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阿胆传神平衡版胆前后级旗舰功放评测报告(原创,后面已上图片-... [复制链接]

查看: 41994|回复: 137
11#

回复:对阿胆的传神平衡版胆前后级旗舰功放使用评测报告(原创,陆续更新中。。。)

交待完听音环境的搭配,现在就轮到正式对阿胆的旗舰胆前后级的评测开始了,首先介绍一下器材配置:
音箱:美之声监听一号改良版(高音单元换了魔雷,低音单元用的是监一改有源版的单元,个人感觉低音单元素质不错,甚至超过无源版,魔雷高音单元感觉有些过亮,在重放金属时清脆但微感有些吵)
CD机:原创A8T(是个不错的机子,性价比较好,分析力也够,高中低频还算均衡)
功放:阿胆的传神胆前级S3+双分体胆后级M2组成的平衡版推挽式功放(测试目标,虽然看上去是和单品一样,其实里面早就被阿胆搞得完全不同了,这不是他说用了有创新思维的线路设计,搞得我连内部线路照片都不好发了,怕被他告侵权:'( 。。。。汗!)
线材:CD机到前级用的是眼镜王蛇信号线,前级与分体后级之间是阿胆专门做的平衡线(无氧铜的线材,只能说对付,的确想升级它),所有电源线之间只有前级是QED电源线,其它都是跟机线,换线是下一步了。
接线板都是公牛的两个大插座,分开两个不同位置的墙插取电使用,自制的电容“陷波器”插在前级和CD机那个插板上,后级两台用一个插板,没拉专线,只好就这样了。
音箱架是爵士的木铁混合型的,感觉属于比较温暖厚声那种,就是分量不够重,手推还是不会纹丝不动,每组音箱和架子之间用5个透明水晶垫片隔住,很是安稳(不好?见仁见智了 )。脚钉是全铜的圆头型,底下用毡垫片镂出凹槽卡住,放在实木地板上增加稳定性。
器材架是定制的一个加厚铝合金长矮几,面板是10厚钢化玻璃,上铺一层树脂水晶垫,有那么牢固,不错!
再次声明:这套器材和动辄数十万以上器材相比是属于低价发烧那种,凡看不起低价器材也发烧的大侠可以提前离场了
考虑到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通用性,所以基本依靠刘汉盛榜单中编撰的CD检验指标去比较,尽量让大家都易于读懂,方便对比,这是此次评测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如果对一套器材说了一大堆评语,结果大家除了听了一堆形容词外,还是搞不清到底有多好或者多差,更不方便和自己手头的器材横向比较,那么这个评测就没什么意义了,大家说对吗?;P )
啰里啰唆说了这么一大堆话,就是想交待清楚评测背景和评测意图,具体评测内容马上继续。。。
TOP
12#

回复: 对阿胆的传神平衡版胆前后级旗舰功放使用评测报告(原创,陆续更新中。。。)

呵呵,星期三去英国使馆签证,这两天努力干完
TOP
13#

回复:对阿胆的传神平衡版胆前后级旗舰功放使用评测报告(原创,陆续更新中。。。)

最好买套LINN回来,把我给当了。。。;P
TOP
14#

回复:对阿胆的传神平衡版胆前后级旗舰功放使用评测报告(原创,陆续更新中。。。)

总算可以开始按照刘汉盛榜单的 “音响二十要”顺序,以我现在手头现有或者能拿到的CD逐个对这套器材进行评测了,现在就开始吧!GO。。。
1、        音响二十要之“音质”
先看刘汉盛是怎么要求的吧:

的确我一开始也不理解为何把这张碟放在第一要?但是在播放出来时一切都已明了,真是无比传真的音质,尽管这套系统不是贵价货,但在HDCD的播放模式下声音已经让人折服,无须多说,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发烧片,但不是我喜欢的演绎,
如果音质完美达到刘汉盛所说的最佳要求是100分(以下所有评测都按此标准打分,即刘汉盛的评论最佳标准为满分),那么我认为这套器材的评分应该给至少75分,缺欠在于虽然音质很好,离箱感不错,但是还是偶尔听得出是重播的,没有达到那种音箱完全消失的感觉
2、        音响二十要之“音色”
先看刘汉盛是怎么要求的吧:

斯托科夫斯基的这张碟可谓是精英中的精英,放在我手头这些年,一直没法领略它的震撼真谛,而且原来在听阿胆的M1胆放时,表现让人十分不满,虽说书架也发交响烧是很麻烦,但是在此次器材测试里就彻底翻了身。
不用听太多,第一轨的狂暴的确到位,各种乐器音色都很鲜明,特别是三角铁简直是银铃般在身前欢叫,只是在开始那段大场面里的铜管声稍有些刺耳,而低音部的表现让人难以置信的温暖厚实(我早就说这个监一改的低音单元相对更好些 ),虽然是胆前后级,但是动态还是比较凌厉,当然温暖的音色让你不察觉地稍稍拖慢了一丝速度!
第三轨伏尔塔瓦河开场仿河水流动的声音不但不吵,而且含情脉脉,一直延伸到人心里 ,对家乡的热爱挚心表露无遗,看来高中低三段平衡还是不错的。
打分:82分(主要是书架箱的高频还是铜管在交响高潮时会有少许刺耳,速度感还是比不上晶体管那种,也有人说这正是胆机的迷人之处,呵呵,别的都很好了,音色甚至好过我听过的维也纳落地箱)
TOP
15#

