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CD唱盤
◎五萬元以下◎
★★★★★Micromega Stage 3 40,000元(麥登)
Micromega Stage 3的電源有三個變壓器,線路板有Stage 1的數倍大,同樣使用飛利浦CDM-12.4傳動機構。第一批產品因為轉盤品質不穩定有故障情況發生,最近Micromega加強品管後已經大幅改善。聽感上,Stage 3有接近Theta的味道,音場寬闊、力道雄渾、中頻飽滿,而高頻還是那麼漂亮。如果你不想在數位系統上投資太多,那麼Micromega Stage 3足夠你用上好一陣子了。(79/224)
★★★★AMC CD-6 18,500元(濟正)
使用飛利浦CDM-4傳動系統,位元流數位轉換的CD唱盤,而且是純粹的台灣製品。CD-6比CDM-7多了兩組數位輸出,而且也沒有CDM-7的升級服務,不過它的聲音確實比CDM-7有更高的密度與更好的衝擊力,樂器實體感也相當不錯,加上售價實在便宜,所以我們還是給它四顆星的排名。(87/282)
★★★★Audio Alchemy DDS III 32,000元(怡眾)
如果你有機會看到Audio Alchemy一系列產品在美國的定價,一定會懷疑他們是靠什麼賺錢的?以DDS III為例,整個機械與數類轉換線路都是向SONY購買的,Audio Alchemy只在電源與結構上做了一些加強,省除設計費用,所以他們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劉名振說DDS III比起一般的日本CD唱盤有著更溫暖飽滿的聲音,而且當轉盤使用時效果不俗。(88/268)
★★★★Dynaco CDV-1 26,500元(勝旗)
Dynaco採用拿手的真空管放大技術來製造CD唱盤,表現果然如預期中的充滿金黃光澤與誘人的甜蜜感。 CDV-1使用飛利浦CDM-12.1傳動機構,D/A晶片是飛利浦的TDA7073,類比放大線路用了兩支大陸製的6DJ8雙三級管。陳弘志說CDV-1的音質純度或許不是最高一級的,但是它很技巧的鋪陳了一層甜潤中帶有蠻勁的美感,在三萬元以內產品大概難有敵手。(77/297)
★★★★Musical Fidelity E600 39,500元(垣豐)
使用日本SONY的傳動機構,飛利浦的位元流晶片,劉名振說它的動態與細節表現都有一級水準,高低頻延伸恰如其份,中頻的豐厚飽滿仍是M.F一貫傳統,再怎麼樣都不會有刺耳的場面出現。有人以為M.F.的器材都不夠通透,對那些初入門的朋友而言尤其容易被誤導,其實玩音響越久的人就知道,M.F.代表的往往就是百聽不厭的音樂性。(81/225)
★★★★Pioneer PD-77 33,000元(先鋒)
PD-77是目前引進國內的Pioneer最高等級CD唱盤,相當於日本編號的PD-T06,最新一期的Hi-Vi評選中PD-T07S與PD-T04S都上榜,反而不見PD-T06的蹤影。即使如此,PD-77以獨步全球的倒置式轉盤與「圓滑線路轉換系統」,都使得PD-77具有物超所值的魅力。PD-77的聲音活潑鮮嫩,高頻清脆嘹亮、音場非常廣闊,定位與層次感也很好,只有低頻的衝擊力仍未脫日本平價器材的格局。(73/179)
★★★★Tandberg 3035A 40,000元(台企行)
Tandberg的第二代產品,它使用的飛利浦CDM-12傳動系統與眾不同,上面還加了一片唱片鎮,可以說結合了上掀式與抽屜式的好處。鄭澤孝差不多聽遍了Tandberg的擴大機,他說3035A的十六位元/四倍超取樣設計一點都不覺落伍,音域各段有著很合理均衡的分布,唱任何音樂稟持中庸之道,在這個價位帶透露出另一種不尋常的氣息。(66/189)
★★★☆Micromega Stage 2 31,500元(麥登)
基本上Stage 2與Stage 1的機械架構是一樣的,數類轉換晶片也如數照用,升級的地方只在類比放大線路。Stage 1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在它的中高音域表現,鮮活靈動,色澤豔麗,一些中價位器材都不一定有這樣的表現。Stage 2在低頻段增加了一些勁道,音場也比較從容寬廣,購買時一定要指定公司代理貨,以免飛利浦傳動機構有問題時求救無門。(79/224)
★★★☆Philips LHH-200RM 35,000元(飛利浦)
與飛利浦LHH-100M有很多雷同之處,包括外觀的線條,使用的飛利浦CDM-9傳動系統,飛利浦位元流DAC-7線路,還有十幾公斤的機箱都是,唯一的差異是LHH-100M的用料精簡一些。劉名振說這台CD唱盤聲音寬鬆自然,低頻方面的重量感也很好,而且頗富音樂性。日本已經推出LHH-300,備有數位輸入端子,有興趣的人可以期待。(78/171)
★★★AMC CDM-7 13,000元(濟正)
造型樸素而且使用模組升級方式的CD唱盤,傳動部份採用飛利浦CDM-4,數位轉換也是標準的位元流設計,聲音鮮活靈巧,快速輕盈是其最大特色。AMC設計了多個模組,提供用家不同的聲音選擇,包括有一個數位輸出模組,一個真空管平衡式模組(有非平衡的轉換頭),聲音具有多種面貌,基本型實售價只要一萬出頭,非常超值。(73/155)
★★★Quad 67 40,000元(比特)
