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触手可及的丝质感觉--听XRCD [复制链接]

查看: 4022|回复: 15
1#
论坛上对XRCD的不同评价几乎使我打消了买XRCD的念头。确实,假如比较一般CD音质没有提升,甚或更差(多数反面意见认为比一般CD声音尖锐),那用贵近一倍的价钱买XRCD的话就太不值了。
不过,由于下面这张大卫演奏贝多芬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现在只有XRCD一个版本,又非常希望拥有,犹豫再三之下还是买来试试。
一听之下,深感这张1964年录音的大卫小提琴作品确实非常值得发烧友拥有,除了演绎水平至高无上无可挑剔,经XRCD处理后的音色通透晶莹、如丝的质感触手可及。不知这张XRCD是否一个例外?不过,觉得XRCD不如一般CD的,是否没有表现出它应有的比一般CD更多更明显的乐器泛音和透明的空间感?
但这张XRCD也有一个遗憾,不知为何小提琴的声音明显偏向集中在左边音箱,而不象现代优秀的立体声录音应有的“离箱感”。请拥有或听过这张XRCD的朋友也来谈谈。
春天.jpg (, 下载次数:69)

jpg(2007/11/2 15:56:21 上传)

春天.jpg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触手可及的丝质感觉--听XRCD

已阅!
后感:不买XRCD!
TOP
3#

回复:触手可及的丝质感觉--听XRCD

有机会一定找来听下.支持
TOP
4#

回复:触手可及的丝质感觉--听XRCD

以前我碰到一张XRCD“莲蒂”拉的小提琴声音偏向音箱的右边,应该是录音时特意这样安排的吧!这样的录音不太容易播放好,系统差点的声音会比较“干”。
TOP
5#

回复:触手可及的丝质感觉--听XRCD

呵呵 这张XRCD和金线老版比过,电平比老的高,声音生硬了蛮多,少了很多木味。
TOP
6#

回复:触手可及的丝质感觉--听XRCD

高新技术.不可靠
TOP
7#

回复:触手可及的丝质感觉--听XRCD

如果有機緣的話,建議樓主找philips 24Bit format紙盒版。

先祝樓主有此機緣。

二件樂器的室內樂往往就是一左一右(不會一前一後吧 ),而立體聲初期時則會分離的誇張一點。

發燒友的首要任務就是讓泛音和聲音密度充滿著這些空間,這才會了解室內樂之妙。
◎請多用夏威夷自古流傳下來的「荷歐波諾波回歸自性法」--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來靜心以及和人分享,一定會讓你富在工作。
◎「張明彰博士的故事」局部內文—
「.....華人是一個很奇怪的族群,他們可以為自己的汽車添上最好的汽油,為房子做最好的護理,可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就不捨得投資。」
TOP
8#

回复:触手可及的丝质感觉--听XRCD

我喜欢JVC早前的K2录音.XRCD.......呵呵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9#

回复: 触手可及的丝质感觉--听XRCD

我相信用“老”器材肯定不能发现XRCD的妙处。认为“新技术不可靠”估计也是这个关系。如果觉得“干”、“硬”,我更会在器材上找问题。
当然这是旧的录音基础上加上的新技术,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旧录音的面貌。我认为小提琴从一边喇叭出来是“旧”录音的问题而不是XRCD“新”技术“故意”弄的。
TOP
10#

回复:触手可及的丝质感觉--听XRCD

有些XRCD碟子是亮了些,但做得好的也有,不是技术本身的错,而是制版时候不同工程师对调音的把握.就我接触的几张XRCD24,表现都不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