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求CEC TL3,CEC TL51Z MK2,TL51XZ,TEAC 25XS,SONY XA7ES [复制链接]

查看: 44659|回复: 46
31#

89



CD唱盤
◎五萬元以下◎
★★★★★Micromega Stage 3 40,000元(麥登)

Micromega Stage 3的電源有三個變壓器,線路板有Stage 1的數倍大,同樣使用飛利浦CDM-12.4傳動機構。第一批產品因為轉盤品質不穩定有故障情況發生,最近Micromega加強品管後已經大幅改善。聽感上,Stage 3有接近Theta的味道,音場寬闊、力道雄渾、中頻飽滿,而高頻還是那麼漂亮。如果你不想在數位系統上投資太多,那麼Micromega Stage 3足夠你用上好一陣子了。(79/224)

★★★★AMC CD-6 18,500元(濟正)

使用飛利浦CDM-4傳動系統,位元流數位轉換的CD唱盤,而且是純粹的台灣製品。CD-6比CDM-7多了兩組數位輸出,而且也沒有CDM-7的升級服務,不過它的聲音確實比CDM-7有更高的密度與更好的衝擊力,樂器實體感也相當不錯,加上售價實在便宜,所以我們還是給它四顆星的排名。(87/282)

★★★★Audio Alchemy DDS III 32,000元(怡眾)

如果你有機會看到Audio Alchemy一系列產品在美國的定價,一定會懷疑他們是靠什麼賺錢的?以DDS III為例,整個機械與數類轉換線路都是向SONY購買的,Audio Alchemy只在電源與結構上做了一些加強,省除設計費用,所以他們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劉名振說DDS III比起一般的日本CD唱盤有著更溫暖飽滿的聲音,而且當轉盤使用時效果不俗。(88/268)

★★★★Dynaco CDV-1 26,500元(勝旗)

Dynaco採用拿手的真空管放大技術來製造CD唱盤,表現果然如預期中的充滿金黃光澤與誘人的甜蜜感。 CDV-1使用飛利浦CDM-12.1傳動機構,D/A晶片是飛利浦的TDA7073,類比放大線路用了兩支大陸製的6DJ8雙三級管。陳弘志說CDV-1的音質純度或許不是最高一級的,但是它很技巧的鋪陳了一層甜潤中帶有蠻勁的美感,在三萬元以內產品大概難有敵手。(77/297)

★★★★Musical Fidelity E600 39,500元(垣豐)

使用日本SONY的傳動機構,飛利浦的位元流晶片,劉名振說它的動態與細節表現都有一級水準,高低頻延伸恰如其份,中頻的豐厚飽滿仍是M.F一貫傳統,再怎麼樣都不會有刺耳的場面出現。有人以為M.F.的器材都不夠通透,對那些初入門的朋友而言尤其容易被誤導,其實玩音響越久的人就知道,M.F.代表的往往就是百聽不厭的音樂性。(81/225)

★★★★Pioneer PD-77 33,000元(先鋒)

PD-77是目前引進國內的Pioneer最高等級CD唱盤,相當於日本編號的PD-T06,最新一期的Hi-Vi評選中PD-T07S與PD-T04S都上榜,反而不見PD-T06的蹤影。即使如此,PD-77以獨步全球的倒置式轉盤與「圓滑線路轉換系統」,都使得PD-77具有物超所值的魅力。PD-77的聲音活潑鮮嫩,高頻清脆嘹亮、音場非常廣闊,定位與層次感也很好,只有低頻的衝擊力仍未脫日本平價器材的格局。(73/179)

★★★★Tandberg 3035A 40,000元(台企行)

Tandberg的第二代產品,它使用的飛利浦CDM-12傳動系統與眾不同,上面還加了一片唱片鎮,可以說結合了上掀式與抽屜式的好處。鄭澤孝差不多聽遍了Tandberg的擴大機,他說3035A的十六位元/四倍超取樣設計一點都不覺落伍,音域各段有著很合理均衡的分布,唱任何音樂稟持中庸之道,在這個價位帶透露出另一種不尋常的氣息。(66/189)

★★★☆Micromega Stage 2 31,500元(麥登)

基本上Stage 2與Stage 1的機械架構是一樣的,數類轉換晶片也如數照用,升級的地方只在類比放大線路。Stage 1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在它的中高音域表現,鮮活靈動,色澤豔麗,一些中價位器材都不一定有這樣的表現。Stage 2在低頻段增加了一些勁道,音場也比較從容寬廣,購買時一定要指定公司代理貨,以免飛利浦傳動機構有問題時求救無門。(79/224)

★★★☆Philips LHH-200RM 35,000元(飛利浦)

與飛利浦LHH-100M有很多雷同之處,包括外觀的線條,使用的飛利浦CDM-9傳動系統,飛利浦位元流DAC-7線路,還有十幾公斤的機箱都是,唯一的差異是LHH-100M的用料精簡一些。劉名振說這台CD唱盤聲音寬鬆自然,低頻方面的重量感也很好,而且頗富音樂性。日本已經推出LHH-300,備有數位輸入端子,有興趣的人可以期待。(78/171)

★★★AMC CDM-7 13,000元(濟正)

造型樸素而且使用模組升級方式的CD唱盤,傳動部份採用飛利浦CDM-4,數位轉換也是標準的位元流設計,聲音鮮活靈巧,快速輕盈是其最大特色。AMC設計了多個模組,提供用家不同的聲音選擇,包括有一個數位輸出模組,一個真空管平衡式模組(有非平衡的轉換頭),聲音具有多種面貌,基本型實售價只要一萬出頭,非常超值。(73/155)

★★★Quad 67 40,000元(比特)

很難相信這麼便宜的CD唱盤還使用飛利浦CDM-9 Pro,如果沒有改款的話,拿來當轉盤都很划算。Quad 67維持了嬌小迷你的身材,如果沒有遙控器就很難操作,它的數位晶片是Crystal 4328,電源如果動手腳加強,動態表現還會更好。Quad醇厚不刺激的聲音特質遵循傳統,透明度、細節與音場或許不是最好,但音質已接近朱耀明的「高貴」標準。(67/225)

★★★Micromega Stage 1實售價 26,500元(麥登)

使用飛利浦CDM-12.4傳動機構,位元流設計,原廠提供升級服務,我們建議有需要升級的話,最好一鼓作氣升級到Stage 3。它有Micromega一貫的高頻輕盈曼妙質感,陳弘志說好像吃類固醇一樣,在平價系統中有妙手回春之效,同時會欲罷不能。Micromega以同樣的機箱另外推出分體式的Stage Driver與Stage DAC,提供給預算比較豐富的人參考。(71/283)

★★Philips LHH-100M 27,500元(飛利浦)

如果說LHH-200RM表現有八十分,LHH-100M則有七十五分,它精簡的地方包括面板的顏色從噴砂處理變成銀色塗漆,材質由金屬變成塑膠,裡面的電容數值縮小。如果你不在意這些變化,那麼LHH-100M與LHH-200RM的聲音走向大致是相同的。飛利浦產品也許不亮麗誇張,實用價值卻也很少人能相比,特別是日本廠的製品。(82/259)

★★Teac CD-3N 15,400元(台笙)

這部Teac的小鋼炮並沒有使用獨家開發的VRDS系統,反而從轉盤、數類濾波等都是用SONY的產品,D/A則是飛利浦的位元流晶片。劉名振說CD-3N還是有Teac特有的高頻纖細而量輕,低頻欠缺衝擊力等風格。當轉盤使用時個性則不強烈,會隨著所使用的數類轉換器而有不同風貌,最近Teac又推出許多新產品,值得矚目。(78/170)

◎5-10萬元◎

★★★★Kenwood L-D1 75,000元(垣慶)

已經好幾年了,L-D1仍在最新一期的Hi-Vi中名列前十名的排行榜中,賴英智說他沒有看錯,可惜台灣進口的數量太少了。L-D1是在影碟機王LVD-Z1的基礎上發展來的,它的全金屬懸浮式轉盤部份具有第一流水準,但只裝設了一組同軸輸出,機器本身附帶的DAC-7轉換線路已經有日本高級機的水準,但是當轉盤更能發揮其優點。(62/165)

★★★★Meridian 206DS 54,000元(鈦孚)

206DS由於採用Delta-Sigma數位線路而得名,傳動機構是一體抽屜式的飛利浦CDM-4,積木式的機箱連拆卸都很困難,避震效果當然不俗。新的Meridian 506改成位元流設計,構造減化售價也降低了,不過老而彌堅的 206DS仍是該廠的示範機種。(54/144)

★★★★Philips LHH-600BM 86,000元(飛利浦)

SONY慶祝CD問世十週年時開始設計旗艦R-10系列,而飛利浦則以限量生產的LHH-600BM CD唱盤以為紀念。它的傳動機構為CDM-4 Pro,電源部份下足猛料,數位部份使用兩組DAC-7線路做差動式放大,同時配備有專業用的飛梭搜尋遙控器。LHH-600BM的聲音很乾淨,頻寬延伸極佳,不過動態上略有壓抑使得音樂的起伏律動不很強烈,只聽古典音樂的人對這個問題可以置之不理。(67/221)

★★★★Sphinx Project 9 85,000元(皇佳)

機械拾取部份為飛利浦CDM9,數位位部份採用Philips的TDA 1547,簡單的說,這就是一部1 Bit位元流256倍超取樣,標準的荷蘭CD唱盤。劉總編認為Sphinx家族的聲音都很像,清亮活潑帶甜味,快速寬廣細節多,最好配豐滿型的擴大機,以及高音柔低音豐潤的喇叭(88/227)

★★★★Teac VRDS-20 94,000元(台笙)

比VRDS-10多加了AT&T的數位輸出與平衡式類比輸出,機箱也做了相當程度的補強,在四個腳都以獨特的合金材質增加阻尼與避震,乍看之下,VRDS-20的外箱與Wadia有神似之處,果然最近他們就與Wadia合作生產了一部CD唱盤。賴英智說它有豐富的音響與強勁的衝擊力,如果把那條細得可憐的電源線換掉,聲音應該還會更進步。(73/183)

★★★Marantz CD-16 60,000元(百韻)

和飛利浦 LHH-500R非常相似的產品,定價稍低,不過在機箱與外觀處理上也節省了一些成本。由於兩者都是同一生產線的製品,選擇其中任何一個都不會吃虧,你只要記得日本音響是一分錢一分貨就對了。(73/163)

★★★Philips LHH-500R 70,000元(飛利浦)

編號最後的R字代表了Reference(參考級)製品,LHH-500R使用的飛利浦CDM-4 Pro全鋁鑄傳動系統號稱是地球上最好的產品之一,目前已經停產,可惜LHH-500R只有同軸與Toslink光纖輸出,否則拿來當轉盤相當不錯。LHH-500R與Marantz CD-16有相當程度的雷同,不過前者只用一顆TDA-1547晶片構成DAC-7線路,後者用了兩顆TDA-1547晶片,其餘就像是同一個模子印出的東西。(70/249)

★★★Teac VRDS-10 56,000元(台笙)

最便宜的VRDS傳動系統系列產品,不過高級的VRDS使用的合金壓片與支撐肋越強,VRDS-10所用的是聚酯中混入玻璃纖維與陶瓷的特殊高分子材料,操控性非常好。VRDS-10解析力高強、動態龐大、音場寬闊,勇猛的氣勢不太像是日本CD。最近Teac推出許多新產品,VRDS-10可能很快會改款。(55/152)

◎10-15萬元◎

★★★★★Philips LHH-800R 125,000元(飛利浦)

由於Philips已經推出LHH-900R,LHH-800R旗艦地位讓賢。它的外觀不特別亮麗奪目,但精緻加工極盡豪華之能事;它的傳動機構使用CDM-4 Pro,當純轉盤毫不失禮;它的DAC-7線路在強大的電源供應下,配合全晶體放大的平衡式線路,與分離式的數類轉換器也不相上下。LHH-800R有出人意表的動態表現,高頻圓順但低頻仍然受限,同時它播出來的音樂充滿活力,質感也非常漂亮。(73/175)

★★★★★Vimak DT-800 特價128,000元(藝聲)

等於是一部Vimak DS-1800數類轉換器再加上一個飛利浦CDM-9 Pro轉盤所組成,具有AT&T光纖與同軸的數位輸出與輸入,由於功能甚多,操控不像日本機器那麼流暢快速。DT-800的聲音具有第一流的Hi-End音質,偏向女性化的柔細特質搭配非常容易,有關細節、音場、動態、定位等表現,也都不是泛泛之輩能夠比擬,尤其是DT-800特價的時候,百分之百的物超所值產品。(67/221)

★★★★Primare 302 145,000元(文鴻)

造型非常漂亮,陳弘志認為302的金屬加工仍比301綜合擴大機略差一點,他期望這個價位會有更高完成度的產品。302使用飛利浦

CDM-12.4傳動機構,Primare另外設計了一個CD鎮,數位部份是Burr-Brown的二十位元晶片。陳弘志說302的聲音硬中帶軟,軟中帶韌,聽人聲有股丹田之氣,建議以平衡接法才能獲得好聲。(84/250)

◎15-20萬元◎

★★★★★Accuphase DP-65 180,000元(台笙)

自從DP-75推出後,DP-65有點失色,不過價差因素絕對須加以考慮。轉盤是日本SONY供應的,數位轉換每聲道用了四顆二十位元晶片組成MMB線路,分析力相當可觀。DP-65當轉盤時不特別驚人,當CD唱盤卻是很有音樂性,絲毫沒有生硬冷澀感的產品。(73/151)

★★★★Studer D730 168,000元(福茂)

標準的專業用機器,講求的是快捷的操控性能與穩定可靠的品質,外觀的漂亮與線路的先進反倒不是那麼重要。D730採用飛利浦CDM-4轉盤,上面的功能有一大半普通人都用不著,這是購買前必須考慮清楚的。D-730聽起來會有頻率兩端不夠延伸的感覺,不過它的中頻卻非常迷人,日本人很喜歡用Studer的器材聽小編制音樂或演歌,我們相信是很有道理的。(75/220)

◎20萬元以上◎

★★★★★Accuphase DP-75 313,000元(台笙)

因為匯率的關係,Accuphase DP-75 在台售價不低。DP-75轉盤部份仍是SONY的系統,但它有很多獨特的設計,例如將外來的數位訊號變成48KHz取樣頻率, 利用多個二十位元晶片並連構成二十四位元的解析度,還有多到離譜的數位輸入端子等。DP-75的音色具有傳統日本式華麗細緻的特質,音場深度極佳,細節與動態表現都叫人刮目相看,而它挖掘音樂魅力的功夫更是了得。(82/229)

★★★★★Denon DCD-S1 220,000元(歌林)

賴英智的參考器材,不過他只拿來當轉盤用,事實上DCD-S1也就是DP-S1與DA-S1兩部機器共同裝在一個機箱,共同使用一個電源的綜合體,但是售價只有兩者加起來的四分之一左右。在新一期的日本Hi-Vi評選中,DCD-S1與售價兩百萬日幣的SONY R-10數位系統同為第三名,而第二名是Denon的DP-S1與DA-S1,它的實力可想而知!(71/233)

★★★★★Jadis JD-1 400,000元(承奇)

雖然百分之百會買它的人都是拿來當轉盤,不過JD-1確是貨真價實的CD唱盤,它有完整的類比輸出,當然當轉盤時效果也很驚人。JD-1外型已經進入藝術領域,聲音也兼具數位與類比的優點,張典齊醫師說它的表現非凡,同樣的價格也是非凡。(76/190)

★★★★★Krell KPS 20i 345,000元(垣豐)

Krell拿飛利浦的CDM-9 Pro轉盤進行大手術,替它加上一個鐵甲外罩與八爪魚狀的CD鎮,最外面的機箱又是無人可撼動的精美藝術品,所以整部KPS 20i比某些擴大機還重。使用DSP-56002的高速中央處理器做DSP數位濾波,純A類平衡式類比放大,數位輸入應有盡有。賴英智認為KPS 20i的低頻難有對手,透明感與解析力堪稱典範,三度空間感只怕也會叫很多分體式器材汗顏。由於KPS 20i轉盤部分太過精彩,我們推薦KPS 20T為今年度轉盤的風雲器材。(81/204)

★★★★Micromega Trio AL2 實售價280,000元(麥登)

這是CD轉盤加數類轉換器加電源供應的三件式組合,由於Trio AL2使用機械接地設計,分開後很難用,所以把它列入一體式數位系統中。Trio AL2使用的零件都不是最先進的,但調整出來的聲音非常有韻味,它的低頻衝擊力與量感並非完美,雄壯威武的氣勢也不夠,但主要魅力集中在中頻以上,聽弦樂與人聲令人聞之欲醉。(60/185)

★★★Burmester 937 393,000元(飛歌行)

非常昂貴的CD唱盤,心臟是C.E.C所開發的皮帶式傳動機構,上面還有一個大型CD鎮,數位部份是Burmester自己研發的十八位元系統。純音響幸而言,它顯得太過溫吞了,速度慢欠缺衝擊力,高低頻表現也有限制。但從享受音樂的角度來說,Burmester的柔、鬆、有彈性卻是百聽不厭,具有獨特魅力的。(72/237)

下榜:Denon DCD-S10當初試聽為試製機,新產品已在日本Hi-Vi獲得第一名評價,暫時下榜等待新品送評。Rotel全系列改款,新產品尚未試聽。Esoteric X-1s被新品取代。

CD轉盤

◎5萬元以下◎
★★★★Arcam Delta 170.3 40,000元(無AT&T)(文鴻)

已經上榜許久的產品,由於輸出端子齊全,外觀樸素不易退流行,所以到現在還在賣。Delta 170.3 使用CDM-4傳動機構,不過在機箱裡做了非常多的補強,所以整體剛性與重量增加許多,聲音也有可觀。Delta 170.3聲音非常鮮活明朗而富有音樂性,和日本器材追求的穩重感是相反的路線。(57/139)

