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沐春雪〗莫扎特的二首早期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及其他听乐的零言... [复制链接]

查看: 95410|回复: 633
51#

回复: 〖如沐春雪〗莫扎特的二首早期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及其他听乐的零言碎语

也上一张老罗的LP,助一下兴。
DSCN2443.JPG (, 下载次数:62)

jpg(2008/2/4 12:51:33 上传)

DSCN2443.JPG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52#

回复: 〖如沐春雪〗莫扎特的二首早期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及其他听乐的零言碎语

格罗米欧,温暖的琴声。
1.jpg (, 下载次数:83)

jpg(2008/2/4 13:10:30 上传)

1.jpg

grumiaux_gal_025.jpg (, 下载次数:36)

jpg(2008/2/4 13:10:30 上传)

grumiaux_gal_025.jpg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53#

回复: 〖如沐春雪〗莫扎特的二首早期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及其他听乐的零言碎语

春节前,最后的一篇,给我喜欢的舒伯特。

舒伯特的降E大调钢琴三重奏第二乐章缓慢的行板(D929,OP100)

作为一个伟大的天才,舒伯特以他特有的风格,讲述属于他自己的内心感受。很难说得清楚,他应该是划入古典派,还是浪漫派,个人感觉他作曲的形式还是遵循古典乐派的准则,但从他乐曲表达的内容,多种情绪的高低起伏,感觉应更多地划入浪漫派。或许,根本不需要作以上的归类,舒伯特就是舒伯特!

舒伯特,引起人们共鸣的很多作品,如“罗莎蒙德四重奏”、“死神与少女四重奏”、D899第1首即兴曲……都是小调,那种忧郁的冲动,非常适合他敏感、羞涩的个性。

昨天,由于时间关系,只是重听了这首三重奏的第二乐章,又是C小调,那种舒伯特式的特有的忧郁,弥漫开来,让人感到心碎。这个乐章中,大提琴的独奏、参与对话段落非常多,有别于海顿的钢琴三重奏作品中大提琴只是辅助的作用。特别喜欢这个乐章中的大提琴。

也曾,试图用文字表达,但我,无法做到。

以下几段零碎的话,译自唱片说明书,也许翻译得词不达意:

缓慢的行板乐章,三段式,以二条忧郁、无情的钢琴节奏开始,包括“挽歌”式的独奏,这是舒伯特最令人心碎的、最优美的片断之一。这至关重要的两部分都是整首曲子的有机组成部分,广阔的跳跃后,富有表现力的力量传递到,不久之后出现的降E调的第二主题之中,一个晃动的,使人安慰的暗示。

在叙述调中,我们不再感到忧伤,而是充满了一种热情的,被折磨的狂热。
DSCN2731.JPG (, 下载次数:70)

jpg(2008/2/5 9:35:22 上传)

DSCN2731.JPG

DSCN2732.JPG (, 下载次数:33)

jpg(2008/2/5 9:35:22 上传)

DSCN2732.JPG

最后编辑610 最后编辑于 2008-02-05 18:40:54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54#

回复: 〖如沐春雪〗莫扎特的二首早期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及其他听乐的零言碎语

原帖由 关山月_ 于 2008-2-4 22:36:00 发表
610,立春好!!!


关兄,这几天一直在听莫扎特,也有了新的感受吧。

祝新春快乐。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55#

回复: 〖如沐春雪〗莫扎特的二首早期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及其他听乐的零言碎语

农历除夕

〖莫扎特之三〗莫扎特的二首带变奏的小提琴与钢琴二重奏

听小莫的的室内乐作品,怎可错过他的小提琴奏鸣曲?从1762年创作(仅6岁),1764年完成的第1号小奏(K6),到1788年完成的第36号小奏(K547),可以说小提琴奏鸣曲的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

上世纪50年代,2位莫扎特音乐的杰出演绎者,哈斯基尔、葛罗米欧搭档,共同为我们留下了经典的6首(早、中、晚期各2首),在他们水乳交融的演绎里,小莫的洒脱、柔情、哀伤等各种无以言表的情绪,一览无遗。

但,仅有6首,实在不解渴。
为此,飞利浦公司录于80年代的葛罗米欧与克林的演绎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我,由此而听到了小莫作于1781年的2首:

1、KV379/373a(第27号小奏)。序曲柔板中,小提琴在钢琴的映衬下,拉出极抒情的主题,听者马上被吸引。如歌的小行板,曲子转为较为快速流畅的旋律,第1、第2段变奏分别是钢琴、小提琴的独自吟唱;第3、第4段变奏,钢琴、小提琴充满柔情的对话;第5变奏,小提琴轻轻的拨弦,钢琴弹出不一样的抒情味,太喜欢这段变奏了,绕梁三日,绝妙。

