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如沐春雪〗莫扎特的二首早期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及其他听乐的零言碎语
回到莫扎特。
〖莫扎特之二〗二位东方人——傅聪、内田光子演绎的K475、K457
作于1784年的C小调钢琴奏鸣曲(K457),因1785年由维也纳阿尔达里亚出版社出版时,将1785年所作的C小调幻想曲(K475)放在奏鸣曲之前集结出版,因此,钢琴演奏常常是二首合并演奏。K475也是小莫所作的三首钢琴幻想曲中最优秀的一首。
都是C小调的二首曲子,演奏时间约30分钟,与小莫的C小调第24号钢琴协奏曲(K491)相似,氛围深沉,或许这二首曲子是打开莫扎特那些伟大的钢琴协奏曲的,一把钥匙吧。
作为西方音乐顶峰上的二位巨人,莫扎特、贝多芬之间的联系,可以在K457柔板乐章中间的一段与悲怆奏鸣曲柔板开始的部分得到充分的印证,惊人地相似,那种深沉的,对往事的无限追忆的,如歌吟唱。这也是,我在CD唱片说明中获得的,新的发现。
傅聪以他特有的清冷的琴音,使整首曲子呈现凝重的气氛,一字一句,交代得清清楚楚,音色变化很大,听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在柔板乐章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内田光子的演绎,可能是女性的缘故吧,很细腻,在非常快的快板中,快速句群有着很流畅的旋律。
二位东方人,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演绎出不同的莫扎特。相对于深沉的C小调,单就这二首曲子,我更认同傅聪的演绎。也许,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不同的莫扎特吧。
面对音乐,更多地感觉到文字的单薄,有时,真的很难表达。
-
-
DSCN2682.JPG
(, 下载次数:69)
jpg(2008/2/4 7:53:54 上传)
-
-
DSCN2684.JPG
(, 下载次数:41)
jpg(2008/2/4 7:53:5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