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06,我的音乐之旅 [复制链接]

1#
注:看到各位高手品碟的东西,很是羡慕。自己初入音乐之门,感觉还未达到评碟水平,想起06年一些与音乐有关的往事,于是拼凑此文,意在说明现实生活与音乐的融合只在平淡之中才见真切。如文中有些煽情的地方,诸位付之一笑可也。




2006,我的音乐之旅

(一)静默,是另一种声音
06年,是最忙的一年,也是最充实的一年。套用一句话:忙并快乐着。

音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就像阳光之对于人与自然。

回顾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音乐不都是有那么多是回忆中的往事留给自己的感动吗?正是因为生活中有了这些感动,工作中太多的压力太多的烦忧太多的忍耐太多的无处诉说才会在音乐的聆听中全部释然。

首先记起的是那场大雪。在北京出差,1月12号吧。住在单位自己的办事处,很早,就听说外面下雪了。起来一看,并不大,飘飘拂拂,静得有点可怕,犹如要唤起自己心底的那一丝钩沉很久的往事。
与一个唱民歌的朋友--其实,她是一个有名的歌唱家,可是我更多的把她当作朋友,这样会感到距离更近一点--约好上午相见。出了门,外面的雪开始越下越大,飘在我的身上,一种很惬意的感觉。搭上的士,去亚运村阳光广场。车上,朋友发信息,雪下得太大了,路上不好走,在堵车吗?赶过来会要很长时间的。还好吧,没有很久就到了。此刻外面的街道和建筑都是白茫茫一片了。

与朋友在一楼的咖啡店找到一个窗口的位置,她执意要去买单,要了两杯咖啡,然后坐下来静静的闲聊。她,很娇小的身材,面容略显憔悴,如见生活的风霜。

她是我喜欢的不多的唱民歌的歌唱家,不仅因为她的声音,更因为她的才气,她的经历,以及我们之间一些相似的东西。第一次与她也是在这里相聚,是一个阳光午后,我们聊了很多关于音乐和有关音乐的东西。那次,她送我一张她自己录制的CD。这次,她把那次的录音加了几首新歌,正式出版,是要当面送给我的。里面除了几首她原唱的老歌外,都是一些亲情的歌曲,也全是我很喜欢的旋律。

记得第一次听了她的那首唱父亲的歌,我忍不住写道:“对父亲的呼唤是永恒的,时光可以改变许多东西,但是,父亲的爱是天长地久的。父亲离我远去了,但父亲的离去只是爱的另一种开始,另一种永恒的延续。而你的歌声,将会这样永远让我感动下去。”
的确,这首歌就这样引起我太多的共鸣。

重新回到现实,她说,最近她母亲身体很坏,住院了。她得经常照顾。面对眼前的她,我突然想到,除了音乐,还有很多很多的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无名之中感到一丝忧伤!

知道我喜欢她的音乐,她从包里掏出几张她的新碟,一一签上名,对我一笑:“我的字写得不好!”然后双手递给我:“送给你,还有你的朋友!”这是我06年收到的第一件也是最珍贵的一件礼物!这是音乐给我的馈赠!
告别的时候,外面的雪又深了,她告诉我,中午她有一个演出。

离开北京不到十天,她发来信息:她母亲去世了!我无言。除了安慰,我的心底又响起她的歌,清脆、纯净、明亮、甜美、悠长:
“又是一个难忘的秋天,
你又悄悄来到我身边。
火焰是你的神采,朝霞是你的笑脸,
红红火火,照亮我的心田。
几度春秋,你的风采灿烂依然。
几多眷恋,陶醉在多彩的臂弯。
......
啊,家乡的红叶,心中的思念,
一生的爱恋,我们相恋到永远。”
分享 转发
TOP
2#

真实、感人,好文!
TOP
3#

太阳老头儿 在 2007-1-9 8:32:39 发表的内容
真实、感人,好文!



