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NS10结识新朋友。(第5页上图了) [复制链接]

查看: 14248|回复: 77
11#

回复: 听NS10结识新朋友。

随后播放了《paganini for two》。这张碟相当有特色,在不同的系统上播放可以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当系统解析力从低到高的过程中,这张碟会从好听到不好听再到好听。还记得有一个朋友来我家听过我的ATC之后,喃喃自语到:“我买的for tow不会是假的吧”,其实碟都是真的,不同的是系统的解析力。

最初级的系统因为解析力有限,播放音乐很容易乱糟糟,因此播放这张for two会觉得清净,不吵吵。

当系统解析力升高之后,开始追求交响乐的雄浑,爵士乐的纷杂中的秩序,发烧乐的HiFi享受的时候,再播放这张碟片会觉得显得平淡无味,质感也不够。

唯有当系统解析力一再提高,速度密度都达到一个高度之后。这张4D录音的小提琴才会真正散射出它真实的光芒。小提琴质感真实无比,有力度有细腻,纤砂般的细腻自不必说,力度也同样很有震撼力。

NS10播放的这张for two只能说,太过瘾了,质感强烈,振奋慷忾。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7-10-15 14:11:53
TOP
12#

回复:听NS10结识新朋友。

三盲鼠的第一曲的大提琴,还是很考系统低频的,NS10出了名的低频少,不过实际听起来,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瞬态的质感,仍然是非常出色。
TOP
13#

回复:听NS10结识新朋友。

好像大家对NS10不太感冒似的。
TOP
14#

回复:听NS10结识新朋友。

哇噻,这贴也要占位……。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15#

回复:听NS10结识新朋友。

听楼上的,也排个队占位;P ;P
倚楼听风雨,淡看发烧路

生活时常让我们心境归于茫然,而音乐却时常给我们注入感动!
TOP
16#

回复:听NS10结识新朋友。

再说《著名的三盲鼠》中的大提琴,是我听到的最有质感的大提琴了。AER同它比起来由于能量感有点直接,高频震动方式的一些特点,仍然不如NS10来得真实自然,乖乖,怎个生动了得。当然低频的限制仍然存在,大提琴的低频量感还是不够的。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7-10-16 10:34:15
TOP
17#

回复:听NS10结识新朋友。

《雪儿》的录音,一般听来以为很甜,那是因为系统没有很好表现演唱者的喉音、嗓音和口腔共鸣的细微变化。高解析力下雪儿的录音没有哪怕一点甜的感觉,唯有真实与你同在。虽然不甜,但是好听的不得了。清澈灵透,质感瞬息万变。

犹如一杯由精选的意大利综合豆,在最最经典的brikka moka壶当中,使用双阀门喷射压榨方法,煮出的一杯最最正宗的Double Espresso。来自不同地区咖啡豆的不同的果香味、树叶的清新味,热带雨林的潮湿味,果肉酒化过程中的窖香,等等无数多种神奇的味道同时冲击你的味觉神经,让的味觉系统瞬时爆发。
TOP
18#

回复:听NS10结识新朋友。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0-16 1:36:00 发表
好像大家对NS10不太感冒似的。










NS10听过几对, 不是一般发烧友能接受的声音...



说真的,其实这喇叭是以前行内人(录音)随意用来听回放扬声器,因为价钱便宜所以人手一对,比较突出中频段...



超乎寻常的音染...但又有别于35a的中频...



35a的中频是高密度兼顺滑做基础,而NS10是散~而有毛刺...
TOP
19#

回复: 听NS10结识新朋友。

散~而有毛刺



有可能“散~而有毛刺”仅仅是NS10忠实表达的功放和音源的声音。NS10的确是太考究功放了。
TOP
20#

回复:听NS10结识新朋友。

168近期最红的就是楼主了。
不过,我提个小小的建议:试听的CD能不能加入些是现场的录音的,如《Belafonte: Returns to Carnegie Hall 》、《Britten Noye‘s Fluddle》、《Horowitz IN Moscow》等等,象这些现场的录音我认为更能测试出系统的优劣。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