很難相信這麼便宜的CD唱盤還使用飛利浦CDM-9 Pro,如果沒有改款的話,拿來當轉盤都很划算。Quad 67維持了嬌小迷你的身材,如果沒有遙控器就很難操作,它的數位晶片是Crystal 4328,電源如果動手腳加強,動態表現還會更好。Quad醇厚不刺激的聲音特質遵循傳統,透明度、細節與音場或許不是最好,但音質已接近朱耀明的「高貴」標準。(67/225)
★★★Micromega Stage 1實售價 26,500元(麥登)
使用飛利浦CDM-12.4傳動機構,位元流設計,原廠提供升級服務,我們建議有需要升級的話,最好一鼓作氣升級到Stage 3。它有Micromega一貫的高頻輕盈曼妙質感,陳弘志說好像吃類固醇一樣,在平價系統中有妙手回春之效,同時會欲罷不能。Micromega以同樣的機箱另外推出分體式的Stage Driver與Stage DAC,提供給預算比較豐富的人參考。(71/283)
★★Philips LHH-100M 27,500元(飛利浦)
如果說LHH-200RM表現有八十分,LHH-100M則有七十五分,它精簡的地方包括面板的顏色從噴砂處理變成銀色塗漆,材質由金屬變成塑膠,裡面的電容數值縮小。如果你不在意這些變化,那麼LHH-100M與LHH-200RM的聲音走向大致是相同的。飛利浦產品也許不亮麗誇張,實用價值卻也很少人能相比,特別是日本廠的製品。(82/259)
★★Teac CD-3N 15,400元(台笙)
這部Teac的小鋼炮並沒有使用獨家開發的VRDS系統,反而從轉盤、數類濾波等都是用SONY的產品,D/A則是飛利浦的位元流晶片。劉名振說CD-3N還是有Teac特有的高頻纖細而量輕,低頻欠缺衝擊力等風格。當轉盤使用時個性則不強烈,會隨著所使用的數類轉換器而有不同風貌,最近Teac又推出許多新產品,值得矚目。(78/170)
◎5-10萬元◎
★★★★Kenwood L-D1 75,000元(垣慶)
已經好幾年了,L-D1仍在最新一期的Hi-Vi中名列前十名的排行榜中,賴英智說他沒有看錯,可惜台灣進口的數量太少了。L-D1是在影碟機王LVD-Z1的基礎上發展來的,它的全金屬懸浮式轉盤部份具有第一流水準,但只裝設了一組同軸輸出,機器本身附帶的DAC-7轉換線路已經有日本高級機的水準,但是當轉盤更能發揮其優點。(62/165)
★★★★Meridian 206DS 54,000元(鈦孚)
206DS由於採用Delta-Sigma數位線路而得名,傳動機構是一體抽屜式的飛利浦CDM-4,積木式的機箱連拆卸都很困難,避震效果當然不俗。新的Meridian 506改成位元流設計,構造減化售價也降低了,不過老而彌堅的 206DS仍是該廠的示範機種。(54/144)
★★★★Philips LHH-600BM 86,000元(飛利浦)
SONY慶祝CD問世十週年時開始設計旗艦R-10系列,而飛利浦則以限量生產的LHH-600BM CD唱盤以為紀念。它的傳動機構為CDM-4 Pro,電源部份下足猛料,數位部份使用兩組DAC-7線路做差動式放大,同時配備有專業用的飛梭搜尋遙控器。LHH-600BM的聲音很乾淨,頻寬延伸極佳,不過動態上略有壓抑使得音樂的起伏律動不很強烈,只聽古典音樂的人對這個問題可以置之不理。(67/221)
★★★★Sphinx Project 9 85,000元(皇佳)
機械拾取部份為飛利浦CDM9,數位位部份採用Philips的TDA 1547,簡單的說,這就是一部1 Bit位元流256倍超取樣,標準的荷蘭CD唱盤。劉總編認為Sphinx家族的聲音都很像,清亮活潑帶甜味,快速寬廣細節多,最好配豐滿型的擴大機,以及高音柔低音豐潤的喇叭(88/227)
★★★★Teac VRDS-20 94,000元(台笙)
比VRDS-10多加了AT&T的數位輸出與平衡式類比輸出,機箱也做了相當程度的補強,在四個腳都以獨特的合金材質增加阻尼與避震,乍看之下,VRDS-20的外箱與Wadia有神似之處,果然最近他們就與Wadia合作生產了一部CD唱盤。賴英智說它有豐富的音響與強勁的衝擊力,如果把那條細得可憐的電源線換掉,聲音應該還會更進步。(73/183)
★★★Marantz CD-16 60,000元(百韻)
和飛利浦 LHH-500R非常相似的產品,定價稍低,不過在機箱與外觀處理上也節省了一些成本。由於兩者都是同一生產線的製品,選擇其中任何一個都不會吃虧,你只要記得日本音響是一分錢一分貨就對了。(73/163)
★★★Philips LHH-500R 70,000元(飛利浦)
編號最後的R字代表了Reference(參考級)製品,LHH-500R使用的飛利浦CDM-4 Pro全鋁鑄傳動系統號稱是地球上最好的產品之一,目前已經停產,可惜LHH-500R只有同軸與Toslink光纖輸出,否則拿來當轉盤相當不錯。LHH-500R與Marantz CD-16有相當程度的雷同,不過前者只用一顆TDA-1547晶片構成DAC-7線路,後者用了兩顆TDA-1547晶片,其餘就像是同一個模子印出的東西。(70/249)
★★★Teac VRDS-10 56,000元(台笙)
最便宜的VRDS傳動系統系列產品,不過高級的VRDS使用的合金壓片與支撐肋越強,VRDS-10所用的是聚酯中混入玻璃纖維與陶瓷的特殊高分子材料,操控性非常好。VRDS-10解析力高強、動態龐大、音場寬闊,勇猛的氣勢不太像是日本CD。最近Teac推出許多新產品,VRDS-10可能很快會改款。(55/152)
