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埃尔加为什么备受冷落? [复制链接]

查看: 7422|回复: 30
1#
爱德华•埃尔加出生于1857年6月2日,今年是他的150周年诞辰纪念。不知道是否因为英国音乐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没有占有太重要的地位,埃尔加诞辰纪念活动似乎及其零零星星,国内乐坛鲜有各种动作,全国各大交响乐团本乐季大多并没有设有专门埃尔加纪念专场,唯一见到仅有的就是邵恩即将指挥上海交响乐团的大提琴协奏曲和第一交响曲。唱片公司也少有动作,并不见到出现太多纪念专辑。英国人自身也似乎并不十分重视,20英镑纸币上面的埃尔加头像被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取代,还好引发了英国国内一股抗议热潮;伦敦交响乐团在亚洲的巡演也没有上演埃尔加作品。
你喜欢埃尔加么?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这位英国最伟大作曲家的感觉啦!还有一些唱片推荐。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埃尔加为什么备受冷落?

我喜欢啊
早上还在听他的第二交响曲
TOP
3#

回复:埃尔加为什么备受冷落?

英国人把他推得太高,高到大家都不认识了;P
QQ:54514599
TOP
4#

回复:埃尔加为什么备受冷落?

英国主要是没出几个作曲家

除了他,恐怕就是戴留斯了……
转盘:树莓派3+moOde / 原创A8S  解码:PS-AUDIO NUWAVE  功放:PSAUDIO-GCP200/GCA500 音箱:JBL-4331A
TOP
5#

回复:埃尔加为什么备受冷落?

古典作曲的相对少啊

别的就多了

电子上近代难能有个Brian Eno

一天到晚英国的电影都在放他的唱片

实在收受不了

掉到马桶里的时候都要放他的唱片;P ;P ;P
TOP
6#

回复:埃尔加为什么备受冷落?

小协不错的
TOP
7#

回复:埃尔加为什么备受冷落?

埃尔加的大协、小协、两部(三部)交响曲和一些管弦乐作品,我都喜欢。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觉得英国人推他有道理,因为他确实伟大。
TOP
8#

回复:埃尔加为什么备受冷落?

威风堂堂啊

那个是我最喜欢啊;P
TOP
9#

回复:埃尔加为什么备受冷落?

转:《埃尔加》   朱伟

这两天在听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清唱剧《杰隆修斯之梦》。

  埃尔加的作品,我们最熟悉的,一是他的大提琴协奏曲,它与杜普蕾紧紧联系在一起,以致一想到这首作品,就想起描写杜普蕾的那部电影,于是这首协奏曲就成为悲诉。这首协奏曲很强调技巧,是后期浪漫主义的典型特征,又渗透着绅士气质。在大提琴协奏曲中,它明显比德沃夏克或者圣桑更有内涵。

  二是他的《威风凛凛进行曲》与《谜变奏曲》,前者已经成为英国的象征。但相比我更喜欢他为弦乐而作的小品,比如为弦乐、竖琴与管风琴而作的篇幅只有5分钟左右的《叹息》,篇幅10多分钟的《小夜曲》的第二乐章。

  埃尔加是与柏辽兹一样被誉为配器大师的,他的音乐中吸引人的是英国绅士的慈悲为怀。就绅士风度而言,还是越轻柔越像洁白而飘飞的羽毛。《杰隆修斯之梦》篇幅宏大,描写的是死与净化的主题,表现的是他混合独唱、合唱与乐队而恢弘的能力,是那种气势磅礴而又不浮躁的史诗。弦乐轻柔的小品、协奏曲中浓烈的悲情与像《杰隆修斯之梦》这样的史诗,他成为英国在普赛尔之后的音乐领袖是有一定道理的。

  沃恩·威廉斯有九首交响曲,也算气势磅礴,有塔里斯与绿袖这样美丽的幻想曲,但就内涵的深度而言,还是没法与埃尔加比。

-----http://blog.sina.com.cn/zhuwei
TOP
10#

回复:埃尔加为什么备受冷落?

我对埃尔加的评价是:他是弦乐中的拉赫玛尼诺夫,拉赫玛尼诺夫是琴键上的埃尔加。两者都擅长史诗般的作品,都通过内在的、宏伟的、宽广的音域和绵长的音乐句法, 以朴实真挚的情感打动无数人的心。两人的作品数量差不多:各三部交响曲,二部弦乐和乐队VS 四部钢琴和乐队,数量不等的管弦乐作品,并且品质相当。埃尔加的大协小协足可以与拉赫的二三钢协比肩,都表现出深沉伤婉哀悼之意。两人都有两部交响曲非常杰出,管弦乐作品中都有2-3部极其动人,如果注重音效的话都非常发烧。两人都具有极好的旋律天份,都有独特深沉的音乐气质,但一个植于不列颠,一个代表俄罗斯。重要的是,在两人作品中都能找到组曲家的自我挣扎。

我象热爱拉赫一样的热爱埃尔加。
最后编辑李商隐 最后编辑于 2007-05-31 18:39:1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