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华国乐在港台? [复制链接]

查看: 2082|回复: 6
1#
传统民族音乐被尊称为“国乐”,就如水墨画被称之为“国画”,京剧被称之为“国粹”等等。这样定义的结果不是要证明我们国粹比其他“粹”更伟大,而是要凸显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特点。
窃以为,大凡被称得为“国”字号的,当必得和“传统”有深刻的联系,并带有明显的民族风格。
怎样才算是民族风格?国画和书法作为“国粹”之一,讲究“书画同源”,就是在欣赏或创作中国书画的时候,必须要知道并了解它们大致的“源头”。据学者研究,中国艺术的“源头”大致包含几个方面:一是“儒雅”,中国传统艺术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淡雅清高的人文气氛,即使是民间艺术,也能体现这个特点;二是“禅”,就是传统艺术中,无论形式或内容,都自觉不自觉地透露出一种“禅”的意境,一种穿越宇宙时空的空灵大气的境界;三是平易近人的民俗气息,既是高雅的,又是民俗的。还有就是所谓“形式决定内容”的由“工具”的民族特色所带来的特定“风格”。
      朋友送给我一套台湾出品的《中国音乐家大系。器乐篇。合奏篇》CD,听下来就觉得非常符合上面讲的那些“国字号”特点。后来买的香港出品的同类CD,也非常符合这些特点。(见下图)
      很奇怪,难道大陆出品的“民族音乐”软件就没有这些特点?不是没有,不过对比之下,就算但从形式--乐器来讲,已经就不那么“纯粹”了,而且在聽感上,很容易就听得出那种浮夸、浮躁、浮华的“世纪之风”,而在“儒”的方面“禅”的方面“民俗”的方面,却少了太多。
      也不奇怪,看看那些耳熟能详的曲目:《汉宫秋月》、《孔雀开屏》、《霸王卸甲》、《春江花月夜》、《喜洋洋》等等,要么是古典乐谱,要么是二三十年代的创作,而四九後的“纯”民族音乐创作可算“凤毛麟角”。再加上大陆几十年来的种种原因,“民族”的变成了“落后”的被清理得七七八八。而反观港台,可能因为它们有着深深的“民族认同”的迫切感自豪感,便更下意识要保持那种民族的特色民族的风格,要追求纯、更纯的艺术形式。
     听这些港台民族音乐CD,使我想起年少时在城市的深巷里弄时时听到的那些民乐“私伙局”,三五把乐器就是乐队,弹奏的都是纯粹的民间音乐,虽等不得大雅,但极具亲和力,入耳、入心。音乐中有鸡鸣狗吠,就真的模仿那种声;有挑夫叫卖就让你真的从音乐中“看”见叫卖声,等等。
     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了,我题目中最后用了个“?”号而不是“!”号。因为要证明“中华国乐在港台”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要证明“中华国乐在大陆”就是更大的题目。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共鸣。

讲几句题外话。民族音乐的乐器组合讲究不同音色、音阶的搭配,音乐成分中从高到低由不同的乐器侧重表现,再加上民族乐器都带有细腻、轻柔、斯文飘逸的特点,所以播放这类民乐,应该是柔和婉约,层次清晰有致,高雅而不华丽,飘逸而不轻薄为宜。你的音响器材播各类民乐都能播得“好听”,即使不能算优秀也能算合格了!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中华国乐在港台?

学习中,还没有入门中乐,我整个是个假洋鬼子;P
TOP
3#

回复:中华国乐在港台?

楼主买的盘封面真好看。
TOP
4#

回复:中华国乐在港台?

雨果的国乐在香港貌似卖得很好
TOP
5#

回复:中华国乐在港台?

我是想說國樂中“不食人間煙火”的氣韵不適合于現時的大陸環境。好象沒人能懂?:'(
TOP
6#

回复:中华国乐在港台?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7#

回复:中华国乐在港台?

国内的民乐高手忙走穴.一般的冒不了头.中间的都漂流在外.两餐无忧才可尽情投入.试想排练都不来的能合作无间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