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对传神M1和美之声监一改的一点体会
话接上题,试听完小提琴和中提琴、大提琴之后,第六张是chandos的鲍罗丁三重奏。。。
6、chandos的鲍罗丁三重奏演奏德沃夏克和斯美塔那作品:这张碟同样是出名的演录俱佳,但在放的时候发现电平较低,调大输出功率后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没有太大的惊喜也没有多少失望。
7、韦格指挥演出的莫扎特小夜曲集是不错的录音,在播放时大家都感觉像是在放室内乐那么轻松,弦乐齐奏时显得很迷人,动态也不缺,真是快乐的天使。
8、卡拉扬的金版贝5、6交响曲:这个数码录音应该是不错的,在播放贝六时都表现很好,细部刻划和乐队齐奏都是卡氏80年代的特色,而贝五交就碰上难题了,在第一章开始那段大动态时,有至少两处高音单元破音,看来如果不是音箱单元本身素质问题,就是胆哥的功放还是功率太小,放交响曲碰到爆棚时还是显得不够罩得住。
9、接下来是蔡琴的台版老歌双碟:蔡姐真不是盖的,那声音就是好,磁性、温暖、厚实、婉转、还带有些诱惑力,搞得我换碟时遭到两位大侠的强行阻止,差点把换下的蔡姐带回家继续爽去。。。
10、早期盗版黑盘鬼太鼓座终于上场了:鼓点的定位、音场的延伸感都无可挑剔,就是低频量少些,弹性和清晰度都不错,看来这个国产单元还是很不错的,至少配得上它头上的那个洋鬼子单元;然后有位从开始一直没发声的大侠离座上前,将两个音箱间距从2.5米挪开到3.3米左右,再放鬼太鼓座,靠!低频的素质基本全上出来了,不但质还有那么好,量更是生猛的很,连鼓台都变大了一倍有余,变成了一个巨型舞台了,定位、延伸、分析力、弹性都是那么好,实在难以置信这对书架箱在低频方面能有这么好的表现,唯一就是下潜深度还是比高档落地箱在极佳的状态下稍差一丝,但也仅是一点点而已。
这就是那位大侠挪开音箱后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