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并非完全原创】巴赫是个永远的话题! [复制链接]

21#

一位逝去的吉他大师亚力山大·拉戈亚的巴赫作品:拉戈亚生于埃及亚历山大(Alexandra),父亲是希腊人,母亲是意大利人。他八岁开始学习吉他,十三岁便首次登台演出。在中东地区进行了大约300场音乐会之后,他移居到欧洲,在意大利西纳夏季学校(Sienna Summer School)跟随安德列斯·塞戈维亚(Andres Segovia)、以及在巴黎音乐师范学院(Ecole Normale de Musique)学习。这是他改编的巴赫作品。

[upload=jpg]Upload/20072181641498774.jpg[/upload]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22#

巴赫《双钢琴和三钢琴协奏曲》:卡萨德絮是法国最著名的钢琴家。卡萨德絮家族是法国有名的音乐世家,卡萨德絮1911年进巴黎音乐学院,1922年开始全球巡回演出.卡萨德絮的演奏具有典型的法国风格,这就是追求典雅与平衡感,他认为演奏最重要的是音质,而不是技巧.他对法国作曲家弗雷等人的作品的诠释被公认为是权威。 卡萨德絮本人是钢琴指奏法的最后一位传人,所谓指奏法就是说在演奏过程中,不管多重的音,演奏时手臂与手肘都不动,这应该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技法了。这张巴赫唱片是卡萨德絮著名的唱片之一。

[upload=jpg]Upload/20072181702820538.jpg[/upload]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23#

巴赫改编曲:巴赫音乐的一大宗是键盘乐作品,尤其是为管风琴而作,各种组曲、舞曲、奏鸣曲、赋格曲、托卡塔,以及合唱作品中的众赞歌前奏曲等等,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品质精深。不过,除少数巴赫迷外,脱离了基督教环境的现代听众对管风琴音乐的认同很有限,甚而觉得它们相当沉闷。或许是为了便于欣赏,便于推广,让听众能够打得起精神来,美国指挥家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用他那本就出了名的标新立异的现代手法,将巴赫众多此类作品改编成管弦乐曲演奏。无疑,他这样做是会遭到极大非议的,尤其是崇尚正宗、还原的巴赫专家或巴赫乐迷,更是不能容忍如此“亵渎”。但音乐大众是完全可以接受它们的。我还应该说,由管弦乐队演奏巴赫这些乐曲,效果非常之好。尤其弦乐的明亮、绵软,于我们的听觉远比管风琴来得惬意。斯托科夫斯基本人曾在Decca和Suprsphon都录过演奏这些改编曲的唱片。

[upload=jpg]Upload/20072181771826318.jpg[/upload]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24#

shinelb 在 2007-2-18 16:34:05 发表的内容
巴赫《古大提琴和大键琴奏鸣曲》:

[upload=jpg]Upload/20072181634281079.jpg[/upload]

Richard Egarr,我喜欢的古钢琴家。
最后编辑桂猪
TOP
25#

hm的
TOP
26#

巴赫《三重协奏曲》和《大键琴协奏曲》:

[upload=jpg]Upload/200721816444785017.jpg[/upload]
TOP
27#

巴赫最有名的两部康塔塔:《醒来吧,长夜已尽》,《心与口,行为和生命》。巴赫教堂康塔塔主要为礼拜使用,其写作根本当然是《圣经》,歌词大部分来源于后人所作诗篇(至今教堂音乐中这类诗篇仍多如星斗,其中不少古意融融),音乐与那些简约而诡秘的寓言互相反射。最着名的一首,BWV.140,是一部警世之作,写于1731年,用于圣三一节后第二十七个星期天。它的本事来自圣经中《马太福音》25节中1—13的简短寓言:五个聪明的和五个愚笨的女子提灯迎接新郎。五个愚人没有带灯油,在等待新郎时睡去。待她们醒来,匆匆去找灯油的时候,与新郎失之交臂。充满罪孽的人间,就这样一再错过真理和救赎。听那持久的呼唤,“醒来吧,醒来吧!粗心的女儿们,你们在哪里”,“哈里路亚,哈里路亚!加入婚礼的盛宴吧,去迎接他”,“他来了,他来了!新郎来了。天国的女儿们,他自天国而来,走向你们的母亲的房屋。”新郎这里其实是指耶稣,女儿是指人的魂灵。音乐形式是二重唱独唱合唱穿插。二重唱里,人与耶稣殷切对答,如同情人之间的对话。而那呼唤之声如此宽柔,好象把一样热热的东西放到人的手心里,那颗悲悯之心当真有一种大东西在背后支撑。这段旋律,巴赫还用在了马太受难和BWV.60里。巴赫(耶稣,人类祈求的欢乐)这个脍炙人口的选段选自巴赫的第147号康塔塔《心与口》(全名《以心、口、行为和生命》)的最后一乐章。经常被改编成其它的演奏形式演奏。


