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说: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 [复制链接]

41#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原帖由 东莞肥仔 于 2008-1-11 23:15:00 发表
嘿嘿,出发点不同,结果当然不同。

首先,音场不完全是靠摆位与空间来决定,否则靠墙摆的喇叭前后左右上下是否有机会颠倒呢?录音才是决定音场位置的关键 ,讨论录音中有没有音场高度或形体大小才是有意义的、、......


如果你在麦克风的位置上能听到什么,录音中大概就有什么,甚至比你能听到的方位信息更多。因为两主麦克风的距离远比人两耳间的距离大,方位感信息(相位延时、声强度差别等)更强烈。不管这是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录音中声场高低信息和形体大小信息肯定存在,甚至比听现场更好。

理论上在录音时将两主麦克风的距离增加,方位感信息(相位延时、声强度差别等)会更强烈。但是当超过一定的程度,左右两主麦克风的声音信息将逐渐失去相互“融合”的关系,趋向于完全独立的两个单声道录音效果的情形。立体声还原系统在正常的情况下,当我们听一些唱片时,听到位于左右方位的声音前冲到了箱子的位置,感觉声音是从箱子发出来时,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录音时记录这些声音信息的麦克风与另一声道麦克风的距离“过远”且取用它的信息电平又“过高”造成。致使左右两声道的声音信息失去了相互“融合”的关系,趋向了完全独立的两个单声道录音效果的情形。我们通常把这类情形称为“离箱感”差。而且“离箱感”差往往又与“声音前冲”是一对“孪生姐妹”。

这类“离箱感”差的录音,大多数是录音和混音经验不足,又过分夸张某些“效果”的结果。世界著名录音大师们是绝对不会犯类似的“低级错误”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2#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就音像的前后左右高低定向(定位)而言,除了箱子设计的影响以外,信号源系统的影响应该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源头的误差,后面是无论怎么也无法“完全”弥补,这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道理。在实际玩机的过程中大家会有这样的体会吗?有的信号源系统声音平衡和谐自然,音场下盘扎实稳重,声象凝聚明确且声象融合自然,整体上给人平衡、和谐、流畅、鲜活的感觉,能令听者的灵魂似乎进入自然交流的状态。哪怕是在不同档次的系统里使用,这些优秀的表现特征仍然是可以比较出来的。

有的信号源系统的声音表现就非常一般,或者音色不错但鲜活不足,动态不错但又失去了和谐;有的信号源系统声音甚至恰恰相反——一开声就令人讨厌。

这又是为什么呢?我想,这就是器材声音表现的“档次”差别吧。需要注意的是,声音表现的“档次”差别虽然与价格档次差别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绝不是唯一的。个人认为,声音表现的“档次”差别——更多的是与设计功力,以及用料安排时“扬长避短,物尽所能”的理念运用等方面有关。

(为了避免误会说明一下:实际上功率放大器和线材、脚钉等等也能产生明显影响,可以说,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变化都会带来可闻的声音改变,这也是音响好玩、并令人沉迷的地方。这里只是从影响相对更明显的环节说起而已。)
(未完待续)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3#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原帖由 笑笑生 于 2008-1-12 11:32:00 发表
松香味的原帖如下。不仅说天上的雷声,还说到房间排气扇的响声,他们与人耳听音响是一样的?




引用: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1-8 20:12:00 发表
好啊!如果说“这种观点认为,人耳是无法明确分辨出声源高度!” 那么,如果你在室外,天空上的雷声你也认为是从任意高度上传来的吗?例如你认为从地面方向传来等等。????哈哈!这显然绝对不会弄错吧。

有一种情况:假如你在一个隔音效果很好的房间里,且只有一个二十来厘米见方的小排气窗与外界连通,这时候,室外任何声音只能从排气窗传进来。由于“小孔衍射”的作用将原来有方向的平面波变为了球面波,因此,室外任何方向传来的声音,对室内的人来说,感觉到的“方向”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来自这个二十来厘米见方的小排气窗。而且排气窗的高低方位也是明确的,只是完全失去了对室外声源的方位判断能力。
但是当你贴近排气窗,其距离小于球面波形成的距离时,你将可恢复对室外声源的方位判断能力。

虽然人的两耳是水平生长的,天生具来就对水平方向的前后左右方位有着比较好的辨别能力,而对垂直方向的方位辨别能力比较差。但是仍然具有鉴别上下高低方位的能力。

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1-08 20:13:15



我这里说的是声音方位感的确存在的现象。同时解释了声音方位感消失的情况及现象(声音的方位感经过小排气窗“小孔衍射”的作用而消失),这些还看不懂就真没有办法了。
!!!!!!!!!!!!!;P ;P ;P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4#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szlghyj兄说得不错,听觉的欧姆定律告诉我们:人耳是一个频率分析器,可以将复音中的各谐音分开,人耳对频率的分辨灵敏度很高,在这一点上人耳比眼睛的分辨度高,人眼无法看出白光中的各种彩色光分量。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5#