★★★★Teac Esoteric P-700 43,900元 (台笙)

對Esoteric P-700唯一的不滿,就是那條有礙觀瞻的小電源線,Gryphon老板買了一部回去修改,到現在還是他的參考機。P-700的機箱不屬於重裝甲類型,最近Teac開發了結構與P-700相當,機箱卻無可撼動的中低價轉盤,極有可能會取代P-700的地位。(62/160)

◎5-10萬元◎

★★★★★McCormack SST-1 60,000元(上瑞)

張典齊醫師說這台使用飛利浦CDM-12傳動系統的轉盤通透柔美,與天價級的Jadis JD-1相比,SST-1只在解析力和實體感兩個項目輸了一些,其他方面SST-1都絲毫不會臉紅。SST是「科學同步計時」的縮寫,McCormack宣稱這種新技術可以有效消除任何時基誤差,所以用家不必再考慮添加任何數位界面處理器,只要能搭配適切的數類轉換器,它會是一台物超所值的轉盤。(78/192)

★★★★★Theta Data Basic II 92,000元(鈦孚)

第二代主要在內部動手術,舊款的Data Basic也可以升級。改良地方有三:電源加大,把變壓器增加為四個;增設AES/EBU輸出;全新的Jitter抑制線路,將Jitter控制在20ps以下。聲音表現除了以前的低頻、空間感、聲音密度等優點外,新款的音質細膩程度提高了,定位精準而平衡度絕佳,是十萬元以下CD轉盤首選。(87/258)

★★★★★Sonic Frontiers SFT-1 98,000元(進音坊)

一個過去完全不懂數位的廠商,推出的第一部轉盤就有這麼好的聲音,差點叫人跌破眼鏡!SFT-1使用飛利浦CDM-12傳動系統,線路簡單得可以,不過他們與Ultra-Analog合作開發的Jitter抑制線路,號稱可以把輸出時基誤差控制在10ps以內,創下了世界記錄。SFT-1的輸出端子齊全,賴英智認為是十萬元以內的首選之一。(86/223)

★★★★Micromega Duo CD3.1 實售價62,000元(麥登)

只比Duo CD2差一點的轉盤,這一點包括傳動系統由CDM-9 Pro變成CDM-9,伺服控制也做了修改,所以動作比Duo CD2要慢上許多。不過像AES/EBU、同軸等數位輸出和輕鬆曼妙的聲音,活潑生動的個性與厚壓克力上掀式設計都原樣保存,當然價錢也下降不少。(74/269)

★★★★PS Audio Lambda 65,000元(垣慶)

據稱,這是與Theta同一條生產線製造的產品,所以從裡面仔細的瞧,它與Theta Data Basic簡直就是如出一轍。現在Theta Data Basic改款了,不知道PS Audio有沒有後續行動?(62/187)

★★★Audiomega Damnation 51,600元(莫札特)

這家法國廠商使用設計LP唱盤的技術來設計CD轉盤,他們的旗艦Mephisto售價才十萬多一點,國外評價相當不錯。Damnation是它家最便宜的轉盤,CDM-12轉盤以全懸浮式結構重新設計,上掀式外加一個小唱片鎮,光是外觀就相當吸引人。朱耀明對它的壓克力機箱有點意見,認為要注意避震的問題,而他試聽的Damnation只有BNC端子可用,稍微不方便。(88/264)

★★★Counterpoint DA-11 68,000元(無AT&T)(文鴻)

最早使用飛利浦CDM-12.1傳動系統的產品,但是Counterpoint另外用全鋁車製了很漂亮的承片盤。DA-11的功能齊全,搭配同廠的數位類比轉換器非常相稱,在聲音表現上,DA-11也有著濃厚的Counterpoint風格:低音稍輕,高頻漂亮。如果你喜歡Theta那種雄渾的氣勢,DA-11不適合你,反之,DA-11肯定是喜歡日本風格音響迷的最愛。(64/262)

★★★EAD T-1000 52,000元(歐美)

使用Pioneer廉價型倒置式機構改良而成的轉盤,EAD去掉了Pioneer原來的數位線路,另外加了一塊控制時基誤差的線路,包括AT&T與同軸等端子都很齊全。由於售價上漲,我們認為不能只買來玩玩而已,在音響上它的對手很多。(60/177)

★★★Micromega T-Drive 2 實售價58,000元(麥登)

原來與T-DAC配成一套的轉盤,不過我們只推薦適用性較廣的T-Drive 。所有Micromega數位器材中,都很少看到AT&T的影子,那位大鬍子老板認為AES/EBU介面更為理想,T-Drive就是配備此介面的轉盤。在T-Drive中除了CDM-9傳動機構外,還有專利的Acutrans線路,據說可有效降低時基誤差,實際聽感上當然是AES/EBU傳輸最為理想。(68/195)

★★★Monarchy DT-40A 58,000元(高泰)

利用Marantz CDV-800影碟機修改的轉盤,它與Theta最大的不同是影碟機本身的D/A線路仍被保存並加以修改,所以即使你不外加轉換器,DT-40A也可以當普通CD唱盤一樣唱歌。DT-40A的穩重性一如其他影碟機,在中規中矩的聲音表現之餘,出入片的速度還是叫人等得心急。(62/150)

◎10-15萬元◎

★★★★Micromega Duo CD2.1 實售價110,000元(麥登)

Micromega家族中排名第二的轉盤,使用飛利浦CDM-9 Pro結構,但它另外開發了一套控制系統。Duo CD2的電源部分頗多創意,所以它能發出與眾不同的聲音,李衛理說Duo CD2.1 搭配Duo Pro轉換器時播放古典音樂有一種難得的縝密質感,類真度非常高,搖滾樂迷大概會不過癮。現在的2.1版本是加上AES/EBU輸出介面的機種。(66/220)

◎15-20萬元◎

★★★★★CEC TL-1 175,000元(德錩)

CEC這兩年來揚眉吐氣,他們的旗艦TL-0被TAS的H.P.譽為世界最佳的CD轉盤之一,不過四十多萬的定價令多數人望而卻步。相形之下,同為Stereophile A級榜的TL-1就經濟多了,它一樣使用皮帶驅動設計,本身分成CD唱盤與轉盤兩種款式,包括AT&T等端子一應俱全。張典齊說它有LP的味道,應該是喜歡它比較鬆軟的特質吧。

◎20-30萬元◎

★★★★★Esoteric P2s 219,000元(台笙)

與P2s同時推出的D2數類轉換器已經改款成D3,而P2s仍穩居旗艦寶座,實力不說也知道。AT&T、BNC、RCA等各種輸出無所不包,是鄭澤孝目前使用的參考轉盤,它的裝甲程度可與Denon S-1、Mark Levinson等相提並論,重量級的VRDS系統短時間內不會落伍,它的精確細緻個性與秀麗端莊質感的確有魅力。(57/177)

★★★★★Forsell Air Reference 298,000元(歐美)

全世界唯一的氣浮式CD轉盤,最近已經改款成MKII型號,據說改進甚多,在還沒聽過前我們已經覺得第一代產品夠好了。Forsell使用飛利浦CDM-9 Pro傳動機構,機箱大得像後級,連同一個空氣幫浦擺起來確實氣勢非凡。不過Forsell聲音可一點都不暴力,劉漢盛說它的音色與Vimak像極了,它的表現沒有特別突出之處,但也找不出什麼負面評價。(70/208)

★★★★★Theta Data III 220,000 元(鈦孚)

Theta使用影碟機改裝的轉盤,機蕊換成了Pioneer的自動反轉系統,畫面部份配備了最新的動態三維梳型濾波器,聲音方面也裝置了AC-3 RF輸出,是目前最高級的全功能轉盤。Data II為人詬病的慢速度已經徹底改觀,Data III的操控毫無問題,同時增加了AES/EBU與AT&T的輸出。除了保有Theta一貫的穩重、低頻豐滿、音場寬廣等特點外,Data III的解析力、透明度與凝聚程度都有大幅改善。(87/258)

★★★★★Vimak DT-1000 特價235,000元(別超)

最新的DT-1000 MKII已經問世,整體架構並沒有更動,只有操控部份的ROM晶片升級了,同時電源也做了一些修改,老用家可以很容易升級。經過時間的考驗,證實這世界第一部使用DSP-56001處理器的CD轉盤果然有過人之處,比起當紅的Forsell氣浮式轉盤一點都不差,再加上完善的功能﹑經典級的造型作工與豐富的輸出界面,還有什麼可嫌的?(54/83)

★★★★Ensemble Dichrono Drive 215,000元(巴哈)

外觀與聲音都極美的轉盤,Ensemble雖然採用日本Teac的VRDS系統,但他們宣稱進行兩百多項細部改良,包括多層複合材料構成的三明治夾層式機箱,還有極有創意的避震板與避震錐等。面板是以一整塊黃銅,經過極精密的打磨後再塗上數層特殊保護漆而成。Ensemble建議最好用BNC同軸來傳輸數位訊號,第二選擇是AES/EBU,他們對AT&T並不 贊同。(82/220)

★★★★Accuphase DP-90 240,000元(台笙)

使用日本SONY舊款的頂級傳動機構,配上厚實的鋁隔板機箱,鍍金的線路板,充沛的電源供應,Accuphase 7N訊號線,你想還會不好聲嗎?不過根據日本多本雜誌的評價,DP-90表現仍在Denon DP-S1之下,即使與DC-91合成一套時也是如此,美國Stereophile卻已經將其列入A級榜中。(66/167)

◎30萬元以上◎

★★★★★Denon DP-S1 360,000元(歌林)

S-1系列是Denon公司不計工本的嘔心瀝血之作,他們所開發的全鋁鑄傳動機構,三重避震設計,都是地球上最壯觀也最豪華的產品,不過Denon不外賣,他們只將這項成就留著自己用。DP-S1的堅固耐用就像是勞斯萊斯一樣,聲音部分穩固如山,有榨光音樂中每一滴細節的實力,與DA-S1 DAC用ST光纖作時基鎖定有更好的效果。(62/137)

★★★★★Mark Levinson No.31XL 365,000元(卡門)

已經幾年沒有改款了,證明這部重量級轉盤的完成度頗高。使用飛利浦CDM-4 Pro傳動系統,由於在電源與其它細節上做得盡善盡美,所以即使沒有太多創意,它的君臨天下氣勢還是無人能及。(63/186)

數類轉換器

◎5萬元以下◎
★★★★★Theta Progeny 42,000元(鈦孚)

五萬元以下唯一使用DSP當數位濾波的機種,和上一級的Theta Prime II在結構上也許多相似之處,你可以說,Progeny幾乎就是Prime II的簡化版本,簡直是太超值了!劉總編說Progeny的氣勢大、聲音活、堂音優異、速度感與重量感都很好。不過如果你本來的系統比較粗糙刺耳,Progeny質感會顯得粗了一些,搭配時最好多費心。(79/194)

★★★★Cobalt 307 22,000元(鈦孚)

在Sonic Frontiers Trans DAC推出前的低價之王。Theta把Prime的技術濃縮移植而成,Cobalt 307聲音也有低頻飽滿強勁、音場開揚廣闊的優點,只有在音質的純度比上級機差一些,適合第一次買數類轉換器的消費者。(54/106 )

★★★★Creek DAC60 30,000元(文鴻)

採用二十位元八倍超取樣設計,偌大的機箱裡面只分成電源與一片主線路板,簡單至極,就跟它的聲音一樣,乾淨俐落。Creek所採用的YAMAHA接收晶片實在有點老舊,Burr-Brown的PCM-63PK特選晶片就很夠水準,由OP構成的放大線路卻沒什麼好說的。DAC60的音場特別寬大,低頻的彈性與控制力也很突出,高頻略有約制但音樂性相當好。(78/151)

★★★★Meridian 563 39,500元(鈦孚)

Meridian 500系列產品中的中堅份子,雖然不貴,該有的它可是一應俱全,包括AES/EBU輸入介面,兩顆Crystal CS4382ΔΣ晶片組成的全平衡式放大線路,Meridian獨家開發的雙重相環鎖定線路與雙差動數位類比轉換結構,使563在一段時間內不會落伍。密度高、結實有勁是其聲音特色。(67/169)

★★★★Sonic Frontiers Trans DAC 24,000元(進音坊)

Sonic Frontiers最低價的一部數類轉換器,並沒有如高級機一樣使用Ultra-Analog的產品,從濾波到數類轉換全部都是Burr-Brown晶片(DF-1700與PCM-1702)。Trans DAC沒有Cobalt的雄壯威武,但多了幾分溫柔婉約,音場沒有Cobalt的寬廣,實體感卻是不錯。這兩台數類轉換器其實只有個性上的差異,買哪一台都很划算。(82/216)

★★★Esoteric D-700 37,800元(台笙)

D-700使用四顆Analog Device的十八位元晶片組成二十位元的解析度,製造品質相當不錯。劉名振開始時認為D-700表現出來的音像不夠大,慢慢的才發現它的弦樂很美,解析力很高,層次感更是一流水準。只不過日本人的口味偏向乾淨纖細與華麗的音色,與美式大塊吃肉的感覺差異極大,所以購買前最好親自聽聽。(78/157)

★★★McComack DAC-1 46,000元(仲敏)

以改機起家的McComack第一次製造數位類比轉換器,成績已經讓人刮目相看。DAC-1使用位元流ΔΣ/64倍超取樣設計,數位與類比線路板分開以降低干擾,大體上說起來沒有用到很先進的技術。廖斐森說它個性溫和不突出,空間感表現很好,對那些略嫌刺激吵耳的系統有正面助益。(71/275)

★★★Michael Yee Audio DA-1 45,000元(迦南洋行)

這是一家華裔美人所開設的音響公司,它有一種特殊的線路設計稱為Tonal Image,號稱可以獲得前所未有的準確音像。DA-1所使用的晶片都是古代級的,但劉名振說它的聲音「中性而平衡」,音色也屬溫暖一派。乍聽之下DA-1沒有太明顯的個性,聽久了就會發現這是可以讓人火氣全消,安心欣賞音樂的好器材。(78/159)

★★★Micromega DAC 31,500元(麥登)

同屬Micromega新一代平價系列,用來與Drive 1、Drive 2轉盤搭配的數類轉換器。Micromega DAC有AES/EBU、RCA同軸與Toslink光纖三種輸入,Micromega在電源部分施展許多密技。它的高頻活潑亮麗,中頻滑順可口而有一股特殊的甜味,低頻能量感稍輕,陳弘志用來搭配他的SONY CD唱盤,經常見到他滿足的表情。(78/161)

★★★Mircomega Duo BS2A 實售價29,000 元(麥登)

看起來不很起眼的小東西,使用單位元/256倍超取樣的飛利浦數位轉換晶片,構造簡單極了,不知道Mircomega用了什麼魔法,它聽起來就是高人一等。劉名振認為它的聲音溫暖,動態合乎水準,場面也夠龐大,特別是播放音樂時流暢動人,考慮到它只賣這個價錢,當然要給予推薦。(74/269)

★★★Mission DAC 5 19,500元(音寶)

DAC 5原來是設計給同廠的DAD 5 CD唱盤升級使用的,使用飛利浦最高級的DAC 7位元流轉換線路,電源與聲音線路分成兩個獨立的部份。劉名振曾被它飽滿寬大的音場與結實凝聚的音像嚇一跳!除了解析力、高低兩端延伸與層次感還不如一些高價機外,DAC 5幾乎已經脫離位元流設計給人的傳統印象,不過它依然保有順暢柔美的特質,適合長時間聽音樂。(78/163)

★★★Monarchy Model 33 46,000元(高全)

從香港移民到美國的C.C. Poon力作,與早期Model 20產品比較,只有數位接收晶片更換,類比放大線路則已面目全非,所以和第一代Monarchy聲音幾乎是兩回事。不過Monarchy音質的細膩程度與活生感始終還差一些,所以我們無法給它更高的排位。(67/174)

★★★Monarchy Model 22B 39,000元(高全)

乍看之下好像是Model 33去掉前級以後的產品,實際上雖不中亦不遠矣,Model 22B明顯的不同只有多了AES/EBU的輸入,電源也作了部分修正,聲音走向與Model 33有兄弟鬩牆之勢,但價格比較便宜。(75/266)

★★★Sumo Theorem 29,000元(雅士)

朱耀明對Sumo Theorem呈現出來幾近離譜的開闊音場一直難以釋懷,很可惜沒有機會與同廠的轉盤搭配。Sumo Theorem除了很大的音場外,還有很鮮活的特質,它不屬於細膩娓婉的類型,不過率真的表情卻賦予音樂很直接的生命力。建議這個預算帶的購買者,一定要先聽過Theorem後再做決定。(68/174)

★★Audio Alchemy DITB 11,000元(怡眾)

使用普通交直流轉換器當電源供應,內部是Crystal CS-8412接收加Analog Device十八位元D/A晶片,大小剛好可以放進口帶的迷你型數類轉換器。它的頻率響應平順,沒有一點刺耳煩躁的感覺;音場開闊,處理大場面音樂也有模有樣,中頻段的清澈與高頻段的堅實都不錯,只有低頻的量感少了一些,背景的寧靜度也不是絕對理想。對了,DITB是全世界最暢銷的數類轉換器!(78/149)

★★Monarchy Model 18 32,000元(高全)

Model 18是Monarchy目前最便宜的數類轉換器,除了面板改成白色外,其餘線路架構與Model 33相差不多,兩者也都附有前級音量衰減功能。差異在Model 33的用料較佳,輸出部份有緩衝級設計,而Model 18只是單純的衰減而已。(78/165)