确实好文。。。
TOP
4#

谢谢各位回帖的兄弟们!向你们学习!
TOP
5#

好文! 楼主性情中人!喜欢那种味道!
TOP
6#

还要特别感谢168的朋友,给我的音乐之旅增添很多乐趣!
TOP
7#

anfield 在 2007-1-9 10:22:54 发表的内容
此君 在 2007-1-9 0:19:34 发表的内容
面对眼前的她,我突然想到,除了音乐,还有很多很多的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无名之中感到一丝忧伤!


我想,音乐就是让我们扶平这一份艰辛和忧伤。

那一次,在音响店,看到一张麦斯基的舒伯特无词歌,封面是麦斯基和他的搭挡在冬日行走的背影,黑白照,看得出风很大,树枝摇晃着,我突然莫明其妙感到心灵的寒意,那是舒伯特《冬之旅》的寒意吗?把CD翻过来,封底看到麦斯基和那位小巧的女钢琴家在一起的正面照片,麦斯基背着大提琴,他们微笑着相依,我又感到一阵暖暖的春意......有时,因为喜欢上CD的封面,摄影或者绘画,我会毫不犹豫买下这些碟,然后慢慢聆听其中的故事。


他的搭挡应该是阿格里奇ARGRICH吧?他俩合作比较多一点。



这张的搭挡是Daria Hovora,这个mm不熟悉。不过,他们配合得不错。
TOP
8#

写得好,真情实感。音乐是生活的一部分。记得十多年前我在大学放假途中回家的时候,在一个火车站听到《欢乐颂》,那种感觉至今难忘。
TOP
9#

此君 在 2007-1-9 0:31:47 发表的内容
还要特别感谢168的朋友,给我的音乐之旅增添很多乐趣!


感谢此君兄和我们分享心路厉程,好文!
TOP
10#

好帖子
真希望有机会能跟前辈交流
TOP
11#

此君 在 2007-1-9 0:19:34 发表的内容
面对眼前的她,我突然想到,除了音乐,还有很多很多的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无名之中感到一丝忧伤!


我想,音乐就是让我们扶平这一份艰辛和忧伤。

那一次,在音响店,看到一张麦斯基的舒伯特无词歌,封面是麦斯基和他的搭挡在冬日行走的背影,黑白照,看得出风很大,树枝摇晃着,我突然莫明其妙感到心灵的寒意,那是舒伯特《冬之旅》的寒意吗?把CD翻过来,封底看到麦斯基和那位小巧的女钢琴家在一起的正面照片,麦斯基背着大提琴,他们微笑着相依,我又感到一阵暖暖的春意......有时,因为喜欢上CD的封面,摄影或者绘画,我会毫不犹豫买下这些碟,然后慢慢聆听其中的故事。


他的搭挡应该是阿格里奇ARGRICH吧?他俩合作比较多一点。
TOP
12#

(二)06年,我的古典音乐之年
再忙,只要沉浸在音乐中,心灵就会得到一种慰藉。

这一年,是猛购古典CD的一年。新增100多套CD,绝大部分是钢琴。架上放不下,堆到地板上。10月,在广州出差,到海印,买回自己喜欢的一套音箱。于是又有了新的期待、新的征程。

我喜欢钢琴那种敲击声,不那么煽情,总是一下一下敲打在自己的心坎上,让自己去感受。

霍尔维茨、肯普夫、吉泽金、吉列尔斯、布隆德尔......他们的碟每天躺在我的地板上,只要我有空,把这些塞进机子,就会响起大师们的声音。

这是我的一些清单:
吉雪金,莫扎特钢琴独奏全集;
施纳贝尔,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佩拉西亚、内田光子、安达、布伦德尔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集;
皮雷斯、阿劳、鲁宾斯坦、弗兰西斯肖邦夜曲全集;
......
从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到舒伯特、海顿、巴赫,从独奏曲到协奏曲,只要我喜欢的,我就会执着去追求。有追求就会有收获。

那一次,在音响店,看到一张麦斯基的舒伯特无词歌,封面是麦斯基和他的搭挡在冬日行走的背影,黑白照,看得出风很大,树枝摇晃着,我突然莫明其妙感到心灵的寒意,那是舒伯特《冬之旅》的寒意吗?把CD翻过来,封底看到麦斯基和那位小巧的女钢琴家在一起的正面照片,麦斯基背着大提琴,他们微笑着相依,我又感到一阵暖暖的春意......有时,因为喜欢上CD的封面,摄影或者绘画,我会毫不犹豫买下这些碟,然后慢慢聆听其中的故事。