◎10-15萬元◎
★★★★★Philips LHH-800R 125,000元(飛利浦)
由於Philips已經推出LHH-900R,LHH-800R旗艦地位讓賢。它的外觀不特別亮麗奪目,但精緻加工極盡豪華之能事;它的傳動機構使用CDM-4 Pro,當純轉盤毫不失禮;它的DAC-7線路在強大的電源供應下,配合全晶體放大的平衡式線路,與分離式的數類轉換器也不相上下。LHH-800R有出人意表的動態表現,高頻圓順但低頻仍然受限,同時它播出來的音樂充滿活力,質感也非常漂亮。(73/175)
★★★★★Vimak DT-800 特價128,000元(藝聲)
等於是一部Vimak DS-1800數類轉換器再加上一個飛利浦CDM-9 Pro轉盤所組成,具有AT&T光纖與同軸的數位輸出與輸入,由於功能甚多,操控不像日本機器那麼流暢快速。DT-800的聲音具有第一流的Hi-End音質,偏向女性化的柔細特質搭配非常容易,有關細節、音場、動態、定位等表現,也都不是泛泛之輩能夠比擬,尤其是DT-800特價的時候,百分之百的物超所值產品。(67/221)
★★★★Primare 302 145,000元(文鴻)
造型非常漂亮,陳弘志認為302的金屬加工仍比301綜合擴大機略差一點,他期望這個價位會有更高完成度的產品。302使用飛利浦
CDM-12.4傳動機構,Primare另外設計了一個CD鎮,數位部份是Burr-Brown的二十位元晶片。陳弘志說302的聲音硬中帶軟,軟中帶韌,聽人聲有股丹田之氣,建議以平衡接法才能獲得好聲。(84/250)
◎15-20萬元◎
★★★★★Accuphase DP-65 180,000元(台笙)
自從DP-75推出後,DP-65有點失色,不過價差因素絕對須加以考慮。轉盤是日本SONY供應的,數位轉換每聲道用了四顆二十位元晶片組成MMB線路,分析力相當可觀。DP-65當轉盤時不特別驚人,當CD唱盤卻是很有音樂性,絲毫沒有生硬冷澀感的產品。(73/151)
★★★★Studer D730 168,000元(福茂)
標準的專業用機器,講求的是快捷的操控性能與穩定可靠的品質,外觀的漂亮與線路的先進反倒不是那麼重要。D730採用飛利浦CDM-4轉盤,上面的功能有一大半普通人都用不著,這是購買前必須考慮清楚的。D-730聽起來會有頻率兩端不夠延伸的感覺,不過它的中頻卻非常迷人,日本人很喜歡用Studer的器材聽小編制音樂或演歌,我們相信是很有道理的。(75/220)
◎20萬元以上◎
★★★★★Accuphase DP-75 313,000元(台笙)
因為匯率的關係,Accuphase DP-75 在台售價不低。DP-75轉盤部份仍是SONY的系統,但它有很多獨特的設計,例如將外來的數位訊號變成48KHz取樣頻率, 利用多個二十位元晶片並連構成二十四位元的解析度,還有多到離譜的數位輸入端子等。DP-75的音色具有傳統日本式華麗細緻的特質,音場深度極佳,細節與動態表現都叫人刮目相看,而它挖掘音樂魅力的功夫更是了得。(82/229)
★★★★★Denon DCD-S1 220,000元(歌林)
賴英智的參考器材,不過他只拿來當轉盤用,事實上DCD-S1也就是DP-S1與DA-S1兩部機器共同裝在一個機箱,共同使用一個電源的綜合體,但是售價只有兩者加起來的四分之一左右。在新一期的日本Hi-Vi評選中,DCD-S1與售價兩百萬日幣的SONY R-10數位系統同為第三名,而第二名是Denon的DP-S1與DA-S1,它的實力可想而知!(71/233)
★★★★★Jadis JD-1 400,000元(承奇)
雖然百分之百會買它的人都是拿來當轉盤,不過JD-1確是貨真價實的CD唱盤,它有完整的類比輸出,當然當轉盤時效果也很驚人。JD-1外型已經進入藝術領域,聲音也兼具數位與類比的優點,張典齊醫師說它的表現非凡,同樣的價格也是非凡。(76/190)
★★★★★Krell KPS 20i 345,000元(垣豐)
Krell拿飛利浦的CDM-9 Pro轉盤進行大手術,替它加上一個鐵甲外罩與八爪魚狀的CD鎮,最外面的機箱又是無人可撼動的精美藝術品,所以整部KPS 20i比某些擴大機還重。使用DSP-56002的高速中央處理器做DSP數位濾波,純A類平衡式類比放大,數位輸入應有盡有。賴英智認為KPS 20i的低頻難有對手,透明感與解析力堪稱典範,三度空間感只怕也會叫很多分體式器材汗顏。由於KPS 20i轉盤部分太過精彩,我們推薦KPS 20T為今年度轉盤的風雲器材。(81/204)
★★★★Micromega Trio AL2 實售價280,000元(麥登)
這是CD轉盤加數類轉換器加電源供應的三件式組合,由於Trio AL2使用機械接地設計,分開後很難用,所以把它列入一體式數位系統中。Trio AL2使用的零件都不是最先進的,但調整出來的聲音非常有韻味,它的低頻衝擊力與量感並非完美,雄壯威武的氣勢也不夠,但主要魅力集中在中頻以上,聽弦樂與人聲令人聞之欲醉。(60/185)
★★★Burmester 937 393,000元(飛歌行)
非常昂貴的CD唱盤,心臟是C.E.C所開發的皮帶式傳動機構,上面還有一個大型CD鎮,數位部份是Burmester自己研發的十八位元系統。純音響幸而言,它顯得太過溫吞了,速度慢欠缺衝擊力,高低頻表現也有限制。但從享受音樂的角度來說,Burmester的柔、鬆、有彈性卻是百聽不厭,具有獨特魅力的。(72/237)