下榜:dpa Bigger Bit改款,Parasound DAC1500與EAD DSP-1000都推出第二代HDCD版。

◎5-10萬元◎

★★★★★Sonic Frontiers SFD-1Ⅱ 98,000元(進音坊)

SFD-1 MKII不像SFD-2 MKII一樣的大換血,除了在原來架構上多了一片HDCD解碼模組外,它改動的地方並不太多。完善的輸入端子,飽滿圓潤的聲音,使得SFD-1存在的一天,這一級的產品永遠都將面對血淋淋的強力競爭。(74/241)

★★★★★Vimak DS-1800Ⅱ 98,000 元(藝聲)

Vimak並不像其他廠商以更換新型號為樂事,所以Vimak兩三年來一直以不變應萬變。DS-1800 II仍然用Delta-Sigma單位元設計,獨立分砌式的數類轉換線路與DSP數位濾波,但類比放大改成純A類,操縱功能也增加了。Vimak的聲音具有女性溫柔纖細的氣質,空間感特別好,低頻又不會讓人失望,以現在的售價,當然可以列入五顆星推薦。(89)

★★★★ Audio Research DAC-5 82,000(鈦孚)

Audio Research的最新產品,使用位元流設計,全晶體平衡式放大,好消息是價格往下降了。朱耀明說,或許是少了真空管,DAC-5並沒有ARC往常的溫暖聲音,但透明度與解析力都不錯,高頻的圓滑順暢也很可觀。如果把DAC-5拿來搭配同廠的LS-7或LS-2前級,應該都是不錯的選擇。(89)

★★★★Counterpoint DA-10 73,000元(文鴻)

到目前為止,仍是全世界唯一提供不同數位轉換模組供消費者選用的器材,其中包括最高級的Ultra Analog晶片。鄭澤孝與賴英智都覺得DA-10的中高音飄逸漂亮,輸出入端子齊全,製造品質也無話可說,不過對低頻的量感與衝擊力卻不能完全滿意。換一個角度看,房間有中低頻峰值的人DA-10說不定是救星呢!(53/175)

★★★Stax Talent BD 85,000元(勝旗)

獨一無二的電池供電數類轉換器,它也是最早採用目前最線性的Burr-Brown PCM1702晶片者之一。Talent BD聲音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美!它有嬌柔嫵媚的美,有細緻婉約的美,有真空管的含蓄之美,唯一欠缺的就是豪邁的陽剛之美。此外,Talent BD如果能加裝AES/EBU輸入(現為選購配備)與平衡輸出,那就更有價值了。(68/164)

◎10-15萬元◎

★★★★★Theta Pro Basic III 108,000元(鈦孚)

號稱設計用來取代G III的Theta中堅機種,DSP運算還是用了兩只Motorola的56001晶片,驅動的指令程式則有大幅進步。Pro Basic III為全平衡放大,除AT&T(選購)外的輸入都有,較高的輸出電平很適合被動式前級搭配。Pro Basic III的低頻威力與三度空間感的描繪,以及細節的剖析,在同價位器材中都是數一數二的佼佼者。HDCD模組另外加錢。(80/232)

★★★★★Krell Studio 2 110,000元(垣豐)

Krell是除了Theta、Wadia、Vimak之外,少數能以DSP技術開發數位器材的廠家之一,純A類全平衡式的放大線路,重量級的電源供應,絕不妥協的中性聲音,也幾乎是他們的招牌。口味比較重的人,也許會認為Krell Studio 2光有刀箭一樣平直的頻率響應,卻缺乏溫暖柔美的特質,這不妨當做中性的副作用吧。(67/145)

★★★★Polyfusion 800 135,000元(慶昌旗艦)

應該是採用Ultra Analog的二十位元數位轉換模組,鄭澤孝評論時認為它比Wadia 15更具有音樂性,溫暖豐潤的特質很吸引人。另一款900的數位部分都一樣,分離式的電源也相同,不過多了前級放大線路,雖然價錢較高,動態反而減少了。如果你想省掉前級,只以音源直通後級獲得最純淨的聲音,那麼Polyfusion 900當然就是最佳選擇。(72/244)

◎15-20萬元◎

★★★★★Mark Levinson No.36 166,000元(卡門)

身材小巧,五臟俱全(共有五組數位輸入),技術先進(使用FIFO緩衝技術),引領潮流(有HDCD解碼功能),製造優良,操作順暢的NO.36,是該公司造福音響迷的一大貢獻。張典齊醫師說No.36與No.37轉盤搭配後,透明度絕佳,音像肥瘦適中,高頻纖細飄逸,解析力一流,低頻表現亦佳,搭配時需注意避免明亮清瘦的器材。(87/249)

★★★★ Audio Research DAC-3 168,000元(鈦孚)

電源架構與LS-5 MKII前級相同,數位部份為ΔΣ單位元設計,類比放大共有四支真空管,使得DAC-3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劉總編說DAC-3的空間感很吸引人,高頻細緻稍帶軟質,有著陰柔的透明度,樂器比例也是堂而皇之。相對的,它的動態對比、速度感、音場都比較中庸。(75/226)

★★★★ Timbre TT-1DAC 165,000元(迦南洋行)

一個全新的品牌,具有突破傳統的造型但不是很新的內容。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橢圓型的機箱,加工品質非常好,聲音則中庸偏向細緻柔軟,增益有兩段可選擇,適合搭配不同前級。Timbre推出一台使用CDM-12 Pro傳動結構的轉盤,雖然我們還沒聽過,不過外型與TT1完全登對。(77/283)

◎20-30萬元◎

★★★★★Denon DA-S1 260,000元(歌林)

Denon DA-S1使用自己開發的Alpha處理器和Super SLC超線性轉換線路,可以把數位音響中最為人詬病的低電平處理能力提升到無可非議的程度。在聽感上,Denon DA-S1有很深邃的音場,再現空間能力優秀,細節解析驚人,透明感與速度感都出類拔萃,如果能搭配自家的DP-S1轉盤,無論用看、用聽的都有很大的滿足感。(64/221)

★★★★★Sonic Frontiers SFD-2 MKⅡ 210,000元(進音坊)

SFD-2有超大的電源供應,Ultra Analog的數位接收與NPC數位濾波,兩組Ultra Analog數位轉換模組構成全平衡式的真空管放大線路,各種輸出入端子完全齊備,一度是最豪華的數位器材。第二代除了加裝HDCD解碼外,類比放大也改良許多,輸出電平下降,聲音則保持大口吃肉,的豪邁快感,幾乎每一個音響要素它都能名列前茅。許多用家反應,舊機升級聲音遠不如原廠新機。(67/205,82/195)

★★★★★Theta DS Pro G Ⅴ 全配備247,000元(鈦孚)

新的HDCD版本G V已經問世,升級費用15,500元。如果播放一般軟體,數位濾波的工作還是交給本來的DSP負責。根據我們比較的結果,Theta的DSP設計實在厲害,在不特別A-B對照的情況下,HDCD佔不了多少便宜。新款的G V輸出電平也回復到G Ⅲ的大輸出設計,聲音表現更上層樓。(69/212,82/195)

★★★★Ensemble Dichrono DAC 205,000元(巴哈)

由外到裡都洋溢著皇室高貴氣質的Dichrono DAC,聲音也真的具有黃澄澄的耀眼光澤。Ensemble採用二十位元八倍超取樣設計,類比線路是A類平衡式放大,備有多種數位輸入,Ensemble仍強烈建議用BNC同軸傳輸。賴英智認為Dichrono DAC的個性比轉盤明顯,音質美極,甚至比現場更美。Ensemble另外出了一款帶有前級放大的DAC,選擇它可以替你省下不少錢。(82/220)

★★★★Vimak DS-2000 II 特價275,000元(藝聲)

最近有第一代的DS-2000 V1.6版正以特價出售中,第二代的DS-2000只在類比線路與I/V轉換所用的OP有所差異而已,其他操控與數位線路都一樣。如果你過去因為經濟因素無法擁有Vimak,現在倒不失為一個好機會。以Vimak保守但自信的作法,說不定幾年之後,它也會成為珍貴如Marantz一樣的經典珍品哦!

◎30萬元以上◎

★★★★★Jadis DAC JS-1 340,000元(承奇)

張典齊醫師的參考器材,為兩件式設計,一箱是以真空管整流的超級電源供應,一箱是使用飛利浦位元流晶片與各兩支12BH7與12AU7真空管構成的主放大線路。JS-1的輸出電平比一般器材要高,所以有一股生猛有力的暢快感,低頻也非常傑出,實體感更是難能可貴的好,完全沒有傳統真空管在高低兩端與動態方面的天限。(73/203)

★★★★★Accuphase DC-91 427,000元(台笙)

每聲道使用八顆Burr-Brown PCM-63二十位元晶片串聯成MMB多重複合位元技術,經過人工精調後,可以達到二十四位元的解析能力,又能讓雜音降到不必理會的程度。同樣的技術已經用在DP-75 CD唱盤中,它清清如水的透明度,精緻婉約的個性,絲毫不帶火氣的高貴質感,也足以令人目眩神迷,只可惜DC-91實在不便宜。(66/167)

下榜:。Mark Levinson No.30XL升級為No.30.5XL,尚未評論。
TOP
32#


音樂迷的 Marantz CD-95


劉漢盛


自從1982年CD唱盤問世以來,到今天飛利浦推出1bit、256倍超取樣的新理論,在這麼長的一段時間裡,CD唱盤到底有多大的改善?從規格數據上來看,動態範圍加大了,S/N比提高了到14bits 4倍超取樣,16bits 4倍超取樣;8倍超取樣,然後Sony 18bits出現了,接著Denon 20bits也不甘示弱的應市,20bits應不是終點,日本已著手設計192倍超取樣的機器,飛利浦一看苗頭不對,因此趕緊推出了1bit、256倍超取樣與超取樣的競賽到底對耳朵起了多少作用。
Marantz CD-95內部線路排得滿滿的,機械光學部份與D/A轉換、濾波、類比放大部份完全分隔,以使干擾降到最低。

各位應該都還記得LP唱盤時代,日本直接驅動唱盤的抖動率與轆規格低得驚人,但是其所重播出來的聲音表現卻仍然不敵規格遜其甚多的皮帶帶動式唱盤,其理為何?很簡單,直接動式唱盤就像日光燈,它是不停在閃動的;而皮帶帶動式唱盤的品質在一般人眼裡幾乎是一樣的,反而日光燈更廉價。但是在極為挑剔的人眼中,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以我為例,要我長時間在日光燈下寫稿,眼睛容易疲勞,而且無法完全寧靜下來;反之,在白熱燈泡下寫稿時,心情變得非常沈靜,而且眼睛不易疲勞,從CD唱盤、日光燈、我們來看看數位與類比。音樂本來是非常自然的類比型態,它就像是白熱燈泡;但是基於商業利益的考量,工程師們將它弄成不自然的數位型態,它從白熱燈泡變成了日光燈。好了!變成日光燈之後唯有工程師們深知它的缺點,於是想盡辦法在日光燈上加裝穩定器以降低閃爍,然後又將青冷的燈光弄成暈黃的,以期能有白熱燈泡的韻味,然而,再怎麼增加機件,它能夠與自然的白熱燈泡相比嗎?不能!永遠不能。

歐美的血液

有鑑於此,歐美一些CD唱盤的小廠幾乎都是往CD唱盤中的最末段類比放大部份著手改進,而更聰明者則深入的對整個CD唱盤的機體振動作更進一步的研究。Marantz CD-95就是這麼一部CD唱盤。Marantz!許多讀者心中不免存有疑惑,它到底是日本貨還是歐美貨?其實Marantz早已加入了飛利浦公司的資金,骨子裡流著一些歐美的血液,這也是飛利浦「以夷制夷」的政策,在日本生產,在日本銷售,以搶奪日本的市場。各位難道沒留意到,飛利浦與Marantz的許多機型都是一模一樣的,這種商業手段與混血汽車同出一轍,是突破非關稅障礙的良方。

Marantz CD-95的金香檳色與圓角的造型顯露出一股溫潤的感覺。十三公斤的 重量則流露出穩重之風。

結構精良厚重

Marantz CD-95是以其旗鑑CD-12(即飛利浦的LH-1000)為藍本,將二機式改為一機式,其中所有外型設計、箱體結構與雷射讀取、電子線路等幾乎都是原樣移植過來,以我對現今日本CD唱盤的了解而言,我認為在不到四萬元的售價中,唯有Denon 3520可以與Marantz CD-95一較長短。而環視歐美CD唱盤,先不論音色,純就作工之細緻,箱體結構之精良來講,也可能只有英國的Meridian 2O7 pro或206(少了前級部份的207 pro)可以與之相較。先來看看CD-95的外觀吧!CD-95的外型與CD-12機械操控那部幾乎一模一樣,所不同者就是CD-95上多了幾個選曲操控按鍵。所有繁瑣的操控功能全部隱藏在一片可翻動的面板下。對於這些操控功能,我一點興趣也沒有,因為它與所有日本機種大同小異,沒什麼值得深究的。從外表金香檳的顏色及表現處理來看,您會誤以為這是一部塑鋼機體的CD唱盤,可是當您直著腰想純以手臂的力量將它拿起之時,您就會發現您錯了。十八公斤的重量令您不得不彎下腰,然後借重腰力將CD-95抬起。原來這是一部「純金屬打造」的CD唱盤。本來,我還以為CD-95左、右二側板是一種高阻尼式的塑料(看起來很像),可是當我用螺絲起子將整部CD-95拆開之後,我才赫然發現那二塊厚厚的側板是用鋅合金去鑄出來的,這種鑄體很像Revox的盤式錄音座骨架,結實無此,而且人手沈重。為什麼要作得那麼結實厚重呢?與抑制振動有關。再小心拿起頂蓋板,那也是厚厚的一塊鋁板,而不是薄薄的一片。在這塊頂蓋板上還有設計堅固的透氣孔。大部份的CD唱盤都沒有透氣孔,可見其機內工作溫度並不高;而Marantz CD-95需要透氣,此亦可知其工作的溫度高於一般CD唱盤。對於音響迷而言,機器摸起來冰冰的不如溫溫的,而摸起來溫溫的則又不如燙燙的,如果真會燙手,那才叫人放心。當然這都是長期以來中了「純A類」的毒所致。

用料考究

CD唱盤的心臟是讀取系統,Marantz CD-95的讀取系統是用那一型呢?毫無疑如,是飛利浦最高級的CDM 1系統,這型讀取系統的底座也是用金屬鑄出來的,在精度及抗振上有非凡的效果。另外CDM 1雷射讀取頭的鏡片也早已捨塑膠不用而改用玻璃的,如此一來雷射光折射的精度也提高不少。在電源方面,CD-95採用傳統式變壓器,但是它有多組抽頭、負責分別供應數位、類比、顯示窗的電源,而且每組電源都有獨立的穩壓設施。二個濾波電容各6800μF,算是相當充足的供電。CD-95的DA轉換一樣是16bits,4倍超取樣的設計,不過所用的IC是TDA-1541 A S 1。上面還印有一個皇冠標誌。據我猜想可能是最高等級的TDA-1541 A吧。整個CD-95的內部密密麻麻,一看就知道是部嚴謹的作法。從CD-95把電源部份與電子部份分開放置來看,CD-95很注重干擾的隔離。整個底盤都是用厚厚的金屬板製成,而且全機結構部份均為金屬製成,難怪機身全重達13公斤。最後在背板上,除了RCA輸出之外,CD-95設有同軸及光纖輸出。這與一般CD唱盤都一樣,就沒什麼好提的了。

Marantz CD-95的雷射讀取部份為最好的CD M1部份,這個系統底座為金屬 鑄成,雷射讀取頭的鏡片也採用玻璃,使得拾取的精度大為提高。

Marantz之聲

在結構上以及造型上Marantz CD-95無疑是傑出的。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它在聲音上的表現。在搭配上,擴大機是用Linx Vega前、後級,喇叭是ProAc Super Tablette加Rogers LSB-1超低音,另外還用了Rogers LS3/5A加Rogers LSB-1。而擴大機尚有用Electroco mpaniet的Preampliwire II前級與Ampliwire65的後級。不過最後的定稿還是採用Linx Vega前後級配ProAc Super Tablette加Rogers LSB-1,因為這一套系統速度感較快,解析力也較強。先說Marantz CD-95的音色吧,我舉一個例子來講它:Meridian 2O7 Pro的音色如果說是健康明朗,較富陽剛氣息的話,Marantz CD-95就要比它還柔化三分,少了幾許剛性。拿什麼軟體來聽最能夠分辨這種特性呢?Paul Mauriat的演奏曲一試便知。您只要一聽那清脆而又帶有一點軟性的鈸聲,就能夠馬上體會到這種音色的特色。這種鈸聲是非常迷人的。除了鈸聲,您還可以聽大鍵琴的聲音,它們清脆得像被微風拂過的風鈴,每一次碰擊後都帶有延長的尾韻。我可以肯定這種柔美的音色是Marantz一貫的音色,雖然十幾年前的Marantz聲音比現在更軟、更柔,但是我仍然可以確定那種Marantz之聲是流傳下來了,所不同的是隨著時代的需求,Marantz的聲音已經不是全然的軟調。

甜與美為主

再來我要講速度感,從任何可打擊樂器在接觸打擊的那一剎那,我們都可以聽出這部機器暫態反應的快慢;或者從連續的定音鼓或大鼓的敲擊中,我們亦可了解這件音響器材的速度快或慢,以Marantz的設計哲學而言,他們並不想把器材設計成反應非常快,因為反應快的機器有點像在走鋼索,假若一不小心,就會反得壞處。這話怎麼說呢?因為單只要「快」是不行的,您必須還要令機器能「甜」、能「美」,而這「快」、「甜」、「美」三項加起來可就不是一般較便宜的機器所能達到的。像Mark Levinson、Cello、ARC、等等Hi-End級器材當然可以達到這個要求。所以為了取其折衷,Marantz的設計師寧可讓CD-95的速度慢一點,而保持了大部份的「甜」與「美」。畢竟,廣大的愛樂群眾是在享受音樂的,而不是如我們這些音響評論員般,一天到晚緊張兮兮,吹毛求疵的在「分析」音樂。