2、KV360/374b,为“在泉旁”主题而作的6段变奏曲。1个主题加6段变奏,初听,怎么反反复复同一旋律?细听,6个变奏各有妙处(第4段变奏节奏较快),情绪的变化,在反复的抒情中,有着十分微妙的转换,又一次碰到这种略带忧伤的,动人的旋律。

春节到了,探亲访友,初四贴上小莫一首伟大作品的听后感。
DSCN2735.JPG (, 下载次数:73)

jpg(2008/2/6 13:50:29 上传)

DSCN2735.JPG

DSCN2737.JPG (, 下载次数:98)

jpg(2008/2/6 13:50:29 上传)

DSCN2737.JPG

DSCN2736.JPG (, 下载次数:90)

jpg(2008/2/6 13:50:29 上传)

DSCN2736.JPG

DSCN2734.JPG (, 下载次数:30)

jpg(2008/2/6 13:50:29 上传)

DSCN2734.JPG

最后编辑610 最后编辑于 2008-02-06 15:16:00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56#

回复:〖如沐春雪〗莫扎特的二首早期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及其他听乐的零言碎语

哈哈,那小王,贴张快乐的PP。;P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57#

回复: 〖如沐春雪〗莫扎特的二首早期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及其他听乐的零言碎语

〖莫扎特之四〗莫扎特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KV364/320d),1779年作于萨尔斯堡。

如果说小莫的5首小提琴协奏曲体现了一种单纯的美,那么在他的交响协奏曲中,加了一把中提琴,整首曲子,无论从作曲技巧,到思想内涵,将美的内涵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毫无疑问,K364是一部伟大的作品,通篇闪烁着至善至美的光辉,给人的撞击,何止是震憾。

1、庄严的快板。在乐队奏出昂扬的主题后,小提琴、中提琴相继进入,2件乐器的配合、协调,值得玩味。乐队逐步进入第一高潮后,小、中提琴在短暂的忧郁后,再次拉出催人奋进的声音,并带动乐队一步一步走向灿烂的顶峰——华彩。

2、行板。小莫最著名的行板之一,那种直诉衷肠、浓得化不开、深沉的旋律,毋需多作解释了,相信听过这个乐章的,都不会无动于衷吧。

3、急板。语峰一转,再次回到激昂的旋律。乐队序奏(1分钟时间)后,小提琴拉出主题,中提琴重复,接着再来,小提琴再拉,中提琴重复,至3分钟时,由中提琴拉出主题,小提琴重复,类似于修辞中重复强调的手法,其中还夹杂着未等小提琴拉完主题,中提琴已跟进,类似小组唱中二重唱的手法,仔细听听二把提琴、乐队之间的配合,真的是叹为观止。

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降E大调的叶耐梅协奏曲与K364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吧。
DSCN2740.JPG (, 下载次数:57)

jpg(2008/2/9 21:10:40 上传)

DSCN2740.JPG

DSCN2739.JPG (, 下载次数:77)

jpg(2008/2/9 21:10:40 上传)

DSCN2739.JPG

DSCN2738.JPG (, 下载次数:33)

jpg(2008/2/9 21:10:40 上传)

DSCN2738.JPG

DSCN2742.JPG (, 下载次数:61)

jpg(2008/2/9 21:10:40 上传)

DSCN2742.JPG

最后编辑610 最后编辑于 2008-02-12 19:52:24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58#

回复:〖如沐春雪〗莫扎特的二首早期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及其他听乐的零言碎语

莫扎特飞利浦全集中四手联弹、双钢琴应该是海布勒与霍夫曼的啊。

好象回旋曲和幻想曲收录的是内田光子的演奏,变奏曲则收录的是海布勒的演奏。

皮雷斯的演奏,有很多,浪漫的气息;而海布勒的,细腻中有大气(录音较皮雷斯差些)。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59#

回复:〖如沐春雪〗莫扎特的二首早期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及其他听乐的零言碎语

记得皮雷斯早年在Erato曾录过小莫的钢奏(先于DG的录音)。

阿美玲的舒伯特艺术歌曲更好,她不是挑大部头的,而是一些很精致的短曲,非常有特点。飞利浦公司曾出过4张CD环保装,收入在“The Early Years”中,钢琴伴奏分别是Dalton Baldwin、Rudolf Jansen,如听舒伯特的室内乐多了,听阿美玲演唱时,时不时会冒出熟悉的旋律。

也给S兄,拜个晚年。
DSCN2296.JPG (, 下载次数:75)

jpg(2008/2/11 16:08:04 上传)

DSCN2296.JPG

最后编辑610 最后编辑于 2008-02-11 16:08:04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60#

回复:〖如沐春雪〗莫扎特的二首早期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及其他听乐的零言碎语

听过皮雷斯的肖邦夜曲,有她自己的特色,修饰较多。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