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作业:爱必希唱片《极致立体声6号-雄伟》试听报告 [复制链接]

查看: 3166|回复: 10
1#




曲目:
01、 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 作曲:巴赫 3:10
BWV. 565 Toccata Composer: Bach
02、 序曲 選自《魯斯蘭與柳德米拉》 作曲:格林卡 4:39
Overture From Ruslan And Ludmilla Composer: Glinka
03、 雜耍者之舞 選自歌劇《雪娘》 作曲:林姆斯基-科薩柯夫 3:46
Dance of The Tumblers From The Snow Maiden Composer: Rimsky- Korsakov
04、 侏儒 選自《圖畫展覽會》 作曲:穆索爾斯基 2:33
Gnomus From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Composer: Modest Mussorgsky
05、 第四十號交響曲第三樂章 作曲:莫札特 3:55
Symphony No.40, Mvt. III Composer: Mozart
06、 管弦樂樂器博覽:《協奏曲一號》 選自《發燒測試音響》 8:06
List of Orchestral Instruments: Concerto No. 1 From Super Audio Check
07、 野蜂飛舞 作曲:林姆斯基--科薩柯夫 1:27
Flight Of The Bumble Bee Composer: Rimsky --Korsakov
08、如火的快板選自《E小調第九交響曲》作曲:德沃夏克 9:33
4 Allego con fuoco From Symphony No.9 in E Minor Op.95 Composer: Dvorak
09、 伏爾塔瓦河 選自《我的祖國》 作曲:斯美塔那 3:56
Vltava From My Homeland Composer: Smetana
10、 柯拉•布勒伊農序曲 作曲:德米特裏• 卡巴烈夫斯基 4:44
Colas Breugnon, Op. 24: Overture Composer: Dmitri Kabalevsky
11、 荒山之夜選段 作曲:穆索爾斯基 6:38
A Night On Bald Mountain, excerpt Composer: Modest Mussorgsky
12、 G弦上的詠歎調 選自D大調管弦樂組曲 作曲:巴赫 6:01
Aria on the G String From Suite For Orchestra No.3 In D Major Composer: Bach
13、 馬刀舞曲 選自《加雅涅》 作曲:哈恰圖良 2:15
Sabre Dance From Gayaneh Composer: Khachaturian
14、 斯拉夫進行曲 作曲:柴可夫斯基 2:24
Marche Slave Composer: Tchaikovsky
15、 地獄中的奧菲歐選段 作曲:奧芬巴赫 2:11
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 excerpt Composer: Offenbach
16、 無窮動快速波爾卡 作曲:愛德華•斯特勞斯 2:25
Non-Stop Fast Polka Composer: Eduard Strauss


      三天前苦等了近一个月的ABC赠片终于到手了.欣喜不已啊.老实说最近还真是走运的.才借面试之名跑了趟南京上海,收了不少好东西,一回到学校就收到这张好片,今天又恰缝鄙人的生日.哎,高兴.真是好久不写作业了.但是这个作业还是要写的.
      
     先扯一些试听以外的话.我发现古典音乐爱好者中有不少的音响发烧友.究其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古典音乐里有不少大动态大编制的音乐录音.这些录音只有得到很好的重放才能给人相当的感官刺激.而这些感官刺激也正是不少音响发烧友所追求的.其实说是感官刺激有点太贬低音响艺术了.当你认真的去了解,喜欢上时就会发现他不只是刺激,更是一种艺术.在其背后往往有相当深厚的文化背景,甚至于反映一个民族个性.好了扯远了.说回音乐,我个人觉得音乐的欣赏可以分成三个层面:一是音乐的形式之美,二是音乐的音响之美,三是音乐思想之美.这三个层面可以互相交叉并行的.所以我买唱片时也把录音的质量考虑在内,当然不是决定因素.不时也会买些发烧碟.(因为设备限制也还不会听太多~)
    
      这次承蒙ABC唱片公司和E版的错爱, 我有幸拿到了这张烧碟~~几天听音下来感受如下:

先自暴一听音下设备:
耳机:HD580  (也听了一下朋友的K601和271S)
音源:CT820   (主要听朋友的天龙1630)
二房:小不点二   (主要听朋友自己DIY的二房)
有点寒碜,老鸟莫笑.