回复: 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由于方位感信息经过大量试验和理论分析与相位延时、声强度差别等直接相关。在讨论音响系统中涉及电子电路的音源如CD、SACD、LP(LP唱头放大器),包括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之前,我们应该先来了解一下他们在相位延时、声强度差别等相关方面都有那些可控制或不可避免的特征呢?
(未完待续)
对不起!有急事以后再说了。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1-13 18:20:07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6#

回复: 为什么说: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

由于方位感信息经过大量试验和理论分析与相位延时、声强度差别等直接相关。在讨论音响系统中涉及电子电路的音源如CD、SACD、LP(LP唱头放大器),包括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之前,我们应该先来了解一下他们在相位延时、声强度差别等相关方面都有那些可控制或不可避免的特征呢?

我们知道,电容、电感、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放大器件、电阻、金属导体等,是组成音响器材电路最基本、最常用的元器件。在这些元器件里,电容、电感属于储能元件,当不同的电容量或者不同电感量时,相同的充电(或放电)电流具有不同的充电放电时间,这是不可避免的元件特征。在电路工作时,他们将以信号相位延时不同和通过的低频电流大小不同表现出来。这就造成了在使用不同的电容、电感时,通过的信号产生相位延时不同和通过的低频电流大小不同(信号强度差别)的现象。

电容、电感如果使用在音频信号通道上,将对音频信号产生明显的相位延时和低频信号强度差别。

还好,他们的这些改变或影响(特征)是很有规律的,(相同品牌产品时)主要是随容量和电感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我们已经注意到使用相同品牌的产品、并注意将使用在左右声道相同功能位置上的电容量或者电感量严格配对。那么,无论是放大或者其他,最后处理出来的信号在相位延时、和频率电流大小(信号强度)将是基本完全一致的。

反之,将产生左右声道相位延时、和频率电流大小(信号强度)明显的差别。

由于方位感信息与相位延时、声强度差别等直接相关,因此左右声道相位延时、和频率电流大小(信号强度)的明显差别将造成声场声像聚焦方面严重的问题。这就是低档器材(或者电路不重视元件配对的器材)声场声像聚焦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
(未完待续)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7#

回复: 为什么说: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声场声像定向定位与什么有关?

信号通过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放大器件,也会产生时间延时的情况,主要原因晶体管存在开启时间(ton)和存储时间(tstg)等延时现象;例如: 2SA1668/2SC4382的ton为0.4/1.0us;2SA1859/2SC4883的ton为0.5us;再如MJE172/MJE182的ton为0.04us;MJE15031/MJE15030的ton为0.05/0.1us。这些开关时间参数指标厂家很少提供,许多时候各厂家的称呼和测量条件也不完全相同,很难比较,一般在相同厂家提供的产品参数中比较才有意义。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他们的数值越小越好。

集成电路放大器件是由许多的晶体管(有时候还有许多的小电容,小电感)构成的,延时积累的作用使时间延时的情况更为突出。

电子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而且比晶体管更为突出。但是使用管子的数量比较少,延时积累相对较少。


假如元件选择使用不当或者电路设计不当,晶体管(包括电子管、集成电路放大器件)的开启时间(ton)和存储时间(tstg)的延时(积累)作用,也是立体声系统声场声像聚焦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1-14 00:22:11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8#

回复: 为什么说: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声场声像定向定位与什么有关?

由此可见,在使用电子元件的时候,为了尽量保证左右两个声道的频率特性完全一致,尽量减少与“方位感信息”直接相关的相位延时、声强度差别,在元件型号的选择和左右两个声道的配对一致性方面就显得非常重要。个人认为,这是声场声像精确定向定位(指精确还原唱片里的定向定位信息)的提前保证,也是高品质立体声系统的前提保证。

虽然电阻、金属导体等也能够产生相位延时和相位失真的问题,但在选择较好质量的电阻和电路板、及连接线时,问题相对已经非常小,但仍然需要注意质量品质的一致性。

所以立体声系统的制作过程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工程,马虎大意是出不了高品质音响器材的。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不管是DIY也好,摩机也罢,还是批量生产,就有了起码的前提保证。

但是,这离"好声"还远着哦。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1-14 14:09:22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9#

回复: 为什么说: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声场声像定向定位与什么有关?