下榜:Denon DCD-S10當初試聽為試製機,新產品已在日本Hi-Vi獲得第一名評價,暫時下榜等待新品送評。Rotel全系列改款,新產品尚未試聽。Esoteric X-1s被新品取代。
CD轉盤
◎5萬元以下◎
★★★★Arcam Delta 170.3 40,000元(無AT&T)(文鴻)
已經上榜許久的產品,由於輸出端子齊全,外觀樸素不易退流行,所以到現在還在賣。Delta 170.3 使用CDM-4傳動機構,不過在機箱裡做了非常多的補強,所以整體剛性與重量增加許多,聲音也有可觀。Delta 170.3聲音非常鮮活明朗而富有音樂性,和日本器材追求的穩重感是相反的路線。(57/139)
★★★★Teac Esoteric P-700 43,900元 (台笙)
對Esoteric P-700唯一的不滿,就是那條有礙觀瞻的小電源線,Gryphon老板買了一部回去修改,到現在還是他的參考機。P-700的機箱不屬於重裝甲類型,最近Teac開發了結構與P-700相當,機箱卻無可撼動的中低價轉盤,極有可能會取代P-700的地位。(62/160)
◎5-10萬元◎
★★★★★McCormack SST-1 60,000元(上瑞)
張典齊醫師說這台使用飛利浦CDM-12傳動系統的轉盤通透柔美,與天價級的Jadis JD-1相比,SST-1只在解析力和實體感兩個項目輸了一些,其他方面SST-1都絲毫不會臉紅。SST是「科學同步計時」的縮寫,McCormack宣稱這種新技術可以有效消除任何時基誤差,所以用家不必再考慮添加任何數位界面處理器,只要能搭配適切的數類轉換器,它會是一台物超所值的轉盤。(78/192)
★★★★★Theta Data Basic II 92,000元(鈦孚)
第二代主要在內部動手術,舊款的Data Basic也可以升級。改良地方有三:電源加大,把變壓器增加為四個;增設AES/EBU輸出;全新的Jitter抑制線路,將Jitter控制在20ps以下。聲音表現除了以前的低頻、空間感、聲音密度等優點外,新款的音質細膩程度提高了,定位精準而平衡度絕佳,是十萬元以下CD轉盤首選。(87/258)
★★★★★Sonic Frontiers SFT-1 98,000元(進音坊)
一個過去完全不懂數位的廠商,推出的第一部轉盤就有這麼好的聲音,差點叫人跌破眼鏡!SFT-1使用飛利浦CDM-12傳動系統,線路簡單得可以,不過他們與Ultra-Analog合作開發的Jitter抑制線路,號稱可以把輸出時基誤差控制在10ps以內,創下了世界記錄。SFT-1的輸出端子齊全,賴英智認為是十萬元以內的首選之一。(86/223)
★★★★Micromega Duo CD3.1 實售價62,000元(麥登)
只比Duo CD2差一點的轉盤,這一點包括傳動系統由CDM-9 Pro變成CDM-9,伺服控制也做了修改,所以動作比Duo CD2要慢上許多。不過像AES/EBU、同軸等數位輸出和輕鬆曼妙的聲音,活潑生動的個性與厚壓克力上掀式設計都原樣保存,當然價錢也下降不少。(74/269)
★★★★PS Audio Lambda 65,000元(垣慶)
據稱,這是與Theta同一條生產線製造的產品,所以從裡面仔細的瞧,它與Theta Data Basic簡直就是如出一轍。現在Theta Data Basic改款了,不知道PS Audio有沒有後續行動?(62/187)
★★★Audiomega Damnation 51,600元(莫札特)
這家法國廠商使用設計LP唱盤的技術來設計CD轉盤,他們的旗艦Mephisto售價才十萬多一點,國外評價相當不錯。Damnation是它家最便宜的轉盤,CDM-12轉盤以全懸浮式結構重新設計,上掀式外加一個小唱片鎮,光是外觀就相當吸引人。朱耀明對它的壓克力機箱有點意見,認為要注意避震的問題,而他試聽的Damnation只有BNC端子可用,稍微不方便。(88/264)
★★★Counterpoint DA-11 68,000元(無AT&T)(文鴻)
最早使用飛利浦CDM-12.1傳動系統的產品,但是Counterpoint另外用全鋁車製了很漂亮的承片盤。DA-11的功能齊全,搭配同廠的數位類比轉換器非常相稱,在聲音表現上,DA-11也有著濃厚的Counterpoint風格:低音稍輕,高頻漂亮。如果你喜歡Theta那種雄渾的氣勢,DA-11不適合你,反之,DA-11肯定是喜歡日本風格音響迷的最愛。(64/262)
★★★EAD T-1000 52,000元(歐美)
使用Pioneer廉價型倒置式機構改良而成的轉盤,EAD去掉了Pioneer原來的數位線路,另外加了一塊控制時基誤差的線路,包括AT&T與同軸等端子都很齊全。由於售價上漲,我們認為不能只買來玩玩而已,在音響上它的對手很多。(60/177)
★★★Micromega T-Drive 2 實售價58,000元(麥登)
原來與T-DAC配成一套的轉盤,不過我們只推薦適用性較廣的T-Drive 。所有Micromega數位器材中,都很少看到AT&T的影子,那位大鬍子老板認為AES/EBU介面更為理想,T-Drive就是配備此介面的轉盤。在T-Drive中除了CDM-9傳動機構外,還有專利的Acutrans線路,據說可有效降低時基誤差,實際聽感上當然是AES/EBU傳輸最為理想。(68/195)
★★★Monarchy DT-40A 58,000元(高泰)
