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刻录的CD会音质下降吗?原因何在?附上其他论坛的激烈争论,哈哈 [复制链接]

查看: 12658|回复: 53
41#

碟片上的数据一样,但cd机输出的声音不一样是完全可能的。主要是盘基物理上的差别所致。cdrom读数据有纠错机制保证数据一致,cd播放机就随便多了,卡住了就跳过去了。
TOP
42#

数据的复制有衰减是肯定的。
因为CD不是完全0/1这样存储的,假设CD用WAV格式的
计算机文件存储,可能复制就能100%了。但是CD不是,
为什么需要软件“抓音轨”到计算机,而不是COPY呢?
道理就在这里了。如果是COPY文件,COPY1万次也可能1个字节都不差,音质也能100%还原了。但CD不能直接COPY,故此,这种复制必然有衰减,至于衰减的程度,可能需要专业人员的解释了。
但从CD变成MP3音质大幅下降可以猜测,数据量的不同
可以引发质的不同。
总之,差别是有的。不是迷信!
最后编辑卡尔.伯姆
TOP
43#

这个有关数据结构的知识。
同样是由0和1记录信息,计算机文件的数据存储和读写有容错机制,因为错一个有用的bit文件就废了。而哪怕在专业音频领域,重放音频的时候错几个bit不是什么天大的事:)
我不够专业,讲不深入了,请专家补充!:)
TOP
44#

只是一农民 在 2007-3-16 0:36:58 发表的内容
转其他论坛的帖子给大家看看,哈哈

imokay 发表于 2007-03-11 02:36


我认为没区别,我大学里是学电子电路的,算半个专业人士吧,并且我发现专业是电子的人大多认为没区别,而坚定认为有区别的都是音响发烧友。我认为这区别更多来自心理作用。有人说盲听测试也能听出区别来,这个我不否认,其中的原因主要来源于播放设备,而不是刻录碟本身,有些发烧友眼里的“发烧级”唱机都是N年前设计和生产的,设计早已经老化,对CDR碟片支持不强,能读出来就不错了,哪还谈得上音质啊。如果盲听测试,我建议首先要选用新型号的唱机,如果还有人能听出区别来,那这证据才有说服力。Jitter这东西被发烧友说得神乎其神的,其实就是时基抖动,很好消除,在专业人士的眼里根本就算不上问题。




楼主这贴只是又一个理论与实际分歧的一个现实例子,过于理论性不接受现实是部分专业人士的特征.
刻录碟的低音松散无力,音色不通透厚实,作为一个发烧友那会喜欢听刻录碟?!如果用一套发烧器材来听刻录碟那不是好浪费?!
TOP
45#

麦壳王 在 2007-3-20 17:55:56 发表的内容
我试过用盗版刻,反而刻出来更好
正版就不会


不会吧,有这样的事情?
TOP
46#

只是一农民 在 2007-3-21 12:55:48 发表的内容
麦壳王 在 2007-3-20 17:55:56 发表的内容
我试过用盗版刻,反而刻出来更好
正版就不会


不会吧,有这样的事情?


如果盗版的盘基差,cd机读盘的时候产生的误差和噪音就大。同样的数据刻到好的刻录盘上,cd机读盘的时候误差和噪音小。音乐cd机芯读数据和电脑cdrom读的方式不一样,后者强调不出错,前者强调流畅。
TOP
47#

卡尔.伯姆 在 2007-3-22 13:00:36 发表的内容

……
我还是认为CD的存贮机制不是类似计算机文件,故此它的误码率
要高于文件COPY,这可能是故意这么设计的。
如果声音用纯数码记录,存于文件中,不经压缩,那文件
的再COPY就不可能带来声音的丝毫变化。但这样的话唱片公司
都倒闭了。


同意!
希望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出来细说原委。其实在科学和工程领域没有讲不清的道理,只是看是不是由真懂的人来说、说不说得清楚。简单如一根导线,都有那么多名堂会影响音频信号传递,何况复杂到一部cd机。

我倾向的说法是:
刻录cd和源版碟之间很难保证100%的数据一致,但是在刻碟高手精心操作下(包括选刻录碟)差别可能极小,这种差别是音频cd记录机制决定的;在刻得好的情况下,刻录碟和源版碟的声音差异主要不是因为碟上数据的差异,而是因为压制的源版碟和烧录的刻录碟在物理上的不同——比如反射率、折射率、透光性、同一组数据在碟片上排列位置的不同、甚至碟片厚度等等。(有高人可以详细解释cd机芯的读取机制吗?)

即使两张碟上的数据一模一样,因碟片的物理性质上的不同,通过音响系统回放出来声音完全有可能不同。就像把cd放进冰箱冻几个小时后在一些系统上重放的声音会有变化。同一批次的正版碟因为是用模压制,所以数据和碟片物理性质上几乎一样,基本听不出差别。可是,有条件的话可以试试同一母版压制的不同批次的正版碟,我记得雨果易老师表示过他那里可以听出差别。

正式出版的碟也好刻录碟也好,和母版的数据差别是肯定存在的。差别的大小可以判定碟片“制作上”的“好”与“坏”。但是我们听到的音乐的“好”与“坏”却不是这种客观标准可以完全描述的。假如源版碟低音肥了,刻了一张后瘦了些,可能整体声音更平衡——哈哈,这是个极端例子,基本不会发生。
TOP
48#

alexfu 在 2007-3-21 19:09:59 发表的内容
这个有关数据结构的知识。
同样是由0和1记录信息,计算机文件的数据存储和读写有容错机制,因为错一个有用的bit文件就废了。而哪怕在专业音频领域,重放音频的时候错几个bit不是什么天大的事:)
我不够专业,讲不深入了,请专家补充!:)


我不是专家。一般CD保存计算机文件复制是一般不会有哪怕一个字节的错误的,但是不是绝对没有,所以压缩软件均有CRC校验
等各种文件COPY校验手段,但99%不用校验也能保证还原。
我还是认为CD的存贮机制不是类似计算机文件,故此它的误码率
要高于文件COPY,这可能是故意这么设计的。
如果声音用纯数码记录,存于文件中,不经压缩,那文件
的再COPY就不可能带来声音的丝毫变化。但这样的话唱片公司
都倒闭了。
TOP
49#

至于一些学电子专业的朋友认为理论上不会有差别,我想是指碟上记录的数据没差别。如前所述,影响声音的因素还有其他。
TOP
50#

个人觉得,质量好的刻录CD比国内的一些正版的片基好。
正版的CD放久了,也会氧化。

已目前的音频读取设备来看(主要就是CD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缺陷,读CDR和CD都一样有问题。
CDROM都无法完美的COPY,那CD机就更谈不上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