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021222324252627» / 4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写给爱乐入门和进阶者的200张(套)唱片 [复制链接]

查看: 246236|回复: 468
231#

回复: 写给爱乐入门和进阶者的100张(套)唱片

111.肖邦《练习曲》,有标题那几首最有名。技巧好是波利尼的最大特点。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07-11-22 07:06:27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32#

回复: 写给爱乐入门和进阶者的100张(套)唱片

112.肖邦圆舞曲是属于里帕第的:
0.jpg (, 下载次数:57)

jpg(2007/11/22 6:53:21 上传)

0.jpg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07-11-22 07:06:51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33#

回复: 写给爱乐入门和进阶者的100张(套)唱片

113.德彪西的《大海》是经典的印象派作品:
0.jpg (, 下载次数:68)

jpg(2007/11/22 6:59:00 上传)

0.jpg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07-11-22 07:07:18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34#

回复:写给爱乐入门和进阶者的100张(套)唱片

接着谈德伏夏克。我喜欢德伏夏克,一点都不觉得他肤浅,他很朴素。从开始听古典音乐开始,喜欢德伏夏克起码也有10多年了。至于《念故乡》的民歌,我小学时候就会哼了。10几年来,我听古典音乐从贝多芬,德伏夏克开始,然后听勃拉姆斯,马勒直到今天迷上巴赫。10几年来,对德伏夏克的热爱从来没有改变过。是什么那样吸引我呢?“安东宁• 德沃夏克在1841 年9 月8 日生于布拉格附近伏尔塔瓦河畔。1857 年起进布拉格管风琴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布拉格的一个乐队打工,一直到1871 年。在乐队的工作,使德沃夏克有机会接触斯美塔那的早期歌剧,包括《勃兰登堡人在捷克》 和《被出卖的新娘》等。1875 年,由于申请奥地利政府发放的"清寒天才青年艺术家”国家助学金,他上送的作品为当时参加助学金评议委员会的勃拉姆斯所赏识,因为有缘,这两伟大的音乐家不期而遇。勃拉姆斯非常支持德沃夏克,和他共同探讨作曲技巧,推荐他的作品给出版商,使他得以闻名世界。1892 年秋,德沃夏克接受美国的邀请,暂时离开他从1890年开始担任的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职务,就任纽约国立音乐学院院长;侨居美国期间,他写出了许多伟大乐章,包括极其感人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和《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等重要作品。1894年之春,德沃夏克回到故乡。他继续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工作,1901年还被任命为音乐学院院长,他塔养出很多音乐人才”。德伏夏克平凡的一生是什么吸引我呢?归根结底,是他的品格和人生信念。德伏夏克不像贝多芬那样狂飙突进,性格暴躁;也不像勃拉姆斯那样闷闷不乐,心中苦恼无法倾诉;更不像马勒,频临精神崩溃的边缘;当然也不像莫扎特一生过着带泪的微笑的苦日子。对我来说:艺术最本质的东西在德伏夏克的作品里得到完美的表现,那就是潜藏在我们心底无限的温柔诗意。他超出常人的地方,就是这种诗意在他的艺术里上升为哲理,而他更伟大的地方在于他同整个民族共命运,同苦难。他循着固有的民族精神的台阶走进哲理的殿堂,艺术在那里放射出无比璀璨的光辉……德伏夏克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作曲家,作品旋律好是他的特长,但他不肤浅。他不是农夫,起码也是田园诗人。他的很多作品具有诗意,是一种很高贵的情感。如对祖国的怀念和热爱,对乡土故人的缅怀,满怀赤子之情,可以说是人类最高贵的情感。这种感情贯穿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但德伏夏克的一生很普通,很平常,没有英雄史诗般的经历。他的作品有一种乡愁,他一生都在渴望“还乡”……在他的名作《自新大陆》,《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以及《美国四重奏》里,处处流露出这种感人的乡愁。同时伴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苍凉感。忧伤,孤独中透出坚毅和刚强………听德伏夏克,就是要听他的纯真,质朴而又伟大的情感,他对祖国的眷恋,对乡土故人的缅怀,这是他的作品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德伏夏克的精神已经远离我们。所以学习他很有意义。我认为这也是我们学习古典音乐的目的之一,而不是停留在感观世界,因为这个世界还有象德伏夏克这么一种精神存在,这是人类最高远的品格。这也是德伏夏克的意义.....
(这篇文章是我以前编写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35#

回复: 写给爱乐入门和进阶者的100张(套)唱片

114.在库贝利克的德伏夏克第八交响曲中,我们能在波西米亚的乡间田野里感受到高贵雅致。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36#

回复:写给爱乐入门和进阶者的100张(套)唱片

115.德伏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10几年前,刚刚接触,几乎是瞬间就爱上了!入门时听,现在仍在听,我喜欢这部作品,不觉得肤浅:十九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在一八五五年写成美洲第一部歌颂印第安民族的史诗《海华沙之歌》。书中歌颂了印第安民族传说中半人半神的传奇式人物海华沙,抒发了对开创美洲大陆的历史拓荒者的赞美之情。遥在欧洲大陆的波希米亚山川沃土中,也派生出一曲与海华沙相关的音乐之花《自新大陆》。这是一位异邦作曲家初到美洲的感受。这部作品是德伏夏克在美洲大陆写出的第一部作品,反映了他对美国这个新兴国度繁华生活的美好印象,也反映出他读海华沙之歌的读后感。《自新大陆》还满怀一种捷克人发自新大陆的去国怀乡的赤子之情。这种感情是贯穿在交响曲中的民族之魂。因此这部作品很容易与各国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第一乐章柔板和不太快的快板。开始的引子主题在阴暗悲戚和深藏不安的背景下由大提琴缓缓奏出。它具有史诗气质为整部交响曲的戏剧性叙述做铺垫,突然定音鼓轰鸣,出现了兴奋激昂的主部主题。副部主题宁静恬美忧伤。具有波西米亚民歌特点,是支动人的思乡曲。第二乐章慢板复三部曲式,内容受美国诗人朗费罗的长诗《海华沙之歌》之《森林中的葬礼》的启发,首部一开始是管乐器忧伤的引子,之后由英国管奏出感人的极其著名的主题。中部有两个主题一是以弦乐震音为背景,长笛双簧管激动不安的曲调,另一个是惆怅哀痛的新主题。第三乐章谐谑曲,极活泼的,这个乐章完全是欢快的斯拉夫民间舞蹈,当然,第二主题仍有深深的乡愁。第四乐章:雄伟的快板,末乐章的主题是由圆号和长号表达的坚定而又富于信心和精神力量的主题,似乎是从斯拉夫民族气质中汲取的坚毅,它战胜一切忧愁与伤感。著名的版本有克尔提斯,费里恰依,库贝利克,卡拉扬等……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37#

回复: 写给爱乐入门和进阶者的100张(套)唱片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38#

回复:写给爱乐入门和进阶者的100张(套)唱片

除了巴赫的声乐,好象声乐方面少了些。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239#

回复:写给爱乐入门和进阶者的100张(套)唱片

应多介绍点德沃夏克的室内乐,很好听的作品,适合任何人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240#

回复: 写给爱乐入门和进阶者的100张(套)唱片

原帖由 溪秀兰 于 2007-11-22 10:25:00 发表
除了巴赫的声乐,好象声乐方面少了些。
我听歌剧比较困难,因为过不了语言这一关。只是对剧本有个大致了解。兄也是玩黑胶的,歌剧的黑胶非常好听。看过列文大都会的指环DVD,没能坚持看完。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