低頻段能量及控制力如何?Marantz CD-95的低頻段能量相當適中,從中低頻到極低頻都沒有過量的感覺,它比Meridian 2O7 pro及Revox 226 s的量感要少一點點,但是聽起來依然存有豐潤的感受。而在中頻人聲處,CD-95就表現出一股不急不徐,頗為優雅的迷人腔調,我打一個比喻您可能就了解了:有些CD唱盤的中頻是張小燕型的,速度快,調子高,雖然很清楚,但難免予人咄咄逼人的壓迫感;而有些CD唱盤的中頻就像是深夜十二點以後凌晨在節目中廣播的語調和速度,不太慢也不太快,恰到好處中還帶有一股迷人的韻味,聽了讓人心生寧靜之感而不會繃緊神經。Marantz在中頻部份的表現有如凌晨,這是我喜歡的特質。

這是Marantz CD-95的側板與頂蓋。側板由厚重的鉛合金鑄成,而頂蓋亦為厚厚的鋁板,這二樣東西都有助於振動的降低。

在中高頻到高頻這一段,是一般人耳最容易感覺刺耳的頻段,如果這段頻段的量感遠遜低頻的話,那一定會顯得毫無生氣與透明感:反之,則會變得單薄刺耳,不耐久聽。而Marantz CD-95這個頻段與低頻部份平衡得非常好,它讓整個音樂聽起來不刺耳,柔軟中還帶著應有的剛性、適度的表現出樂器的質感。除此之外,Marantz CD-95的高頻聽起來總有堂音充足的感覺,好像一切的聲音長度都延長了一些,總之,它的高頻表現出柔美而又帶著不刺眼亮度的一種迷人色彩,非常適合安詳的聆聽音樂。

Marantz CD-95的極高頻也是柔柔淡淡的,不帶一絲白熱的火氣,當然,這會令有些「嗜食極高頻」者感到還不夠味。我想,CD-95本來就不是為那些「少數民族」而設計的,那些人應該去買Marantz CD-12或Tempest、Micromega等高價機種才是。

表裡如一

以整部Marantz CD-95的表現來看,它像極了自身的外型與顏色,我建議讀者們只要朝CD-95那金香檳的淡淡金黃色彩以及圓角的造型設計去聯想,就一定能夠正確的想像出Marantz CD-95的音色及其他表現。或許,我應該說Marantz CD-95就是一部不折不把、表攫如一的雷射唱盤。

聽Marantz CD-95雷射唱盤時,宜先採用Monster的訊號線,M-1000是上選。如果覺得速度嫌慢些,且不夠精凝,那麼應該換用Straight Wire的TMI,保證有立竿見影之效。如果用了Monster M-1000時仍然刺耳,那麼應該換的是喇叭,或是必須重聽審視聆聽空間的吸收/反射比率。以Marantz CD-95不到四萬台幣的實售價及表現而言,我想,在這個層次中只有不同性格的Denon 3520可以與之交鋒。而對於那些不願花更高價買歐美Hi-End CD唱盤,卻又對較廉價日本CD唱盤有著心理障礙的人而言,Marantz CD-95的確散發著誘人的魅力。尤其是那些喜歡考量造型、操作、機身重量等因素的精打細算型音樂迷,Marantz CD-95更是值得佇足考慮的。
TOP
33#

羽商艺术家No.6.10合并式功放         参考零售价RMB:2380.00元/台
羽商艺术家No.16.0合并式胆机   参考零售价RMB:9800.00元/台

斯巴克MT-12合并式真空管声频功率放大器                       参考零售价:2800.00元
斯巴克M6合并式真空管声频功率放大器                            参考零售价:4800.00元
斯巴克TA30合并式真空管声频功率放大器                         参考零售价:3300.00元
斯巴克MT-35合并式真空管声频功率放大器                        参考零售价:3800.00元
斯巴克SC-10真空管前置放大器产品                                  参考零售价:16800.00元
斯巴克A300B合并式真空管声频功率放大器                        参考零售价:9800.00元
斯巴克A-88T合并式真空管声频功率放大器                         参考零售价:7500.00元
斯巴克743D合并式真空管声频功率放大器                          参考零售价:6000.00元
斯巴克SC-6L/SC-6LS真空管前置放大器                              参考零售价:4600.00元
斯巴克734A合并式真空管声频功率放大器                          参考零售价:4500.00元
斯巴克765A合并式真空管声频功率放大器                          参考零售价:6100.00元
斯巴克9084D分体式末级真空管声频功率放大器                  参考零售价:19800.00元
斯巴克220C(2002版)合并式晶体管音频功率放大器          参考零售价:2500.00元
斯巴克220Ci合并式晶体管音频功率放大器                         参考零售价:2000.00元
斯巴克170/270P分体前后级音频功率放大器                      参考零售价:5500.00元
斯巴克265Ai合并式纯甲类晶体管音频功率放大器                参考零售价:4500.00元
斯巴克DP12EX数码家庭影院中心产品                               参考零售价:5800.00元
斯巴克D1205.1A五声道高保真声频功率放大器                   参考零售价:2980.00元
斯巴克CD-15B带升频功能高级CD播放机                            参考零售价:2600.00元
斯巴克CDT-15A带电子管输出高级CD播放机                       参考零售价:3800.00元
斯巴克HA-2高保真耳机功率放大器                                   参考零售价:2200.00元

钟神AV-899                    参考价格:3600.00元
钟神AV-899C                  参考价格:5500.00元
钟神JA-88D                    参考价格:5500.00元
钟神JA-1A /JA-99C          参考价格:4800.00元
钟神JA-2/JA-100             参考价格:33800.00元
钟神汇丰二号                  参考价格:3100.00元

金琅优闲1号音箱                         参考市场售价:5200.00元/对
金琅优闲2号音箱                         参考市场售价:2800.00元/对
金琅优闲2号豪华版MKII音箱          参考市场售价:3980.00元/对
金琅优闲5号音箱                         参考市场售价:6180.00 元/对
金琅月亮河(MINI版)音箱            参考市场售价:5800.00元/对
金琅月亮河Ⅱ型音箱                     参考市场售价:7600.00元/对
金琅月亮河音箱                           参考市场售价:9200.00元/对
金琅AC-782音箱                          参考市场售价:3980.00元/对
金琅AC-782(经典版)音箱           参考市场售价:6200.00元/对
金琅乐神音箱                              参考市场售价:9200.00元/对
金琅乐神2号音箱                         参考市场售价:9800.00元/对

马兰士CD6000 CD机                  参考价格:2300.00
马兰士CD7300 CD机                  参考价格:3900.00
马兰士CD19 CD机                      参考价格:4800.00
马兰士CD17MKIII CD机               参考价格:7300.00
马兰士SA8400 SACD机               参考价格:8400.00
马兰士PM7200 合并式功放          参考价格:3180.00
马兰士PM17SA 合并式功放          参考价格:8800.00
马兰士PM14SA 合并式功放          参考价格:14600.00
马兰士DV3500 DVD机                参考价格:1198.00
马兰士SR3500 AV功放                参考价格:2300.00
马兰士SR4400OSE AV功放          参考价格:2700.00
马兰士SR4500 AV功放                参考价格:4400.00
马兰士SR5500 AV功放                参考价格:6300.00
马兰士SR9600 AV功放                参考价格:32000.00

翩美I21 合并式功放         参考零售价:12000.00元
翩美I30 合并式功放         参考零售价:26000.00元
翩美CD21 CD机               参考零售价:14000.00元
翩美CD31 CD机               参考零售价:27000.00元
翩美DVD26 DVD机          参考零售价:19000.00元
翩美DVD30 DVD机          参考零售价:38000.00元
TOP
34#

Roksan的背后是什么?




    

Roksan(乐圣)对于不少发烧友来说,仍算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品牌。这对于一个历史悠久、内涵优秀的英国品牌来说,确实是一件令人非常惋惜的事情!不过,这种情况目前已有所改善,像《视听技术》10月号这篇《无法释怀的Roksan情结》的文章,将有助于您深入了解Roksan的历史渊源、荣誉地位和音色取向。相信再加上实际的聆听后,您最终会认同这么一种观点——“Roksan可能是唯一一个未被挖掘的英国优秀品牌”!

无法释怀的Roksan情结
李宇凡

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对于Roksan(乐圣)这个英国品牌,我的感受是:——“既熟悉,却又陌生”。
首先,为什么说是“熟悉”的呢?因为在我发烧热度颇高的1989-1991年,每每翻开《WHAT Hi-Fi?》或《Hi-Fi NEWS》,我都会在杂志的用家照片中,看到一些自豪、兴奋的面孔——他们都是Roksan Xerxes或Radius模拟唱盘的玩家。只见他们怀里抱着Roksan的唱盘,就象抱着自己的孩子,脸上满是幸福、陶醉的笑容,而在其个人感受的字里行间,则处处洋溢着对这两款唱盘的赞美、热爱之情,好象只要拥有了Roksan的模拟唱盘,就可以拥有最美妙的音乐……。他们的激情足以感染每一位读者!于是,我留意了一下Xerxes和Radius唱盘的售价,发现它们的售价并非属于很便宜的那一类,Xerxes为2000英镑(Linn Sondek LP12/Lingo 2300英镑、Wilson Benesch The Full Circle 1995英镑),Radius为850英镑。但对于这些LP玩家来说,它们似乎已成为不二之选,拥有它们本身已经是一种荣耀!那么,Roksan真的有如此神奇吗?这些唱盘的韵味真的是如此诱人吗?很自然地,Roksan这个牌子便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了。
那为什么又说它是“陌生”的呢?因为,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在国内的音响杂志中几乎没有看到关于Roksan的产品介绍和器材评论,以致这个历史悠久的著名英国品牌,在许多发烧友心目中,仍是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对于其音色特点、搭配要领可谓懵然不知。就拿模拟唱盘来说,Roksan Xerxes连续18年获得《WHAT Hi-Fi?》五星评价,评语是:“它令人震惊地将解析力、规模感、动态和时序性融为一体,真是一件辉煌地作品。”但在许多人心目中,英国的模拟唱盘似乎贵的只有Linn 12、便宜的只有Rega P3可选……。Roksan被埋没如此,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呀!而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寻觅Roksan的踪影,但无论在音响展还是在音响店都无法一睹其芳容,只是98年在某杂志社的试音室里听过Roksan Ojan 3/3X音箱的表现,其脱俗的造型、甜美柔和的声音,以及英国箱少有的精确和大气,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造成Roksan目前这种被动局面,其前任代理商应该说难辞其咎。

以模拟技术为尊
近来,由于某些机缘,使我又有一个全面、深入了解Roksan的机会。首先是在台湾《音响论坛》15周年纪念特刊上,在“主笔怀念经典器材精选”部分,资深主笔柯逸郎特意把Roksan Attessa三分体CD唱机列为自己的收藏。柯逸郎认为,使用密纹唱盘的皮带传动、弹簧避震技术而设计成的CD唱机,基本上声音都被公认为上乘,Roksan Attessa 就是这样一台机器。但柯逸郎觉得Attessa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台不需要升级的CD机”!Attessa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元器件的换代而让您有升级的冲动,“是一部可以终生相伴的CD机”(柯逸郎语)。由此引起我对Roksan浓烈的兴趣,再追溯一下它的发展沿革,发现Roksan真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公司,它对音乐美感的追求似乎永不停止。
Roksan 成立于1985年,这正是CD冉冉升起、LP日趋没落的时代,各大品牌,特别是日本厂家争相恐后地推出新的CD机型号,即使像三菱、日立、NEC这个的大厂也期望在CD机市场分一杯羹。而传统的LP唱机品牌则无心恋战,基本上不愿意再开发新产品。连DECCA、Philips等著名唱片公司也在其LP封套上打上“Digital Remaster”之类的字样,莫不以与数码沾上关系为荣。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当年的香港《音响世界》杂志上,看到著名的唱头生产厂家SHURE竟然也推出一台型号叫ULTRA D6000的CD机!而Roksan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立之后的第一件产品竟然就是一台密纹唱盘,而且还不是英国常见的那种廉价的入门级产品,它就是从Hi-End级的Xerxes。这在当时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Roksan对音乐美学的执着追求。Roksan一直认为: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这款Xerxes便是最好的印证,它一经推出便长盛不衰,被乐迷们视为经典,以致Roksan不得不循众要求,在1995年和2005年分别推出Xerxes十周年、二十周年纪念版。Roksan稍后在1989年推出的Radius密纹唱盘同样大获成功,时至今日仍在继续生产,称得上是一个常青型号,也是《WHAT Hi-Fi》五星评价的当然得主。时至今日,Roksan对模拟技术仍是孜孜不倦,目前相关的产品包括:TMS2及Radius 5模拟唱盘、DXP SE/DXP唱头放大器、Shira 2 MC唱头/Corus Black MM唱头、Nima unipivot/Artemiz Precision唱臂。
Roksan的主设计师Touraj Moghaddam对音响和音乐有着深刻的认识,在设计CD机时,就充分考虑到振动对音乐的影响,将LP唱盘的避震技术运用到CD机上。其实,早在推出Attessa 三分体CD机前,Roksan在1990年推出的一款CD机DP1时,已经为转盘/解码分体式结构。这种结构加上以LP技术来校声,声音好是一点也不感到意外的。令我稍感意外的是,这款DP1的外形很脱俗,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英国CD机,浑身散发美国产品的大气、德国产品的精细和瑞士产品的创意。Roksan似乎一开始就不想生产廉价的CD机,因成本限制而牺牲音质的事情是Roksan最不愿意做的,它的密纹唱盘如此,它的CD机也是如此!Roksan的目标是:设计音质超群的作品,但价格又不像那些美国、德国的Hi-End级产品那么昂贵,价格仍是在大部分发烧友所能承受的范围内。高品质的声音,相对低廉的价格,Roksan就是这样凸显它的性价比。

从奖项看性价比
那么Roksan的性价比究竟高不高呢?也许这是一个主观的问题,但通过一些客观的事实,将有助于您更全面了解Roksan的性价比。我最近突然发现这么一个事实:在一向强调性价比、一向以照顾中低价位产品的《WHAT Hi-Fi?》上,并不是走平价路线的Roksan竟然是在《WHAT Hi-Fi?》上获Product of The Year(年度最佳产品)、Super Test Winner(超级测试赢家)、Best Buy(超值产品)称号或五星评价最多的一个英国品牌!其它还有来自《Hi-Fi NEWS》和《Hi-Fi choice》等杂志的奖项。我在Roksan的网站粗粗数了一下,各型号获得的奖项竟然有82项之多!其中光是五星以上的奖项,《WHAT Hi-Fi?》就慷慨地给出了29项。获奖的产品基本上涉及了Roksan所有的型号,例如Caspian 合并式功放获得《WHAT Hi-Fi?》五星评价、《Hi-Fi Choice》2003-2004 Product of The Year、《Hi-Fi NEWS》2004 Award Winner的奖项;Kandy 合并式功放获得《WHAT Hi-Fi?》2002-2003 Awards、2004 Best Stereo Amplifier(500-800英镑)等奖项;Kandy CD机获得《WHAT Hi-Fi?》五星评价、《Hi-Fi Choice》Best Buy称号…….。此外,Roksan在日本、香港同样深受好评。在158期的《立体声》杂志上,著名音响评论员小林贡竟然是用Roksan最便宜的Kandy合并式功放去推B&W 800D!我觉得某个牌子、某个型号偶然获一次五星,并不稀奇。但如果一个品牌旗下的产品能够大范围、长时间、连续性地在《WHAT Hi-Fi?》等权威刊物上获得最高的评价,就不是一种偶然现象了,其中肯定有一种必然的内在关系。按照我的理解,这应该是由于Roksan这个品牌以及旗下的产品,其某些内在的特质与《WHAT Hi-Fi?》这些杂志所倡导的理念是吻合的,而且声音也符合英国媒体评论员们的审美要求,能够引起他们的好感,也许《WHAT Hi-Fi?》、《Hi-Fi NEWS》、《Hi-Fi Choice》的评论员心目中想的是——“哦,Roksan,英国声就应该是这样的!”

宁静、高贵、细腻,这就是Roksan的特质
近期有机会接触多款Roksan产品,发现正如英国媒体所描述的那样,它们真的很迷人!
Roksan的声音通透纯净,润泽柔和。Roksan的声音是透明的,但它不是光芒耀眼、苍白空洞的玻璃,让您看着觉得单调,甚至刺眼,它更像一块珍贵的翡翠,绿得是那么有灵性,它的绿似乎是可以滋润心田的。例如,同样搭配声底透明、清澈的Amphion“夜莺”音箱,就很容易揭示Roksan Caspian(里海)合并式功放在这方面的优点:这时的声音是如此细腻、精致,但却没有一丝单薄、尖锐的感觉,音乐背景宁静之至,是一种能令人安下心来听音乐的声音。若论效果,和“夜莺”音箱的绝配“音乐之旅”ECI-3相比起来,也是各有千秋呢。声音通透却不锐利、清晰却不单薄、纯净却富有韵味…….,Roksan似乎将许多看似矛盾的因素统一起来了,这正是它的过人之处!
Roksan的韵味浓淡相宜、高贵脱俗,尽得模拟精髓。不像某些英国功放的声音“浓得化不开”,Roksan的甜度恰似著名的石硖龙眼:清甜却不腻口,而且还爽脆多汁,在甜味中蕴藏着另一种芳香,泌入肺腑,让人吃了还想吃。苏东坡以前说“日啖荔枝三百颗”,按照荔枝现在的甜度和口感,那肯定然是让人上火兼消化不良的。但吃清甜、润喉、爽口的的石硖龙眼,却正是一样让人大快朵颐、赏心悦目的享受,肯定是多多益善啦。个人认为,Roksan的CD机、功放,在声音的均深受密纹唱盘的影响、打上了烙印。在它们身上,您可以感受到当年Xerxes、Radius以及当今TMS2密纹唱盘的声音美态,譬如轻盈、生动、亲切、宽松等等,可以说它们呈现的就是一种活脱脱的“黑胶味”!
由于时间所限,我只能很粗浅地描述了自己对Roksan的感受。主观方面的评论或许每个人会有不同,但Roksan所走过的历程、所获得过的奖项,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有助于您更深入地去撩开Roksan的面纱。特别让人高兴的是,目前Roksan产品在国内市场很实惠,比原产地的售价还要低!例如Hi-End级的Caspian 合并式功放在英国售价为1000英镑,折合人民币15000元,但在国内的售价仅为13800元;还有屡获大奖的Kandy CD机在英国售价为650英镑,折合人民币9750元,但目前国内售价为8750元…….。
Roksan,真的很值得您去欣赏。品味之后,我完全相信您将会认同我这个观点——“Roksan,很可能是唯一的一个未被挖掘的英国优秀品牌!”

