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让人失望的参考系列海菲兹柴小协 [复制链接]

1#
[upload=jpg]Upload/200731411182057819.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731411205723164.jpg[/upload]

主要比了柴小协末乐章,rca大全集18卷和emi参考,封套见上面。结论是用不着比了。没的比。rca完胜。emi的,底躁大,声音单薄(尤其是乐团),单薄到了可以跟低码率mp3或者wma。还有滋滋的杂音。

此外还比了西贝柳斯。rca略胜一筹。主要是小提琴稍丰满。区别不象柴小协那么大。
分享 转发
TOP
2#

是吗?而且海菲丝这照片贼头贼脑的!
TOP
3#

rca的转录师是marston和samuels。柴小协是后者转录。
TOP
4#

algernon 在 2007-3-14 11:32:58 发表的内容
emi这个还不如naxos那个网上试听。kore。


不要搞错??我手上有这两个版的CD,试听结果是那索斯的虽然温暖些,但是细节绝对不如参考版,而谈到海老的立体声版则是RCA的大全集版胜过RCA的美版。
TOP
5#

我认为我没有搞错。您先去找rca的来听听。rca和naxos的俩,还有人认为naxos的胜出呢。但是emi这个。。 光有细节是没用的,单薄成那样,也许细节自然就多了,或者说,naxos的太丰满以至于那些你所关注的细节被淹没了?某种意义上来说,细节最完美的是midi。


把两个录音的柴小写末乐章放上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下了去比比。至于naxos的,www.naxos.com的网站上。我前面说的是naxos的试听。


emi的:

http://disk.7seyu.com/userfile/algernon/emi.mp3
rca的:
http://disk.7seyu.com/userfile/algernon/rca.mp3
最后编辑algernon
TOP
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7#

Tintin 在 2007-3-14 11:44:56 发表的内容
是吗?而且海菲丝这照片贼头贼脑的!



是有点像。
TOP
8#

emi这个还不如naxos那个网上试听。kore。
TOP
9#

Tintin 在 2007-3-14 11:44:56 发表的内容
是吗?而且海菲丝这照片贼头贼脑的!

汗一个...
TOP
10#

刚下载下来比较过了。RCA的和EMI的之间的确有明显的不同。我自己觉得两者的音效都属于不好的那一类(毕竟是1937年的老录音了),但我说不出哪一个“更加不好”,两者都各有优缺点。

RCA的低频分量多一些,而EMI的高频则比例多一些。同时我也不知道RCA和EMI的两个出版,所用的母盘源是否一样。30年代的时候还没有磁带录音,所以那时候使用的应该是78转的盘子来录的吧。在EMI那里,从0分25秒开始小提琴独奏的时候,可以清晰地听到清晰的有规律的间隔大致为1秒的“嗞——嗞”声,这听上去是78转母盘由于时间久远盘面上有损伤,导致唱针每读取到这个位置时候就产生噪音的常见现象(听过78转胶木唱片的朋友应该有这个印象);但在RCA里,我几乎听不到这个声音。我戴上耳机把音量调大,才隐隐约约听到背噪里有些微音量的起伏,要很用心专门去听才能感觉到。给我感觉是RCA似乎用什么技术把这个周期性的瑕疵消掉了或掩盖掉了;当然也有可能是RCA和EMI的母盘源不同,EMI的有损伤而RCA的没有,也或者是就算EMI的母盘有这个损伤,但实际播的时候也不会像CD上那么明显,至于实情应该是什么,这就没法判断说清了。

所以我觉得两者之间无法说那一者绝对地好。同时这也和每个人的音响系统的不同也有关。我用HD 580耳机来听,EMI的确高频盛低频薄;同时RCA的我又觉的低频太多了,580算是风格清秀的了,但RCA的在这里听上去有“轰——轰”的感觉,另外高频也显得暗,我的直觉是就算78转录音也不至于这样吧。因此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忽略两者之中的任何一个。
TOP
11#