利用Marantz CDV-800影碟機修改的轉盤,它與Theta最大的不同是影碟機本身的D/A線路仍被保存並加以修改,所以即使你不外加轉換器,DT-40A也可以當普通CD唱盤一樣唱歌。DT-40A的穩重性一如其他影碟機,在中規中矩的聲音表現之餘,出入片的速度還是叫人等得心急。(62/150)
◎10-15萬元◎
★★★★Micromega Duo CD2.1 實售價110,000元(麥登)
Micromega家族中排名第二的轉盤,使用飛利浦CDM-9 Pro結構,但它另外開發了一套控制系統。Duo CD2的電源部分頗多創意,所以它能發出與眾不同的聲音,李衛理說Duo CD2.1 搭配Duo Pro轉換器時播放古典音樂有一種難得的縝密質感,類真度非常高,搖滾樂迷大概會不過癮。現在的2.1版本是加上AES/EBU輸出介面的機種。(66/220)
◎15-20萬元◎
★★★★★CEC TL-1 175,000元(德錩)
CEC這兩年來揚眉吐氣,他們的旗艦TL-0被TAS的H.P.譽為世界最佳的CD轉盤之一,不過四十多萬的定價令多數人望而卻步。相形之下,同為Stereophile A級榜的TL-1就經濟多了,它一樣使用皮帶驅動設計,本身分成CD唱盤與轉盤兩種款式,包括AT&T等端子一應俱全。張典齊說它有LP的味道,應該是喜歡它比較鬆軟的特質吧。
◎20-30萬元◎
★★★★★Esoteric P2s 219,000元(台笙)
與P2s同時推出的D2數類轉換器已經改款成D3,而P2s仍穩居旗艦寶座,實力不說也知道。AT&T、BNC、RCA等各種輸出無所不包,是鄭澤孝目前使用的參考轉盤,它的裝甲程度可與Denon S-1、Mark Levinson等相提並論,重量級的VRDS系統短時間內不會落伍,它的精確細緻個性與秀麗端莊質感的確有魅力。(57/177)
★★★★★Forsell Air Reference 298,000元(歐美)
全世界唯一的氣浮式CD轉盤,最近已經改款成MKII型號,據說改進甚多,在還沒聽過前我們已經覺得第一代產品夠好了。Forsell使用飛利浦CDM-9 Pro傳動機構,機箱大得像後級,連同一個空氣幫浦擺起來確實氣勢非凡。不過Forsell聲音可一點都不暴力,劉漢盛說它的音色與Vimak像極了,它的表現沒有特別突出之處,但也找不出什麼負面評價。(70/208)
★★★★★Theta Data III 220,000 元(鈦孚)
Theta使用影碟機改裝的轉盤,機蕊換成了Pioneer的自動反轉系統,畫面部份配備了最新的動態三維梳型濾波器,聲音方面也裝置了AC-3 RF輸出,是目前最高級的全功能轉盤。Data II為人詬病的慢速度已經徹底改觀,Data III的操控毫無問題,同時增加了AES/EBU與AT&T的輸出。除了保有Theta一貫的穩重、低頻豐滿、音場寬廣等特點外,Data III的解析力、透明度與凝聚程度都有大幅改善。(87/258)
★★★★★Vimak DT-1000 特價235,000元(別超)
最新的DT-1000 MKII已經問世,整體架構並沒有更動,只有操控部份的ROM晶片升級了,同時電源也做了一些修改,老用家可以很容易升級。經過時間的考驗,證實這世界第一部使用DSP-56001處理器的CD轉盤果然有過人之處,比起當紅的Forsell氣浮式轉盤一點都不差,再加上完善的功能﹑經典級的造型作工與豐富的輸出界面,還有什麼可嫌的?(54/83)
★★★★Ensemble Dichrono Drive 215,000元(巴哈)
外觀與聲音都極美的轉盤,Ensemble雖然採用日本Teac的VRDS系統,但他們宣稱進行兩百多項細部改良,包括多層複合材料構成的三明治夾層式機箱,還有極有創意的避震板與避震錐等。面板是以一整塊黃銅,經過極精密的打磨後再塗上數層特殊保護漆而成。Ensemble建議最好用BNC同軸來傳輸數位訊號,第二選擇是AES/EBU,他們對AT&T並不 贊同。(82/220)
★★★★Accuphase DP-90 240,000元(台笙)
使用日本SONY舊款的頂級傳動機構,配上厚實的鋁隔板機箱,鍍金的線路板,充沛的電源供應,Accuphase 7N訊號線,你想還會不好聲嗎?不過根據日本多本雜誌的評價,DP-90表現仍在Denon DP-S1之下,即使與DC-91合成一套時也是如此,美國Stereophile卻已經將其列入A級榜中。(66/167)
◎30萬元以上◎
★★★★★Denon DP-S1 360,000元(歌林)
S-1系列是Denon公司不計工本的嘔心瀝血之作,他們所開發的全鋁鑄傳動機構,三重避震設計,都是地球上最壯觀也最豪華的產品,不過Denon不外賣,他們只將這項成就留著自己用。DP-S1的堅固耐用就像是勞斯萊斯一樣,聲音部分穩固如山,有榨光音樂中每一滴細節的實力,與DA-S1 DAC用ST光纖作時基鎖定有更好的效果。(62/137)
★★★★★Mark Levinson No.31XL 365,000元(卡門)
已經幾年沒有改款了,證明這部重量級轉盤的完成度頗高。使用飛利浦CDM-4 Pro傳動系統,由於在電源與其它細節上做得盡善盡美,所以即使沒有太多創意,它的君臨天下氣勢還是無人能及。(63/186)
數類轉換器
◎5萬元以下◎
★★★★★Theta Progeny 42,000元(鈦孚)
