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5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回望勃拉姆斯(第45页有小克莱伯指挥布拉姆斯录影)!! [复制链接]

查看: 67812|回复: 524
11#

这套唱片虽然早已给朋友借走,但这套唱片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虽然是MONO,但效果非常出色,她使我深深领略了历史录音的风采和味道。弗兰茨·克莱斯勒(Fritz Kresler)1875年生于维也纳,1962年卒于纽约。在50年代,他被人们称为一代小提琴巨擘,无人能望其项脊。克莱斯勒是法比派的演奏家,法比派运弓有一句名言:“多用弓、多用弓、还要多用弓。”认为这样拉琴,可以发出饱满而优美的声音。他的左手技法与众不同的是他的颤指技巧。技术就不多探讨了。这版勃拉姆斯是非常优美,相当有味道的。可以说:他运用古典、浪漫与现代手法进行了创作。

[upload=jpg]Upload/2007331229374525.jpg[/upload]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12#

第三交响曲。这是勃拉姆斯的英雄交响曲,也是本人最爱的勃拉姆斯交响曲。F大调OP90,作于一八八三年,维出纳爱乐乐团于一八八三年十二月二日首演,指挥是汉斯李赫特。一八八三年五十岁的勃拉姆斯爱上当时只有二十六岁的海敏娜施比斯。在充满激情的爱恋中,他创作了这部辉煌的作品。第一乐章有活力的快板,奏鸣曲式。引子是三个有力的和弦也是全曲的基本动机。刚劲的主部主题由小提琴奏出,这个主题带着活跃与欣喜。低音提琴不断反复动机音型作背景,单簧管和大管以二重奏的形式奏出副部主题。它源自维也纳民间舞曲。第二乐章柔板,三部曲式。宁静致远。首部主题纯朴高雅,中部主题悲戚忧郁,再现部后尾声明朗而平静。这个乐章崇高恬静又带点忧郁。第三乐章:小快板,三部曲式,浪漫热情。松弛速度的谐谑曲。首部主题由大提琴奏出,柔美阴郁。变化反复后,中部主题哀婉地出现。再现部后是短小而美丽的尾声。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极富戏剧性和英雄性是全曲的重心所在。开始是激昂的情绪,中间经过一段戏剧性冲突后,转到光辉的F大调结束,肃穆崇高带点平静。在指挥交响曲,我认为阿巴多最好的作品既不是贝多芬,也不是马勒,而是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的森林田园诗他处理得优美无比,同时第四乐章气势磅礴,充满英雄史诗般的豪情!

[upload=jpg]Upload/200733120251021702.jpg[/upload]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13#

虽然不喜欢克莱默的巴赫小无,但对他的勃拉姆斯和贝多芬是相当肯定的。他的勃拉姆斯小协的演绎是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既有古典情怀,也有浪漫情调,是非常优秀的演绎。伯恩斯坦的伴奏给了相当大的有力支持,克莱默的小提琴在乐队上面轻快游走,充满光辉。

[upload=jpg]Upload/2007331227961767.jpg[/upload]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14#

[upload=jpg]Upload/20073312283185791.jpg[/upload]
TOP
15#

贾丁纳指挥蒙特威尔第合唱团,革命和浪漫乐团版是一个很完美的版本。要气势有气势,要感情有感情。乐队排山倒海,合唱仿如天籁。尤其是第四乐章的女声,漂亮之极!

[upload=jpg]Upload/20073312014167064.jpg[/upload]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16#

听克莱姆佩雷尔的一九六一年录音,真令人觉得一种凄怆哀婉之情是如此肃穆高贵。尤其是第二乐章。克莱姆佩雷尔表达的勃拉姆斯是浑厚凝重的,却并不呆滞。而是有一股沛然大气总在推动着乐曲前行,然而步伐也总是缓慢而沉重的,似乎是心中的悲痛极深。

[upload=jpg]Upload/200733120142531817.jpg[/upload]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17#

第四交响曲。勃拉姆斯的最后一部交响曲,我常常这样想:如果勃拉姆斯能象乐圣那样也写九首就好了。这部作品体现了一种近乎严峻的矜持以及一种忧郁,然而并非浪漫的愤世疾俗,而是一种伤感与理解融为一体的少有的情绪。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具有悲壮浩大的气势。一开始便由弦乐器呈示宁静伤感的主部主题。反复变奏中情绪激烈。副部第一主题在号角般引子后由贺号和大提琴奏出,明朗而宽广。副第二主题由部分管乐器吹出,平静而柔和。第二乐章中速的行板。展开部的奏鸣曲式,是支优美的浪漫曲。主部主题委婉明净。副部主题在小提琴装饰音型的背景上由大提琴奏出。,深沉诚挚, 经过一系列变奏,充满了生活的温馨,宛如一首无伴奏的合唱曲。第三乐章欢快的快板,在奔放中有优美也有幽默的插入。主部主题具有粗犷的舞曲特点,副部主题则柔美抒情。第四乐章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快板,变奏曲式,满含壮丽的英雄悲剧性和深刻的哲学思想。这是一首宏伟的变奏曲,尤如一支圣咏旋律,整个乐章共三十二个变奏。与小克里伯的冷漠相比,阿巴多会更多一些人情味。这是勃拉姆斯人生最后的悲歌,每每听之,无不为之动容!

[upload=jpg]Upload/200733120253652140.jpg[/upload]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18#

这版大卫勃拉姆斯非常非常出色。整部作品构架雄伟,色彩浓郁。提琴声非常饱满甜美,末乐章又表现得果敢坚决。风格类似克路易坦版贝小协,强调音色的变化,富于古典式的光彩和精确,演奏技巧灵巧轻松,音色优美、明亮,结构也很完美统一。

[upload=jpg]Upload/20073312244145859.jpg[/upload]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19#

大卫的勃拉姆斯和贝多芬同样出色,都是这一曲目数一数二的优秀版本。与大指挥家康维赤尼的版本是大卫黄金时代的勃拉姆斯代表作。这个版本是MONO,但已显示出大卫的王者之气。大卫善于把深刻的抒情性,真挚的情感同雄伟和坚毅等因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upload=jpg]Upload/20073312251742178.jpg[/upload]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20#

这版不好评价,我还是喜欢老一辈大师的录音。

[upload=jpg]Upload/2007411204523126.jpg[/upload]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