重新对比了一下。我还是坚持我的结论。emi即便在高频区也很一般。如果说emi的高频量足,那么高频杂讯更足,这样的小提琴高音听得时间长了会很烦躁。

对比1分钟左右的小提琴独奏,很明显,emi的小提琴干而薄,还有一大堆杂讯。

对比1分30秒附近的乐队拨弦,rca细节很清晰,乐队的强弱变化很迷人,独奏和乐队的平衡尚可;但是emi的就非常模糊,尤其是那些弱音的拨弦,乐队完全被独奏压着。

我用的是880,觉得rca低频量还行。但是有点模糊。pc上用的hd202,也不觉得低频太多。只是刚好罢了。中频比较,rca是明显胜出的。如果不是对那些丝丝的噪声淹没了的高频部分非常感兴趣,rca的聆听效果好多了。

对比手头一些老的30年代的优秀转录,总的来说,rca还算是正常的范围,既没太好,也没太不好,可能对杂讯进行了一些处理,但是emi的老柴恐怕低于平均水平,而且不如同一碟片上的西贝柳斯,无论是乐队部分还是小提琴部分还是杂讯。也许的确是音源的问题。北美和英国的sp碟不一样的吧。


另外,在基点上找到了naxos的mp3试听。也放上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比一比,看看同一个录音,emi,rca和naxos三家到底如何。我个人的看法是,rca比naxos更丰满一点,但是两者区别不象与emi比那样大。

对比9秒钟左右的一段低音大提琴,rca和naxos的质感都很不错,emi的么,仅仅能够刚刚认出那是低音提琴。


naxos的链接

http://disk.7seyu.com/userfile/algernon/naxos_tchai_final.mp3
最后编辑algernon
TOP
12#

EMI的唱片封面确实是不怎么讨好,晦暗、封面设计单调却显示不出简约的那种美感。
TOP
13#

algernon 在 2007-3-14 19:36:10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我没有搞错。您先去找rca的来听听。rca和naxos的俩,还有人认为naxos的胜出呢。但是emi这个。。 光有细节是没用的,单薄成那样,也许细节自然就多了,或者说,naxos的太丰满以至于那些你所关注的细节被淹没了?某种意义上来说,细节最完美的是midi。


把两个录音的柴小写末乐章放上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下了去比比。至于naxos的,www.naxos.com的网站上。我前面说的是naxos的试听。


emi的:

http://disk.7seyu.com/userfile/algernon/emi.mp3
rca的:
http://disk.7seyu.com/userfile/algernon/rca.mp3







那你就坚持你的观点好了,要看那索斯有什么不好其实很简单,把它放入机子里,打到正常音量放出来(不要告诉我你使用耳机系统),对比一下百代参考版,那索斯整体明显发混发暗,也许百代参考是有变薄的倾向,但就我听感来说,那索斯这个毛病相对更难容忍。
我原来也发帖在网上对比过百代百年纪念版(art处理过,但非世纪伟大录音版)卡萨尔斯的巴赫大无六与同一录音的日本OPUSKURA版,结果百代全面惨败,原先听百代百年纪念版以为老卡演奏是苍劲古拙,听听日本OPUSKURA版才知道全错了,那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卡式巴赫“站”在你面前,如果说历史录音翻制成功的范例,此日本OPUSKURA版可算一个。
那索斯历史录音系列如果能克服上述那个大毛病,不仅销量会大增,而且就真的可以和biddulph\music & arts\testament等品牌在历史录音转制方面一较高下了。
TOP
14#

而且对比不要靠网上试听,原因第一个,抓轨会有误差,压不压缩也不容易保证,还有压缩了以后又做成wav或ape等格式的都有,一句话:品质难确保。第二个网上试听难以用好音响系统还原,电脑内部更是干扰源比较多,直接影响对比结果,甚至导致结果相反。
TOP
15#

