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rchiv的头版CD原来是这样的呵~ [复制链接]

1#
原来我以为像这种就是头版的了。


其实不然,这张巴赫的“3、4架大健琴协奏曲”还有更老的版本,我前两天弄到的。碟面好像LP一样。
扫描0033s.jpg (, 下载次数:73)

jpg(2007/12/23 7:07:13 上传)

扫描0033s.jpg

扫描0037s.jpg (, 下载次数:75)

jpg(2007/12/23 7:07:13 上传)

扫描0037s.jpg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Archiv的头版CD原来是这样的呵~

哪个更靓声?
TOP
3#

回复:Archiv的头版CD原来是这样的呵~

新的我没听过。我觉得应该是一样的。
TOP
4#

回复:Archiv的头版CD原来是这样的呵~

头不头的,有那么大关系么?如果是同一个mastering过程,一旦完成了
制版,压上几版,数字就是数字,十几年就算压上几万版,都是同一个效果,
这是物理上铁定的死律。

包装是可以变,如果是收藏这类包装,也是一种收藏类别,但是指望声音
有不同,或者硬要说声音第一版特别好,我就觉得啊,这些人挺肥羊的,
都。

八十年代Archiv的CD我这一大堆,那个时候还是44.1kHz/16-bit的数字录音,
这类原始录音就算后来数字处理混音技术进步到96kHz/24-bit,也没有
任何改良余地了。当然有人可以说,压版技术这些年还是有差啊?呵呵,
同一母版,新的生产线压版质量只有更好才对。所以呢,我一直不太理解
收藏市场这类头版的讲究,特别是对80年代第一代数码录音,算是myth的
一类,后面应该是有人为了商业动机才来制作并传播这个谜思。嘿嘿,特此
阴谋论一把。
最后编辑sacdfun 最后编辑于 2007-12-23 08:16:55
TOP
5#

回复:Archiv的头版CD原来是这样的呵~

我也没指望声音好呵,我说了吗?我只是觉得新奇,并且价钱又便宜(约等于国内新版正价的一半),这曲目我正好还没有,所以就买了。
最后编辑思想fan 最后编辑于 2007-12-23 08:42:28
TOP
6#

回复:Archiv的头版CD原来是这样的呵~

我有一張Archiv的銀圈版四季,也是當年最早買的CD之一。
◎請多用夏威夷自古流傳下來的「荷歐波諾波回歸自性法」--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來靜心以及和人分享,一定會讓你富在工作。
◎「張明彰博士的故事」局部內文—
「.....華人是一個很奇怪的族群,他們可以為自己的汽車添上最好的汽油,為房子做最好的護理,可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就不捨得投資。」
TOP
7#

回复: Archiv的头版CD原来是这样的呵~

原帖由 abrams 于 2007-12-24 4:13:00 发表
我有一張Archiv的銀圈版四季,也是當年最早買的CD之一。




论坛里的古乐爱好者很多,考考你们:你知道阿齐夫的第一张古乐激光唱片是哪一张吗?答案可能令很多人大跌眼镜:是平诺克和Standage的《四季》。

“特雷沃•平诺克(Trevor Pinnock)1946年生于英国坎特伯雷。自幼进入坎特伯雷教堂唱诗班,饱受音乐传统熏陶。1963-1967年间入皇家音乐学院深造,主修羽管键琴和管风琴,均以优异成绩获得奖学金。七十年代初期,英国的古乐器演奏风潮正兴,平诺克看准这一契机,于1973年联合一群有志从事古乐器演奏的年轻乐手组建了英国协奏团,自任指挥兼羽管键琴手,仍然以演绎17、18世纪的巴罗克音乐和早期古典时期音乐作品为主。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得到伦敦著名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支持,得以使用这两家博物馆多年珍藏的古乐器。1978年开始,他与德国Archiv唱片公司长期签约,至今已录制出版了近百张早期音乐作品唱片,并多次荣奖。譬如分别获1988年和1989年 Gramophoneug唱片大奖的海顿《纳尔逊弥撒曲》,柯莱里的《十二首大协奏曲》,获1990年日本“唱片艺术”大奖的普塞尔的《颂歌》,获 1990年法国唱片大奖的海顿《圣母悼歌》等等。” 作为英国协奏团的灵魂和指挥,平诺克坚持“原本”的真实和演奏风格的纯正。对所演奏的每部作品,从乐谱到与其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考证。《四季》就是平诺克在曼彻斯特某图书馆发现的乐谱,经过他认真修订而令人耳目一新。英国协奏团追求本真,小提琴使用羊肠弦,并不运用颤音。

平诺克的指挥既具有德国式的严谨,又具有英国式的清新和优雅。在今天,《四季》的版本多如牛毛,但这版平诺克20多年前的《四季》仍然长卖不衰,殊不简单。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

回复:Archiv的头版CD原来是这样的呵~

平诺克确实是出色的巴洛克音乐的演绎者
TOP
9#

回复: Archiv的头版CD原来是这样的呵~

原帖由 sacdfun 于 2007-12-23 8:10:00 发表
头不头的,有那么大关系么?如果是同一个mastering过程,一旦完成了
制版,压上几版,数字就是数字,十几年就算压上几万版,都是同一个效果,
这是物理上铁定的死律。

包装是可以变,如果是收藏这类包装,也是一......


不是这么说的。。
激光唱片虽然是数字化产品,但是和datacd还是有区别的,主要在于datacd有文件系统,而激光唱片没有。文件系统有相应的校验码来保证记录在介质上的数据正确性,用你的话来说,压1w张也是一样效果,只要你读的出。
而激光唱片是没有校验码的,材质工艺上的细微差别会造成介质上数据的差异化。。。。这就是为什么激光唱片读取的正确性完全是依赖介质本身的质量和器材的质量。
不过也不是越老就是越好
最后编辑juniper 最后编辑于 2007-12-24 12:37:31
TOP
10#

回复:Archiv的头版CD原来是这样的呵~

楼上的分析我很赞同!
TOP
11#

回复:Archiv的头版CD原来是这样的呵~

深入研究,可敬
TOP
12#

回复:Archiv的头版CD原来是这样的呵~

非常好看!
TOP
13#

回复:Archiv的头版CD原来是这样的呵~

巴洛克...赞
TOP
14#

回复:Archiv的头版CD原来是这样的呵~

头版靓声得多,这绝对是阴谋论,只是现在有些再版本,再得不好而已-_-!!
TOP
15#

回复:Archiv的头版CD原来是这样的呵~

同意楼上的
Foobar w/ WASAPI -> Benchmark DAC1 USB -> Senn HD 650 / AKG K701
TOP
16#

回复:Archiv的头版CD原来是这样的呵~

那下次網聚或者有燒友聚會時,看看有沒有老燒友有一些初版,很老很老版的CD,一些年輕燒友有最近才發行的同版本,一比不就知道了嗎?
◎請多用夏威夷自古流傳下來的「荷歐波諾波回歸自性法」--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來靜心以及和人分享,一定會讓你富在工作。
◎「張明彰博士的故事」局部內文—
「.....華人是一個很奇怪的族群,他們可以為自己的汽車添上最好的汽油,為房子做最好的護理,可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就不捨得投資。」
TOP
17#

回复: Archiv的头版CD原来是这样的呵~

其他厂牌早期压盘也类似
pc.JPG (, 下载次数:56)

jpg(2007/12/29 10:21:59 上传)

pc.JPG

http://shop33657661.taobao.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