[upload=jpg]Upload/20072181602598615.jpg[/upload]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28#

他的平均律我没听过,不知道录过没有,听过他的GV和组曲,好。
TOP
29#

2个公司用一个封面,988[upload=jpg]Upload/200721822325448697.jpg[/upload]
TOP
30#

我说说肤浅的体会:巴赫很多声乐作品和《圣经》有关,我们要了解作品内容和背景。网上能找到唱词。比如《马太受难曲》是讲耶稣被出卖,处死最后复活的过程。我们如果对圣经故事比较了解就很容易理解这部作品。巴赫的康塔塔大多是宗教康塔塔,是建立在路德赞美诗上的。康塔塔传统的最佳版本当然是卡尔.李希特全集。库普曼也录有全集。当今的版本首推苦一肯和贾丁纳: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ntypeid=11&titleid=110359&page=12
TOP
31#

听过肯尼迪EMI上现场演奏一曲巴赫PATTITA,无伴奏,速度非常快,非常好听,曲中掌声雷动。感觉非常好。
是选自巴赫的小无么,我有拉宾的,一直没听。
TOP
32#

哈哈,同感,握手!赫尔维格和苦一肯的合唱是最美的。赫尔维格的巴赫作品应该全收,但HM价钱比较贵。苦一肯在DHM只出了4集康塔塔,也是极品。计划到2011年才能出完全集。
TOP
33#

就是VIOLIN PASSION(EMI)小提琴精选的第二张,第一首:)
TOP
34#

如果要在所有巴赫所创作的乐作品中,指出哪一部可算作他的顶峰作品,无疑的就是这部“b小调弥撒”了.巴赫于1733年写成了这部弥撒中的“恳求主,赐怜悯”(Kyrie)和“荣耀颂”(Gloria)这两段,是为了奉献给萨克逊的选侯西格斯蒙德三世(Sopsmundm)的,当时这位选候是巴赫所居之地的地方长官,后来成为波兰的国王.美国著名指挥家斯托考夫斯基( Stokowski, Leopod1882一1977)曾说过:“巴赫的这部作品确实是音乐领域中最崇高的作品。”他又说过:“巴赫的b小调弥撒是从一个很广泛的音域中构筑成功的,音乐的结构非常复杂而且其技术集中反映出巴赫的灵感是缓慢而很丰富地流露出来的,在巴赫笔下,把传统弥撒的段落加以扩充了,几乎在b小调弥撒中,包含了全宇宙所有的情感和意识…”。虽然巴赫从1733年就开始写这部弥撒,但这部弥撒直到1845年(巴赫死后95年!)才出版,巴赫在世时,全部弥撒从未演出过,直到巴赫死后184年,(1934年),才由柏林歌唱协会演出。虽然这部弥撒的宗教气氛非常浓厚,但它太复杂,太大型了,已远远超出教堂中崇拜的范围之外,所以人们一直是将这部宗教气氛非常浓厚的大型弥撒,搬到音乐会场演出。这部作品是巴赫何时完成的现在已无考证,但知他死前才把全部乐曲安排好,才完成。只可惜巴赫本人从来没有听见过他这部伟大的作品。19世纪30年代第一次公演这部作品时,它已被人们遗忘将近两个世纪!而当时公演时听众并不十分了解它。随着年代的增加,这部作品的价值则日益增高!和贝多芬的D大调弥撒一样,使我听起来,深感其宗教气氛非常浓厚,作品非常宏大,庄严,它正是人类在寻求永恒真理时,所矗立的雄壮宏碑。卡尔·李希特总共留下了四个《B小调弥撒》的录音:大家最常见到的是61年的第一次录音;第二次是由Melodya发行的68年原苏联现场;1969年一口气就录了两个,最后一次还留下了视频资料。

[upload=jpg]Upload/200722011424132443.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722011425850142.jpg[/upload]
TOP
35#

最近一直在拜读S兄的几个关于巴赫的巨贴,也一直在听巴赫的作品,获益良多,S兄对巴赫的热情和热爱令人敬佩!新年很想多听听康塔塔,以前老听说不听巴赫的康塔塔,就不能完全理解巴赫,完全领略巴赫音乐之美,听了一些之后才知道此言非虚,也才惊叹巴赫音乐之浩如烟海,因为他的康塔塔似乎是永远也听不完的,而要理解这些作品的内涵,语言和文化背景是一个障碍,请S兄能否谈谈关于欣赏巴赫声乐作品的心得,推荐一些比较喜欢的版本?
TOP
36#

