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 [复制链接]

查看: 35620|回复: 130
41#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原帖由 szlghyj 于 2007-11-19 13:09:00 发表
忘记说清楚,功放8用隔离牛


非常赞同功放不用隔离牛!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2#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07-11-19 19:20:00 发表
回松香味兄:

我什么可能故意曲解呢? 我之所以顶这帖子,是因为关系到大家安全的问题。

你在帖子说:完全不可能形成几万伏特的高电位(电压)。并且用了一些数据作演算。

其实在你演算过程里,有几个值得商讨......



前面说过:另外,设计良好的避雷系统,能够把“能量积累”尚未太大的雷电及时地“引导释放”掉,这也是避雷系统的一个重要“避雷”原理。所以,设计良好的避雷系统通常是不会受到特别强大的雷电袭击的,大家尽管放心。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3#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当然,万事没有绝对。小心点总是好的。

另外,接地不良的避雷系统,等于引雷入室。这最要注意!!!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4#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上月到桂林,正巧碰到桂林一朋友在安装音响“独立地线”,朋友住房是一楼,安装独立地线也就方便了许多。朋友地线地极用的是一根直径35mm,长大约1m的铜棒,(呵呵!花费不小哦)并以6平方铜线与铜棒连接引出。铜棒埋入地下约1.8m深,地下土壤也很潮湿,很是认真卖力,便拍下了几张照片,传上来大家看看。
接下来,也顺便谈谈听感觉和个人的意见,欢迎讨论。现在先上图;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5#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朋友地线地极用的是一根直径35mm,长大约1m的铜棒,(呵呵!花费不小哦)并以6平方铜线与铜棒连接引出。铜棒埋入地下约1.8m深,地下土壤也很潮湿,很是认真卖力,照片上看到,6平方铜线还用绝缘管套上,加绝缘胶布密封,以防止腐蚀。

地线设置完成后,取掉原来的公共地,接上音响“独立地线”,一开声,立刻感觉声音清纯细腻了许多,连控制力似呼也提高了许多,信息量明显增加,声音密度感更好…………

这种声音效果的提高变化,是很难通过其他的方式方法能够达到(包括换线、摩机等),只有自己亲自去体会过,才能明白,这种声音效果的提高变化其实很难用文字完全表达,她是一种整体和谐的提高,是一种人性感情和音乐内涵表达能力的提高……………………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6#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上面说了音响“独立地线”的好处和效果,多说也没有意义,自己去体会就知道怎么回事。
下面谈谈对引接音响“独立地线”的一些个人观点:


1、地线最终目标是接地阻抗要小,可土壤的导电性远远小于我们常用的金属导体。
导体导电能力与截面积成正比,土壤的“导电能力”则是与“接触面积”有关。
土壤的“接地阻抗”大小,关键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导电性能和金属导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大小相关。至于地极金属导体是铜还是铁,其实影响已经相对不大。

2、比较好的“地线”引接是:用相同的金属导线将“地极”从地下引出地面以后,选择恰当的位置,再使用铜或铝等金属导线连接到器材使用的位置,并做好连接接点的防潮、防锈蚀保护。如果是铁质(钢筋)材料,上些机油或者黄油后再用绝缘胶包严即可。

如果地极是采用铜(拄、板)材料,当然可以直接选用铜线引出地面并连接到器材使用位置就行了。

3、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千万不要使用与“地极”不相同的金属导线去“引接”土壤下面部分的“地极”;
(2)、不主张“地极”周围加食盐水,以防止“地极”金属被腐蚀;
(3)、可在“地极”金属周围均匀填充些木炭(或炭粉),目的是提高地极附近“土壤”的导电性能,可达到降低接地阻抗的目的和效果;
(4)、土壤下面“地极”部分的“引接”以焊接为首选。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11-21 23:30:53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7#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1、朋友的地线地极用的是一根直径35mm,长大约1m的铜棒,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已经达到大约0.11平方米,相当于打入土壤三条6cmX6cmX1.5(m)角钢并联后与土壤接触面积的1/10;
2、使用相同金属引接,铜线引接铜棒,引接方法正确;
所以,效果仍然非常明显。但是成本与三条6cmX6cmX1.5(m)角钢并联使用比,那就高了许多倍。


