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贴一篇文章。此文甚合我意 [复制链接]

查看: 3396|回复: 21
11#

回复:转贴一篇文章。此文甚合我意

如果巴赫也能听,那亨德尔就更不在话下了。然后推而广之到维瓦尔地、波开里尼、拉摩,吕里,库泊兰,魏斯,道兰......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当你真正喜欢上巴洛克音乐,并被它的简洁、对称和流动所打动时,你一定会逐渐变得对十九世纪以后的音乐越来越不耐烦。你一定会觉得浪漫派以后(含浪漫派)的音乐是那么地累赘、噜嗦、滥情、浮夸、炫技、生硬、做作,你一定会对人类文明到底是在进化还是在退步这个问题有更深一层的认识。看来朋友和音乐都是老的好呀。韩愈说文不读三代以下,我们是不是要乐不听贝多芬以后呢?
不要去听现代派的喧嚣,我们将停留在这一片巴洛克的净土上,这里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没有分裂和痛苦,一切都非常宁静,非常美好。(全文完)
TOP
12#

回复:转贴一篇文章。此文甚合我意

目前,本人听得最多的是:第一莫扎特,第二巴赫,第三其他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其次是不同时期的弦乐作品。
TOP
13#

回复:转贴一篇文章。此文甚合我意

昨天又听了王健的巴赫大无,感觉真的很好。演奏流畅,抑扬顿挫。与斯塔克、傅尼叶等大师相比,只能说是各有千秋,并不存在谁优谁劣。
TOP
14#

回复:转贴一篇文章。此文甚合我意

贝多芬的音乐其地位不言而喻,但听得最多的是他的小协,还喜欢小奏,特别是“春天”,交响乐有一套卡拉扬的“63版”和一些单曲,不常听。最近购了一套意大利四重奏演奏的“弦乐四重奏”,还只听了其中的一部分。时间不够用。这几天在反复听巴赫的大无、小无。各弄了几个版本,感觉小无最过瘾的版本是海菲兹的,他的版本特别之处是,奏鸣曲和帕蒂塔是完全分开来演奏的,一口气听下来很连贯。录音好的是帕尔曼的,但我只喜欢其中快节奏的段落。葛鲁米欧、米尔斯坦、谢霖的版本也各有千秋,但还要再细细品味。大无的版本目前本人只有5个,但个人的感觉是,只有风格的不同,没有高下之分,喜欢王健的版本,可能是同胞的缘故吧。
TOP
15#

回复:转贴一篇文章。此文甚合我意

人生短暂,为了细细品味音乐,我认为在积累一定的欣赏水平和取向后,宜及早确定个人的欣赏范围,尤其人到中年,更应抓住重点。若兴趣过于广泛,只是蜻蜓点水而忽略了一些对你很重要、很合适的作品,恐留下遗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