也喜欢看一些除音乐家之外的其他艺术家的东西。书架上添了一些画册,一次,翻到画家何多苓的一些油画,还有一些采访。突然被吸引住了,他说最震撼他的第一是音乐。没下乡之前,在朋友家偷听贝九,十几张大唱片一张一张换着听,对人的冲击力特别大。他画画的时候,都是一边画画一边听古典音乐,肖邦、李斯特、莫扎特,几乎一天也离不开他们。这让我来了不少兴趣,也许是移情作用,看他的画,特别是那些女人体,初看有一些怪怪的感觉,可是,我总不免在画前静默许久,他一定是要告诉我什么,只是,我现在还没有参透。

有时看着书,一段琴声突然感动自己,于是,转过身,仿佛看到大师的身影。不知道说什么。琴声吸吮了我所有的悲欢、孤独和劳累,琴声呼吸着我生活中的所有的芬芳、厚重和喜悦。莫扎特的20号钢协一响起,我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无言的戚戚。去音响店买音响的时候,我不是带上爆棚的碟,而是要用莫扎特的310号钢奏第二乐章,试试是不是能够感动我。06年,我重新聆听贝多芬的钢琴,重新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和奋斗的喜悦。而肖邦,也总是在秋夜陪着我诉说着思念与忧伤。到了年末,巴赫开始悄悄加入我的心灵,再次掀起一阵狂澜。

那天,去儿子学校开家长会,发现会议室播放的都是自己很熟悉的古典的乐章,(当时自己为这个发现一阵惊喜),琴声悠扬着,虽然在嘈杂的地方,但我还是找回了一种感觉。好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只是,此刻,我无法知道儿子听到这些音乐的感受。
TOP
13#

(三)从品茗到听乐
由于工作的原因,每次接待重要的客人,都会到一个叫做“怡清源”的茶店。
茶店在繁华的路段。不过,每次去那儿,都可以感受到闹事中的宁静。品茶与听乐,是这个店子老板的拿手好戏。照样,每次我们会点那种叫做“野针王”的绿茶,还有店子中一位民乐吹奏手和一位叫“毛毛”的漂亮的茶艺表演女孩。

那位年轻的演奏员自制了很多吹奏乐器,每次都要拿出来试试,给客人一件一件介绍乐器,递给客人看看,客人摸摸后,他才开始尽情的吹奏一两曲,博得客人的啧啧称赏。老板告诉我们,这个小伙还在那个叫《英雄》的电影中配过乐。而那个叫“毛毛”的漂亮女孩,每次也总是与同伴一起用她的纤纤玉手,表演着茶艺,并一次次送给客人一道道茶。有时在茶艺中间,穿插着请一些名演来一两首地方名曲或者民歌。而我,每次也临时担任一下摄影的任务。这样品茗、听乐,还能留下瞬间的笑脸,主人高兴,客人喜欢!

说实在的,以前我不太喜欢听民乐,总感到民乐没有西方古典音乐那么博大精深。可是因为到怡清源来得多了,每次都要听这些民乐,不知不觉,慢慢又改变了看法。国人还是听民乐的比西乐多吧!于是试着买一些民乐CD,这一来,一发而不可收。06年,我的CD架上竟突然增加了几十张民乐:闵惠芬、宋飞、于红梅二胡独奏;李炜、王中山、林玲的古筝;刘德海、方锦龙的琵琶;既而又到各种版本的梁祝、黄河,再进而到老版的中国民歌和歌剧。甚至还淘出了阿炳的原始录音。

江南女子陈悦的《箫色》,那种简单而悠长的音色,充满年轻而美丽的忧伤,确实让我感动好几天。王静的《阳春白雪》,让我尽享琵琶的美色。蒋婷的《琵琶之声》,除了淡淡的哀愁,还有的是一种内心独白和诉说。而于红梅的《迷胡》,她的温柔细腻和清纯典雅,让我在二胡的旋律中体会到一种全新的感受。

民乐曾经给了我一个误解,就是很少有个性。06年,改变了我的观念,我迷上他们,全是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的个性和主张。我无法拒绝个性的美,就像我聆听西方古典音乐的感受一样。在西方音乐中,我崇尚钢琴,在民乐中,我偏爱上琵琶。二者都是在冥冥中敲击着我的心扉,与我的心律一起博动!