DIY或"摩机"高手们对这样的讨论仍没有反映??
说句得罪人的话:看来是高估这些“高手”们的水平了。令人失望!不可理解!——或者是不愿意把自己的“知识财富”与大家共享??

我看还是大方些吧!分享快乐的效果是快乐的平方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0#

回复:为什么说: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声场声像定向定位与什么有关?

;P ;P ;P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1#

回复: 为什么说: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声场声像定向定位与什么有关?

原帖由 yulihua 于 2008-1-15 14:12:00 发表
引用: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1-6 13:06:00 发表
但是这类低级的音响系统是不能营造出左右定向(定位)超过左右两箱之外的声场声像的,声场声像只能居于左右两箱之间。
...

错了,大侠!
早年头,收录机有一个开关-wide。
打开它,声像可以达到喇叭之外。
原理是:
取左边部分信号,反相叠加到右路。
取右边部分信号,反相叠加到左路。


是我的发言不够严谨。对不起!发言前应该注明:“在不对原信号进行加工处理的情况下”这样的条件。
你说的情况实际上就是利用了声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以获得“希望得到”的声场。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2#

回复: 为什么说: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声场声像定向定位与什么有关?

原帖由 speed8888 于 2008-1-15 15:42:00 发表
定位需要两个不同的信号源,要反映高低,也许需要再搞成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声道才行.


speed8888兄:
实际生活中,我们仍然能对较近距离的声源进行比较精确的高低定位;也能对距离较远的声源进行大概的(不太精细的)高低定位。他们不需要两个声源去对比就可以分辨。因为他们的高低定位信息已经存在,麦克风已经把他们纪录,还原的时候也就不需要上下两个箱子了。前面的帖子里有这方面的声学解释。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1-15 17:52:18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3#

回复:为什么说: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声场声像定向定位与什么有关?

hifi40cn兄,看完前面的帖子可能就自己明白了,你所提出的问题前面基本都有解释啊。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4#

回复: 为什么说: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声场声像定向定位与什么有关?

[quote] 原帖由 yulihua 于 2008-1-15 14:21:00 发表
摇头晃脑总是能找到方位,脑袋不动怎么找到方位?


回yulihua兄,方位感明确的音响系统,是不需要“摇头晃脑找方位”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5#

回复: 为什么说: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声场声像定向定位与什么有关?

如果东莞肥仔兄弟对录音方式介绍不错,以这两个不同的录音方式对比,(注:非常遗憾这两张唱片我都没有,不过有普通版本)以我个人的判断:
录音方式一(《Reiner - Strauss: Also sprach Zarathustra》这个录音);有更宽阔自然的声场。

录音方式二(《Heifetz - Sibelius Violin Concertos 》这个录音);有更精确的声像聚焦。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1-17 23:33:28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6#

回复: 为什么说: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声场声像定向定位与什么有关?

东莞肥仔兄弟收藏的唱片令人羡慕啊。这两张唱片有机会一定要收藏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7#

回复: 为什么说: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声场声像定向定位与什么有关?

上面六张唱片我已经收藏了四张,文章评价非常不错,深有同感。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8#

回复: 为什么说: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声场声像定向定位与什么有关?

“造成录音效果今不如昔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事后的多轨混音。Wilkinson 所有录音都是他在现场直接混成两轨的母带,之后没有再经过任何加工处理,也因此确保了完整的动态与接近现场的平衡性。可是Decca 加入宝丽金集团后,公司却规定现场录音师只能做多轨的录音母带,然后交由总公司的工程师在剪辑室凭空想像的混成两轨,这当中的误差当然是很大。事后的工作人员怎么能知道现场是什么情况呢﹖这种大公司细密分工下的结果,往往扼杀了录音师的创作灵魂,录音和现距离,似乎也就越来越远了。”

对于这段话,我有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与大家讨论。

造成录音效果今不如昔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事后的多轨混音。Wilkinson 所有录音都是他在现场直接混成两轨的母带,之后没有再经过任何加工处理,也因此确保了完整的动态与接近现场的平衡性。——我非常赞同!

可是Decca 加入宝丽金集团后,公司却规定现场录音师只能做多轨的录音母带,然后交由总公司的工程师在剪辑室凭空想像的混成两轨,这当中的误差当然是很大。事后的工作人员怎么能知道现场是什么情况呢﹖这种大公司细密分工下的结果,往往扼杀了录音师的创作灵魂,录音和现距离,似乎也就越来越远了。——不敢完全苟同。

1、我认为“总公司”一定会要求提供现场的照片、录像,场地尺寸等之类的资料,有经验的混音师通过这些资料是可以较好地完成混音的。例如某乐器专门使用的麦克风纪录下的声音需要提前或者延时多少时间(ms)混入左右声道才能产生“和谐”的效果等等,声学上已经有明确的理论可以应用。


2、现场录音其实也是依靠经验,监听到的效果也不是听众位置上的效果。

3、往往扼杀了录音师的创作灵魂,这倒是实际问题!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1-18 14:34:04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9#

回复:为什么说: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声场声像定向定位与什么有关?