附:Roksan产品年表

1985年 XERXES模拟唱盘
1986年 DARIUS书架式音箱
1987年 ARTEMIZ唱臂/SHIRAZ唱头
1988年 ARTAXERXES HI-END级唱头放大器
1989年 RADIUS转盘/TRABRIZ唱臂/CORUS唱头
1990年 ROK S1前级/M1单声道后级
1991年 ROK DP1转盘/解码分体CD机
1991年 TMS模拟唱盘
1992年 ATTESSA转盘/解码/电源三分体CD机
1993年 OJAN 3/3X落地式音箱
1994年 ROK ONE书架式音箱
1995年 XERXES十周年纪念版模拟唱盘
1998年 CASPIAN HI-END系列
2000年 KANDY中价位系列
2001年 CASPIAN DXPSE/DXP唱头放大器
2002年 TMS2模拟唱盘
2003年 RADIUS 5转盘/NIMA唱臂
2003年 KANDY系列改良至MKIII版本
2004年 CASPIAN系列改良至M-1版本
2005年 CASPIAN FR-5音箱
2005年 XERXES二十周年纪念版模拟唱盘
TOP
35#

http://www.avbuzz.com/bbs/hand/hand-thread-76318.html



-90% new
-with manual
-Digital out: BNC
-analogue out: RCA (gold-plated)
-top-loading CD player
-floating design like a LP turntable
-Released in 1994.
-The final upgraded version of high-end CD player by Roksan of DP1
-The sound quality is superb - warm, detailed, controlled, and easy going.
-Original price £1500
-sell at HKD 10,000
-100% working without problem.
-Interested parties please send me email and phone number.


This is a Roksan Attessa ATT-DP3.P CD player.
Released in 1994 as third stage upgrade of the Attessa CD player line, this extremely well built British player received a Hifi Choice recommendation, and was awarded \\\"CD Player for 1997\\\" by La Nouvelle Review du Son. To quote Hifi Choice \\\"...Roksan in particular, have evidently surpassed themselves, preparing a CD player that\\\'s so full of musical beans that our panel declared \\\'classical listeners should be ready to air conduct when auditioning this player\\\'. A compliment, of sorts, for one of the more pleasant surprises in our 20 way test, the Attessa earns itself a recommendation.\\\" The sound quality is superb - warm, detailed, controlled, and easy going. It is a grown-up and sophisticated sound, easy to listen to for long periods, capable of working well with a wide range of musical styles and amplification choices.

It is a top loading player with magnetic puck to hold the disc in place, and a four stage suspension system to isolate vibration. It is very substantially built, and therefore pretty heavy. The various sections of the player each have independent power supply feeds, and a high-stability master clock circuit is used to control the digital data. Buttons are minimal with eject, forwards, backwards, stop and play/pause provided only, while on the rear gold phono analogue sockets, BNC (coaxial) digital and IEC mains inlet are provided.

The magnetic puck and all three transport bolts are supplied, as is a standard mains cable.
最后编辑GXDFLC
TOP
36#

日本SONY的台式CD机购买指南
如果喜欢索尼自己米又足的话直上XA7ES,再者XA50ES,XA5ES,777ESJ,555ESJ。米少的话上XA3ES,此机在XA7ES(除SACD机之外普通CD机新款的旗舰。老款旗舰为X7ES。),XA5ES,XA50ES,XA3ES等款机中唯一的走动光头,其它为光头固定的,碟片移动的。此机光头为市面有卖的KSS-240A。XA系列是索尼最后期的CD机,再后就是97年后产的SACD(超级音频CD)机了。XA之前的是ESJ系列的。ESJ之前的是X?ES……
注意,CDP-?ESD是索尼的早期机子,也就是索尼差不多最老的机子了(还有老一点的),也就是八十年代早中期的产品,声音来说老的当然是最差的,期中CDP-555ESD的机子最不值得购买,DA部分为一块1541(索尼好多低档机里也会用到,马兰士的新款旗舰用的是1541,但采用的是精选特级的,详细为1541AS2带皇冠标志的),ESD系列最高级的为X7ESD,其DA为精选级双PCM58后序带S的。
提供喜欢索尼的朋友参考。


试下用555ESD和333ESJ对比一下你就知道后者比前者要好出几多了。333ESJ看起来比555简洁,但其布局极其合理,两个变压器在一个仓,转盘和电源整流在一个仓,数字和模拟部分又一个仓,其中模拟部分用到好多音频专用的蓝色薄膜电容。最明显333ESJ的声场、力水、声底的厚度要比555ESD要好很多。但333ESJ的光头不好找(虽然它是九几年的新款机),而88年的555ESD光头较易的找到,与它同样光头的机有302ES,303ES,502ES,552ESD,553ESD都一样的,其中最便宜的302ES(两百多元的机子)转盘部分和他是一模一样的,打开底盖直接把连着一块调整光头激光功率和寻迹取聚焦的电路板的整个架连同光头一起搬过去这样换光头就最简单了。但除了302ES这机子之外其它的机就只能拆光头,虽然它们光头是一样的但它们连着的那块电路板不一样。拆光头就很麻烦,要把光头旁边的磁片全拆下来,反正就太麻烦了……
玩555ESD的朋友记住,如果你的555转盘部分坏了就直接买一台正常的CDP-302ES的机子更换就行了,如果是我更换的话十多分钟时间就够了。但如果单拆光头的话最起码要差不多一个小时。


列了这样多的CD机居然漏了333ESD。上面我所说的ESD机子光头都一样,这个333ESD的也不例外。另请注意这台333ESD转盘部分完全和303ES,还有553ESD一模一样,更换光头直接打开三个弹簧支架的螺丝整个架搬过去就行了。但如果是302ES的话你就要拆光头了,很麻烦的,如果你的螺丝刀不好用的话很容易就搞坏螺丝而拆不下来了。302ES的支架只和555ESD的一个样。
可是话又说回来,333ESD的价格和303ES的也差得不远了,不是很值得。像555ESD的302ES差价那么远的机子当然值得了。333ESD的音频部分设计和555ESD很接近,都是一块1541作DAC。普通,远比不上双PCM58的。
敬告各位玩此类光头机子的朋友们,这类光头一般不存在老化不认碟的问题。即使老化你调一点点转盘左角的那个激光功率的电位器随便再用三几年应不成题(索尼的151A光头就不一样,没有仪器和技术的话可能你这一调便使光头完全完蛋了)。但这光头最怕的问题便是透镜动作的那条轴粘上尘污而上下动作困难,很多朋友的机不读碟但将整台机倒过来它就可以工作了,可正常摆放的时候便又不读碟了,解决这个是最困难的了。本人最怕搞这个故障,有时候搞好了可过一段日子毛病又回来了。另此类行磁的光头的机子不宜侧着试机,有些朋友为了证明这种机子读碟能力牛而将机子侧着身子播放来试,这是最大的错误。这样的话磁光头移动阻力增大第一时间会烧毁驱动的三极管子和光头的线圈被摩擦短路或开路。
回13楼的,索尼的机子因为修理容易,光头问题容晚解决还有用料足。所接触的机子里最难侍候的是松下的机子,光头易死,读碟能力差而最不值得玩。还有健伍的也不行,山水的机用料最好可声音又不行。安桥的机用索尼头的可以,但它家总喜欢用东芝的光头很讨厌。狗仔(JVC)的机用K2解码的机不错,但价格贵了一点,但不爽的是它家很多是自己的光头。说来说去还是索尼的和天龙的机好,天龙差不多都是索尼的光头。其中用240A和150A的光头的机比较后期。越老的机用的料就越多,机子也就越重,声音也就越不好。新款的机越重的话当然就好咯,可价格又贵


补充一部分常见索尼的机子和所用的光头型号:
222ESD,227ESD,228ESD,507ESD,337ESD,338ESD。这些机子用的一样是行磁光头,都是151A,此光头故障率远比555ESD,553ESD那个BU-1系列光头的要高。且光头小器,调大一点点激光功率好易击穿发光管而报废。建议这此类光头的机子不要首选。BU-1光头的为85或86年的机子,151A头的为88,89年的机子。
还有高级机系列的X33ES,X333ES,X55ES,X555ES,555ESA,777ESA,X7ESD,X77ES,X777ES,333ESJ,555ESJ,777ESJ等机子用的大多是190光头或272光头。此类行磁光头型状和553ESD的BU-1光头很相似但不能通用。另此类光头不好更换,广州可以维修,但价格会吓你一跳。相对耐用度还是要输给553ESD里的BU-1。
还有索尼的CDP-???系列的机子,也就是没有ES后尾的。里面也有高档的机子,X500和X900就是一个例子。89到90年的机子常用的是150A光头,像CDP-750,950,970等就是。今天的目光来说,此光头不担心坏,因为市面上的210A和212A是通用的。
还有90年代初期的机子大都是240A光头,此光头耐用度高。中国市场的CDP-311,397,411,897低价机都是用这个光头。高级机XA3ES也是这个光头。
还有更后期的XA?ES系列的为光学固定光头了。
TOP
37#

淡淡幽情.風華絕代 Accuphase DP-70V CD唱盤

劉漢盛


     在台灣尚未解嚴之前,我記得經常會聽到一個口號,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當時我不知道最先說這句話的人立論基礎在那裡,我也不知道對這句話懷有憧憬的人憑藉的是什麼?不過,有一點我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與大陸的「軍威壯盛」脫離不了關係。解嚴之後,去大陸旅像到自家廚房一樣方便,台灣的人民發現大陸原來是千瘡百孔。於是,恐共的心態一轉,變為「憐共、輕共」,從此,再也很少聽到人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了。畢竟,再過九年就是二十一世紀,擁有十一億以上人口的大陸才正要「經濟學台北」,而台北還要自我反省「新加坡能,我們為什麼不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中國人還好意思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嗎?我想,純粹以音響迷的標準來看世界的話,我在此要大膽的說一句:什麼時候台灣能設計生產出像AccuphaseDP-70V雷射唱盤這種高級產品,中國人講那句話就可以理直氣壯而不會臉紅。
像Accuphase DP-70V這種外型的唱盤,一般廠商或許都設計得出來,只不過要做到像DP-70V如斯精美絕倫者,倒也如鳳毛麟角。

日本第一

其實,我的要求可能是太嚴苛了些,放眼大下,美國絕對作不出像Accuphase DP-70V那樣精美、細緻、聲音又有極佳表現的雷射唱盤;蘇俄能嗎?別提了!英國呢?英國雷射唱盤在機械結構上與Accuphase差了十萬八千里。荷蘭呢?飛利浦最高級的系列都是日本Marantz生產的,您說怎麼辦!法國呢?也不能!我屈指算算,全世界大概祇有西德、瑞士與丹麥三個國家可能可以製造出像Accuphase DP-70V的雷射唱盤。但是,請不要忘了,這三個國家CD唱盤的機械轉動系統還是要向飛利浦購買;而Accuphase卻是日本自己生產的。因此總評而言,AccuphaseDP-70V幾乎是其他國家根本無法望其項背的。當然,在您還沒有看過、摸過DP-70V之前,您或許會認為我言過其實,但是,祇要您親自使用過它,親自抱過它,您的「抗拒」心態必然瞬間減少五成。

DP-70就是像一個受過良好教育要舉手投足優雅無比的貌美淑女,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都完美無比。但是,以我的觀點而言,似乎太過矜持了,以致於少了一點「野性的活潑」。

V字招牌的內在美

像Accuphase那部著名的C-280前級一樣,從280進展到280L,然後是280V,這部DP-70雷射唱盤也已改良成DP-70V。這個「V」字代表看什麼意思呢3不是「勝利」,而是「Versatile」。這個「卓藝」當然代表看Accuphase自身的驕傲與自我期許。先不說別的,一部雷射唱盤要淨重24.3公斤並非容易的事。DP-70V怎麼會那麼重呢?很簡單:電源重、機箱重。人家的電源變壓器小小一個,而DP-70V大大的二個;人家的機箱鐵板薄得會隨聲波而震動,而DP-70V 以手指敲起來卻沈篤篤的,都是重裝甲 ;人家的承盤、抽屜是塑膠製品,而DP-70V卻是鋁鑄的。或許DP-70V的線路板比別人多了一塊,但是,線路板加上密密麻麻的零件也沒有幾兩重,再者,機身二邊暗紅色的木鑲板也重不了多少。所以,Accuphase DP-70V真正的重量就在那些金屬材料上。有必要做得那麼厚重嗎?絕對有必要,因為「厚重」可以吸收、抵抗許多外來的震動,以及自身電源變壓器屁線路板的振動,這也是「好聲」的必要條件之一。當然,那麼精緻的金屬加工也是您要為DP-70V付出高價的原因之一。

超級豪華精緻的外表如果沒有足以相襯的內在,那麼剛好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DP-70V並非如此,它可以說是「表裡如一」,而且,這種高級的「裡」也是您付高價的最重要部份。它的內在到底有那些是值得稱道呢?首先,DP-70V的D/A轉換器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級的2OBit D/A轉換器,這種轉換器在目前的理論上已經是極限了,它有傳統l6Bit D/A轉換器的16倍精密,這部份的失真實測是0.0007%。毫無疑問,它是目前最精密的D/A轉換器。

D/A轉換器如此,那個數位濾波器也是20Bit、8倍超取樣的。而由於取樣頻率高達8倍,亦即44.lKHz ×8=352.8KHz,這高於20KHz的頻率事實上就是極高頻噪音( 352.8K?/FONT>20K=332.8KHz)。它會由D/A轉換器送出來,因此就要設計一個低通濾波網路,DP-70V採用一種稱為三階(18dB)GIC Butterworth的濾波網路來處埋極高頻噪音。這種高度精密的濾波網路也要不少成本。

為了澈底解決數位高頻噪音的干擾,DP-70V當然採用數位、類比二組完全獨立的供電。有些較廉價的機型雖然在線路上的供電分成類比、數位二部份,但仍然共用一個電源變壓器。這種作法無法避免高頻噪音的串入。除非像DP-70V一樣,類比、數位各給一個獨立的電源變壓器,DP-70V不僅如此,在類比那個電源變壓器上,它還設計成左、右聲道獨立二個繞組,以達左、右聲道獨立供電的目的。同時,為了防止高頻噪音由靜電或電磁干擾傳遞,Accuphase DP-70V還在類比與數位線路之間以厚金屬板隔離,以期做到最佳的屏蔽。這些「裝備」的錢也是由您來付的。

一機兩用

DP-70V還有一項裝置是歐美廠牌所無,那就是四組數位「輸入」。沒錯,是「數位輸入」而不是「數位輸出」。這四組中有二組是光纖輸入.二組同軸輸入。這四組數位訊號輸入有什麼用途呢?原來這是連接BS Tuner ( 衛星節目)及DAT用的。Accuphase DP-70V自豪於內部D/A轉換的優異,因此希望用家不必購買額外的DSP,祇要將BS Tuner及DAT的數位訊號交給DP-70V來處理就可以了。當數位訊號一進入DP-70V,它會自動分辨其取樣頻率是為32KHz(BSTuner)、44.lKHz(CD)、或48KHz ( DAT),而作自動轉換。換句話說,您花了大錢所真的DP-70V其實是雙機一體 ( 雷射唱盤及DSP )。從這個角度來看,則DP-70V實在是相當便宜。

除了四組數位輸入之外,DP-70V還有二組數位輸出(同軸、光纖各一),這是為數位錄音而留的伏筆。說起數位錄音,讀者們應該知道,目前以Sony為首的R-DAT正遭受到飛利浦開發出來,而與日本松下合作的DCC ( Digital Compact Cassette)數位 / 類比混用錄音座的「騷擾」。以十年的眼光來看,數位錄音帶絕對是未來的主流。本來大家都以為R-DAT穩佔市場,現在飛利浦採取「以夷制夷」的策略,也要在市場上分一杯羹,看樣子好戲才要上演。不過,無論是R-DAT也好,DCC也好,「Digital Out」一定是用得上的。以後您買雷射唱盤或DSP可要注意這一點。

按捺不住心頭小鹿

雜訊整形器可以降低量化雜音,「解強」線路可以還原「預強」的訊號,這二項裝置大部份高級機都有,祇不過DP-70V將這二項工作作得更好而已,例如DP-70V解強的偏差可以達到0.001dB,而相位差異也保持在1.5度以內,這都是驚人的成就。

在遙控器上,通常都會有音量控制,一般的音量控制採電子式,或以遙控來驅動馬達去轉動音量控制器。這二種方法當然各有利弊。而DP-70V卻非如此,據資料所言,音量是經由那個20 Bit的D/A轉換器來控制的,它的控制範圍是4OdB,每一級可作到l dB的微小差異。我對這套系統不甚瞭解,不過看起來倒是蠻新穎的。

除了上面所言之外,DP-70V也不忘備有XLR平衡式類比輸出端子,讓使用平衡式前、後級的人可以一氣呵成,平衡到底。

當然,Accuphase DP-70V的內在美不止這些,不過諸如零件用料之事就不必在此多費筆墨了。畢竟,對DP-70V有興趣的人光看上面那些優點心頭應該就已「小鹿亂撞」了。以下,還是讓我們來看看DP-70V在聲音上的表現吧!