回复:对阿胆的传神平衡版胆前后级旗舰功放使用评测报告(原创,已上评测第一部分,正在继续。。。)


3、        音响二十要之“层次感”
先看刘汉盛是怎么要求的吧:


说实话我对泰拉克的唱片是有抵触情绪的,感觉他家的东西音质追求多,演绎追求少(呵呵,别扔砖!)这张是从朋友家里借来听的,我没耐心都听完,也没时间这么搞。。。谁耐烦那,又不是不上班!
所以按照书上说的第八分钟开始听极小声到极大声的乐团群奏(基本是弦乐部),咦?怎么听到的只有一段???呵呵,原来刘汉盛写错时间了,应该是从7分35秒开始就可以听到两段了。
听起来这两段层次感有,但是不是很强烈,音色很不错,但是还是稍稍欠缺些激动人心的地方,比起我在深圳一个朋友那里听的这种群奏要差一些了。
打分:69分(其实这段在解析力、动态、控制力等各方面要求都很高,书架能拿到近70分已经很不错了)
4、        音响二十要之“定位感”
先看刘汉盛是怎么要求的吧:

入手这张碟本来还是有些后悔,二手的,而且我更烧“古典”,听那人吹这张碟怎么怎么好就稀里糊涂拿下了,这还派了用场,呵呵。
乐器定位很准,真的少有!一点不飘,简直是几个乐手站在你面前,靠!白让这张碟躺了近2年了。
乐器体型大,很健康的大,没错!质感也好,都是很鲜明的音色。
打分:90分(主要是附带出来的音场的纵深感拖了后腿,鸡蛋里挑骨头的讲,那么迷人的空气感还是稍觉不强烈)
最后编辑design2001 最后编辑于 2007-11-12 22:14:48
TOP
16#

回复:对阿胆的传神平衡版胆前后级旗舰功放使用评测报告(原创,已上评测第一部分,正在继续。。。)

5、        音响二十要之“解析力”
先看刘汉盛是怎么要求的吧:

这张最有意思,本来是竖琴,却只听地铁声。。。无语。。。不知本碟录音师看到刘汉盛这么搞会不会气炸肺!
第七轨开始地铁声还是有其特征的,明显隐隐感到轰轰的隧道空气声来辨别车辆的方向,但中间有几声地铁声反而模糊了,紧张ING。。。。在本轨最后的那个地铁驶来的声音大得夸张,不是聋子都听得到!
打分:72分(感觉书架对低频的解析力还是有限的,否则中间那几声应该能更清楚些,但毕竟不错,监一改的低音单元更是值得一夸!)
6、        音响二十要之“速度感与暂态反应”
先看刘汉盛是怎么要求的吧:

这张也是乌龙,原本记得有个“云岭素描”,谁成想买来的却是这张 ,算了,也不好意思发回给李源,就留下了。
雨果的录音很不错,我是从他家的古琴系列买起,逐渐发展壮大,可惜现在都是国内压片了,遗憾!:'(
这张的确在速度和瞬态(我更喜欢说这个词 )上有过人之处,连这个胆前后级似乎都像晶体管那么快捷敏锐了,呵呵,不多说了,还有音色上的强项呢!
打分:83分(朋友特地搬了个马兰士来对比,胆石还是速度有差异,尽管全面上说大家都认为这个更优异的多;P )
TOP
17#

回复:对阿胆的传神平衡版胆前后级旗舰功放使用评测报告(原创,已上评测第一部分,正在继续。。。)

:'(  想逼死人呀
TOP
18#

回复:对阿胆的传神平衡版胆前后级旗舰功放使用评测报告(原创,已上评测第一部分,正在继续。。。)

7、        音响二十要之“空间感”
先看刘汉盛是怎么要求的吧:

听过这张碟我倒认为,刘汉盛选它实在不应该算唯一选择,至少enja或者verve、bluenote等等厂牌太多现场可以与之相比了 ,不过也不错了,小酒馆历历在耳的鼓掌肉声也是很真实,气氛也好,权当是免费去了一趟爵士吧了罢(当年在YLJ里淘的秋吉敏子爵士三重奏金碟也才10元;P ,在这套器材里重放可不下于当铺爵士)
打分:88分(演奏者的再现没什么问题,鼓掌也不差,就是在不演奏时,酒馆空间的塑造在极细微的地方还是显得有些不那么完美,但听音乐演奏时就差不多满分了
8、        音响二十要之“专测女低音”
先看刘汉盛是怎么要求的吧:

