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冬日阳光下的雪花:巴赫的三部键盘组曲 [复制链接]

21#

回复: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法国组曲

瓦尔哈的法国组曲cd真不好找,不过昨天别人传了我mp3。正在欣赏。
TOP
22#

回复: 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法国组曲

瓦拉哈,确实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下面这一套是管风琴作品,与法国组曲有点跑题。
DSCN2582.JPG (, 下载次数:126)

jpg(2008/1/22 19:19:34 上传)

DSCN2582.JPG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23#

回复: 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法国组曲

桂猪兄,您发生的事,真遗憾,真诚地希望您振作起来。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24#

回复: 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法国组曲

原帖由 江月 于 2008-1-22 11:45:00 发表
原帖由 610 于 2008-1-22 6:48:00 发表
我需要把复调作曲的技术手法,先理顺了。这样,才能便于听其内容。


610兄,现在就是专业的音乐学生也没几个能把复调作曲手法理顺啊,我等就别费神......


听江月兄,您说的。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25#

回复: 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法国组曲

谢谢610兄弟。
TOP
26#

回复: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法国组曲

第一组曲的萨拉班德和尊主颂(BWV243)有一段咏叹调很像啊。
TOP
27#

回复: 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法国组曲

原帖由 610 于 2008-1-22 19:20:00 发表
瓦拉哈,确实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下面这一套是管风琴作品,与法国组曲有点跑题。


瓦拉哈 平均率,....接近一点...

TOP
28#

回复: 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法国组曲

我,也贴一张,布索尼根据巴赫改编的“恰空”,好歹是“钢琴”了。
DSCN2583.JPG (, 下载次数:96)

jpg(2008/1/23 6:08:02 上传)

DSCN2583.JPG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29#

回复: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法国组曲

两位的都是好片啊!都是我很想买的。;P ;P ;P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0#

回复: 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法国组曲

原帖由 桂猪 于 2008-1-22 22:44:00 发表
第一组曲的萨拉班德和尊主颂(BWV243)有一段咏叹调很像啊。
兄听多识广,我很少听这部作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1#

回复: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法国组曲

桂兄听的尊主颂(BWV243)是不是上面这个版本?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2#

回复: 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法国组曲

也贴一个,我听过最好的BWV243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33#

回复: 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法国组曲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8-1-23 9:31:00 发表
桂兄听的尊主颂(BWV243)是不是上面这个版本?

听过几个版本的,第一个是卡拉扬柏林除夕音乐会现场,所以印象最深。
TOP
34#

回复: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法国组曲

(转)巴赫的《尊主颂》(Magnificat in D,BWV243)是巴赫的后期作品,在巴赫所创作的少数以拉丁文为词的乐曲中,这首《尊主颂》和《B小调弥撒》一样伟大,直到今日仍被视为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作品。《尊主颂》是巴赫1723年在莱比锡为圣诞节前后所举行的晚祷会所写(在晚祷会时,演唱完《尊主颂》,牧师进行讲道。)《尊主颂》是巴赫以《圣经》之《路加福音》第一章46-55节拉丁文为词而谱写的,这段《圣经》记载着耶稣的母亲玛丽亚在生耶稣以前,听见天使向她说她将被圣灵感孕,生一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后,就唱起了这首歌。歌的首句是:“我的心尊主为大”,拉丁原文为Magnificat(意为尊主),因而就将此首歌称之为《尊主颂》。巴赫共写了两首《尊主颂》,一首为高音独唱,现以遗失。1855年编辑巴赫作品全集时,就没有找到此首;另一首,现存两个原稿,早期的原稿是E大调,后来巴赫又写了一个D大调的,今日所出版、演唱的,多为D大调稿本,手稿上标有1730年抄写。全曲共分12段,但在巴赫的原稿上,第二段、第五段、第七段及第九段的后面各都插入了一首《众赞歌》。现行的乐谱、演唱会、录音带、唱片及CD版本上都没有这几首《众赞歌》。据考证这些《众赞歌》是在莱比锡大教堂每次晚祷时都要咏唱的,而且也不由担任演唱《尊主颂》的圣诗班的歌手们演唱,而是另一个小型圣诗班,用另一架小型风琴伴奏咏唱的。当时教堂安排在晚祷时唱《尊主颂》的时间并不长,不得超过半小时,因此巴赫谱写此曲演唱的时间,也不超过半小时,但这仍然是一首极美而快乐的乐曲。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08-01-24 14:47:57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5#

回复: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法国组曲

巴赫的作品我听得最早的一批里就有尊主颂,迷得一塌糊涂当时。 好多年都没听了。
TOP
36#

回复: 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法国组曲

原帖由 桂猪 于 2008-1-24 19:39:00 发表
巴赫的作品我听得最早的一批里就有尊主颂,迷得一塌糊涂当时。 好多年都没听了。
老兄是老资格巴赫迷了。哈哈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08-01-29 05:12:36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7#

回复: 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法国组曲

巴赫的《英国组曲》:
3.jpg (, 下载次数:78)

jpg(2008/1/30 15:33:57 上传)

3.jpg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

回复:冬日阳光下的雪花:法国组曲

巴赫的《英国组曲》也是非常有名的,她创作于巴赫的魏玛时期,是17世纪重要音乐文献。前面谈《法国组曲》时已经提到:她比法国组曲规模要大很多,其实这两部组曲在结构上很类似。《英国组曲》也是由一些舞曲组成,但每一组曲开篇都多了一个前奏曲。

这部作品之所以被称为《英国组曲》有3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因为这部作品是巴赫献给英国的一位贵族的,所以这部作品被称为《英国组曲》。第二种说法是:因为在创作过程中巴赫在这套组曲当中选用了把前奏曲列入组曲的英国形式,第三中说法是:因为亨德尔在英国所作的《A大调组曲》与巴赫的《A大调第一 组曲》采用同一类型,调性也一致。第一种说法是相对合理的。《英国组曲》与《法国组曲》一样,也是由6首组曲构成,这些组曲里的舞曲虽然只有一两分钟那么短,但意境非常美妙动人。古尔德用现代钢琴来演奏这部巴赫的复调作品更有一番迷人的风采并成为这一曲目的经典版本,另外席夫的版本听说也是非常优秀的,但我没听过。

在《英国组曲》里:第一组曲非常快乐和开朗;第二组曲优美而稍带伤感;第三组曲幽暗而显得有些沉郁;第四组曲极具歌唱性甚至有牧歌气息的真情流露;第五组曲显得有些严肃;第六组曲光明而稍带辉煌。聆听这部作品是非常有情调和浪漫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

回复:冬日阳光下的雪花:巴赫的三部键盘组曲

我听《英国组曲》比《法国组曲》感觉轻松一点。
S兄最喜欢的平均律版本好象是皮希纳的是吗?
TOP
40#

回复:冬日阳光下的雪花:巴赫的三部键盘组曲

哈哈,我很老土的。我喜欢席夫和古尔德,一个优美,一个富于灵感。;P ;P ;P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