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爆光)家中听音室之-----皇帝位(推介) [复制链接]

查看: 31105|回复: 113
71#

乐林8 在 2007-3-1 23:22:32 发表的内容
静听天地 在 2007-3-1 23:05:47 发表的内容
KEN 在 2007-3-1 14:25:02 发表的内容
好环境!好器材!期望有机会上门拜访。


===============================================================
我二个开个车,带台天龙SA1上去二三天如何?什么时候有假?

==============================================================


欢迎啊!有空给个电话来!13923080936.多谢!

报名先!我带耳朵:)
TOP
72#

贴子渐入理性探究,应该举手赞成,大家都应温习一下基础理论才好。
楼上的反射原理还是通俗易懂的,只是声场的问题绝非把声波视为粒子性的反射定律所能解决的,波动特性不能不考虑呀。
TOP
73#

KEN 在 2007-3-1 14:25:02 发表的内容
好环境!好器材!期望有机会上门拜访。


===============================================================
我二个开个车,带台天龙SA1上去二三天如何?什么时候有假?

==============================================================
TOP
74#

hy3000 在 2007-3-1 23:15:04 发表的内容
乐林8 在 2007-3-1 22:54:28 发表的内容
hy3000 在 2007-3-1 22:20:46 发表的内容
声波速度是一样,但高频的指向性跟低频不同。

看来要音质音色比较容易,要音场定位的话要用很多很多米啊。


找到感觉了


今天朋友送了一张,听了一遍,。低频、中央、宽度、乐器及人声的演示基本满意。最惨的是深度,基本在一个平面,只能分大小声及余音多少。看来要音场的话,不饭也得弄个大房间才行:(


所以穿墙而过的深度是很难找到感觉的,房间不见了更难上加难,音箱离后墙起码2米以上啦.我的音箱距离后墙是2米!两只音箱之间的距离是2.2米!音箱距离侧墙1米!方有较好一点的效果.
TOP
75#

乐林8 在 2007-2-28 16:55:06 发表的内容
(爆光)家中听音室之-----皇帝位(推介)


《皇帝位》碟是香港发烧前辈LEO冯的最新力作,是发烧友进行扬声器摆位的最好工具之一,本来该唱片已经被广东一著名音响代理买断的版权,不得销售的,但在发烧友的热烈要求下,多方的努力下,这张唱片终于上市销售了。
大家有可能心情激动!也想尽快地想拿到这张既可称之为"人手一张试金碟"吧!那么就快快行动收吧,迟了不知还有否?此碟收揽了三十七首曲目,教大家如何摆放音箱,怎样调校音场,前后有测试对白说明,可教你调校好中央结象,音场深度,宽度测试,改变宽度的方法,结象微调,结象高度调整等等,曲曲精彩 ,首首动听.  

我的环境比例是(1:1.6:2.5)结构.摆位是按"三一七"比例摆音箱,用此碟多次测试,原来我的摆位完全到家了,全部到位,复合里面的要求,太好了 ,大家不防收一张.
  [upload=jpg]Upload/200722816533711312.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722816541152582.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722816543044612.jpg[/upload]


可喜可贺8兄弟!器材摆位到家是发烧友们最大的心愿也是玩音响最鼓舞人心的乐趣、最让人感到欣慰自豪的。这张碟实在太好了,非常有益但也是非常毒的,假如你听不好它(比如站在椅子上和座在凳子的讲话,高低位声音的层次感明显的不同),呜呼哀栽,又要再作一番苦恼人的折腾了。如果你自始至中地感到就像是在录音现场似的,恭喜你啊,你的器材和摆位会让你感到非常的自豪!所以,奉劝那些对自己系统搭配已非常有信心的、不想也不愿再做折腾的烧友们,最好不要听它也不要让其他发烧友拿它去检验你的系统。
TOP
76#

hy3000 在 2007-3-2 0:03:24 发表的内容
5678mbl 在 2007-3-1 23:20:53 发表的内容
hy3000兄:洗了你发的短信忘了号码!请站内短信!有时间一齐去"?哥"处学野好吗?谢谢!



