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轨原版开盘带试听报告 [复制链接]

查看: 6374|回复: 26
21#

回复: 4轨原版开盘带试听报告

第七盘是被《HIFI音响》创始人雷明先生誉为世界上最发烧的钢琴协奏曲录音,卡柯钢琴,塞尔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先听开盘,觉得太精彩,太漂亮了!CD怎么可能比得上呢?但看来要全面和客观,人的心理作用是一定要排除的!一比,CD一点都不输,而且高频更漂亮。情况也象《西班牙》,大提琴的擦弦更清晰,铜管更爽朗,钢琴也更铿锵有力。开盘的优势是音场的深度深些,也向后靠些。
这盘相信也是喜欢模拟的朋友喜欢开盘,喜欢现代声音的朋友喜欢CDCD稍光辉了一点点。我自己喜欢CD多些。
Brahms Piano Concerto 1 front.jpg (, 下载次数:75)

jpg(2007/12/21 23:02:23 上传)

Brahms Piano Concerto 1 front.jpg

Brahms Piano Concerto 1 CD.jpg (, 下载次数:68)

jpg(2007/12/21 23:02:23 上传)

Brahms Piano Concerto 1 CD.jpg

TOP
22#

回复: 4轨原版开盘带试听报告

第八盘是我最爱的轻古典音乐《曼托凡尼乐队黄金精选》。
这盘带子的A面声道不平衡,左声道比右声道声音小。问朋友借了一盘同样的,又没有这个问题。看来又要碰手气了。
这首我非常喜爱的《CHARMAINE》,原来在CD上百听不厌。现在一比较,才发现原来CD的高频尖了很多,不舒服。开盘的高频柔和很多,舒服很多,模拟味好很多。听着这种稍为老旧的声音,才会感受到什么是真真正正的曼托凡尼之声,什么叫叹世界!
Mantovani's golden hits front.jpg (, 下载次数:58)

jpg(2007/12/21 23:05:12 上传)

Mantovani's golden hits front.jpg

Mantovani's CD.jpg (, 下载次数:61)

jpg(2007/12/21 23:05:12 上传)

Mantovani's CD.jpg

TOP
23#

回复: 4轨原版开盘带试听报告

第九盘是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奥曼第指挥费城乐团
这个并非什么发烧录音,只不过刚好我两种媒体都有而已。这盘两者的区别不大,包括音场、定位、空气感基本一样,可能都是模拟的媒体吧。LP的高频相对柔和些、舒服些,开盘的反而硬了些。开盘就胜在声音的密度大些吧。
这张我选LP
Beethoven sym 9 Ormanday front.jpg (, 下载次数:64)

jpg(2007/12/21 23:18:39 上传)

Beethoven sym 9 Ormanday front.jpg

Beethoven sym 9 Ormanday LP.jpg (, 下载次数:63)

jpg(2007/12/21 23:18:39 上传)

Beethoven sym 9 Ormanday LP.jpg

TOP
24#

回复: 4轨原版开盘带试听报告

第十盘是西贝柳丝《第二交响乐》,奥曼第指挥费城乐团
这是CBS少有的演录皆佳的好作品,这张LP我一直都很喜欢。比较的结果跟上述的贝九相同,LP的高频相对柔和些、舒服些,开盘的反而硬了些。开盘就胜在声音的密度大些。
这张我也是选LP
Sibelius sym 2 front.jpg (, 下载次数:20)

jpg(2007/12/21 23:22:12 上传)

Sibelius sym 2 front.jpg

Sibelius sym 2 Ormandy LP.jpg (, 下载次数:18)

jpg(2007/12/21 23:22:12 上传)

Sibelius sym 2 Ormandy LP.jpg

TOP
25#

回复: 4轨原版开盘带试听报告

总结:
10盘比较下来的结果,我的意见是5盘开盘赢,3CDLP)赢,2盘平手。其中两盘开盘带的工业质量是不合格的。
除了比较的这些,这段期间还听了不少其它的录音,总结出开盘带最大的优势是两个,一是声音密度非常大,很容易就把人吸引进音乐之中。二是音场无比深。(当然,两者的前提都是要带子的状态好!)发烧友们深知,音场的纵深是非常难做到的。要花很多的银子,升级器材、线材、摆位和装修听音室才能达到。但在同等的条件下,开盘轻而易举地做到了这一点。以我的器材为例,系统大约价值是4万元(不连开盘机和LP),播放开盘马上可以给我10万元以上器材才做到的深度。
TOP
26#

回复: 4轨原版开盘带试听报告

再讲些开盘带的缺点吧:
开盘带一般背噪比较大,因为除了原来母带的背噪之外,还有开盘带本身的背噪。所以同一版本的开盘带,背噪一定比CDLP大。这个兄弟们一定要有心理准备。正如黑胶的噼噼啪啪炒豆声是不可避免的一样。
另外,左右声道不平衡是家常便饭了。买回10盘带子,其中有两盘是这样已经算很好彩!运气不好的话,可能有4盘是这样。一个不小心,就会碰到象我那盘《伯纳德.赫尔曼的奇幻电影世界》那样A面整个废了。兄弟们一定要把这个算进购买的成本中。好在开盘机的左右声道音量是可以调节的,如果左右声道音量相差不大,这个基本不是问题。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开盘带的声音比较老旧,如果同一版的录音,与LPCD相比,开盘带的声音是最老旧的。立体声开盘带发行的高峰年代应该是50年代中-70年代末。当年的音响器材和听音习惯与现代大不相同。听惯了CD和现代音响劲、爽、快、高解释力的朋友,听开盘带可能会非常不习惯。模拟时代的录音再版CD时,已经以现代器材及根据现代的审美观念重新混音过,所以声音已经比较符合现代人的习惯。但已经玩LP的朋友,进入的开盘带一点问题都无。
TOP
27#

回复: 4轨原版开盘带试听报告

再说句老实话:
这次比较中输给开盘的CD,其实如果不比较的话,都是非常发烧的录音,这些CD真的制作已经非常之好了。而且,从工业质量和获取的方便性来说,CD真的是最好的!

另,朋友们会挑剔我的CDLP跟开盘机根本不是同一个档次。即使是这样,CDLP仍然在比较中有胜过开盘机的机会!而这台开盘机的二手价格,比这套LP系统贵不了多少。我是把我所听到的告诉大家。
其实所有这些比较的东西都是相对的。我也听过朋友的系统,他播CD的声音密度已经比在我家播开盘带大得多,前后音场也比我深3倍。但他光是一台转盘已经比我全套系统贵,更不要说整套系统是我的二十倍的价格。
不少DX已经试过用数十万元级的CD跟开盘比,他们最后仍然选择了开盘。只不过他们忙,没心思在坛子上写报告而已。
我写这篇报告,并不想引起大家的争论。希望大家有机会的话,好好尝试听一下开盘带,会给大家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