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弦乐四重奏 [复制链接]

1#
分享 转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

回复:弦乐四重奏

今天谈谈弦乐四重奏。弦乐四重奏是室内乐演奏的一种,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构成。很多作曲家都写过,名作很多。不知大家是否喜欢室内乐,所以特意和大家谈谈弦乐四重奏。

室内乐与交响乐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没有指挥。弦乐四重奏组合成音乐中的4个声部,4个声部的地位平等。强调的是一种均衡内在之美。弦乐四重奏更强调人的内心感受,自省,思索,更贴近人的心灵。

从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开始到现在,古典音乐历史长河出现过无数弦乐四重奏名作,不一一列举。我个人觉得最值得我们聆听的有三个作曲家的作品(当然每个人喜欢的不一样,大家可以谈谈自己喜欢的)。他们是贝多芬,肖斯塔科维奇和巴托克。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是他一生思想和作曲技法的总结,思想非常深邃,理性与感性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是真正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的作品,也是贝多芬最好的作品。演绎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的名团有许多,能找到唱片的普遍比较好的是维格和意大利四重奏。听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弦乐四重奏吗?非常好的,先听听第三弦乐四重奏就知道她有多么的耐听,同样巴托克的6首也是。整体来说,贝多芬晚期的弦乐四重奏远远的超过他的同时代人,在贝多芬之后弦乐四重奏的艺术性就一直没有大的发展和突破,一直到巴托克的6首问世才稍稍可与乐圣抗衡。请大家也谈谈自己喜欢的作品。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07-08-14 06:35:58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

回复:弦乐四重奏

虽然海顿的68首四重奏显得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仿佛有粗制之嫌;但作为将这种体裁格式固定下来的奠基人,他的作品不能忽视。单就他那首包含德国国歌旋律的op.76 nr.3,亦可谓家喻户晓,乐友们也都耳熟能详。其实海顿同时期的另外一位维也纳作曲家,von Dittersdorf的六首四重奏也非常有意思。以SUSKE为首的格万特豪斯四重奏团留有一个录音,非常的清秀飘逸。之后的莫扎特也留有作品,但真正让这种体裁变得重要起来,贝多芬的贡献是无法忽略的。贝多芬之前的作品更似事物的发端,所以多有类同之处,而且不少似乎并非复杂——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在贝多芬的基础上,门德尔松创作的七首四重奏及四个片段则是在浪漫时期构建的古典主义作品,最为著名的是他于去世那年(1847)创作的op.80,为他姐姐Fanny的离世而作。作品的阴郁,暗淡虽然在第三乐章被优美的小提琴旋律给有所挽回,但终究如其自身的别离一样,复归绝望。鉴于门德尔松对巴赫的景仰,他的四重奏亦具有严整结构,缺乏张扬和煽情。同时期的舒伯特虽然仅以一首“死神与少女”为世人所熟悉,但他创作的15首四重奏其实大多为优秀的作品,尤其是考虑到他在歌曲上的擅长,这注定他能在这个体裁上充分糅合旋律和不同声部。让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他最后一首四重奏D887,这么多年我依旧认为这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舒伯特作品的恬静,豁达在这部作品中充分展示,尤其重要的是在作品中揭示的他自身的反省及最终的豁然开朗。对于舒伯特和门德尔松的四重奏,MELOS四重奏团在DG下留有全集录音。

舒曼,勃拉姆斯等人都有少数四重奏作品,但在体裁上并没有变化,更多的是对曲目的丰富。这似乎也适合对德沃夏克的四重奏作品的评价。他一生创作了14首四重奏及一些片断,虽然在数量上并没有超过贝多芬或者舒伯特,然而作品内容的复杂和丰富以及民族性格的掺入都使得这些作品具有自身独特的地位。挂一漏万,单单就他所写的一些四重奏片断而言,听后已经让人失语。比如创作于1887年的“柏树”,过于凄美的旋律实在让人不忍卒听。LINDSAY四重奏团演绎的这部作品非常值得称道,而布拉格四重奏团在DG下德沃夏克四重奏全集的录音也是值得聆听和收藏的。

除了这些古典巨头外,有些偶尔为之的四重奏作品也值得一听。比如弗朗克的D大调四重奏,长达40多分钟,完全是对演奏者进行现场演奏的挑战。还有杨纳切克,斯美塔那所各自留下的两首四重奏作品,听起来也能耳目一新。这些在捷克的SUPRAPHON下都有录音。当然,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四重奏经常合在同一张黑胶上,相互比较起来倒是很方便。尤其是德彪西的作品,一如既往他的钢琴作品,意境已经占了上风,旋律已经悄无声息了。