金丝猴11 在 2007-2-22 10:28:04 发表的内容
听过肯尼迪EMI上现场演奏一曲巴赫PATTITA,无伴奏,速度非常快,非常好听,曲中掌声雷动。感觉非常好。
是选自巴赫的小无么,我有拉宾的,一直没听。


肯尼迪的小无我没听过,不知有没有。兄台能贴个封面吗?拉宾是拉过1005。
TOP
37#

巴赫1722-1723年冬季在莱比锡创作了这部《约翰受难曲》(BWV245)。也许是在次年(1724)受难节,在莱比锡大教堂首演。

全部歌词引用《约翰福音》第十八及第十九章所记载耶稣受难的情节,但其中少量插入一些《马太福音》的词句和布罗克斯的诗句。全曲中的宣叙调(咏唱《圣经》中的词句的人)是有男高音演唱,风琴伴奏。个人如耶稣所说的话由男低音延长,也是风琴伴奏的宣叙调。群众的话语则有合唱演唱,乐队伴奏。为了表达对某些个人,包括耶稣所说的话的反应,巴赫另选用一些词句,写成咏叹调,以各种声部,如男高,男低,女高,女低来演唱。在全曲中巴赫选用了11首众赞歌,歌词全是巴赫自己编写的;咏叹调则是以布罗克斯的诗剧为蓝本,但仅为蓝本,并无一句照抄,甚至韵脚也改变了。不过巴赫却从波斯切尔所作的《约翰受难曲》中,引用过一些字句。全曲共分两部分:大小68段。1-20为第一部分,21-68为第二部分,演唱时,中间是牧师的讲道。

巴赫以《约翰福音》作为全曲的基础,《马太受难曲》的最后一首是表示人类对耶稣基督受难的痛苦与悲伤,在此气氛中结束全曲。而《约翰受难曲》的终曲则是祈求上帝差遣天使,在我们生命将终了时,接收我们的灵魂,使我们能看到上帝的荣耀。《约翰受难曲》的主题是“基督在拯救中所得到的胜利”,而《马太受难曲》的主题则是“沉思人类所得到的拯救”。

耶稣在十字架上最后一句话是“成了”。巴赫在《约翰受难曲》中,为表示基督已经为人类牺牲,“成了”这一句编成女低音独唱(第五十八段“成了,成了”),开始时速度缓慢,清楚地唱出“成了,成了!一切受感动的灵魂可以安息了”;中间突然速度加快,女低又唱出“犹太的英雄战斗获得了胜利”,全部有弦乐合奏并伴以低音大管,用以描绘耶稣从死亡中得到的胜利。《约翰受难曲》的最后一段,第六十八段,巴赫原来是要安排一首合唱曲作为终曲,但后来还是以他喜爱的一首众赞歌来结束全曲。这首“上主啊!当我的肉体生命将要完结时,请你差遣你的天使,将我灵魂接入天堂……使我将来能够看到你的荣耀”,全曲最后在辉煌的和声中结束。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38#

[upload=jpg]Upload/200722319382330721.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722319383542608.jpg[/upload]
TOP
39#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一生受雇于人,勤勤恳恳,死后杳如烟消,随着遗体的下葬很快被人忘记。他身无长物,留下的只有他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也很快散佚无存。他的妻子靠施舍度日,最后死在救济院里。他八岁的女儿一生颠沛,到晚年得到贝多芬的救助。在他死后很长时间里,只有少数人知道莱比锡曾经有过一个叫巴赫的老管风琴师。他的传世名作《勃兰登堡协奏曲》手稿,被估价40芬尼,这只是一堆废纸的价格。然而,人类的艺术史证明,巴赫是永远令人难以忘怀的。

巴赫的音乐是跨越圣咏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至于古典时期的集大成者,又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出发点,启蒙精神在他的音乐里表现为对信仰的崇敬、对生命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教堂音乐《马太受难曲》是饱含对人类的热爱的史诗性作品,代表着巴赫的宗教音乐的最高成就。

一提到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人们自然就会想到19世纪浪漫派音乐家门德尔松,是门德尔松使这部湮没一个世纪的名作重见天日的。据门德尔松传记作者所写,门德尔松有一次陪妻子去肉铺买肉,肉铺老板娘用来包香肠的是旧得发黄的乐谱手稿,回家以后门德尔松仔细读了谱子的内容,发现非常不俗,于是跑回肉店,买下了全部包装纸,这就是遗失的《马太受难曲》总谱。经研究,才知道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于是门德尔松克服重重困难,指挥上演了这部作品,从此掀起演奏、研究巴赫的热潮。