奋斗了N年,06年年底终于拿到了一套180平米的新房。得到LD的支持,在新房准备特设一间听音室,找的一个设计师正好设计过发烧友的听音室,于是,自己折腾着,像是要完成一桩伟大的事业,开始了快乐而又烦忧的家庭设计装修之旅 ,虽然房间还刚刚完成设计,不过,内心还是充满了喜悦和期待。我的音乐之旅又将会增添许多新的风景和故事。
TOP
14#

(四)学歌及其他
看到很多以杂家自居的名人。我不是仿效,也无力仿效。无奈这个世界诱惑太大,自己于此也“贪恋”太深。我曾经为自己总结出“三玩”:玩字画,无奈总是眼高手低;玩摄影,最多只是个照纪念照的;玩音乐,独为听着舒服。不过也好,舞墨毕竟是自己从小的爱好,摄影是自己亲近大自然的表达,而听乐,也许是自己灵魂的一种需要。除此之外的业余活儿,本人全是低能儿!

回顾自己06年音乐之旅,有一事不得不提,这就是学歌的乐趣。

缘出一位同事,他的一位中学同学是一个剧院的歌唱演员,唱地方戏,现在也唱民歌,女高音。同事知道我喜欢音乐,有时也哼几句,于是把我介绍给她作她的业余学生,把她则介绍给我作我的业余老师。这事本来是一个玩笑,没想到倒成了真的。三人小聚,三瓶红酒过后,她成了我的老师,我也顺理成了她的学生。

老师歌声甜美清脆圆润明亮。说当学生,实际上也是为了每次听她的歌,当她的观众。真的,那可是一种享受。有时朋友一聚,叫上老师,听听她的歌,是有蛮好。

说来惭愧,学歌一年,本来每周上一次课,可是总是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缺课,大概上了二十来次吧。这二十来次课,就学唱了三首民歌。不过,同事在一起卡拉OK的时候,倒都说我的歌大有进步!也许是在恭维我。而老师呢,因为很久没有去上课,她说实话了:“怎么声音又回去了呢?”哈哈!管他呢,自己高兴就好。

看过她演出的一场戏,叫做《洗心记》。演得极好。我本来不看戏剧,可是那天还真的坐下来直到演出结束。还邀了一些同学朋友一起去看,都说不错不错。后来,她把我给她照的一张剧照挂在家里放钢琴的地方的墙上面。那是一副忧郁色调的照片,幽蓝的灯光下,造型优美的她伏在桌上,染着幽蓝的长裙优美的蜿蜒的拖在地上,四周一片黑暗,戴在她头上的红花成了画面唯一的亮点。那是我喜欢的一张照片,我还记得当时那种意境下的音乐,恐怖不安、高深莫测。那是剧情的需要,我希望生活中永远不要出现。

她是一个执着的人,也是一个充满爱心和善良的人。巴赫曾经说过:“音乐是赞美上帝的荣光和人类心灵的欢愉。”如此,这也正像那首歌唱的一样:“好人一生平安!”

看到一段话:“世界这样小,心这样大,希望那么远,失望那么近。” 这难道是要听音乐的答案吗?
TOP
15#

莱纳 在 2007-1-9 13:02:14 发表的内容
好帖子
真希望有机会能跟前辈交流


前辈不敢!下次有机会邀你一聚!短信告知电话?
TOP
16#

好文,拜读,谢谢
TOP
17#

杭州一少 在 2007-1-9 20:28:47 发表的内容
好文! 楼主性情中人!喜欢那种味道!


呵呵!真爱音乐的人很多是性情中人啊
TOP
18#

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TOP
19#

帖子有点长了,连我自己也无法看下去。诸位莫怪。有时间来我这儿,我请你去怡清源喝茶去!
TOP
20#

最后编辑此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