靠!买这张碟主要是为了瓦尔特指挥的德意志安魂曲,和刘汉盛推荐的正好重心相反:'( ,也许是我对声乐不怎么烧,听女低音狂想曲倒有一大半精力放在乐队上,女低音感觉就那样,录音还是不错,于是横向对比其他歌剧选集,这个歌手唱得也应该算上乘了,低音弦乐群的质感震动和高音弦乐群的细微颤动都听得很清楚,也感染到我,就是歌手不感冒!;P
打分:80分(不能怪器材不好,虽然只有乐队打动了我,谁叫我对声乐不太烧呢?)
TOP
19#

回复:对阿胆的传神平衡版胆前后级旗舰功放使用评测报告(原创,已上评测第一部分,正在继续。。。)

9、        音响二十要之“专测男低音”
先看刘汉盛是怎么要求的吧:

这个是重点了,当年拼死以求的两张碟,俄罗斯种“大灰熊”的精彩演绎,可惜问遍金海印都断货,只好借朋友的碟子来过了一把瘾,顺带刻录了一份拷贝,呵呵!
如果说第二张录音更好,那么第一张的演唱更震撼我 !大熊一出场就是雄壮饱满的声音充满了我的客厅,在低音时简直就是一头野兽在低吼,那个粗野雄健,再加上旋律也不错,明显的异域风格民歌很能感染人,简直舍不得不听完,声音一点也不吵耳,真的!
打分:92分(或许换个落地箱低频更震撼呢,我这么梦想。。。
10、音响二十要之“专测小提琴”
先看刘汉盛是怎么要求的吧:

穆特这张的确好,我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就是感觉穆特没有有些网友说的那么不堪,演绎和录音都一级棒,推荐卡门这首,真是太过瘾了,乐队也没得说,如果这首都不打动人,那么你的器材还是歇菜去吧。。。;P


希伯来的遗产这张也是重点推荐!不用我说了,刘汉盛在难关里都说清楚了,嘿嘿
罗桑德还有一张无伴奏的更是要推荐,听听那个第二首曲子的伊萨依,就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chandos的那个莫德科维奇就歇了吧,谁要,二手出!:'( )
打分:95分(这套器材玩小提琴简直没治了,质感、分析力,要什么有什么!
最后编辑design2001 最后编辑于 2007-11-13 08:31:11
TOP
20#

回复:对阿胆的传神平衡版胆前后级旗舰功放使用评测报告(原创,已上大半评测,后半部分正在继续。。。)

11、音响二十要之“专测大提琴”
先看刘汉盛是怎么要求的吧:

对这张碟的录音我要说的是:娇!太娇了!简直就是大提琴版的小情人 ,那声音在这套器材里基本得到了充分发挥(调教得当的胆机本来在音色方面就有天然优势,所以这个也不奇怪),大提琴的音质和拉弓细节出来的声音简直就是内心深处的颤抖!再加上那么好的曲子,对了,我特喜欢第5、6、7、9轨的音乐,那是一种本源于人性最本质的关怀和光芒:'( !
打分:93分(其实大提琴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低沉,借用刘汉盛的语调:如果听到象蒙在皮鼓里的轰鸣声,那你的机器一定出问题了,说白了我还不是太喜欢听大提琴版的抒情小曲,如果要听不如给我一张SOLO版的,那才是大提琴的本来面目!顺带提一下水星35mm的那张斯塔克演奏德沃夏柯大协那张碟,在这个系统里放出来就是标准的大提琴现场的声音,不要怀疑它太细!;P )
12、音响二十要之“专测低音提琴”
先看刘汉盛是怎么要求的吧:

我一直觉的低音提琴拿到爵士乐里去是大材小用了(哎哟,谁扔我,出血了:'( ),其实这几年来,我陆续收到的低音提琴演奏的古典音乐已经近20张了,盖瑞卡尔的虽然不错,但是听多了也就那样,索尼有一张我在YLJ里收的巴赫大无3首,封面用乱七八糟的东西拼贴出了一把低音提琴样子(有人记起来看到过吗?走宝了!老兄),虽然没了封底,但是的确是宝贝(还没花钱的呐,那么破的外壳没人会以为是什么稀罕货;P ),演绎和录音至少不输于盖瑞卡尔老兄的同曲目录音,何况那么真实。
刘汉盛推荐的这个碟正好上次去广州评审方案时在李源隔壁买的,封面是一把斜放的低音提琴,编号是相同的,刘在书上说的都没错,都是我可以在这套器材上听得到的感受,但唯一我觉得有出入的地方就是:刘说那么粗的琴弦与琴弓的摩擦波动感,在我听来倒不觉得琴弦如何粗壮,摩擦导致的空气波动感是有,但是不夸张,低音提琴的声音是一种有明确体积感的低沉,时常流露出来的暗哑如同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豆沙嗓那么令人怀旧,还有些牛筋感 - 弹性。
打分:90分(在低频到了极低极细微处感觉应该还有可闻之余味,但是书架箱已经是延伸到头了,无法可想。。。过几年换落地箱吧,又要大出血了,但这套器材还是有保留的价值,听室内乐一流,除非上的落地系统价格是这套设备乘以八以上,太吓人了。。。
最后编辑design2001 最后编辑于 2007-11-13 14:14:4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