友立刻央求我向今韵打听,准备迎娶入门,今韵郑老板的答复是:Dynaudio Acoustics C3原厂已停产,国内已无存货,将向国外Dynaudio Acoustics经销商代寻是否仍有库存品」。经过一段漫长的等待之后还是一无所获,郑老板建议不仿考虑Dynaudio Acoustics M2或M3,并称最近有一批M3即将到货,届时再通知前往试听比较。

鉴听喇叭大厂 — Dynaudio Acoustics
我想很少音响迷不知道Dynaudio这个厂牌,至于Dynaudio Acoustics大家对她可能就比较陌生一点,包括笔者在内,主要原因是Dynaudio的代理商广告宣传做得比较好,另一原因是有不少著名喇叭厂采用Dynaudio单体设计出一流的扬声器,其成就甚至超越了Dynaudio自家的产品,因此间接也达到不小的广告效果。笔者最近藉由网络索寻数据才有机会了解Dynaudio发迹的经过,并进一步知悉她与Dynaudio Acoustics之间的关系。

Dynaudio公司是在1977年成立于丹麦,成立的初期是以OEM的方式向别家公司购买喇叭单体,自行设计音箱与分音器组装成扬声器,但很快就察觉到若要再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性能,唯有透过创新的喇叭单体设计技巧才能达成。Dynaudio公司很早就构想并立下愿景希望能成为喇叭单体制造厂,此时乃下定决心自行研发喇叭单体。于着手研发喇叭单体的三年后,即80年代初期,所有Dynaudio扬声器都已安装自己特制的喇叭单体。大约在同一时间也开始把他们自行研发制造的喇叭单体销售给其它扬声器制造厂,那时市场上正值大量需求高质量喇叭单体却找不到供货商,所以Dynaudio认为他们当时决定自行研发制造喇叭单体的决策是正确的,决策时机也抓得很准,使Dynaudio很幸运可以在扬声器界一举成名。Dynaudio一开始就认为喇叭单体是扬声器的「心脏」,此种逻辑思维也获得广大回响,因而能以质量、独创与先进的技术成名。继之又趁胜追击,藉此优势把经营焦点贯注在他们自家的扬声器系统的建造上,用以建立他们的品牌形象,让音响迷从他们自家扬声器的优越表现,即可同时联想到是他们独特设计喇叭单体的功效,亦即只要见到采用Dynaudio喇叭单体的扬声器,就可获得足够的质量保证信心。

Dynaudio宣称他们独特技术所设计制造出来的喇叭单体具有下列三项特点:

(一)低失真(low distortion)

(二)可扩展动态范围(extended dynamic range)

(三)可承受大功率(high power handling)

Dynaudio认为他们一开始就走对了方向,下足功夫设计出最好的喇叭单体,此种优势是别家厂商所欠缺的。因此Dynaudio在Hi-End、Hi-Fi界达成领导地位与杰出声望之际,他们又率先与一些世界领导级的录音室设计师合作,此种经历又导致他们对专业录音室市场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决定设立一个子公司,以便100%专注于专业录音室监听喇叭的设计工作。他们与录音室设计师Andy Munro先生联合组成Dynaudio Acoustics公司,有Andy Munro的奥援才能美梦成真快速的把公司设立起来,而且被公认为专业录音室界的技术领导者。Dynaudio Acoustics公司是由一群专业录音室专家(包括一群音乐家、工程师与录音室设计师等)所独立经营,服务的对象是专业录音室的经营者。Dynaudio Acoustics公司具备下列优势:(一)拥有Dynaudio喇叭单体的技术资产(二)由一群艺术家与工程师组成,藉以获致最高技艺的研究成果(三)已具备很棒的生产设备可以产制研究成果。最特殊的一点,该公司设立的目标是针对客户需求提供客户最满意的声音,但又要把守经济尺度以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编辑迷糊 最后编辑于 2008-02-07 01:29:48
过你热爱的生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