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如沐春雪〗莫扎特的二首早期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及其他听乐的零言碎语
春节前,最后的一篇,给我喜欢的舒伯特。
舒伯特的降E大调钢琴三重奏第二乐章缓慢的行板(D929,OP100)
作为一个伟大的天才,舒伯特以他特有的风格,讲述属于他自己的内心感受。很难说得清楚,他应该是划入古典派,还是浪漫派,个人感觉他作曲的形式还是遵循古典乐派的准则,但从他乐曲表达的内容,多种情绪的高低起伏,感觉应更多地划入浪漫派。或许,根本不需要作以上的归类,舒伯特就是舒伯特!
舒伯特,引起人们共鸣的很多作品,如“罗莎蒙德四重奏”、“死神与少女四重奏”、D899第1首即兴曲……都是小调,那种忧郁的冲动,非常适合他敏感、羞涩的个性。
昨天,由于时间关系,只是重听了这首三重奏的第二乐章,又是C小调,那种舒伯特式的特有的忧郁,弥漫开来,让人感到心碎。这个乐章中,大提琴的独奏、参与对话段落非常多,有别于海顿的钢琴三重奏作品中大提琴只是辅助的作用。特别喜欢这个乐章中的大提琴。
也曾,试图用文字表达,但我,无法做到。
以下几段零碎的话,译自唱片说明书,也许翻译得词不达意:
缓慢的行板乐章,三段式,以二条忧郁、无情的钢琴节奏开始,包括“挽歌”式的独奏,这是舒伯特最令人心碎的、最优美的片断之一。这至关重要的两部分都是整首曲子的有机组成部分,广阔的跳跃后,富有表现力的力量传递到,不久之后出现的降E调的第二主题之中,一个晃动的,使人安慰的暗示。
在叙述调中,我们不再感到忧伤,而是充满了一种热情的,被折磨的狂热。
-
-
DSCN2731.JPG
(, 下载次数:70)
jpg(2008/2/5 9:35:22 上传)
-
-
DSCN2732.JPG
(, 下载次数:33)
jpg(2008/2/5 9:35:22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