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jpg(2008/2/9 20:51:52 上传)
原帖由 ff 于 2007-4-2 17:58:00 发表仔细考量,全音域单元加超高超低与分频音箱也有区别,分频音箱的分频点大多设在3000和500赫左右,这对中频影响较大,全音域单元加超高超低基本避开中频,影响相对较小,也是为拓展频宽而不得已的妥协办法。但困难依然不少:例如加超高,处处都应考虑与全音域单元高频段之衔接——电容数值很敏感,须精确计算,配搭不当很易有峰谷影响自然度;电容材质也应考究,推荐用纸介电容;超高单元方面纸盘超高极少,可考虑用铝带或陶瓷,惟价钱偏贵。其实高档全音域单元并不需要加超高,只有古董单元才考虑。现今玩全音域单元主要还是是否加超低的问题,因物理极限全音域单元低频不可能做得理想,仅有两条路可走,或是配复杂夸张箱体,或是加超低。两者各有利弊,前者衔接自然一些但箱体难搞;后者箱体容易但低频单元与全音域单元的衔接成一大难题——撇开分音器制作及分频点取舍不说,单看全音域单元与低频单元音盘冲程的悬殊,便知绝对影响反应速度的衔接,想象最好配屏风超低音,似乎没有,没办法只好妥协。听过一些加超低的全音域单元系统,大都因上述几个问题不易处理而影响效果。建议配有源相位线性可调超低音箱,然后根据房间低频特性利用相位来调节与全音域单元的衔接(有一定难度),效果会好一些......
雅阁
stangetz
-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