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07 消化这些唱片
记得我最开始买唱片的时候也是根据CD圣经,企鹅唱片指南挑。后来发现买来诸多,结果并非自己喜欢,于是也怀疑起这些所谓的权威来。现在早就把这些东西给忘记了,唯独记得的是自己感兴趣而愿意收藏的方向。
我最早的时候喜欢弦乐四重奏,记得当时不管谁的一律拿下。现在看来也都齐了;可是收着收着发现很多当代音乐并没有出黑胶,比如Henze, Maderna, Ligetti, Cage, Scelsi, Feldman等等。。。当然要说完全没有也不对,因为还是有些有,但是少,所以就只好开始看看CD了。为此买当代音乐的CD过程中发现大量好音乐,而且为此搞了不少mp3。当时周围也有几个当代音乐爱好的朋友,所以相互交流,讨论,获益非凡。随着年龄增长,这些朋友都生孩子去了,于是当代音乐恢复到之前的可憎面目,和我的青春一起远去。
思古幽情淡发之后,开始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我渐渐对古乐收藏感兴趣,尤其是巴洛克时期的大键琴,管风琴作品。个人尤其喜欢Buxtehude的作品,他与众不同的乐器使用风格使得巴洛克的旧印象在我头脑里一扫而空。不敢说是否他的管风琴作品比巴赫优异,但至少能比巴赫的更加富有性情,甚至让我觉得这才是自由的创作。由他开去,我收集了不少北德地区的管风琴师的作品,Weckmann, Schein, Schildt, Sweelinck, Bruhns。。。
之所以最近重返浪漫时期,无非是对收藏而不再仅仅是音乐感兴趣的结果。对巴赫大小无的追寻使得我开始关注这些大小提琴的作品,尤其被Mainardi所演绎的Schubert Appergione感到震动,于是进而收集这个作品的其他录音以及Mainardi先生的其他录音。收藏有时候真的会偏离音乐的主题,我必须承认。但是同样,我也感觉到在收藏中的快乐。或许音乐的快感和收藏的快感都是我所需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