已回短信,等约好了通知你:)


可惜这段时间太忙了,如果吴系,一定死缠住要跟埋去玩!~~
TOP
77#

乐林8 在 2007-2-28 17:17:13 发表的内容
慢慢瞄!
[upload=jpg]Upload/200722817163144206.jpg[/upload]


应对策略是对的,但问题是分析过程是错的。什么叫做“反射速度太快”了?——须知,基本物理常识: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只跟此地空气密度有关。声波碰到反射物就同时产生反射波(这个瞬间不会有延迟!也就是说物质不会“拉住“声波一段时间之后才放它反射回去!),反射波频率不变,振幅等于原来声波振幅X该物质反射系数。而总体的延迟是因为声波要走去反射物+从反射物走到你的耳朵这两段距离所需要的时间,由于声波速度是恒定的,所以不管是什么反射物,只要要经过的距离一样,那延迟是一样的。

不同的反射材料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听感,并非是“反射速度”这类不着边际谬论,而是因为:

1. 反射系数不同:不同的材料对声波能量的吸收程度不同,吸收能力强的那些,反射出来的声波能量小;吸收能力弱的那些,能够把射进来的声波几乎按原样反射回去。

2. 表面粗糙程度不同:表面光滑的材料,几乎不存在声波散射,所以声波反射严格遵守入射角=反射角的规律;但是表面不光滑的材料(比如说毛毯等),特别由于高频的声波波长极短,其尺寸的数量级基本上和物质表面不光滑的小颗粒相当,这时候尽管入射声波方向一致,但是却会产生多个方向的反射(称为散射),下图是一个示意图(只有一个方向的入射,结果产生了各个方向的散射;这里借用维基的光波例子的图,声波情况是一样的):

[upload=jpg]Upload/2007311693354667.jpg[/upload]

对于不光滑的表面,不同波长的声波的散射情况不一样,取决于波长大小和不光滑颗粒尺寸的大小。

因此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会产生极其不同的听音感觉。用玻璃、大理石的话,没有散射,所有反射波都是从同一方向向你射来,你当然会感觉到声音刺耳、尖锐,因为声音能量都从唯一方向集中到你身上(假如你在皇帝位上);但你用毛毯之类的,有很强的散射,声波的能量都分散到各个方向的反射波里去了,因此反射声波是从四面八方那样笼罩着你的,并且每个方向的能量都不太大,并且由于走的方向不同,距离不同,因此延迟有快有慢,这样混合起来你听上去当然会觉得自然和舒服了。

更详细的关于声波反射的介绍可以参考维基:http://en.wikipedia.org/wiki/Reflection_of_sound

现在我关心的不是具体这个问题;而是考虑到,宣传材料说此文作者花时间学习过录音技术,并且还有很多看上去很牛的经历;但问题是他连最基本的声波反射原理都说不清楚并且搞错了,这怎么能让别人信服他说的其他东西都是对的呢?并且他还参与了不少录音和混音制作,这让人十分担心这些制作的正确性了——很难想象一位对声波反射最基本原理都弄错的录音师,能够准确地调整录音场所和录音器材来正确捕捉声音了。

很抱歉这段话说得有点严厉,但我实在想不到更温和的方式:这个错误实在是太不应该的。我很担心作者因为自身知识的缺陷导致试音碟的测试原理因此带有错误,误了消费者。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78#

静听天地 在 2007-3-1 23:05:47 发表的内容
KEN 在 2007-3-1 14:25:02 发表的内容
好环境!好器材!期望有机会上门拜访。


===============================================================
我二个开个车,带台天龙SA1上去二三天如何?什么时候有假?

==============================================================


欢迎啊!有空给个电话来!13923080936.多谢!
TOP
79#

乐林8兄好有心辛苦了^^
TOP
80#

好碟好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