门德尔松指挥演出《马太受难曲》的确是音乐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是"从肉铺里发现手稿",这个情节纯属虚构,且不说大银行家的儿子会不会去肉铺,那个时候的门德尔松根本就没有结婚,这个情节是传记作者杜撰用以增加戏剧性效果的。

门德尔松安排上演受难曲的过程中遇到过种种阻挠,他力排众议,终于上演,这却是事实。因为那时巴赫的价值还没被认识到,而门德尔松也过于年轻,只有20岁,人们既怀疑他的价值判断,又担心他能否驾驭有四百多人参加的庞大演出队伍。1829年,《马太受难曲》终于上演了,距离巴赫写这部作品,过去了恰好一百年。这次演出之后,巴赫得以复苏,成立了巴赫学会,搜寻、整理并研究巴赫作品,至今,经研究发现的巴赫作品有一千多部,但仍有大量手稿没有找到。在巴赫身后发生过多次战争与动乱,全部找到这些作品是完全不可能的。以受难曲来说,知道巴赫共写过五部,现在存世的就只有《约翰受难曲》和《马太受难曲》了。

《马太受难曲》的内容采自圣经《新约全书》中的《马太福音》。《马太福音》讲述的是耶稣从降生到被害并复活,其间一生的经历。圣经里的福音书共有四部,分别是《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四部福音书内容大同小异,都讲的是耶稣生活、工作、救赎世人、被害、复活的全过程。与中国的《左传》、《公羊传》、《毂梁传》都讲的是《春秋》的内容是一样的。

《马太受难曲》描写的是耶稣被出卖、受刑、死去和复活的情节,音乐规模很大,使用了三个合唱队、两个各由17件乐器组成的管弦乐队、两座管风琴,外加独唱者和独奏乐器。《马太受难曲》虽有一定的情节性,但是音乐所要表现的不是戏剧化的情节,而是史诗性的崇高精神。在受难曲里,情节性内容都由男高音的宣叙调唱出,有点像旁白,但又不完全脱离出音乐主体。情节叙述之外,合唱和乐队展开悲哀的沉思和激动的抒情,歌颂对人类的热爱和自我牺牲精神,表达对人生苦难的关怀和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不是用作舞台演出的,它是用来配合教堂礼仪穿插的音乐,是实用性音乐。但是巴赫写受难曲并不遵循宗教音乐的传统和戒律,他借鉴意大利歌剧的咏叹调和宣叙调,更多地使用器乐,用人声与器乐展开协奏曲式的竞奏,这使音乐大大地增加了戏剧性色彩,表情非常丰富。宗教音乐在这里被杂糅进世俗化内容,宗教形式下表达的是世俗化思想感情。教会人士和笃信宗教的人当然很不习惯这样的音乐,在《马太受难曲》初演时,发生过有趣的逸事,当时的记载上叙述道:"在一个贵族的祭坛那里有一些显贵和贵妇们,这些人虔诚地随声附和地唱着圣咏,但当开始富于戏剧效果的音乐的时候,他们都惊异起来,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而且问道:'下面该怎么办'?一个年老的名门贵族寡妇说道:'孩子们!上帝保佑你们!我们好像是在台上演喜歌剧……'。"

巴赫作为莱比锡市圣托马斯教堂的音乐指挥,为《马太受难曲》的演出费尽心机。由于音乐结构庞大,需要许多音乐演奏人才,他动员了莱比锡大学的学生参加合唱,巴赫家族里的音乐人才全部参加了演出。这次演出景况之盛是空前的,但是在莱比锡市找不到任何对这次演出的记载和评论。巴赫在教堂音乐里掺进了太多的世俗化感情,这种大胆的做法得不到保守的市政当局的反响。然而巴赫音乐的价值却正在于此。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卓有成就的音乐家们就一直在往教堂音乐里灌注世俗化内容,帕莱斯特里纳和拉索最初把牧歌和民间音乐素材加入到圣咏里去,帕莱斯特里纳时期罗马教堂里的教士们在做弥撒时甚至不唱祈祷词而加上自己临时瞎编的歌词,其内容与宗教毫无关系,只要合辙押韵,顺口胡诌。到了巴赫的时代,启蒙运动思潮已经开始活跃,近代科学的建立促使人们更理性地思索人与宗教、自然之间的关系。在音乐方面,这种以前"只准用来颂扬上帝"的艺术形式被转而用来表达人类世俗的感情。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是他的教堂音乐的顶峰,这部作品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表现的是热情、正义、崇高,歌颂人类的感情。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40#

[upload=jpg]Upload/20072251248329224.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