从地极“疏散”电流的角度看,一根直径35mm,长大约1m的铜棒,只能埋入一处土壤中,与土壤接触面积只有0.11平方米;而三条6cmX6cmX1.5(m)角钢并联使用,却可以间隔5~10米埋入多处土壤中,而且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达到1.1平方米,大了约10倍,这更有利于地极“疏散”电流。

当然,在地极需要“疏散”的电流不大时,例如当作“音响专门地线”使用,而音响器材的“漏电流”正常情况下就非常小,所以这时候他们是基本相当的,或者说它们都一样可以保持地线(地极)为“零”电位;也有可能铜棒“地极”的效果更好。


但是:在遇到地极需要“疏散”的电流很大时,例如遭遇雷击,器材“严重漏电”或者“漏电流”比较大时,这两种地极“疏散”电流的能力就不一样了。这时候三条6cmX6cmX1.5(m)角钢并联使用,以间隔5~10米埋入多处土壤中的地极,其“疏散”电流的能力就强得多。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11-22 10:13:52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8#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原帖由 zkh 于 2007-11-22 17:39:00 发表
向松香味学习了!
另松香味兄你广州音响大展去吗?我可能12月1日到,有机会聚聚。


客气了!
我是30日到,大概会参加一号晚上的聚会,晚上见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9#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原帖由 yanxf 于 2007-11-29 20:18:00 发表
轻轻地问一下烧友:设备里的零线和地线,在电路中都担当什么作用?是不是?-----------
1、零线-------等电位作用(在本系统中);电源内-------回路作用?
2、地线-------屏避干扰信号(内部的及外部的);安全保......


yanxf兄说的这些,其实是很好的话题,有不同意见吗?
我个人是基本赞同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0#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位”处理概念)

[quote]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11-11 10:55:00 发表
“等电位”处理概念,大概可以这样理解:
例如;一个30层高楼拨地而起,它就很容易受到雷击,避雷处理就不必可少。
当利用柱子钢筋全部焊接(熔接)做为避雷地线时,通常要求每间隔两层,最多三层,就必须把圈梁外圈钢筋与柱子(避雷地)钢筋全部焊接起来,这时候该楼层(楼板)的电位就与柱子(避雷地线)上的电位也完全相等,形成等电位。
也就是说:万一受到雷击,由于避雷地线总是有一定的电阻,避雷地总是有一定的阻抗,强大的雷电流不能立即完全释放时,瞬间柱子避雷地线上就一定会产生对地电压。但是不管这个对地电压有多高,楼层楼板上的电位总是与它“相等”的;如果你所用的地线是从同层柱子避雷地线上这里接出,那么你的器材“对地”电位仍然与该楼层楼板上的对地电位相等。就算是你所处的楼层避雷地线(柱子钢筋)上对地产生了一万伏的对地电压电位,你的楼板上也同样有一万伏的(对地)电压电位,你的器材对地电压电位也同样是一万伏。但是由于他们的电位相同,互相之间就不会形成电流。换句话说:如果以你的楼板作为“参考地”,你的器材对“地”电位仍然为“零”电位。达到所有家用电器包括人永远保持“零”电位的作用和目的。所以楼层里的器材和人都会是安全的。
住在采用了“等电位”处理的大楼里,如果你从地下另外引接地线,这可能反而非常的不安全。因为它不能保证你的器材相对于楼层楼板永远是“零”电位。


quote]

上面提到的柱子钢筋全部焊接(熔接),上个星期路过某我们这里工地时,竟然发现了柱子钢筋全部采取“熔接”的实例,拍了几张照片。
经了解,“熔接”成本也不高,工地老板承包给专门的焊接公司做,每个焊接头2元左右,每个焊头还可节省大约50cm的钢筋(搭接长度),这样计算下来反而便宜了许多。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