在DP-70V的內部,除了轉盤系統之外,其餘包括變壓器、線路板等,通通都是「成雙」的,Accuphase把「分離」的設計概念作了最大的發揮與最佳的詮譯。

野性與矜持

醜話先說,DP-70V唯一令我實得有必要深入探討,並嘗試更多搭配以彌補其弱點之處在於「過份的約束」。什麼是「過份的約束」?DP-70V就好像一個受過良好教育、舉手投足優雅無比的貌美淑女,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都完美無比。但是,這樣的一個完美淑女以我的觀點而言,似乎太過矜持了,以致於少了一點「野性的活潑」。換句話說,它少了一點「味道」。關於這種「野性的活潑」,在我的經驗中Mod Squad Prism Ⅱ的「活性」就非常好。當然,Prism Ⅱ的造型,作工與DP-70V有雲泥之別,這是後話。DP-70V這種「過份的約束」或許在搭配一對十分活潑的喇叭之後可以獲得改善。但是,在我這對已有「過份的約束」傾向的Mirage M-l身上,它卻是唯一讓我無法釋懷之處。

照妖鏡

唯一的不滿說完,以下就全是優點了,不要以為我寫這篇評論不夠嚴謹,手拾得太高了。事實就是事實,DP-70V有那些優點,我就應該老老實實的將它寫出來。首先,我要稱讚它的透明感與解析力實在棒極了,那種清清如水、巨細靡遺的澄澈真的不是尋常機器所能達到的。這種感覺在krell雷射唱盤身上也有聽到過。至於何者為傻就不是隔了那麼久的印象所能比較的了。有人向我推薦一位黑人女歌手的CD,香港音響類雜誌與廣告也在熱捧中。我用二萬多元的雷射唱盤聽起來尚可,但是放入DIJ-70V之後,馬上發現這張CD在堂音的再生上有嚴重的問題,它有看過短又不自然的堂音。因為DP-70V的透明感與解析力,使得這張CD的缺點暴露無遺,這就是DP-70V的強處之一。

繞指柔與百練鋼

DP-70V的弦樂非常的細緻,而且細緻得真美。我想這是Accuphase優良傳統之一。用它來聽「與狼共舞」那張CD中的弦樂時,真是柔美得無法形容。光是柔美,則DP-70V還不足以稱奇。它在柔美之餘竟然還能發出有「重量感」的管弦樂。此處的「重量感」並非指低頻量感比別人多,而是指它在中頻以下頻段有一股反應迅速而又堅實約力感。這種力感在管弦樂中表現得最好,在綱琴上則次之。我必須說,在別的機器上少有這種感覺。

在深度感方面,可能由於透明及高解析力的關係,我發現音場的深度感有向前傾的感覺。然而,在寬度上DP-70V就非常的好,它好在能夠向二邊擴展而不致於中空,整個音場中的橫向排列還是相當均勻且清楚;不像有些雷射唱盤,音像在音場中間會有稍感模糊的缺失。若是以音樂廳真正的舞台形狀來看,DP-70V的音場形狀是比較接近真實的。

在動態對比方面,DP-70V表現得非常好,音樂上強弱的對比十分鮮明,一曲巴畢羅里指揮的「馬勒第五」只要敬上第一樂章的前十分鐘,任何機器在這方面的表現就可一覽無遺。DP-70V的確不凡。當然,這上面如果能再加上一些「野性」恐怕就能達到十全十美之境地。

勻稱中兼得鮮明

在全頻段的分怖上,DP-70V均勻極了,沒有突出的高頻,沒有強調的中頻,也沒有過多的低頻,它果真如一個極有教養的淑女般,將身材保持得既勻稱而又不惹火。不過,請注意,我並不是說DP-70V在聲音的特色上,成就平平,雖然它的身材勻稱,但是我仍然覺得DP-70V有一股「鮮明」的美感。它就好像一個淑女明胖皓齒,在淡粧下容光煥發一般,我相信這種感覺任何人都會喜歡。

最後,還要提DP-70V的一項優點,那就是聲音的密度很紮賓,音粒特別飽滿。這項優點使得音場中的音像更為浮凸,就好像「音響論壇」的CD照加了影子一般。我想,也正是因為聲音密度紮實,而使得DP-70V在沒有特別突出的頻段下仍能散發出「鮮明」的魅力。關於這糾,Krell CD機在印象中也非常的好。

經過二十年的努力,日本的喇叭在國際上仍然沒有地位;而日本的擴大機開始表現出其「精工細雕」的一面 ( 雖然還沒有普遍建立聲譽 );但是,我認為日本的雷射唱盤已經足以令歐、美汗顏。若說歐、美的雷射唱盤還有生存空間的話,那是因為日本這些發出好聲的CD機都幾乎部是高價品。有朝一日,這些高價日本機如果把售價降得與歐、美機一樣的話,日本的CD機將繼卡座、調諧器、錄影機、隨身聽、碟影機之後,把歐、美CD機完全趕出市場之外。當然,Accuphase DP-70V已經在做這項工作了。
TOP
38#

英国QUAD(国都):

99系列
99 FM收音头 价格:6800元/台
99 CD播放机 价格:7600元/台
99 CD-S(192kHz/24bit)CD播放机 价格:12800元/台
99 CD-P(192kHz/24bit)CD播放机 价格:19800元/台
99前级(带遥控、LP放大) 价格:10800元/台
99立体声后级(88W X 2) 价格:7600元/台
99单声道后级(每声道150W) 价格:12800元/对
909立体声后级(140W X 2) 价格:13800元/台
909 Mono单声道后级(300W/台) 价格:38000元/对

经典系列
Quad QC-24经典(纯A类电子管前级) 价格:13800元/台
Quad II 40(40WX2台)经典单声道(KT88)电子管功放机   价格:45000元/对
Quad Classic(15W)单声道电子管功放机 价格:29800元/对

高级喇叭
Quad 988 高级静电喇叭 价格:68000元/对
Quad 989 高级静电喇叭 价格:88000元/对
Quad 11L书架音箱 价格:6880元/对
Quad 11L(黑檀木)书架音箱(全球限量纪念版) 价格:8800元 
Quad 12L书架音箱 价格:7800元/对
Quad 12L(黑檀木)书架音箱(全球限量纪念版) 价格:9800元/对
Quad 21L落地音箱 价格:10800元/对
Quad 22L落地音箱 价格:12800元/对
Quad L-SUB旗舰级超低音 价格:16800元/只

OCTAVE(八度)功放机:

真空管合并功放机
V40 价格:(连内置黑盒)56000元
V50 MK2 价格:76000元/(连MC唱头放大)86000元
V70  价格:(连内置黑盒)台 73000元

真空管后级放大器
RE280 /MK2 立体声65瓦×2(镀铬) 价格:台 82000元
RE280 /MK2 4×6550/3×ECC82(镀金) 价格:台 84000元
MRE120 单声道130瓦/4欧(镀铬) 价格:台 158000元
MRE120 4×KT88/2×ECC82 /1×6C5(镀金) 价格:台 172000元
MRE130 价格:对 183000元
BLACK BOX 黑盒电源供应增强器 适合1后级和合并机用(JUBLLEE和V-40除外) 价格:对 14500元

真空管前级放大器     
HP300 价格:55000元/连摇控(连MC唱头放大)73000元 
500/MK3 价格:86000元/连摇控(附加平衡输出)台 118500元 
HP 500SE LINE 价格:台 122000元
HP500 SE MM/MC 价格:台 143000元

CASTLE(城堡)音箱:

HOWARD S3(候活) 价格:24800
STIRLING3(斯德林) 价格:14800
CONWAY3(康伟) 价格:16800
PEMBROKE(彭搏) 价格:8900
WARWICK3(和域) 价格:9500
DURHAM3(德咸) 价格:7500                      
RICHMOND3i(列治文) 价格:4800
KEEP2(杰普)中置 价格:4600  
COMPACT(康柏)书架音箱 价格:3600 
COMPACT(康柏)中置 价格:3500
COMPACT(康柏)超低音 价格:9800

PMC音箱:

DB1-CH + 价格:17600元
DB1-S + 价格:16300元
TB2-CH + 价格:22000元
TB2-S + 价格:18700元
GB1 价格:29500元
FB1+ 价格:46000元
OB1 价格:77800元
AB2 价格:66000元
IB1-CH 价格:103000元
IB1-S 价格:88000元
IB1-R 价格:128000元
DB1-MC-CH + 价格:7300元                      
DB1-MC-S + 价格:6800元
TB2-MC-CH + 价格:8800元
TB2-MC-S + 价格:7700元
LB1-MC-CH 价格:14800元
IB1-MC-S 价格:36200元
IB1-MC-CH 价格:42000元
IB1-MC-R 价格:52000元
IB2-MC-S 价格:59000元
IB2-MC-CH 价格:69000元
IB2-MC-R 价格:78000元
CB-6 价格:37000元
MB2-MC 价格:77000元
MB2-MC-S 价格:71500元
MB2-MC-R 价格:96000元
BB5-MC 价格:103000元
BB5-MC-R 价格:128000元
IB2-CH 价格:149000元
IB2-S 价格:125000元
IB2-R 价格:175000元
LB1 价格:38000元
LB1-SIG-W 价格:48000元
MB2-R 价格:250000元
MB2-CH 价格:210000元
MB2-S 价格:182000元
MB2/XBD-CH 价格:490000元
MB2/XBD-S 价格:370000元
BB5-CH 价格:285000元
BB5-R 价格:320000元

BRYSTON(拜事通)功放机:

BP-26LINE 价格:49900元
连D /A 解码 价格:64500元
C-2B   SST 价格:39600元
C-3B   SST 价格:45500元
C-4B   SST 价格:51500元
C-7B   SST 价格:99000元    
C-14B   SST 价格:105000元
100B LINE 价格:57000元
连D /A 解码 价格:69800元
连PHONO-MM 价格:64500元

多声道系列
SP 1.7 价格:83000元
6B SST 价格:83000元
9B SST 价格:88000元
875 价格:89600元

英国audiolab:

audiolab 8000s 合并式放大器 价格:7800元
audiolab 8000Q 前级 价格:9500元
audiolab 8000M 单声道后级 价格:6900元×2台=13800元
audiolab 8000P 后级 价格:6900元
audiolab 8000CD 播放机 价格:9500元

英国Rogers:

M300i合并功放机 价格:8800元
TOP
39#


數位世界添新秀 Krell MD-2 CD轉盤 DSP CD唱盤

Audio Research DAC-1 數位處理器PS Audio Superlink 劉漢盛

DAC-1依舊維持了Audio Research一貫的造形風格。


    各位!在這個數位的新代裡,沒有沒勿想要得更好的數位之聲呢?假如您要,那麼最佳的途徑就是購買一部DSP(數位訊號處理器),讓這部機器來將您的CD音樂帶到另一個境界。DSP目前的普遍嗎?不算太普遍!這是我坦誠的回答。為什麼不普遍?問題之二是各說各話;問題之三是尚有改良空間。假若能夠三個問題,我相信大家都十分樂意使用DSP。因此,今天在正式評介Audio Research DAC-1、Krell DSP及PS Audio Superlink 數位處理器之前,先讓我們來討論那三個問題。

阻礙DSP普及化約三大問題

為什麼DSP的價格仍居高不卜?無法達到經濟生產量是最主要的原因。目前幾家較有名氣的歐美產品如Theta、Krell、Wadia、PS Audio、Aragon、Meridian、Arcam等都不是大規模的工廠,無論是外箱的設計製造,或者內部零件購買都無法「以量制價」。所以,當您把一部電腦主機和一部DSP拆開比較時,您當然無法「諒解」為何電腦主機祇要二、二萬,而DSP即動輒十幾萬。不過,以廠方的立場而言,電腦僅是運算、儲存資料的工具而已,庸俗得很;而DSP即如樂器一般再生音樂,它是「藝術品」。藝術是無價的,音響迷唯有心存感激的將DSP帶回家。當然,也有許多廠家認為「無價並非高價」,而將DSP的售價訂在凡夫俗子可以承坦得起的價位上,如PS Audio與Aragon即是一例。是否DSP將會一直維持高價政策呢?不會,從Wadia、Krell、Theta相繼推出較廉價的機型來看,DSP價格的合理化指日可待。屆時,一部一萬多台幣的DSP,必然讓大家覺得價廉物美。

第二個問題是「各說各話」。什麼是各說各話呢?目前,市面上最強的DSP (不是最貴) 大概就是Theta、Krell、Wadia三種牌子。而這三個廠牌為了讓自己的經銷商產生信心,紛紛寄送「敵我優缺點分析」的白皮書給經銷商,以挖敵人瘡疤、顯自身優點為主要訴求點。我手邊就有這三份精彩的說明分析資料,例如Wadia宣稱他們是六十四倍超取樣,就「有人」指出Wadia的六十四倍是偷機取巧,以二組三十二倍併合而成。當然,Krell很光榮的說自己是貨真價貿的六十四倍超取樣。Theta則輕描淡寫的將超取樣撥到一邊,而大肆宣揚其可變程式的數位濾波部份如何了得。至於DSP的心臟DAC (數位類比轉換器)大家都不願去強調。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都是買別人的現成品來裝上的,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當然,Krell一直強調他們DSP的最末端是以純A類來作類比放大;而Wadia提出證據,說他家的「時序誤差」比別家要低得多;至於Theta,雖然沒有特別強調什麼,但是今年美國Hi-End音響協會 (Academy for Advancement of High End Audio) 卻把數位系統獎項頒給他們,光是這點,宣傳噱頭也就夠了。

除了上述情況的「各說各話」之外,各家也為一件事爭論不休,那就是光纖的問題。Theta、Proceed堅持光纖的聲音不如同軸數位輸出,因此遲遲不使用光纖;而其餘廠家則認為光纖有其使用上的必要性。依我的看法,那些堅持不用光纖輸出的廠商遲早也會加入光纖的行列,不過,他們可能會採用AT/T的ST光纖,而不是一般通用的日本東芝Toslink規格。而且,也將會強調他們使用的光纖是玻璃光纖 (Glass Fiber)而非一般的塑料光纖。我想,在未來的數位世界裡,DSP不是僅供雷射唱盤使用而已,它還要使用在衛星廣播、影碟上。因此,無論廠家怎麼說,選用一部附有光纖端子的DSP才是較正確的選擇。

第三個問題是「尚有改良空間」。換句話說,大家怕「買了就落伍」,關於這個問題,多數廠家都強調他們的產品可以每年花一些錢作「升級」,但是,大部份的消費者仍然抱看期待的心理。其實,技術上的「升級」不是消費者斯坦心的,他們真正在意的是今天花二十萬買它,明年卸不值十萬。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唯有廠商在訂定價格時手下留情,不要有「開市吃三年」的舊觀念。

光纖傳輸面面觀


與Krell、ARC外形比起來,PS. Audio明顯的有不最無奈的事實。

解決上面三個問題之後,我們就要開始檢視此次評論的主角Krell MD-2 CD轉盤部份與Krell DSP CD唱盤、PS Audio Superlink,還有新加入數位俱樂部的Audio Research DAC-1數位處理器,我想,由於ARC的DAC-I是新露臉的東西,因此先由它說起。從外表觀之,UAC-1與ARC其他產品沒有二樣,還是那副端正的造形,面板上最左邊是電源開關,再來是Normal / Invert切換,這是讓相位反轉180度的裝置。有許多讀者一直不太瞭解這個切換開關到底要放在Normal上或Invert上。其實它不一定要放在那裡,祇要您在聽音樂時隨手切切看,選擇音像凝聚、音場深遠開潤、實體感較強的那邊就對了。再往右是一個三段Input切換開關,它明確表示DAC-1有三組輸入。轉到背面,DAC-1與眾不同處開始顯露出來了。除了輸出端子與別人一樣之外,它約三個輸入端都與眾不同。它的同軸數位輸入用的不是RCA端子,而是專業用BNC端子。這種端子比RCA端子更可靠,而光纖輸入部份則採用AT/T的ST端子,這種端子與常見的Toslink端子不同,而且,DAC1的光纖是「玻璃光纖」而非一般「塑料光纖」。我想,有必要在這裡解釋玻璃光纖的好處。玻璃光纖的頻寬比塑料光纖來得寬,傳送損失比塑料光纖小;更重要的是,玻璃光纖的「散射」情況非常的低,遠低於塑料光纖及銅線(包括平衡型銅線),它可使訊號傳導的「時序誤差」減低。什麼是「散射」與「時序誤差」呢?講大道理恐怕讀者看來乏味,我就以實例來講吧!玻璃光纖由於愈往外層,其折射率愈大,因此光線自動的都會集中在內部非常小的直徑內作全反射前進。由於所有經由光線傳導的頻率所定的路徑距離都差不多,因此不會產生高頻、中頻、低頻的到達時間誤差。而塑料光纖由於傳導光線的內徑要比玻璃光纖大得多,因此,各頻段從此端到達彼端的輸送距離就有長、短之別。通常高頻訊號每走一呎的時間大概要花1.5ns (ns為十億分之一秒);而中低頻的訊號走一呎大概要花25ns。同此,如果塑料光線或銅線愈長,其產生的時序誤差也就愈大。看到此處,讀者們當知,無論是用坡璃光纖、塑料光纖或刪線來傳送數位訊號,其訊號線的長度是愈短愈好,否則,時序誤差將會太大。

