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女希拉里-哈恩近距离 [复制链接]

查看: 2664|回复: 6
1#
美女小提琴家希拉里-哈恩有着令人羡慕的技术天赋和艺术经历。哈恩年仅10岁时就被费城的库蒂斯音乐学院录取,成为比利时近代小提琴一代宗师伊萨伊的再传弟子。20岁前,哈恩就和大乐队和大指挥家合作在索尼古典录制完被称为四大小提琴协奏曲的贝多芬、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引起世界乐坛的惊愕。走红于索尼古典之后, 哈恩成为全球最大的古典唱片公司德意志唱片的专属艺人,与李云迪、郎朗同门,与文革洛夫、列宾等成为新生代最优秀的小提琴家之一。
此次哈恩来香港,69日晚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演奏的正是勃拉姆斯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伴奏乐队是香港管弦乐团,指挥是香港管弦乐团的艺术总监荷兰人迪华特。
娇小而腼腆的美国人希拉里-哈恩还与刚出道时候一样谦逊可爱。在演奏间歇时候,她不时会回头微笑着看看乐队。
在当代商业化运作中,美貌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市场因素之一。哈恩拥有出众的外表,但是相比之下也许她的技术更加出类拔萃,因此她拥有非常稳固的声誉。当晚的勃拉姆斯哈恩很好地展示了她的高超技巧,每一个音程都有一种稳定而从容的延伸,跳跃转承不露刀斧,干净利落。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的华彩乐章难度很高但同起来却比较平实,没有很炫技,但哈恩的表现似乎过于平实。第一乐章结束部分那段连续高音位的演奏,几无暇疵,充分展示她的控制能力。
哈恩小提琴声音不是那种音色细密柔和那种风格,相反,她的琴声富有穿透力,这与她的演奏风格也颇为吻合。整体听来,哈恩这个演奏也保留了她一贯的冷峻与不动声色。或许,这就是一个27岁的当代城市女孩所理解的勃拉姆斯。和2001年在索尼古典与马里纳合作的那个录音相比,哈恩在香港的演绎少了一些火气,似乎更加冷峻。两年前,另一位年轻小提琴家约书亚-比尔也在这个场地里演奏过这首作品。比尔有一种充分表现作品复杂内涵的努力,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哈恩的演绎,因为勃拉姆斯已经太复杂了,那种“减法”的演绎,或许更能让听众直接面对作曲家,这也是20世纪以来很多现代指挥家所喜欢的一个方式。
在长达15分钟的时间谢幕里,哈恩先加演了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中的一段萨拉班德舞曲。这也是她在索尼古典录制过的作品。然后是伊萨伊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的一个乐章,其中有几个极细音的演奏,再次让人领略哈恩的技术中的大气。
下半场演奏德沃夏克的第八交响曲之前,指挥迪华特为了表示对对香港管弦乐团最大赞助商太古集团的感谢,加演了斯特拉文斯基的一首弦乐作品,香港管弦乐团的弦乐手的表现非常精彩。但是之后的德沃夏克却不是那么理想,尤其是管乐部分,并不在状态。
德沃夏克的第八交响曲是一首典型的斯拉夫风格的作曲,四个乐章时时透露出斯拉夫音乐的韵味和舞蹈性的节律,整个第八交响曲可以说就是一首舞曲交响乐。迪华特的严谨没有让香港管弦乐团给这首作品演绎出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只能说差强人意。有些片断的演奏虽然也不乏精彩,但是整个听起来还是觉得乏味,乐队的状态也没有前面给哈恩伴奏时候的那种缜密、到位。
为了排队等待哈恩的签名,很多听众没有等德沃夏克的谢幕结束,就匆匆离场,到大厅里面排队,很快大厅里就绕起了至少200米长的长队。现场有人销售哈恩在索尼、DG等公司录制的唱片,看起来生意也不错。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最后编辑于 2007-06-14 23:00:38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美女希拉里-哈恩近距离

听觉盛宴。2人世界吗?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

回复:美女希拉里-哈恩近距离

两个男人。
TOP
4#

回复: 美女希拉里-哈恩近距离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

回复: 美女希拉里-哈恩近距离

Hahn的琴声的确具有穿透力而且纯净,甚至有点豪放。不像XQCZ那样纤细,不像MT那样哀怨,也不像Perlman那样甜蜜。
TOP
6#

回复:美女希拉里-哈恩近距离

:'(
TOP
7#

回复: 美女希拉里-哈恩近距离

哭笑不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