二十世纪的作曲家中,当然要提到巴托克和肖斯塔柯维奇的四重奏。但早他们十几年,活跃在维也纳及布拉格等地的Zemlinsky所创作的四重奏一直被忽略了。当听过利萨里四重奏团在DG下的录音后,单就其重的1896年的第一首已经让人感觉到作曲家对这种体裁的体验之深,浑然一体,充满力量和节奏的作品完全将室内乐的声响效果推至极致,无怪乎这部作品后来能让勃拉姆斯的出版商首肯出版。同样这位作曲家对二十世纪的重要作曲家勋伯格的第一首四重奏(1897)诞生也起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毫无疑问,二十世纪作曲家曲技及创作理念的纷繁复杂使得音乐的欣赏变得不再容易,甚至很多时候,创作背景的考虑,曲式分析已经成为欣赏的一部分。第二维也纳学院成员们的四重奏是十二音体系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这也包括他们的学生所创作的一些作品,比如恩斯特•柯林尼克。不过后者的长寿使得他四重奏的风格也在不断的变化中,从晚期浪漫主义到无调性,再到十二音体系以及最后的回归古典,本身就是二十世纪音乐发展的一个写照。二十世纪作曲家数目的庞大使得细谈四重奏也成为不可能。然而倘若一定要说上几个,那么除了经典的巴托克六首和肖斯塔科维奇的十五首外,纽约学院的FELDMAN的作品也是值得一听的。当然,先锋音乐中,HENZE,SCELSI,XANAKIS,MEDERNA, BERIO,NONO等人的作品也可考虑一听。具体回头再说吧。。。
犀牛黑胶微信:rhino_vinyl
TOP
4#

回复:弦乐四重奏

喜欢鲍罗丁的四重奏。还有肖斯塔科维奇的。。
TOP
5#

回复:弦乐四重奏

SHINELB,你把我写过的帖子编辑一下不就行啦;P ;P ;P
TOP
6#

回复:弦乐四重奏

不要贪大贪新,先把海顿OP。76的六首,莫扎特海顿四重奏的六首,贝多芬的拉祖莫夫斯基的三首听熟了再说吧
TOP
7#

回复:弦乐四重奏

bruce1906兄听多识广啊。请问苏斯克的贝多芬黑胶容易买到吗?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

回复: 弦乐四重奏

原帖由 水天堂 于 2007-8-14 14:08:00 发表
SHINELB,你把我写过的帖子编辑一下不就行啦;P ;P ;P
水版您就辛苦点,再发一次吧,我已经不去某地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9#

回复:弦乐四重奏

施奈尔贝兄,SUSKE四重奏团的贝多芬黑胶不是很好弄到,主要是ebay上价格老高。。。而且一般都是ETERNA的银黑标首版。甚至五十年代以BOSSE为首的格万特豪斯四重奏团的录音也留有BEETHOVEN四重奏的op18六首,蓝白标,同样难找。。。CD好些。
犀牛黑胶微信:rhino_vinyl
TOP
10#

回复:弦乐四重奏

请问罗西尼的四重奏是什么排不上的了?
TOP
11#

回复:弦乐四重奏

呵呵,S兄又有动作啊。

四重奏到现在也听不大懂,正好借这个机会学习一下,手边一套ABQ的贝多芬环保装,这个演绎如何啊?
TOP
12#

回复: 弦乐四重奏

原帖由 zephalus 于 2007-8-14 21:53:00 发表
呵呵,S兄又有动作啊。

四重奏到现在也听不大懂,正好借这个机会学习一下,手边一套ABQ的贝多芬环保装,这个演绎如何啊?


呵呵,主要是bruce1906兄写得好。ABQ的版本没听过,但应该是很好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
TOP
14#

回复:弦乐四重奏

看到了,是浪漫曲小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5#

回复:弦乐四重奏

shinelb大侠评论评论此碟如何?我在此买家哪里压着6张碟呢。。。加上这张也不加运费。。要是好我就一次抓它下来
TOP
16#

回复:弦乐四重奏

我个人偏爱他的巴赫小无。是网友逃学威龙兄所赠,非常感谢!1934 年出生的东德艺术家 Karl Suske , 六十年代中期便在 Berlin Staatskapelle 任首席了, 后来跳槽至 Kurt Masur 的 Leipzig Gewandhaus , 就成为历史悠久的 Gewandhaus Quartet 的第一小提琴手了.他后来组建了大名鼎鼎的Suske Quartet,。而苏斯克本人也是一个非常杰出的独奏者。这版小无就是他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声誉。苏斯克的小无与其他一流大师不同,他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既不像米尔斯坦那样气势如虹,也不像格洛米欧那样恬美眴烂。他的小无给人山间清泉的感觉。速度缓慢,不温不火,气定神闲。很有中国古诗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世上流。具有巴赫的作品的神韵,我认为是最贴近巴赫内心世界的。他的唱片建议拿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7#

回复: 弦乐四重奏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