天皇般的D/A轉換器

AT/T的ST端子與玻璃光纖、還有同軸的BNC端子使得ARC的DAC1變得與眾不同。這是外部上的不同,而內部上,DAC1又有何驚人之舉呢?當然有,首先要說的就是那個Ultra Analog所生產的DAC (數位/類比轉換器)。各位不要小看了Ultra Analog這個牌子,它可能是目而數位界中最貴、最好的DAC,到目前為止,我知道的僅有Star、VTL的DPS中使用這種東西,尤其是Star,它用了二個 (Ultra Analog祇用一個就是二聲道了 。外,據聞將要推出的Mark Levinson天王巨星級的DSP,也使用Ultra Analog的DAC (它也將用AT/T的ST端子)。因此,讀者們不要小看這個DAC才十八Bits、八倍超取樣而已,它可辣得很。而在濾波部份,DAC1採用日本NPC的IC,而在NPC旁還有一個Yamaha IC負責32、44、48KHz的自動切換。

接下來,我們看看電源部份,DAC1內部有三個電源變壓器,一個供應數位輸入及濾波級,另一個供應數位/類比轉換器啟用;最後一個給類比輸出級使用。放眼望夫,紅色的Wima電容佔去大部份空間,寬箔的雙面線路板也可容納大電流行走。在右邊那個大片的類比放大線路板上,左右聲道獨立分離。輸入部份皆由J-FET把關,輸出部份則是MOSFET。在這塊類比放大線路上,ARC運用了他們最新的DEC (Decoupled Electrolytic Capacitor)線路,據稱可以使旁路電容在中頻與高頻處表現得更好。看來,ARC是卯上全力在設計這部DAC1,就祇差沒把真空管用上而已。

Krell的德政

DAC1的聲音表現暫且不表,我們先來看看Krell MD2轉盤與DSP CD唱盤吧!讀者們都知道Krell有一部很貴的MD-l轉盤,它那厚厚的壓克力蓋與油壓降下的設計讓人看了實在忍不住想買。而當MD2在CES展出之後,讓全球的代理商倒油一口冷氣,先不提它沒有MD1l那四個巨型避振器,光是那個「薄如蟬翼」的壓克力上蓋就讓全球代理商們覺得前途一片黑暗。後來經過代理商們的力爭,Krell總算採納忠言,將上蓋改成與MD1一樣厚厚的蓋子。至此,代理商們才恢復信心。這MD2與MD1一樣,最讓我看不順眼的就是那個醜陋的遙控器,幸好我很少用遙控器,也就原諒了它。以前我就說過,Krell MD1、MD2的作法其實是脫胎自Micromega,祇是Krell將它精緻化而已。而這種設計方式,卻也是最簡單、最有效、最無副作用的方法。沒有抽屜承盤,沒有進、出的機械裝置,最少的震動源,這一切都使雷射轉盤的諸多問題回歸自然。至於心臟部份,MD2採用的是飛利浦CDM4系統,而非MD1的CDM3系統。

當我拆開MD2的頂蓋之後,我發現二個有趣的事情,原來整座拾取信號的機械系統祇是用四個彈簧頂住而已,彈簧裡並沒有螺絲當其支柱。也就是說,這個拾取系統幾乎可以隨時移位的。我想這種設計大概是想求得最佳的避震效果吧!除此之外,MD2的頂蓋反面貼著藍色的吸震膠,以吸收來器頂的震動。值得注意的是,MD2附有一個小CD鎮,這個CD鎮拿掉試試看。

MD-2的面板及背板十分簡潔扼要,沒有什麼可提的。至 於機內所用零件,當然一本Krell的傳統,例如電阻就用軍用級Dale RN 60D,這已是大家都已習慣的事了。環視目前的CD轉盤產品,MD2必然可與其大哥MD1一樣,成為高品味人士所追逐的對象。可喜的是,MD2的售價比起MD1要便宜許多,可讓許多人再「望梅止渴」。我倒希望Krell在未來能夠推出更便宜但一樣好的MD3,這樣一來,大部份的人就可以享受到Krell的「德政」了。

由於Krell的SEP-64 X與SEP-32 X售價不是一般人可以隨意親炙的,因此Krell在今年推出了結合MD2與數位處理器的一項產品,它的名稱就叫DSP。這部DSP的外形與MD2大同小異,除了面板較厚,操控功能略異之外,其餘與MD2差不多。但是,DSP其實不僅是一部完整的CD唱盤而已,它是與Accuphase DP-70V一樣,具有另外一組數位訊號輸入。也就是說,這部DSP本身也可以當作另外一部轉盤的「DSP」。這種貼心的設計多花不了幾個錢,但有時卻也用得上。

在面板左邊,Krell DSP也有0度、180度、解強等顯示;而右邊則是CD、Input l、2、3等四組顯示。背板上的類比輸出有二組,XLR平衡式與RCA各一,其餘則都是數位輸出/入。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光纖輸出/入除了Toslink端子外,尚可加裝AT/T的ST端子,可見Krell也已預見AT/T的ST端子將是未來高級機種的標準配備。

照顧貧苦大眾的 Superlink


外形酷似MD-2的Krell DSP是一部完整的CD唱盤,它亦可單獨地當成D/A轉換器使用。/Krell MD-2、DSP別超代理.售價:MD-2 110,000元,DSP 145,000元

平價而Hi-End的PS Audio的產品雖然極少在本刊露臉,但是它早已是音響迷心目中平價而又具有Hi-End設計理念的傑出廠商。早在大家尚未熟知被動式前級的優點時,他們早已在自己的前級上裝有被動與主動的切換,讓用家能夠聽到較中性的聲音。而在大家尚末流行堡機時,他們的前級就是「插上電源就已通電堡機」,不必另按「Power」開關。有關PS Audio公司的歷史沿革,本刊另有專文訪問報導,我在此不能掠何灣嵐之美,因此就直接將鏡頭跳到Superlink的身上吧!

Superlink是PS Audio生產約二部DSP之一(另一部為更便宜的Digitallink,外表承襲著PS Audio一貫的設計。面板左邊是四個金色觸點,分別是「On」、「Coax」、「Optical」 、「Invert」等四個,祇要用手一摸,它就能變換功能。先說「On」吧!它並不是電源開關,而是打開訊號通路的開關。前面我也提到PS Audio習於將電源線直接銲在線路板上,不另經過電源開關,以達隨時熱機的目的。這部Superlink亦是如此設計。其餘「同軸錢」、「光纖」、「反相」功能我不知已說過多少次了,在此不擬再述。在面板右邊,有三個燈,分別是「Data Stream」、「Pre Emphasis」、「Copy Guard」。「Data Stream」表示本機過在操作中,有訊號流通過。「Pre Emphasis」表示目前播放的CD有「頑強」過,所以重播時Superlink會自動將它「解強」。什麼是「頑強」?有些CD在錄製時為求更佳的訊噪比,因此在高頻處將訊號加強,而在播放時,就必須像杜比系統一般將它「解強」還原,否則高頻部份將太突出。這個功能也是許多高級機所具備的。最後一個「Copy Guard」功能我倒是第一次看到。這個訊號打指示什麼呢?當它亮著時,就表示目前進入Superlink的數位訊號有防止被錄的保護裝置。這個打號的主要作用在於「告知」,因為Superlink祇有數位輸入,而沒有數位輸出,事實上地無法透過它再做數位轉錄。

電源供應用上Solen電容

面板簡單扼要,背板更是如此,祇有一個同軸數位輸入,一個Toslink光纖輸入(就是普通看到的那種),以及一對Tiffany RCA插的類比輸出。由於Superlink比一般同體積者還要沈重,因此我以為它的電源變壓器應該不小。待拆開頂蓋一看,方知它「重」的原因在於所用機箱鐵板比一般機種還厚,加上內部有三小型變壓器,所以才有如此穩重之感。以一部DPS而言Superlink零件不算少。那三個變壓器亦如DRC1一般,負責三部份的電源供應。三個變壓器雖然令人感到「實料」,但是三個變壓器前的三個Solen電容更令我好奇。讀者皆知,Solen是世界上少數的高級電容,一般廠製機是極少花大成本來用它,祇有不惜工本的自已裝瘋子才會用它。如今Superlink竟然拿它們放在電源供應上,這我倒是第一見到。不過據Superlink的設計Bob Odell所言,Superlink的好聲祕訣也與它有關。

在Superlink的主要心臟上,他們用了二個Burr Brown的l8Bits、8倍超取樣DAC,而數位濾波則用Yamaha YM3434的,另外,也用了一個Yamaha YM3623BS/PDIF作32K、44.1K、48KHz自動轉換之用。類此訊號輸出則以Op. Amp行之,並非如Krell或ARC DAC1密密麻麻的一塊類此線路。當然,Op. Amp在製作成本上要比整塊類比放大還來得低一點,不過,論起其「聲音」的話,鹿死誰手則尚未知曉。Superlink內部介紹至此,接下來又要跳接回Krell DSP的試聽經驗,Superlink的聲音表現將留到最後才說,這是否「好酒沈甕底」呢?看完本文您就知道了。

Krell DSP整體感相當平街在試聽ARC DAC-1與Krell DSP時 ( MD2就不必試聽了),代理商送來的一條AT/TST端子的玻璃纖維訊號線,可惜無用武之地,因為我手邊沒有Wadia或Barclay的轉盤(它們都有AT/TST端子),決定選用Krell MD2來作轉盤,以Audioquest Video Z來連接PS Audio Superlink及DAC1l (DAC1l附有一個BNC /RCA端子)。前級用MBL6010、後級VTLManley350、喇叭Mirage M-l;一切附件如常。首先,我要說說Krell DSP的優點。Krell DSP似乎沒有SEP-64 X配MD-1那般極端強而清楚的解析力,它變得比較柔化些,這好比木雕的刻痕比較淺。樂器的線條則依然是屬於有適當剛強質感的細緻。這也是Krell一直保有的風味,也是我相當喜歡的風味。Krell的這項特質也是Theta與Wadia所較不注重的地方。說實在的,Krell與Theta的DSP我幾乎每部都聽過了,唯有Wadia始終仍停留在「在別人那裡聽過」的階段。以這三個牌子相較,Theta中、低音基礎最雄厚,音場也最寬廣,但是高頻與極高頻部份不夠細緻。Krell的解析力、透明感皆強,但與Theta一比,線條就稍嫌瘦了點,而不過它也最柔。Wadia的解析力實在不錯,不過一與Theta相比,就露出較冷的本質。現在我聽Krell DSP,感覺到這部CD唱盤有綜合Theta與Krell優點的趨向,但是,它並非擁有Theta那麼雄厚、寬廣的個性,而是同時兼有細緻、溫暖、柔和的味道(一點溫暖)。而且,在一邊聽Krell DSP時我一邊回想,它的味道似乎與Accuphase DP-70V有幾分神似 高頻透明、細緻不刺耳、中頻並不突出,但相當凝聚,低頻量感也僅適中而已,整體感覺相當平衡。可惜Accuphase DP-70V早已送還代理商,不然可有得比了。

數位新秀DAC-1


Superlink也使用了三個變壓器分別負責數位輸入、轉換與類比輸出部份;在變壓器旁的電容就是大名鼎鼎的Solen,據說Superlink的好聲就與它有關。

終於等到ARC開聲了,它的聲音究竟如何呢?對不起,它不是許多人所預期的ARC之聲───寬廣、勇猛有力,中低頻雄厚。反而,它作到了相當細緻的美感,尤其是高頻與極高頻,這在許多ARC的擴大機上是不容易找到的。為了DAC1這個特點,我很不甘心的反覆與Krell DSP及PS Audio Superlink比較。最後,我不得不承認,在聆聽古典音樂的時候,DAC1在弦樂透明、甜美的感覺上要略勝Krell DSP及PS Audio Superlink一疇。同時我亦警覺到二件事,一是Utra Analog 的DAC難道果真如此傑出?二是ARC這幾年致力於運用FET作為放大元件的技術可能已經十分成熱,否則,以ARC祇能算是數位領域的菜鳥身份而言,怎麼能設計出如此傑出的DAC1。當然,這部ARC的DAC1售價對不會便宜,我粗估至少也在十萬台幣以上(美金3000元)。

平衡也是DAC1的一項大優點,前面我已提到,它不像ARC的擴大機,特別注重中頻與低頻的雄渾表現。我想,這可能也是聽慣ARC味道的人不習慣ARC SP-14、SP-15的原因之一。雖然如此,DAC1在低頻段的量感上還是比Krell DSP要多上一點點。事實這一點無關宏旨,一條訊號線就改變這種差異了。重要的是DAC1有不輸給Krell DSP的解析力,無論是高頻或低頻的解析力都非常好。而在聲音的個性上,我覺得它反而離Theta較遠而與Krell較接近,這對Krell而言並不是太好的消息,因為又多了一個競爭者。不過,以目前Krell在市場上的勢力而言,ARC的DAC1可能還要猛衝一陣子才行。

鮮明的Superlink


ARC的DAC-1雖然不使用真空管,但精密的線路與紮實的用料依然令人歎為觀止。

最後,終於要聽PS Audio的Superlink了。當我聽到它所發出的第一聲時,我嚇了一跳,怎麼是那麼飽滿、那麼強勁、那麼鮮明、那麼寬廣的聲音?這簡直有比較這三部DSP的輸出。果然不錯,Superlink最大,DAC1次之,Krell DSP最小。其中DAC1與Krell DPS的差距較小,Superlink與它們二者的大小差距較大。輸出大有好處嗎?未必,如果不是真正有實力,別人祇要將音量再推大聲些就可以了。所以,當我把DAC1與Krell DSP扭大聲再比較時,Superlink的這些特色依然存在,以下,就讓我逐條細說。

Superlink的每一段頻域都十分鮮明,這份鮮明感在流行音樂時很明顯,如人聲、鼓、電貝司、鈸等樂器即是例子;而在聽古典音樂時,也會赫然發現弦樂器的紋理整個變得清晰起來,而且低頻的基礎也比一般還強。與Krell DSP及DAC1一比Superlink好似一舉都故意要人看清礎,而Krell DPS 及DAC則是儘量不想引人注目。我想許多人一定會喜歡Superlink這種鮮明的個性,尤其是聽流行音樂時。

堅實的感覺

堅實的感覺是Superlink的另外一項特質。什麼是堅實的感覺?走起路來有風,一步留下一個腳印,移動時有重量感,這都是堅實的感覺。DAC1與Krell DSP就比較細、比較輕、像練就輕功一般,踏沙無痕。當然這是比較誇張的形容,不過您可以往這個方向去想就是了。由於堅實,因此樂器的實體感也非常好;由於堅實,樂器、人聲的線條也不會太細,當然,也不會太粗。這堅實、實體、粗細適中的特質結合起來就又是一番景象?就象本刊CD照片有加影子般,是立體感十足的,而不是平面的。老實說,Superlink這種立體感肯定比DAC1或Krell DSP來得強。

Superlink的音場前後位置十分清楚,而且比較向前,佈滿著整個從喇叭一線到牆的空間,DAC1與Krell DSP在音場的最前端並沒有到那麼前面。此外Superlink的層次,而DAC1與Krell DSP則是比較柔和的層次。不過三者都一樣清楚。

在速度感上,Superlink最快,DAC1次之,Krell DSP的速度與DAC1差不多,不過由於較柔,所以感覺上還要比DAC1慢一點點。基本上,速度的優點會表現有衝擊性較強的音樂上,如果長線條者,那麼能起的作用就少得很了。當然,能夠做起事來迅速俐落,這是每個人想得到的。

極高頻稍有不及


Krell DPS是以MD-2轉盤結構為主,再加上數位處理器(圖中右半部)而成。

以上所說的這些優點,讓PS Audio的Superlink看起來好像天下無敵般,它難道沒有短處嗎?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機器,有一得便一失,我們選購音響就是要選他人之長來補自身之短,唯有外行者才會買來的新的短處,令自已雪上加霜。Superlink的短處在那裡?首先,它的極高頻延伸無法像DAC1及Krell DPS般在視線以外自然遠颺,它是在視線以內就消失了。也就消失了。也就是說,它的延伸不如DAC1及Krell DPS那劇般高。由此,也影響到極高的堂音完整性。這個短處一定要在極佳的音響系統上才能清楚的呈現。如果環境太吵,或是本身系統的極高頻延伸不佳者可能就聽不出這項短處。

弦樂不如DAC及Krell DPS細緻也可算是Superlink個性上的瑕疪,這份細緻與否我想應該與DSP中最後的類比放大部份有關。DAC1與Krell DPS在這方面都投注大量心血,因此才有如此成果。妙的是,PS Audio前級聲音一向也似細緻著稱,而Superlink卻沒有在這方面用力,我想這或許是設計師的個性取向吧!

整個比較過程完成之後,我細細的思考著PS Audio 這部Superlink的成就。以約DAC1及Krell DPS三分之一的價格,而能達到這麼高的水準。這是否意謂著DSP其實可以做得又好又便宜?

