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D--622DVD试听报告 [复制链接]

查看: 259297|回复: 1001
11#

回复:LPD--622DVD试听报告

哈哈,吵吵热闹,好事。

残剑831兄也好心劝我,其实不必多虑,我这个人争论要面红耳赤才过瘾,等会一起坐下来喝酒也要面红耳赤才过瘾,没这点肚量就别上坛子了。

刚才喝着花雕和上海的红茶兄通了个电话,商量了一个馊主意,就是诚意邀请桂林的朋友们派个代表(不要派三个哦),于星期五坐飞机去上海发下烧,来回机票带吃住通通我来,星期天回。主要听622和LINN CD12,先锋T9的PK,还有就是红茶兄的一套系统,用622做声源,功放是南宁的ZHZH这位广西高手的大手笔,到时还可听听我的5寸全频,这才是会在全世界引起轰动的好东西。是飞乐老厂长的创意,在制作中得到蓝旗兄的不少指点,相信回来后会大大改变桂林烧友们对声音的见解。

如同意就在网上OK,我找庞大侠买优惠价来回票,他也是622的支持者,我只要说一下“看在党国的份上,救兄弟一把”,说不定就搞到低价票了。

此事下不为例,不然大家都借题发挥,把我乱骂一通,NND,老浦东岂不是要把喝酒钱,沟女钱全都賠进去还不够?
最后编辑老浦东 最后编辑于 2007-09-02 21:21:53
TOP
12#

回复:LPD--622DVD试听报告

蓝旗兄就是为人太清高不好,知道中国人看不起中国货,所以开出25万天价一对箱,他会想在音响上赚钱吗?

听过红茶兄的箱就知道,什么叫世外高人,可别错过机会,我们是诚意相请哦!
TOP
13#

回复: LPD--622DVD试听报告

原帖由 末世诗歌 于 2007-9-2 22:13:00 发表
上海试听什么时间地点?时间合适,我可自费前往;P


欢迎欢迎,现在红茶兄还在PK大战,等他回来联络老兄。
TOP
14#

回复: LPD--622DVD试听报告

原帖由 54888 于 2007-9-2 22:4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7-9-2 21:50:00 发表
蓝旗兄就是为人太清高不好,知道中国人看不起中国货,所以开出25万天价一对箱,他会想在音响上赚钱吗?

听过红茶兄的箱就知道,什么叫世外高人,可别错......


我也是农民,哈哈。
TOP
15#

回复: LPD--622DVD试听报告

原帖由 哈奇奇 于 2007-9-3 2:49:00 发表
说实在的,当年老庞的622神话刮起各大音响论坛之际,当时已经引起家电论坛,影音新时代,HIFI168和各大HI-FI网站的非议和质疑,在大规模试听和评价622声音如何到最后的定论,结果如何就不用多说了。既然转盘是别人制......


自己开发转盘?

转盘中什么最重要?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如何开发转盘,还不是用上几家大厂的机芯拼拼凑凑,这也叫开发?这只能叫组装。

能开发转盘的人肯定已透彻理解了“CD-R刻录和原版那个更好”,而且为什么更好的原因,才有可能做出好转盘。
TOP
16#

回复:LPD--622DVD试听报告

我顶!!!
TOP
17#

回复:LPD--622DVD试听报告

哈哈,我再顶!
TOP
18#

回复:LPD--622DVD试听报告

我永远有信心,就因为这个我才开店对抗洋货,今后的仗还要激烈的多呢!

窝里斗是最可笑的,我一讲具体的,就变成攻击朋友了。

东西太好,很多人就不容易理解,但我能理解他们,等下个月在海印听到我的声音那大家就都会明白谁对谁错了。

看来国货要抬头目前还只能指望老浦东,其他人落后太远了,哈哈!

音响是没有技术的,各位哥们别执迷不悟了。
TOP
19#

回复:LPD--622DVD试听报告

大家轻松点聊聊天。

DIY不会是直线向前的,而是经常会走偏,有时苦心思索搞出个声音来会欣喜若狂,但多听几天,再听听其他类型的片子,就会觉得有些不对劲了,发现原来走错路了,相信很多烧友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那么什么声音才是正确的呢?先要听古典,不需要发烧片,RCA红牌的Heifetz系列就行,提琴是在甜美的歌唱吗?大动态时有气势吗?低频乐器的量感和质感俱佳吗?声音会发毛发刺吗?-----应该能体会到演奏者的伟大和录音水平的高超。如果你能听出这才是最发烧的CD片,那你的声音就对了。

如果你听了之后还认为C姐等等的片子更发烧,那很遗憾,你的器材还未入门呢?

老浦东的言论总会搞得很多人生气,但要有信心,别泄气,也拿点本事出来把Heifetz放好!那我们就有共同语言了,也会有一致意见了。

等各位到了这个境界,你会发现所有的CD片都更好听。
TOP
20#

回复: LPD--622DVD试听报告

原帖由 非音响发烧友 于 2007-9-3 18:0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7-9-3 17:50:00 发表
大家轻松点聊聊天。

DIY不会是直线向前的,而是经常会走偏,有时苦心思索搞出个声音来会欣喜若狂,但多听几天,再听听其他类型的片子,就会觉得有些不对......


老兄又在取笑我了,其实我多年来一直在疑惑一个事,为何会有这么多精彩的古典录音呢?他们是用什么器材录的呢?既然几十年前就有这么好的器材,为何现在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器材却听起来好像不对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