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法国音乐及唱片 [复制链接]

161#


巴黎,还是巴黎,是当时欧洲唯一可与伦敦一比的国际大都市,它缺乏交响乐的传统,但是不缺音乐的传统。巴黎左岸的咖啡馆里聚集了无数世界上的文化精英。新的艺术风格在这里诞生,简单的说,就是强调分散,而不是集中,强调短暂的欢愉,而不是永恒的力量,注重微妙的差异,而不是雄浑的气势。法国画家Constantin Guys在其“梦游主义”中就为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标:在短暂中提取永恒。这一目标也被注入法国诗人的文学作品中。视觉印象不过是转瞬即逝的影像,那么为什么法国人还需要大部头多乐章的交响乐呢? 马勒只是回光返照而已,是对城市生活方式的机械回应。你见过拉威尔、德彪西写过交响曲吗? 而以萨蒂为核心的所谓"简约主义", 也是对急剧转变的城市生活方式的另一种解答.


毫不夸张的说,19世纪末的法国,在建筑、绘画、诗歌等各种艺术形式,都是站在西方世界的前沿。音乐史上新的篇章注定由法国人掀开。
TOP
162#

李商隐 在 2007-2-15 0:05:35 发表的内容
[quote]mzt 在 2007-2-14 0:06:17 发表的内容



mzt兄台幽默了。俺是在一个建筑和城市规划学院里教书的。



是文科还是理科?咱俩职业差不多。
你发的帖子需要很深的积淀,更可贵的是有自己的思想。
TOP
163#

印象主义是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反动,并非在乎于乡村和城市,农业与工业的对立。印象主义者追求的是表面的印象,而刻意地抛弃了那些晦涩的内涵,曲折的心理活动,色彩对光与影的描绘高于一切刻意经营的深刻性。无论绘画还是音乐皆是如此。
TOP
164#

建筑学是工科中的文科,亦文亦工。但在我校属于工科。
建筑是艺术的一门,但其属性和文学/音乐/绘画/雕塑还是有很大不同。我不研究西方建筑史和艺术史,建筑和城市设计是我的专业。
TOP
165#

[upload=jpg]Upload/200721913235464699.jpg[/upload]
TOP
166#

在近代文化史的进程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人类的心理活动越来越紧张,这是由于所接受的外部世界刺激的强度和密度增加造成的。在巴黎左岸咖啡店里,那些文化精英一边聊着乔治-桑的风流韵事,一边惊恐的发现,这个世界的美感消失了。

美感的消失主要源于稳定感的消失。过分刺激和变幻不定是现代社会的主旋律,但是在19世纪中期才开始统治人类社会。于是永恒/完整/精确的美学暗淡了,差异/简约/不完整/表象化的美学出现了。当然印象主义在各种艺术中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在音乐方面,法国人的解答方式是出色的。马勒是旧瓶装新酒,而德彪西大破大立,萨蒂的简约主义,更是启示了后来的爵士钢琴。
最后编辑李商隐
TOP
167#

Frank学生肖松的作品。这张评价很好。[upload=jpg]Upload/200721823242983211.jpg[/upload]
TOP
168#

都有道理。李商隐的论据较有说服力,而且观点较新。
TOP
169#

我听了一遍Frank的D调,初步感觉一般。开始阶段的颇为压抑的主题还有些吸引人,后面很一般,最后那个较兴奋的主题我也没有兴奋起来。录音很一般,发干,可能是降噪的缘故。

但是门德尔松第五交响曲,非常好。我第一次听,刚出声时,如同大地在面前升起,非同一般的壮阔,各声部的配合也较好,第二乐章有时欢快的旋律倒是让我很兴奋。第三乐章也很出色,很有气势,一往无前。这是一部有瓦格纳风格的壮阔和气势的音乐,被普遍忽视的交响乐杰作,录音效果也不错。

这两部作品我都是第一次听,上面就是我的初步印象。
[upload=jpg]Upload/20072182314539720.jpg[/upload]
TOP
170#

大年初一开始听伯恩斯坦的大海,牧神午后这个拉威尔最爱的曲子精妙,大海也非常动人。
最后编辑jenney_l
TOP
171#

有谁介绍一下丹迪的作品。
TOP
172#

李商隐 在 2007-2-17 23:05:07 发表的内容
在近代文化史的进程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人类的心理活动越来越紧张,这是由于所接受的外部世界刺激的强度和密度增加造成的。在巴黎左岸咖啡店里,那些文化精英一边聊着乔治-桑的风流韵事,一边惊恐的发现,这个世界的美感消失了。

美感的消失主要源于稳定感的消失。过分刺激和变幻不定是现代社会的主旋律,但是在19世纪中期才开始统治人类社会。于是永恒/完整/精确的美学暗淡了,差异/简约/不完整/表象化的美学出现了。当然印象主义在各种艺术中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在音乐方面,法国人的解答方式是出色的。马勒是旧瓶装新酒,而德彪西大破大立,萨蒂的简约主义,更是启示了后来的爵士钢琴。


李兄的“美感的消失主要源于稳定感的消失”说的非常精彩,流畅、对应、极具稳定感的莫扎特音乐就是给我们美的享受的最好例证。
TOP
173#

上山砍柴 在 2007-2-27 23:32:15 发表的内容
今天刚回到深圳。
各位新年好!


有茶收获?
TOP
174#

今天刚回到深圳。
各位新年好!
TOP
175#

新年好!请砍柴兄继续写,我们在恭候!
TOP
176#

huangchaotuan 在 2007-3-1 13:26:54 发表的内容
新年好!请砍柴兄继续写,我们在恭候!


谢谢信任。
丹第的作品,我手上也不多,未能形成一个比较成形的看法。
只能看看方便时候再多听几次,希望有所获。
TOP
177#

具体说去,比方,绘画上,对色彩的理解,有经典价值的认识还是来源于印象主义,而不是弗洛伊德。
而法国人巴尔丢斯的绘画,也是“后现代”文化中最有人文色彩、文化色彩的。
TOP
178#

李商隐 在 2007-2-13 23:33:17 发表的内容
毫不夸张的说,19世纪末的法国,在建筑、绘画、诗歌等各种艺术形式,都是站在西方世界的前沿。音乐史上新的篇章注定由法国人掀开。


19世纪法国文化的确非常成熟,巴黎成为世界文化之都,其经典意义,要大于后来的纽约。
纽约的“中心”的意义,更多体现为一种价值观,而不是艺术或者文化的技艺。我不否认波普文化的技术价值,但是,相比之下,价值观的含义更大。
TOP
179#

名级潜水艇 在 2007-2-28 22:25:27 发表的内容
有茶收获?


好多好多……
TOP
180#

李商隐 在 2007-3-6 2:34:57 发表的内容
砍柴和诸位好。
俺阳朔逍遥游,近日才回沪。


这是当老师的好处之一。别人赶着回去上班的时候,你还可以逍遥游。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