論盡群雄

看到這裡,讀者們或許意猶未盡,認我對於Krell DPS與ARC DAC1、PS Audio Superlink在聲音上描述不夠詳細。其實祇要您參透玄機,這些敘述已經夠了。或許,讀者中百分之五想購買高價DSP的發燒人仕希望我自已對Krell、Theta、Wadia、ARC的看法。我在此可以告訴您;以外觀加聲音表現加穩定性而言,我最傾向Krell。如果純祇論聲音表現一項,那麼我私下較喜歡Theta的味道。而Wadia呢?由於我較少機會接高觸到它,對它的瞭解也最少,因此理當敬陪未座。不過 Wadia最近頻頻出招,轉盤部份也委由TEAC製造,因此可以可此預期他的成就。而ARC,我想祇要他們的數位班底夠強的話,短時間內應該可以加入三雄俱樂部的競爭。至於Superlink,它實在令我驚訝了,雖然在高頻與極高頻的細緻甜美方面它尚不如前四者,但是衝著它各方面傑出的表現,我認為它是目前C/ P值最高購買的DSP。
TOP
40#

超强HIFI器材价格完全手册12007年02月15日 星期四 18:37此处的价格仅供参考,多为厂家报价,目的是给大家一个大致价位的概念


按器材类型分类



功率放大器

----------------------------------




雅马哈(YAMAHA)报价:
YAMAHA AZ1 13500
YAMAHA AZ2 7500
YAMAHA 2400 6400
YAMAHA 1400 4900
YAMAHA 750 3950
YAMAHA 650 3900
YAMAHA 450 2000
YAMAHA 640 3400
YAMAHA 540 2450
YAMAHA 440 2100
YAMAHA 340 1580
YAMAHA RXV-596 AV机 2800人民币
YAMAHA RXV-800 AV机 3900人民币
YAMAHA RXV-1000 AV机 4600人民币
YAMAHA A1 AV机 13200人民币
YAMAHA A2 AV机 8800人民币

马兰士(MARANTZ)报价:
MARANTZ 7400 5100
MARANTZ 7300 4900
MARANTZ 6400 3800
MARANTZ 6300 3500
MARANTZ 5400 3200
MARANTZ 5300 2700
MARANTZ 4400 2100
MARANTZ 4300 1980

马兰士 SR5200 AV机 3800人民币
马兰士 SR6200 AV机 4500人民币
马兰士 SR7200 AV机 5700人民币
马兰士 SR8000 AV机 7400人民币
马兰士 SR4200 AV机 3200人民币
马兰士 PM14SA 合并机 14500人民币
马兰士 PM14 合并机 10500人民币
马兰士 PM17SA 合并机 8500人民币
马兰士 PM17 合并机 6800人民币

天龙(DENON)报价:
DENON 3805 9480
DENON 3803 7800
DENON 2803 5800
DENON 1804 3850
DENON 1604 2700
DENON 1404 2250
天龙 S10III 合并机 13500人民币
天龙 PMA-2000 合并机 6500人民币
天龙 PMA-1500 合并机 4200人民币
天龙 AVC-A10SE AV机 11500人民币
天龙 AVR-1801 AV机 4200人民币
天龙 AVR-2800 AV机 5800人民币
天龙 AVR-3300G AV机 6800人民币
天龙 AVR-3801 AV机 7500人民币

安桥(ONKYO)报价:
ONKYO TX-NR901 12480
ONKYO TX-NR801 9280
ONKYO TX-SR701 5300
ONKYO TX-SR601 3700
ONKYO TX-SR501 2700
ONKYO TX-SR401 2100

21CN A50SE 合并机 5200人民币
21CN A100 合并机 5080人民币
21CN A45 合并机 3480人民币
21CN A80 合并机 3000人民币
21CN A120 合并机 2280人民币


雅乐 普契尼 5460人民币
雅乐 普契尼特别版 7560人民币
雅乐 普契尼签名版 6650人民币
雅乐 普契尼签名特别版 9240人民币
雅乐 贝里尼前级 8200人民币
雅乐 唐采尼帝后级 10000人民币


丹麦皇子 B-100 合并机 9000人民币


架势Classe CAP151 合并机 16000人民币


力士 C-509S 合并机 39560人民币
力士 C-7I 前级 35500人民币
力士 M-7I 后级 35500人民币
力士 C-3 前级 12880人民币
力士 M-3 后级 14620人民币
力士 C-9II 前级 85380人民币
力士 B-10 后级 75520人民币


Krell 300i 合并机 18000人民币
Krell 500i 合并机 34000人民币


TAG Mc Laren 60i 合并机 7000人民币
TAG Mc Laren 60ai 合并机 9800人民币


翩美 Primare A30.1合并机 15800人民币
翩美 Primare A20 合并机 9300人民币
翩美 Primare A10 合并机 7500人民币


Mark Levinson No383 合并机 50000人民币


乐林 Concentra 合并机 36000人民币


Linn kolektor 前级 7200人民币
Linn LK85 后级 7200人民币


Bryston 4B ST 后级 21300人民币
Bryston 7B ST 后级 37000人民币
Bryston BP25 前级 17000人民币


音乐之旅ECP1前级 5400人民币
音乐之旅EC4.5前级 7860人民币
音乐之旅EC4R前级 11700人民币
音乐之旅EC4.7前级 19630人民币
音乐之旅AW600FTT后级 9650人民币
音乐之旅AW100DMB后级 17200人民币
音乐之旅AW120DMB后级 26620人民币
音乐之旅AW180M后级 24600人民币
音乐之旅ECI1合并机 16670人民币
音乐之旅ECI2合并机 6350人民币
音乐之旅ECI3合并机 12192人民币


NAD S-300 合并机 12500人民币
NAD S-100 前级 9000人民币
NAD S-200 后级 12000人民币


ONIX A-120 合并机 5500人民币
ONIX A-60 合并机 3600人民币
ONIX OA-80 合并机 4000人民币
ONIX 3000+2150前后级 7500人民币


音乐传真 X-A1 合并机 8500人民币
音乐传真 A-3 合并机 12000人民币
音乐传真 A-300 合并机 17000人民币
音乐传真 M3 合并机 38000人民币


麦景图 MC352 后级 63800人民币
麦景图 MC300 后级 43000人民币
麦景图 C15 前级 16500人民币
麦景图 MA6450 合并机  22000人民币
麦景图 MA6850 合并机 30000人民币


多能士 TIA-2300 合并机 12800人民币


金嗓子 E407V 合并机 33000人民币
金嗓子 E306V 合并机 22000人民币
金嗓子 E211 合并机 13800人民币


Bow 丹麦神弓 Wazoo 合并机 23000人民币


雅骏 FMJ A22 合并机 16000人民币


Gryphon Callisto2200 合并机 33000人民币
Gryphon Callisto2100 合并机 27000人民币
Gryphon Century 合并机 28000人民币
Gryphon TABU AT 合并机 22000人民币
Goldmund SRI-2 合并机 30000人民币


音箱报价
-----------------
达尼 皇太子II   5600人民币   AE 100iLE   2500人民币
达尼 ROYAL SCEPTER   8400人民币   AE 109LE   4500人民币
达尼 皇太子370   7700人民币   AE 120   6350人民币
达尼 皇太子470   12300人民币   AE 107C(中置)   1930人民币
达尼 皇太子870   17500人民币   AE 108S(超低音)   4345人民币
达尼 ASXCENTER   1250人民币   AE 200   3850人民币
达尼 ASX 1000   1400人民币   AE 209   5860人民币
达尼 ASX 3000   2500人民币   AE 1   12360人民币
达尼 ASX 5000   3750人民币   AE 2   19300人民币
达尼 ASX 8000   5300人民币   AE 1(签名版)   26300人民币
达尼 男爵 505   4800人民币   AE 2 (签名版)   46600人民币
达尼 男爵 606   6000人民币   AE 5   99200人民币
达尼 男爵 808   7400人民币   AE 509   11860人民币
达尼 子爵 SUITE 1.5   6400人民币   AE 520   15330人民币
达尼 子爵 SUITE 2.5   8700人民币   AE 水晶一号   1960人民币
达尼 子爵 SUITE 3.5   12700人民币   AE 水晶二号   2960人民币
达尼 子爵 中置   3500人民币   法国 三角牌 TITUS-TZX   4800人民币
达尼 子爵超低音   4300人民币   法国 三角牌 COMETE-TZX   6100人民币


雅丽丝 1号 音箱   18800人民币   法国 三角牌 LUNN   6800人民币
雅丽丝 2号 音箱   28800人民币   法国 三角牌 ZEPHYR   9000人民币


KEF CRESTA 1 音箱   1900人民币   法国 三角牌 ITTOHxs   11600人民币
KEF CRESTA 2 音箱   2600人民币   法国 三角牌 ANTAL   12400人民币


威武 极典 Solus   16000人民币   法国 三角牌 ZAYS MKII   22000人民币
威武 时尚谱乐   14500人民币   法国 三角牌 EXTAN   34000人民币
威武 时尚百乐   11000人民币   法国梦幻之声 Initiation 1   2340人民币
威武 时尚意乐   5000人民币   梦幻之声 Initiation 2   3900人民币


Spendor S2   4536人民币   梦幻之声 Initiation 3   5200人民币
Spendor 2020   3460人民币   梦幻之声 Initiation 4   3280人民币
Spendor 2030   4950人民币   梦幻之声 Initiation 6   3770人民币
Spendor 2040   7730人民币   梦幻之声 Initiation 7   5200人民币
Spendor SP3/1P(红木)   9185人民币   梦幻之声 Initiation 中置   1800人民币
Spendor SP1/2(桃木)   14184人民币   丹拿 听众42   5500人民币


美之声监听一号   3800人民币   丹拿 听众52   6500人民币
美之声监听三号   4780人民币   丹拿 听众62   8000人民币
美之声焦点十号   1270人民币   丹拿 听众72   11000人民币
美之声和谐三号   2720人民币   丹拿 听众82   14000人民币
美之声梦幻三号   3780人民币   丹拿 CONTOUR1.1MKII   9800人民币


B&W N805   14000人民币   丹拿 CONTOUR1.3MKII   13500人民币
B&W N804   28000人民币   丹拿 CONTOUR1.3SE   22000人民币
B&W N803   35000人民币   丹拿 CONTOUR1.8MKII   20000人民币
B&W CDM1NT   8800人民币   ProAc T2000   7600人民币
B&W CDM7NT   14000人民币   ProAc T2000 签名版   9600人民币
B&W CDM1SE   6800人民币   ProAc 1SC   11600人民币


卓丽贵族世代一号   13500人民币   西湖 LC6.75   13200人民币


皇冠 鉴名三号MKII   13500人民币   西湖 LC5.75   9600人民币


---------------------
CD机和线材报价
-----------------------
CD机
---

马兰士 CD6000OSE CD机  2550人民币
马兰士 CD19A CD机  4000人民币
马兰士 CD17DA CD机  5400人民币
马兰士 CD16D CD机  7000人民币


天龙 DCD-S10II CD机  9600人民币
天龙 DVD5000 DVD机  14500人民币
天龙 DVD1000 DVD机  3300人民币


雅乐巴格里尼 CD机  7500人民币


NAD S500 CD机  9500人民币


君子 行星 CD机  7200人民币


力士 D-600S CD机  12880人民币
力士 D-7 CD机  25640人民币


雅骏 FMJ CD23 CD机  16000人民币


CARY CD303 CD机  7000人民币
CARY CD306 CD机 19700人民币


架势Classe CDP.3II CD机  12800人民币


先锋 DV-3300 DVD机  1780人民币
先锋 DV-S10A DVD机  15800人民币
先锋 DV-S6D DVD机  6800人民币


美国 雅卓 UCD-100 CD机  6500人民币
美国 雅卓 HDCD-10 解码器  5500人民币


TEAC 25XS CD机  9100人民币
TEAC 50X CD机  13500人民币


SONY SCD-1 SACD机  30000人民币
SONY SCD-777ES SACD机 19500人民币
SONY SCD-555ES SACD机  13500人民币
SONY DVP-9000ES DVD机 12500人民币
SONY CDP-XA7ES CD机  14500人民币
SONY CDP-55ES CD机  7500人民币


翩美 1.0 DVD机  11000人民币


---
线材
---


NBS STINGHER
1mRCA信号线1050人民币
NBS DRAGON/FLY 小飞龙系列:
1m RCA 信号线1550人民币
1.5m RCA 信号线2000人民币
1m XLR 信号线1995人民币
1.5m XLR 信号线2500人民币
2.5m 音箱线2400人民币
3m 音箱线2900人民币
1.5m 电源线 1500人民币
NBS MINE/SERPENT-II 小蛇系列:
1m RCA 信号线2350人民币
1.5m RCA 信号线2960人民币
1m XLR 信号线2800人民币
1.5m XLR 信号线3600人民币
2.5m 音箱线3100人民币
3m 音箱线3200人民币
1.5m 电源线 2400人民币
NBS SERPENT-II中蛇系列:   
1.5m RCA 信号线4500人民币
2m RCA 信号线5500人民币
1.5m XLR 信号线4500人民币
2m XLR 信号线5500人民币
1.5m 电源线 3000人民币
NBS KING/SERPENT-II蛇王系列:  
1.5m RCA 信号线7900人民币
2m RCA 信号线9600人民币
1.5m XLR 信号线7900人民币
2m XLR 信号线9600人民币
2.5m 音箱线10000人民币
3m 音箱线12000人民币
NBS SIGNATURE-II签名系列:
1.5m RCA 信号线9600人民币
2m RCA 信号线12000人民币
1.5m XLR 信号线9600人民币
2m XLR 信号线12000人民币
2.5m 音箱线14400人民币
3m 音箱线16000人民币
1m 电源线 4000人民币
MASTER-II大师系列:
AQ Coral水蟒 1m XLR1140人民币
1.5m RCA 信号线12000人民币
2m RCA 信号线18000人民币
1.5m XLR 信号线12000人民币
2m XLR 信号线18000人民币
2.5m 音箱线26000人民币
3m 音箱线33000人民币
1m 电源线 5800人民币
注意: NBS 小蛇 以下报价偏高,只供参考。以下为香港区报价,未打折。
AQ Python绞蝮蛇 1m XLR3900人民币
AQ Python绞蝮蛇 1.5m XLR4800人民币
NBS Monitor0 4尺 信号线27000港元
NBS Monitor0 6尺 信号线34000港元
NBS Monitor0 8尺 音箱线54000港元
NBS Monitor0 10尺 音箱线68000港元
NBS Monitor0 6尺 电源线16800港元
NBS MonitorI 4尺 信号线13800港元
NBS MonitorI 6尺 信号线16800港元
NBS MonitorI 8尺 音箱线27000港元
NBS MonitorI 10尺 音箱线34000港元
NBS MonitorI 6尺 电源线11000港元
NBS MonitorII 4尺 信号线10000港元
NBS MonitorII 6尺 信号线12800港元
NBS MonitorII 8尺 音箱线18000港元
NBS MonitorII 10尺 音箱线22800港元
NBS MonitorII 6尺 电源线5600港元
NBS MonitorIII 4尺 信号线7800港元
NBS MonitorIII 6尺 信号线9800港元
NBS MonitorIII 8尺 音箱线11000港元
NBS MonitorIII 10尺 音箱线13800港元
NBS MonitorIII 6尺 电源线4200港元
NBS MonitorIV 4尺 信号线3200港元
NBS MonitorIV 6尺 信号线4000港元
NBS MonitorIV 8尺 音箱线3800港元
NBS MonitorIV 10尺 音箱线4800港元
NBS MonitorIV 6尺 电源线3200港元

AQ Jade翡翠 1m RCA406人民币
AQ Jade翡翠 1.5m RCA460人民币
AQ Turquoise 2绿松 1m RCA 600人民币
AQ Turquoise 2 1.5m RCA670人民币
AQ Topaz 2黄玉 1m RCA840人民币
AQ Topaz 2黄玉1.5m RCA960人民币
AQ Coral水蟒 1m RCA1140人民币
AQ Coral水蟒 1.5m RCA1340人民币

AQ Coral水蟒 1.5m XLR1340人民币
AQ Viper响尾蛇 1m RCA1650人民币
AQ Viper响尾蛇 1.5m RCA 2000人民币
AQ Viper响尾蛇 1m XLR1650人民币
AQ Viper响尾蛇 1.5m XLR2000人民币
AQ Python绞蝮蛇 1m RCA3900人民币
AQ Python绞蝮蛇 1.5m RCA4800人民币

AQ Anaconda 1m RCA 7800人民币
AQ 菱背响尾蛇 1.5m RCA11200人民币
AQ Anaconda 1m XLR 7800人民币
AQ 菱背响尾蛇 1.5m XLR11200人民币
AQ Type4 2.5m 音箱线 1180人民币
AQ Type4 3m 音箱线 1480人民币
AQ CV-4 2.5m 音箱线 2000人民币
AQ CV-4 3m 音箱线  2600人民币
AQ CV-4 2.5m分音 音箱线2400人民币
AQ CV-4 3m分音 音箱线 3000人民币
AQ Slate 2.5m 音箱线 2300人民币
AQ Slate 3m 音箱线  2900人民币
AQ Slate 2.5m分音 音箱线2700人民币
AQ Slate 3m分音 音箱线3300人民币
AQ BedRock 2.5m 音箱线3100人民币
AQ BedRock 3m 音箱线3900人民币
AQ BedRock 2.5m分音 音箱线3500人民币
AQ BedRock 3m分音 音箱线4300人民币
AQ Granite 2.5m 音箱线4000人民币
AQ Granite 3m 音箱线5000人民币
AQ Granite 2.5m分音 音箱线4400人民币
AQ Granite 3m分音 音箱线5400人民币
AQ ExtremeClear2.5m 音箱线9840人民币
AQ Extreme Clear 3m 音箱线12320人民币
AQ Extreme Clear2.5m分音 10640人民币
AQ Extreme Clear3m分音 13120人民币
AQ Sterling SE 2.5m 音箱线12600人民币
AQ Sterling SE 3m 音箱线 15400人民币

惠普线材 K33 音箱线680人民币
惠普线材 K66EX 音箱线850人民币
惠普线材 P33 电源线450人民币
惠普线材 P66EX 电源线650人民币
惠普线材 G22 讯号线350人民币
惠普线材 G44EX 讯号线550人民币
惠普线材 G33 讯号线450人民币
惠普线材 G66ES 讯号线650人民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