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都市人的乡愁---来聊聊中国民歌吧 [复制链接]

查看: 18354|回复: 146
71#

现在翻唱成风。这张刘三姐就列于其中。由类似黑鸭子的女声唱来。 虽然录音更好了,咬字更清楚了。但是就是没有味道。很多曲子明显唱得过于轻快,且刘三姐中的很多山歌并不适合重唱。[upload=jpg]Upload/20071140132544595.jpg[/upload]
最后编辑李商隐
TOP
72#

支持一把!送商隐兄一束“兰花花”
[upload=jpg]Upload/200612292242062124.jpg[/upload]
TOP
73#

这是一套按照「土地与歌」这一特定主题编就的汉族民歌音响文献专辑。也是我的镇宅之宝。
   全套分为雨辑,第一辑以「劳动歌」为主,第二辑以 情歌」为主,共收入七十余首传统民歌。两辑中的全部资料均来自田野采录,最早者为一九五三年,最晚者为一九九四年。四十余位歌者中已有一部分故去,健在者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十多岁的壮汉,全是土生土长的民间歌手。
    限於音响资料的现存状态(作品、歌者及音响质量),第一辑以黄河中、上游的歌曲居多,第二辑则以长江中、上游居多。即使如此,它们也足以全面、充分地展示出黄河和长江流域中,汉族传统民歌与其生存的土地之间,有著极其深刻的内在关系。

[upload=jpg]Upload/2006122922324320248.jpg[/upload]
TOP
74#

先占位,等等看!!!

建议版主将此贴置顶。
TOP
75#

rosemaid 在 2006-12-30 0:14:27 发表的内容
顶一把,虽然俺没有民歌唱片!



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TOP
76#

第二张非常精彩,那些田间的民歌手,为我们带来的大多是不加修饰的真诚炽烈的情感。

“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看去容易摘去(是)难,摘不到也是枉然”

朱仲禄的歌声就像从田间直接生长出来,你也不知道他这些发声技巧是怎么来的。王向荣所唱的“那是一个谁”,“走西口的人儿转回来”,“走西口”,可以唱得人凄然泪下。实在不是现在的年轻人能表达的黄土地的情感。

本张唱片里的田间录音非常精彩,不是说发烧,而是把什么都录了进来。1983年青海花儿会的实况录音中,你能听到民歌手清嗓子,录音人员要将设备靠前的提示声。在花儿会上,这些民歌手完全出于自己的兴致即兴演唱,只要有情绪,就可以引吭高歌,不拘任何形式。乡民们听到高兴之处响起的一片起哄声,也是让人心潮澎湃。
最后编辑李商隐
TOP
77#

今年那个"阿宝"在中国乐坛挺红的!说是乡土民歌手!土气!喜欢!就买了他的首张个人同名专辑<<阿宝>>,选的歌也是好!看了都流口水:
01 想亲亲
02 兰花花
03 五哥放羊
04 赶牲灵
05 疙梁梁
06 想着个人睡不香
07 天上不会掉馍馍
08 大拜年
09 亲亲小妹子
10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放片,出声:
"妈呀"!这娘娘腔也够呛的!公鸡是这么样叫的末?[upload=jpg]Upload/2006122923264573425.jpg[/upload]
最后编辑我爱辉辉
TOP
78#

偶对民歌如果传唱下去一直感兴趣,就像交响乐一样,好的乐谱也要好的乐队,偶不否认民间歌手演绎的民族风味,但是,现在民歌的流传状态是很让人担忧的,如果去演绎这些民歌确实值得思考。
TOP
79#

[upload=jpg]Upload/20061230015450005.jpg[/upload]

借张图,盗版货,不过有些小民歌很有意思。
01 知道不知道[陕西]
02 交城山[山西]
03 茉莉花[江南]
04 编花篮[河南]
05 拔根芦柴花[江苏]
06 绣荷包[山东]
07 三十里铺[陕西]
08 摇篮曲[东北]
09 开花调[山西左权]
10 雨不洒花花不红[云南民歌]
11 走西口[陕西]
12 绣灯笼[河北]
13 四季歌[青海]
14 沂蒙山小调[山东]
最后编辑流云_居士
TOP
80#

如果说第一张我还尚满意,这第二张就是不满意了,在这些民歌里加进了很多混音mix,听上去这些民歌象舞厅里的disco。居然唱片说明书说,这是更多元更丰富的新尝试。我觉得像阿宝这样的歌手,就适合于那种最原生态的风格,伴奏也应最简单的。现在这样实在不伦不类。[upload=jpg]Upload/200612300172747299.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