五萬元以下唯一使用DSP當數位濾波的機種,和上一級的Theta Prime II在結構上也許多相似之處,你可以說,Progeny幾乎就是Prime II的簡化版本,簡直是太超值了!劉總編說Progeny的氣勢大、聲音活、堂音優異、速度感與重量感都很好。不過如果你本來的系統比較粗糙刺耳,Progeny質感會顯得粗了一些,搭配時最好多費心。(79/194)
★★★★Cobalt 307 22,000元(鈦孚)
在Sonic Frontiers Trans DAC推出前的低價之王。Theta把Prime的技術濃縮移植而成,Cobalt 307聲音也有低頻飽滿強勁、音場開揚廣闊的優點,只有在音質的純度比上級機差一些,適合第一次買數類轉換器的消費者。(54/106 )
★★★★Creek DAC60 30,000元(文鴻)
採用二十位元八倍超取樣設計,偌大的機箱裡面只分成電源與一片主線路板,簡單至極,就跟它的聲音一樣,乾淨俐落。Creek所採用的YAMAHA接收晶片實在有點老舊,Burr-Brown的PCM-63PK特選晶片就很夠水準,由OP構成的放大線路卻沒什麼好說的。DAC60的音場特別寬大,低頻的彈性與控制力也很突出,高頻略有約制但音樂性相當好。(78/151)
★★★★Meridian 563 39,500元(鈦孚)
Meridian 500系列產品中的中堅份子,雖然不貴,該有的它可是一應俱全,包括AES/EBU輸入介面,兩顆Crystal CS4382ΔΣ晶片組成的全平衡式放大線路,Meridian獨家開發的雙重相環鎖定線路與雙差動數位類比轉換結構,使563在一段時間內不會落伍。密度高、結實有勁是其聲音特色。(67/169)
★★★★Sonic Frontiers Trans DAC 24,000元(進音坊)
Sonic Frontiers最低價的一部數類轉換器,並沒有如高級機一樣使用Ultra-Analog的產品,從濾波到數類轉換全部都是Burr-Brown晶片(DF-1700與PCM-1702)。Trans DAC沒有Cobalt的雄壯威武,但多了幾分溫柔婉約,音場沒有Cobalt的寬廣,實體感卻是不錯。這兩台數類轉換器其實只有個性上的差異,買哪一台都很划算。(82/216)
★★★Esoteric D-700 37,800元(台笙)
D-700使用四顆Analog Device的十八位元晶片組成二十位元的解析度,製造品質相當不錯。劉名振開始時認為D-700表現出來的音像不夠大,慢慢的才發現它的弦樂很美,解析力很高,層次感更是一流水準。只不過日本人的口味偏向乾淨纖細與華麗的音色,與美式大塊吃肉的感覺差異極大,所以購買前最好親自聽聽。(78/157)
★★★McComack DAC-1 46,000元(仲敏)
以改機起家的McComack第一次製造數位類比轉換器,成績已經讓人刮目相看。DAC-1使用位元流ΔΣ/64倍超取樣設計,數位與類比線路板分開以降低干擾,大體上說起來沒有用到很先進的技術。廖斐森說它個性溫和不突出,空間感表現很好,對那些略嫌刺激吵耳的系統有正面助益。(71/275)
★★★Michael Yee Audio DA-1 45,000元(迦南洋行)
這是一家華裔美人所開設的音響公司,它有一種特殊的線路設計稱為Tonal Image,號稱可以獲得前所未有的準確音像。DA-1所使用的晶片都是古代級的,但劉名振說它的聲音「中性而平衡」,音色也屬溫暖一派。乍聽之下DA-1沒有太明顯的個性,聽久了就會發現這是可以讓人火氣全消,安心欣賞音樂的好器材。(78/159)
★★★Micromega DAC 31,500元(麥登)
同屬Micromega新一代平價系列,用來與Drive 1、Drive 2轉盤搭配的數類轉換器。Micromega DAC有AES/EBU、RCA同軸與Toslink光纖三種輸入,Micromega在電源部分施展許多密技。它的高頻活潑亮麗,中頻滑順可口而有一股特殊的甜味,低頻能量感稍輕,陳弘志用來搭配他的SONY CD唱盤,經常見到他滿足的表情。(78/161)
★★★Mircomega Duo BS2A 實售價29,000 元(麥登)
看起來不很起眼的小東西,使用單位元/256倍超取樣的飛利浦數位轉換晶片,構造簡單極了,不知道Mircomega用了什麼魔法,它聽起來就是高人一等。劉名振認為它的聲音溫暖,動態合乎水準,場面也夠龐大,特別是播放音樂時流暢動人,考慮到它只賣這個價錢,當然要給予推薦。(74/269)
★★★Mission DAC 5 19,500元(音寶)
DAC 5原來是設計給同廠的DAD 5 CD唱盤升級使用的,使用飛利浦最高級的DAC 7位元流轉換線路,電源與聲音線路分成兩個獨立的部份。劉名振曾被它飽滿寬大的音場與結實凝聚的音像嚇一跳!除了解析力、高低兩端延伸與層次感還不如一些高價機外,DAC 5幾乎已經脫離位元流設計給人的傳統印象,不過它依然保有順暢柔美的特質,適合長時間聽音樂。(78/163)
★★★Monarchy Model 33 46,000元(高全)
從香港移民到美國的C.C. Poon力作,與早期Model 20產品比較,只有數位接收晶片更換,類比放大線路則已面目全非,所以和第一代Monarchy聲音幾乎是兩回事。不過Monarchy音質的細膩程度與活生感始終還差一些,所以我們無法給它更高的排位。(67/174)
★★★Monarchy Model 22B 39,000元(高全)
