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林8
- 论坛博士后
- 19720110
- 13104
- 65052
- 2005-05-29
|
乐林8论坛博士后
89#
t
T
发表于 2007-11-20 14:16
|只看该用户
回复: 乐林8T的听音房(不断的增加新图片中)
[quote] 原帖由 柏林之声 于 2007-11-16 10:04:00 发表 乐林听音室的沙发是很靠近后墙的,但后墙通过这样巧妙的设计后,再靠着后墙也听不见声音的反射。 [quote]原帖由 zacharyfeng 于 2007-11 发表
装修虽然简单,但感觉乐林8T兄的房间的较音比较细腻,还是用了不少的心思的。举例说,你前墙用的材料及及外形和我用的材料及外形差不多,只不过我是放在了侧墙,当时也是比较了很多材料及外形才定下来的。不过我还有个小小的疑问请指教,不知老兄如果把后墙的帘子全部拉上,会不会吸音过多? (复)其实也是没什么特别的,凡烧友都知道,在一个环境里呆久了,确实能悟出环境的优点和所存在的缺陷来,也肯定会对这个环境弱点有所撑握,有时也就是东考考,西考考这样试,我是作了很多次不同方式试验,多比较多作试验,有时也是只能说碰运气,算是"老猫碰到死老鼠"吧.目前电脑这么发达销为好点,有时我是先用电脑频率先分析而后行动的,也是最实际的,最安全的,当然最好是由简到繁地去做每一部分,做一点,加一点就跟着测试,而且材料放于不同位罢测试过才固定的,这样就不会走入迷途.我认为环境选择材料是极为关健的一步,分析一下环境,那种应该用,那种不合适用于这种环境,那个地方应该放这种材料,那个地方不能直接裸露是有讲究的,有时也要针对现在所用的器材搭配所发觉的声音来分析调节.万事开头难,一般做环境闯多了两次也就会有经验了,也很容易找对路子.我这七年来就做过试验多次,也装修了三次,目前这次算是较为理想的,电脑频普测量曲线是较为均匀的,各频段都较理想,只要是环境全合适比例尺(1:1.6:2.5比例),确实少有驻波存在.兄也对听室和材料有所研究啊,请教不敢当啊,我只是做多了,也给人家指点,参与了多间环境改造和新考的,才会从中悟到了好多东西的,其实有时理论和实践往往是相差很大,很难从中解释清楚,只有践实测量过才知.其实如您所说,我全部拉上帘会不会吸收的过多呢,我这里不会吸过多的,二十多个平方才有一点点吸收的单层绒布,我这个是双轨制的帘子,目前只放一轨窗帘,单层的,但可以自加减帘子的,也可以拉收显露扩散的,一起两得,其实绒布后面是针对这个环境频特性所测所算做出大小合适的二次扩散板,这个扩散板是从两头慢慢往中间收拢的,从相片看不出,也是为了这面墙能硬点摆器材于这边(原来试过都可以),我只是用木条来做,墙后不留任何空腔(空腔会吸收中低频),是直接把木条钉上墙壁表面的,两个角落有低频"陷井"器针对本环境驻波频率而做,皇帝位后墙作扩散会对中高频有好处,而且中间部分扩散特别收拢,让定位更加凝聚,密度和喉音粘连感会理想一些吧.另外扩散使音场会更宽和均匀,不会有压抑和干扰的波形.我的环境是尊循"前活沃,后宁(聚)静"的原测来做的,目的我是要前面舞台感宽深阔,生气勃勃,活生感理想,要有绕梁余韵,残响丰富,而后面一定要聚静,没有压迫的感观,这样久听不会累的感觉吧.我也经电脑分析测试了一下,也没发觉吸的过多现象,就如如下图示初测的结果,现在曲线比这个曲线销好点,基本上达到了平直,混响时间(T60)刚调节到0.5S/秒,加多一层帘子也可调节到0.48S/秒这样.希望在此能同大家共同探讨关于装修环境的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多谢!附上初期测试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