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日记——周末小烧(初会德国SYMPHONIC LINE第一页,试听MELO... [复制链接]

查看: 24305|回复: 78
41#

回复:音响日记——周末小烧(初会德国SYMPHONIC LINE第一页,试听MELODY-H300S单端后...

德国工业制作水平是具有高水平的.其音响出品亦不差.有朋友嫌德国音响声音太幼细低频欠小小.但若配全得当全频柤当不错.北欧听音习慣与我们有些不同之故.
对于澳大利亚注册麦丽迪胆机.現在表現真不差.比5年前认识其老板王世禾时进步许多.07年3月在下应王世禾老板邀請到其新エ厂參观.新建3层厂房与ユ人宿舍.有正规管理.正规人员按工业生产管理.肯花钱请人做設计和购仪器檢测.有计划更新和改良产品.真该赞一下。
TOP
42#

回复:音响日记——周末小烧(初会德国SYMPHONIC LINE第一页,试听MELODY-H300S单端后...

辉兄见多识广,有什么说得不够到位的地方还请多多指正。
德国器材的风格很对我个人的喜好——中高频精细、通透、清甜;中频真实、厚薄适中;低频收放自如、不卖弄蛮力、不偏不倚。
TOP
43#

回复:音响日记——周末小烧(初会德国SYMPHONIC LINE第一页,试听MELODY-H300S单端后...

天神哥哥;現在我玩音响是追求全频表現.有分析力.定位准确高中低三个音阶协条同步.
最近从朋友处弄对70年代后期日本健伍双12寸中音号角.典型监听冈格.直自.及╴对法国8寸傲的诗全频低盘单元。并汀制箱體.更新补充一些器材。
8月10日香港会展兄是否出去╴游?
在下届亦会出席会一些老朋友。但游完会展后转到会展旁力的君悅酒店参观.见一些新旧发烧朋友.会留3天.兄有空可电在下。
香港音响天地杂志社\应幾家超高汲hi en代理所托.开一个超高级音响展.其间有超导浅材.欧美极品喇叭.有一对定100多萬元座地的音箱.定价30萬一对全铝制书箱等.
最后编辑audioland 最后编辑于 2007-07-09 19:32:16
TOP
44#

回复: 音响日记——周末小烧(初会德国SYMPHONIC LINE第一页,试听MELODY-H300S单端后级第四页)

[quote] 原帖由 天神 于 2007-7-9 12:58:00 发表
很久没有试听300B单端机了,很想再次感受一下300B的美声,所以就就近去了MELODY专卖店,我对这个品牌的介绍已经不止一两次了,也是因为自己对其的一份喜爱和怀念吧,当初跟它家的H34MK2相处了一段比较长的日子,它让......

一天那么舟驹劳顿,还有这么多功课交,168的粉丝有福阿。
TOP
45#

回复: 音响日记——周末小烧(初会德国SYMPHONIC LINE第一页,试听MELODY-H300S单端后级第四页)

天神继续!
TOP
46#

回复:音响日记——周末小烧(初会德国SYMPHONIC LINE第一页,试听MELODY-H300S单端后...

单端的魅力是在于它高频的空灵、中频的甜润,而低频向来都是点到即止的,而这一次试听MELODY的H300B新版就再次印证了我的观点。也许某些厂家可以把单端机做得霸气十足,不过到头来,单端机特有的味道却不复存在,这样会不会有点本末倒置?画虎不成反类犬?我就觉得是,我宁愿单端机就要像单端机,要大功率大动态大可以找并联机或者推挽机,河水不犯井水,呵呵。
TOP
47#

回复: 音响日记——周末小烧(初会德国SYMPHONIC LINE第一页,试听MELODY-H300S单端后级第四页)

原帖由 青蛙 于 2007-7-9 20:28:00 发表
天神继续!

不好意思,还是拖太久了。机子还新,听的还是第一印象,本来打算多煲一会儿再听的,可惜有客人准备要买下了,所以还是抢先过把瘾了。很难归纳MELODY这个品牌的声音,我觉得它还没有完全把品牌的声音风格固定下来,听过多款机型,都各有各的捧场客。而这次听的最新版本H300B(叫S签名系列),用料更上一层楼,而在实际聆听也确实感受到一份廉价机型所没有的高贵感。
我首先试听的是腾格尔的《在银色的月光下》,我特别挑选了里面的《怀念战友》来煲煲机,听说AN的这对箱子是不难推的,但出来的效果还是偏紧,低频没有放开,控制力也可以更好,速度感中等,不过不失地播完《怀念战友》,我就换了一张夏韶声的《韵3》,夏哥的声音还是那把典型的“死佬”声(广东话),味道很对,我们听得也比较满意,而且这时我特意留意了一下H300S的空气感,单端机在空气感方面如果没有优势的话,就不必叫单端了(我个人认为),果然是不负众望的,空间的空气感都非常真实到位,只嫌高频上段还差了一些延伸,估计还是热身不够的问题了;最后,我挑选了迪卡的《罗西尼弦乐四重奏》,这是烧友们听到耳朵快烂掉的熟悉曲目了,不过我觉得一套系统如果中高频不够层次感、低频不够解吸力,播放这张碟就一定不及格,或者说让听者毫无感觉。而这次H300S就独显其单端的魅力了,提琴的擦弦和颤音都表达得很好,我甚至觉得比不少所谓的名器还要好(单指这张碟的效果),而且偶尔大提琴的垫地又不会无影无踪,高中地频段的分布非常的均匀,层次感不错,让听者觉得是在听音乐而不是在听声音,记得当时我就一个劲地回头看看其他听者的表情,他们都一致认为,三张碟里,这张《罗西尼弦乐四重奏》是表达得最好也是最悦耳的,而大家都承认,这碟也是最难播好的,特别是一般的石机系统,呵呵,MELODY这次就做到了!
DSC05707G.jpg (, 下载次数:85)

jpg(2007/7/10 12:36:59 上传)

DSC05707G.jpg

TOP
48#

回复: 音响日记——周末小烧(初会德国SYMPHONIC LINE第一页,试听MELODY-H300S单端后级第四页)

全貌。
DSC05708G.jpg (, 下载次数:93)

jpg(2007/7/10 12:47:12 上传)

DSC05708G.jpg

TOP
49#

回复:音响日记——周末小烧(初会德国SYMPHONIC LINE第一页,试听MELODY-H300S单端后...

高频延伸差一些、都有空气感 !
唉,看来要转行卖茶叶罢了。
TOP
50#

回复: 音响日记——周末小烧(初会德国SYMPHONIC LINE第一页,试听MELODY-H300S单端后级第四页)

原帖由 东莞市翔龙影音 于 2007-7-10 13:02:00 发表
高频延伸差一些、都有空气感 !
我上面是说高频上段的延伸差了一些,并不是指整个高频段,例如乐林推丹拿(煲炼足够)出来的高频上段就延伸得很不错。而空气感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录音本身,只要器材的高频有足够的解吸力一般都不会埋没掉应有的空气感,但如果器材煲炼不足或者制作不够精良,高频上段要么就延伸不够(例如某些乐器的泛音不够清晰)或者大音压时会叫,不耐听,因为人耳对这些都是很敏感的,这是我的个人理解,请赐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