贼头贼脑到没觉得,反到觉得象黑白电影里那些搞地下公作的反派人物.
最后编辑zwrrr
TOP
16#

彼此彼此。呵呵。你一直在扯naxos细节“绝对”不如emi,但是又不能举出,具体那几个音找不到,或者具体哪些细节不如。如果为抬杠而来我也犯不着放上试听。放了试听,不同的人听过就有不同的看法,那么这个帖子就还有点价值。

话说回来。naxos真的有你说的那么不堪么?虽然大部分人都没见过现场的海老,但是rca大全集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就是可以一窥海老不同时期音色的延续和变化,为评价30年代录音转录提供一个较为客观的依据。对比一下,rca和naxos这个转录,除了松香味没有出来外(12khz以上),音色和质感都跟我手头有的录音(40年代-60年代)有很好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刻画这俩品质,一般是中低频到12khz左右),而emi的,跟大全集里20年代左右甚至以前的到有点象,说的不好听的,有点象劣质二胡录音。要是海老30年代的录音还这种音色,就当不起琴王这个头衔。

也许你关注的是12khz以上的部分?空间感和定位的确是耳机的弱点,但是一个30年代的录音你强调这俩品质,有意义么?至于器材之类,反正不是我最先挑起来的。
最后编辑algernon
TOP
17#

听不出来RCA与EMI的区别,naxos的区别倒是不小.
TOP
18#

哎,这样说也是固执得可以,好在我不再年轻,否则又是口水帐了,此话题到此结束,谈到比器材和盗版你这样说,我就真的不想再讨论了。是不是盗版问李源去,反正是他卖给我的;至于不要用耳机,不是说耳机不好,而是那索斯这个翻录的缺点用耳机比较不容易察觉。
顺祝听音快乐!:)
TOP
19#

晕。网上试听。。 我是抓来放在网上供对比用。没samples,大家空对空打口水仗,有意义么?你看好的opk,还在主页上放了mp3试听呢。至于比较历史录音,又不是比较立体声录音头版再版,高品质mp3足以说明问题了;当然欣赏音乐又是另一码事情,对于想要欣赏的朋友,这个录音,30年代海老的柴小协,我推荐他买rca的cd,钱不多的话考虑拿记,不推荐emi。如果对我的推荐有疑问?ok,我把三家同一个录音同一个乐章放出来,掏银子前自己听听好了。

至于各家转录,我这里也没主要吹捧哪家,更没吹捧拿记,比的主要是emi的参考和rca的。至于opk,也要看了,不是每款都好,我以前发贴说了,里面那个海菲兹三重奏,就并不比rca的好。还有,music arts其实也一般,但是能搞到很多“新”的老录音,所以看起来很不错,但是这家转录的,如果别家也有,例如furt的战时录音,比一比就知道了,没啥特别好的。

至于耳机系统和箱子,真没啥好争的,“不要告诉我你使用耳机系统”,那你用的是什么箱子呢?耳机和箱子各有千秋,都用过就知道了。比较历史录音,我更看好用hifi耳机。如果hifi乐趣退化为器材比较,那是很无聊的。


顺便问design2001兄一句,您用的那片naxos的cd,是正版的吧?别看naxos售价不高,当年盗版泛滥的年代还就是有人盗这家的,而且还特别喜欢盗这家的历史录音;而我听说,盗版js有把网上的mp3下了然后转成wav在压盘的。呵呵。如果不能确定来源,那么只好靠耳朵来检查了,劣质盗版,尤其是mp3转的那种,中低频可能还保留的不错,但是高频往往晦暗的很。
最后编辑algernon
TOP
20#

您没看到“也许”二字?多讨论点音乐好不好?呵呵。

design2001 在 2007-3-16 18:17:11 发表的内容

够能歪曲我的发言的,这样就不好了,你可以发表你的观点,但不要把你的理解强加在别人头上,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不愿再续贴的原因。
最后编辑algernon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