乍看之下好像是Model 33去掉前級以後的產品,實際上雖不中亦不遠矣,Model 22B明顯的不同只有多了AES/EBU的輸入,電源也作了部分修正,聲音走向與Model 33有兄弟鬩牆之勢,但價格比較便宜。(75/266)
★★★Sumo Theorem 29,000元(雅士)
朱耀明對Sumo Theorem呈現出來幾近離譜的開闊音場一直難以釋懷,很可惜沒有機會與同廠的轉盤搭配。Sumo Theorem除了很大的音場外,還有很鮮活的特質,它不屬於細膩娓婉的類型,不過率真的表情卻賦予音樂很直接的生命力。建議這個預算帶的購買者,一定要先聽過Theorem後再做決定。(68/174)
★★Audio Alchemy DITB 11,000元(怡眾)
使用普通交直流轉換器當電源供應,內部是Crystal CS-8412接收加Analog Device十八位元D/A晶片,大小剛好可以放進口帶的迷你型數類轉換器。它的頻率響應平順,沒有一點刺耳煩躁的感覺;音場開闊,處理大場面音樂也有模有樣,中頻段的清澈與高頻段的堅實都不錯,只有低頻的量感少了一些,背景的寧靜度也不是絕對理想。對了,DITB是全世界最暢銷的數類轉換器!(78/149)
★★Monarchy Model 18 32,000元(高全)
Model 18是Monarchy目前最便宜的數類轉換器,除了面板改成白色外,其餘線路架構與Model 33相差不多,兩者也都附有前級音量衰減功能。差異在Model 33的用料較佳,輸出部份有緩衝級設計,而Model 18只是單純的衰減而已。(78/165)
下榜:dpa Bigger Bit改款,Parasound DAC1500與EAD DSP-1000都推出第二代HDCD版。
◎5-10萬元◎
★★★★★Sonic Frontiers SFD-1Ⅱ 98,000元(進音坊)
SFD-1 MKII不像SFD-2 MKII一樣的大換血,除了在原來架構上多了一片HDCD解碼模組外,它改動的地方並不太多。完善的輸入端子,飽滿圓潤的聲音,使得SFD-1存在的一天,這一級的產品永遠都將面對血淋淋的強力競爭。(74/241)
★★★★★Vimak DS-1800Ⅱ 98,000 元(藝聲)
Vimak並不像其他廠商以更換新型號為樂事,所以Vimak兩三年來一直以不變應萬變。DS-1800 II仍然用Delta-Sigma單位元設計,獨立分砌式的數類轉換線路與DSP數位濾波,但類比放大改成純A類,操縱功能也增加了。Vimak的聲音具有女性溫柔纖細的氣質,空間感特別好,低頻又不會讓人失望,以現在的售價,當然可以列入五顆星推薦。(89)
★★★★ Audio Research DAC-5 82,000(鈦孚)
Audio Research的最新產品,使用位元流設計,全晶體平衡式放大,好消息是價格往下降了。朱耀明說,或許是少了真空管,DAC-5並沒有ARC往常的溫暖聲音,但透明度與解析力都不錯,高頻的圓滑順暢也很可觀。如果把DAC-5拿來搭配同廠的LS-7或LS-2前級,應該都是不錯的選擇。(89)
★★★★Counterpoint DA-10 73,000元(文鴻)
到目前為止,仍是全世界唯一提供不同數位轉換模組供消費者選用的器材,其中包括最高級的Ultra Analog晶片。鄭澤孝與賴英智都覺得DA-10的中高音飄逸漂亮,輸出入端子齊全,製造品質也無話可說,不過對低頻的量感與衝擊力卻不能完全滿意。換一個角度看,房間有中低頻峰值的人DA-10說不定是救星呢!(53/175)
★★★Stax Talent BD 85,000元(勝旗)
獨一無二的電池供電數類轉換器,它也是最早採用目前最線性的Burr-Brown PCM1702晶片者之一。Talent BD聲音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美!它有嬌柔嫵媚的美,有細緻婉約的美,有真空管的含蓄之美,唯一欠缺的就是豪邁的陽剛之美。此外,Talent BD如果能加裝AES/EBU輸入(現為選購配備)與平衡輸出,那就更有價值了。(68/164)
◎10-15萬元◎
★★★★★Theta Pro Basic III 108,000元(鈦孚)
號稱設計用來取代G III的Theta中堅機種,DSP運算還是用了兩只Motorola的56001晶片,驅動的指令程式則有大幅進步。Pro Basic III為全平衡放大,除AT&T(選購)外的輸入都有,較高的輸出電平很適合被動式前級搭配。Pro Basic III的低頻威力與三度空間感的描繪,以及細節的剖析,在同價位器材中都是數一數二的佼佼者。HDCD模組另外加錢。(80/232)
★★★★★Krell Studio 2 110,000元(垣豐)
Krell是除了Theta、Wadia、Vimak之外,少數能以DSP技術開發數位器材的廠家之一,純A類全平衡式的放大線路,重量級的電源供應,絕不妥協的中性聲音,也幾乎是他們的招牌。口味比較重的人,也許會認為Krell Studio 2光有刀箭一樣平直的頻率響應,卻缺乏溫暖柔美的特質,這不妨當做中性的副作用吧。(67/145)
★★★★Polyfusion 800 135,000元(慶昌旗艦)
應該是採用Ultra Analog的二十位元數位轉換模組,鄭澤孝評論時認為它比Wadia 15更具有音樂性,溫暖豐潤的特質很吸引人。另一款900的數位部分都一樣,分離式的電源也相同,不過多了前級放大線路,雖然價錢較高,動態反而減少了。如果你想省掉前級,只以音源直通後級獲得最純淨的聲音,那麼Polyfusion 900當然就是最佳選擇。(72/244)
