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zzkid 在 2007-1-17 23:37:09 发表的内容 接上 Music Link 1 後,重聽常播的樂曲。發現動態有所伸延,尤其低頻的質感結實而往下潛,「量」和「質感」明顯加強;這一下可考起不少名線。經驗裡通常有質冇量;或者有量冇質。但有低音質素的喇叭線身价都比 Music Link 1 貴三倍或以上。。。
高頻方面 TMC 和 ML 1 旗鼓相當,TMC 來得圓潤;而 ML 1 較通透。
說到音塲的立體感和定位,TMC 得俯首稱臣了!ML 1的音塲往 Chesky C-1喇叭左右及後方伸展,舞台感加強不少,C-1有消失的感覺。結他和Bass 低音結他的定位和分隔度清楚可聽。Female Vocal 的喉底及唇齒音細節丰富。相反 TMC 的音場較集中喇叭中間及左右方两尺位,有点黐箱!其他曾挑戰 TMC 的線材 ( 全在$4,800 以下 ,8 至 12 呎一對,牌子在 HiFi 什誌可找到,有些友儕仍使用中,不便在此述。) 在這環節並未有明顯優勢,以至用上 TMC 後總覺若有所失而不明所以。
但有一環節 TMC 挽回不少分數的。。。 |
就是中頻的「柔潤」度。只要一接上 TMC,你會被其調教得宜的中頻所牽引着。尤如加了点胆味,但全頻沒有拖慢的感覺。人耳對中頻真的最敏銳,所以其網頁有句口號,
"Be warned: the use of our cables to listen to music can be addictive.
小心:使用我們的線材聽音樂會上癮的。
And if you do not have the time, please do not switch these cables on as you
will be late for your next appointment!!
又如果你沒有時間,切勿接上我們的線材,因為你會趕不上下一個约會的。
幾招積!
但從 Hi-Fi 的角度,TMC 的表現確遜於 ML 1。价位大家相若,但質感、音場、定位、低頻質量和下潛力等無可否認 Music Link 1的表現是技高一筹的。Music Link 1 的中頻並非輸掉,只是它走清晰路向而已。
翻閱樓主帖子, 300 小時 run-in 是最基本,500 小時才進入狀態,1000 小時才到達最佳表現?? 嘩,咪有排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