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声音的包围感明显稀薄了! [复制链接]

查看: 14475|回复: 55
51#

回复: 声音的包围感明显稀薄了!

原帖由 歌迷 于 2007-7-10 13:18:00 发表
原帖由 MBL1521 于 2007-7-7 22:1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recorders 于 2007-7-7 21:56:00 发表
1521出了吧,换更好的


岂止出1521,全套都要出了。已有烧友25万要全部接收,但......


呵呵,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TOP
52#

回复: 声音的包围感明显稀薄了!

原帖由 海阳 于 2007-7-10 12:38:00 发表
MBL1521兄把转盘光头擦一下,顶推式的转盘光头容易脏,一擦见效。


好主意,晚上回去试试。。。。。。
TOP
53#

回复:声音的包围感明显稀薄了!

晚上分别用MBL转盘和DVD机AB比较听了DG427632-2的伯恩斯坦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的“肖七-列宁格勒”,在交响乐团的各种管弦乐器锣鼓齐鸣的大动态之下,转盘的表现是宽松从容,而DVD则显吃紧拘谨了。
P08(MBL1521转盘).jpg (, 下载次数:15)

jpg(2007/7/11 8:06:32 上传)

P08(MBL1521转盘).jpg

P09(PHILIPS DVD860).jpg (, 下载次数:42)

jpg(2007/7/11 8:06:32 上传)

P09(PHILIPS DVD860).jpg

P05(THETA GⅢ解码).jpg (, 下载次数:10)

jpg(2007/7/11 8:08:49 上传)

P05(THETA GⅢ解码).jpg

最后编辑MBL1521 最后编辑于 2007-07-11 08:08:48
TOP
54#

回复: 声音的包围感明显稀薄了!

原帖由 MBL1521 于 2007-7-11 0:57:00 发表
晚上分别用MBL转盘和DVD机AB比较听了DG427632-2的伯恩斯坦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的“肖七-列宁格勒”,在交响乐团的各种管弦乐器锣鼓齐鸣的大动态之下,转盘的表现是宽松从容,而DVD则显吃紧拘谨了。


不错!使用相同的解码器,区分作为转盘部分的高低,考察在交响乐团的各种管弦乐器锣鼓齐鸣的大动态之下,是否宽松从容稳定?是否前冲?是重要的区分方法手段之一。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5#

回复:声音的包围感明显稀薄了!

对呀,DVD机在大动态时是感觉到整个音场靠前了并有点噪杂,转盘的表现泰然自若似的很穏定。但听“中华鼓宴”同样是锣鼓齐鸣的大动态,音场好像就没啥差别,锣鼓的结像依然都是在中间靠后的,松容度也差不多。
最后编辑MBL1521 最后编辑于 2007-07-11 08:33:43
TOP
56#

回复: 声音的包围感明显稀薄了!

这次撤下转盘换上DVD玩的心得:DVD机的苏小明虽然楚楚动人,但比转盘的表现就是嫩了点不解风情,没有转盘的表现那么感情丰富。DVD机必竟是少年郎,少不更事却又锋芒毕露,遇到高潮只会尽情宣泄,朝气有过之而无转盘那般的沉稳老道,既坚又韧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宽松自如,收放适度,缠绵绻缱地登峰观巫山云雨后余韵袅绕又能回味无穷。。。。。。哈哈!


另换个话题:素质非常不错的“HAIYANG”三明治垫板。
P43.jpg (, 下载次数:56)

jpg(2007/7/11 9:20:11 上传)

P43.jpg

最后编辑MBL1521 最后编辑于 2007-07-17 21:18:1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