◎15-20萬元◎
★★★★★Mark Levinson No.36 166,000元(卡門)
身材小巧,五臟俱全(共有五組數位輸入),技術先進(使用FIFO緩衝技術),引領潮流(有HDCD解碼功能),製造優良,操作順暢的NO.36,是該公司造福音響迷的一大貢獻。張典齊醫師說No.36與No.37轉盤搭配後,透明度絕佳,音像肥瘦適中,高頻纖細飄逸,解析力一流,低頻表現亦佳,搭配時需注意避免明亮清瘦的器材。(87/249)
★★★★ Audio Research DAC-3 168,000元(鈦孚)
電源架構與LS-5 MKII前級相同,數位部份為ΔΣ單位元設計,類比放大共有四支真空管,使得DAC-3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劉總編說DAC-3的空間感很吸引人,高頻細緻稍帶軟質,有著陰柔的透明度,樂器比例也是堂而皇之。相對的,它的動態對比、速度感、音場都比較中庸。(75/226)
★★★★ Timbre TT-1DAC 165,000元(迦南洋行)
一個全新的品牌,具有突破傳統的造型但不是很新的內容。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橢圓型的機箱,加工品質非常好,聲音則中庸偏向細緻柔軟,增益有兩段可選擇,適合搭配不同前級。Timbre推出一台使用CDM-12 Pro傳動結構的轉盤,雖然我們還沒聽過,不過外型與TT1完全登對。(77/283)
◎20-30萬元◎
★★★★★Denon DA-S1 260,000元(歌林)
Denon DA-S1使用自己開發的Alpha處理器和Super SLC超線性轉換線路,可以把數位音響中最為人詬病的低電平處理能力提升到無可非議的程度。在聽感上,Denon DA-S1有很深邃的音場,再現空間能力優秀,細節解析驚人,透明感與速度感都出類拔萃,如果能搭配自家的DP-S1轉盤,無論用看、用聽的都有很大的滿足感。(64/221)
★★★★★Sonic Frontiers SFD-2 MKⅡ 210,000元(進音坊)
SFD-2有超大的電源供應,Ultra Analog的數位接收與NPC數位濾波,兩組Ultra Analog數位轉換模組構成全平衡式的真空管放大線路,各種輸出入端子完全齊備,一度是最豪華的數位器材。第二代除了加裝HDCD解碼外,類比放大也改良許多,輸出電平下降,聲音則保持大口吃肉,的豪邁快感,幾乎每一個音響要素它都能名列前茅。許多用家反應,舊機升級聲音遠不如原廠新機。(67/205,82/195)
★★★★★Theta DS Pro G Ⅴ 全配備247,000元(鈦孚)
新的HDCD版本G V已經問世,升級費用15,500元。如果播放一般軟體,數位濾波的工作還是交給本來的DSP負責。根據我們比較的結果,Theta的DSP設計實在厲害,在不特別A-B對照的情況下,HDCD佔不了多少便宜。新款的G V輸出電平也回復到G Ⅲ的大輸出設計,聲音表現更上層樓。(69/212,82/195)
★★★★Ensemble Dichrono DAC 205,000元(巴哈)
由外到裡都洋溢著皇室高貴氣質的Dichrono DAC,聲音也真的具有黃澄澄的耀眼光澤。Ensemble採用二十位元八倍超取樣設計,類比線路是A類平衡式放大,備有多種數位輸入,Ensemble仍強烈建議用BNC同軸傳輸。賴英智認為Dichrono DAC的個性比轉盤明顯,音質美極,甚至比現場更美。Ensemble另外出了一款帶有前級放大的DAC,選擇它可以替你省下不少錢。(82/220)
★★★★Vimak DS-2000 II 特價275,000元(藝聲)
最近有第一代的DS-2000 V1.6版正以特價出售中,第二代的DS-2000只在類比線路與I/V轉換所用的OP有所差異而已,其他操控與數位線路都一樣。如果你過去因為經濟因素無法擁有Vimak,現在倒不失為一個好機會。以Vimak保守但自信的作法,說不定幾年之後,它也會成為珍貴如Marantz一樣的經典珍品哦!
◎30萬元以上◎
★★★★★Jadis DAC JS-1 340,000元(承奇)
張典齊醫師的參考器材,為兩件式設計,一箱是以真空管整流的超級電源供應,一箱是使用飛利浦位元流晶片與各兩支12BH7與12AU7真空管構成的主放大線路。JS-1的輸出電平比一般器材要高,所以有一股生猛有力的暢快感,低頻也非常傑出,實體感更是難能可貴的好,完全沒有傳統真空管在高低兩端與動態方面的天限。(73/203)
★★★★★Accuphase DC-91 427,000元(台笙)
每聲道使用八顆Burr-Brown PCM-63二十位元晶片串聯成MMB多重複合位元技術,經過人工精調後,可以達到二十四位元的解析能力,又能讓雜音降到不必理會的程度。同樣的技術已經用在DP-75 CD唱盤中,它清清如水的透明度,精緻婉約的個性,絲毫不帶火氣的高貴質感,也足以令人目眩神迷,只可惜DC-91實在不便宜。(66/167)
下榜:。Mark Levinson No.30XL升級為No.30.5XL,尚未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