    先说碟的外观.给我的第一感觉就知道不是什么省油的澄,很现代的设计.简洁又有点抽象,还算大方.印刷也颇为精致,侧看还可以看到透明的字迹,挺有创意的.(可能看惯老封面了)总体感觉算了国内唱片封面一流的设计了.现代抽象也正反应了这张发烧录音对自己高品质录音的信心.老实说以前一直瞧不起国内唱片的一个原因就是唱片封面设计太土了,仿佛跟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差几十年~~看到就不爽,更别说买了.又扯远了~

外观打个90分
    
    说说音乐,该碟所选的都是些常见的爆棚之作.初看一下俄罗斯
军团占多啊~.火暴的斯拉夫~呵呵.曲子的选择也尽量照顾到了通俗易懂,都是些入耳即融的小曲子,即使不当发烧录音听也是张不错的休闲小品啊.(某些曲子而已)这里也是ABC唱片公司贴心之处.不错~至于演绎吗,看了一下是由维也纳爱乐、柏林爱乐管弦乐团演的,质量还是可以的.加上还有捷杰耶夫论音乐性也不算差的.但是按我的听感作品的演绎还是一般,俄罗斯作品还算可以.但也不是很好.其他就更...当然了,话说回来,对一张以录音为卖点的唱片苛求演绎质量是没有意义的.况且也不是很差的.

演绎打个70分
  
   好了开始说说录音本身,开篇第一首确实有点一鸣惊人.直上云霄的高频,干净利索,音色稍稍偏亮,但也不乏丰润之感.没有那种尖瘦的感觉,这个高频虽然猛但也没让人感到不舒服.正听着吃惊,轰隆的低频就接踵而至,老实说我也听过些发烧录音,但这张的低频让我有点吃不消.尤其是580的声音本来就是包围感很强和低频肥慢,使得轰鸣感更强烈,有点不舒服.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低频的质量还是很高的.下潜极深,量感十足,而且更难得的是还有层次感.(我是初烧,可能耳朵有问题,请老鸟指正).尤其在天龙机子上,580的低频再也没有以前那么肥,收的很快,层次感也出来了.相当过瘾真是帅呆了.说到低频第2首里的大锣就相当震撼.保持了锣的金属质感,还有适当的共鸣混响,更欣喜的是在我的系统里仿佛能听到一个立体的锣声,低频仿佛在弹跳~~哎,菜鸟.没见过市面!
    
   这张碟强大的动态效果也是让我惊叹,第4,10,11首等尤胜.而且相当的分析力,更贵在保持了较丰腴的体态和丰沛的能量感.结象也不错,但不是那种棱角鲜明的结象,似乎边缘有点模糊,软化.听感更舒服,给人温厚的感觉.尤其是第12首G弦上的咏叹油滑温美相当舒服.这和我一同拿来比较的EVEREST的一张碟就正好相反,先锋的录音仿佛聚过焦,密度高,声体结实干净.客观理性.反观ABC的录音似乎更人工些,数码些.声音的两端仿佛拉申过,声底更厚.动态更好,但是低频重放似乎有点肥慢.(可能是我系统的问题).也许是不同录音理念吧.作为HIFI试音也许正是这样的要求.

音响性打个95分吧
    
    另外:想说一句题外话!小日本真不是东西!我在朋友家听的YLJ天龙1630日本本土版后再到一家耳机店听了天龙2650中国行货!!原以为前者会比后者差不少,想不到竟正好相反!!1630声场比2650还宽,整体更平衡动态也更强...只听那个老烧也骂到,小日本卖给中国的都是用次等级的元件所以品质比底一档次的机子还不如!愤怒! !  
    

   也差不多了,俺是个初烧音响的菜鸟也写不出那么多.就这样吧.以上是纯属个人看法,欢迎拍砖.

    再次鸣谢abc唱片、Eric版主和hifi 168。
  
  感谢!
最后编辑莱纳
分享 转发
TOP
2#



这才象作业
最后编辑一夜九次郎
TOP
3#

1到6集我只喜欢"欧罗巴之夜",够质,古典小品用爵士乐手法来演绎,录音也不错.而其余的都是大拼盘,实打实说很一般,谈不上什么发烧制作,东凑西拼,风格不一,录音的水准也不一.就这盘第6来说也是如此,第三首" 雜耍者之舞 選自歌劇《雪娘》 作曲:林姆斯基-科薩柯夫 "更使我想起了RR公司的<无敌天碟>,我甚至怀疑是同一演绎版本,我准备有时间仔细听一下,看看究竟能发现什么.现在的ABC公司可不是去年我发文称赞的公司,现在除了翻版还是翻版.这套"极致立体声"系列除了"欧罗巴之夜"外,其余的在我看来都是垃圾.
最后编辑发烧无止境
TOP
4#

拜读啦!
TOP
5#

现在的ABC公司可不是去年我发文称赞的公司,现在除了翻版还是翻版.这套"极致立体声"系列除了"欧罗巴之夜"外,其余的在我看来都是垃圾.[/quote]
确实是,里面的很多首曲子都是翻版,很多首是泰拉克的曲子,现在的abc真烂,感觉上当了!
TOP
6#

多谢莱纳兄非常认真的作业。
TOP
7#

以上只是一个发烧菜鸟的草草听感
只代表个人看法,没什么可取的.
谢谢大家捧场
还是多拍点砖好
TOP
8#

认真仔细的听感,赞一个。
TOP
9#

原来如此!
TOP
10#

恕我浅见,没怎么听过更多的发烧录音。
就事论事吧诸位
用词还可在商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