电子电路和电子元件对声象声场方位感信息的影响:

由于方位感信息经过大量试验和理论分析与相位延时、声强度差别等直接相关。在讨论音响系统中涉及电子电路的音源如CD、SACD、LP(LP唱头放大器),包括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之前,我们应该先来了解一下他们在相位延时、声强度差别等相关方面都有那些可控制或不可避免的特征呢?


我们知道,电容、电感、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放大器件、电阻、金属导体等,是组成音响器材电路最基本、最常用的元器件。在这些元器件里,电容、电感属于储能元件,当不同的电容量或者不同电感量时,相同的充电(或放电)电流具有不同的充电放电时间,这是不可避免的元件特征。在电路工作时,他们将以信号相位延时不同和通过的低频电流大小不同表现出来。这就造成了在使用不同的电容、电感时,通过的信号产生相位延时不同和通过的低频电流大小不同(信号强度差别)的现象。

电容、电感如果使用在音频信号通道上,将对音频信号产生明显的相位延时和低频信号强度差别。

还好,他们的这些改变或影响(特征)是很有规律的,(相同品牌、相同型号产品时)主要是随容量和电感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我们已经注意到使用相同品牌、相同型号的产品,并注意将使用在左右声道相同功能位置上的电容量或者电感量严格配对。那么,无论是放大或者其他,最后处理出来的信号在相位延时、和频率电流大小(信号强度),左右声道将是基本完全一致的。

反之,将产生左右声道相位延时、和频率电流大小(信号强度)明显的差别。

由于方位感信息与相位延时、声强度差别等直接相关,因此左右声道相位延时、和频率电流大小(信号强度)的明显差别将造成声场声像聚焦方面严重的问题。这就是低档器材(或者电路不重视元件配对的器材)声场声像聚焦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

信号通过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放大器件,也会产生时间延时的情况,主要原因晶体管存在开启时间(ton)和存储时间(tstg)等延时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实际问题)。例如: 2SA1668/2SC4382的ton为0.4/1.0us;2SA1859/2SC4883的ton为0.5us;再如MJE172/MJE182的ton为0.04us;MJE15031/MJE15030的ton为0.05/0.1us。这些开关时间参数指标厂家很少提供,许多时候各厂家的称呼和测量条件也不完全相同,很难比较,一般在相同厂家提供的产品参数中比较才有意义。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他们的数值越小越好。

集成电路放大器件是由许多的晶体管(有时候还有许多的小电容,小电感)构成的,延时积累的作用使时间延时的情况更为突出。

电子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而且比晶体管更为突出。但是使用管子的数量比较少,延时积累相对较少。

假如元件选择使用不当或者电路设计不当,晶体管(包括电子管、集成电路放大器件)的开启时间(ton)和存储时间(tstg)的延时(积累)作用,也是立体声系统声场声像聚焦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在使用电子元件的时候,为了尽量保证左右两个声道的频率特性完全一致,尽量减少与“方位感信息”直接相关的相位延时、声强度差别,在元件型号的选择和左右两个声道的配对一致性方面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是完全可以人为控制的)。个人认为,这是声场声像精确定向定位(指精确还原唱片里的定向定位信息)的提前保证,也是高品质立体声系统的前提保证。

虽然电阻、金属导体等也能够产生相位延时和相位失真的问题,但在选择较好质量的电阻和电路板、及连接线时,问题相对已经非常小,但仍然需要注意质量品质的一致性。

所以立体声系统的制作过程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工程,马虎大意是出不了高品质音响器材的。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不管是DIY也好,摩机也罢,还是批量生产,就有了起码的前提保证。

但是,这离"好声"还远着哦。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了一个努力的方向。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1-19 18:27:16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0#

回复:为什么说:声场声像高低定向(定位),是对立体声系统提出的最严格要求;声场声像定向定位与什么有关?

在元件型号的选择和左右两个声道的配对一致性,是人为控制相位延时、声强度差的有效方法。
另一有效方法就是平衡放大电路的应用。例如对管:2SA1668/2SC4382的ton为0.4/1.0us,他们的ton并不相等,平衡放大电路的应用可有效消除对管ton不相等产生的延时差问题。但是,左右两个声道的配对一致性仍然是重要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