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毒死人的信号线! [复制链接]

查看: 18006|回复: 86
21#

残剑831 在 2007-1-6 0:02:29 发表的内容


   海浪兄家的那付纯银线我试听过,以前也做过咸菜对比听感报告。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也是有一些不足之处的。


我那条银线,两短延伸很好。但是就是整体衔接稍微不自然。
低频有点冲耳朵。

感觉我系统中频有点薄
TOP
22#

昨天晚上对AZALY进行了仔细的试听,感觉是整体表现比较中性!没有特别突出的频段,相对平衡。如果说有点特点的就是,速度慢!
对比的线材主要是银彩的平价线材:伦敦,同时参加对比的还有LINN的跟机黑色信号线。
系统:
LINN GENKI CD机+伦敦/AZALY+LINN全能前级+丝带TYR信号线+LK85(电子分音)+XLO参考二号喇叭线+NINKA高音;LINN GENKI CD机+伦敦/AZALY+LINN全能前级+LINN跟机信号线/伦敦/AZALY+LK140(电子分音)+AQ CV8喇叭线+NINKA中低音;
多项处为测试点,AZALY分别在CD与前级位置和前级与中低音功放之间的位置与伦敦和LINN跟机信号线进行了对比,人声:蔡琴、邓丽君;古典:4D卡门;轻音乐:大烟山国家公园;摇滚:DREAM THEATER;我们公认的结果是:
速度响应:伦敦最快,LINN跟机其次,AZALY最慢;在摇滚的测试时尤为明显;
中低频能量感:伦敦略优,下潜深且饱满、清晰;AZALY其次,下潜深,中频质感好但低频略浑;LINN跟机线低频相对清爽,下潜相对不足,但中频能量感不错;
高频部分:AZALY与伦敦十分相近,但伦敦高频部分的音场似乎更宽更飘逸一些(也可能有心理因素,毕竟习惯了),LINN跟机相对弱;
总体来说,AZALY比银彩伦敦弱在速度感上,其他均没有什么差别!相对其售价,相当的超值,呵呵!
TOP
23#

呵呵!基本同意!一定素质的基础上,变化不易察觉!昨天测试时,在CD和前级之间更换几条信号线,几乎听不出来,差别都体现在前、后级之间,不知道什么原因!
TOP
24#

我听过的几款信号线,其实都很接近。感觉越便宜越值得买。

对比因为有心理因素,所以我比听咸菜等都是让我老婆听,我稍微提示她一点。比如:高银哪个干净,低音哪个深,最后一般问她喜欢听哪个。一般来说听前3次,和我感觉差不多,但是再听几次就晕菜了。这次听AZALY也是一样的。开始她听的一样,每次都说老普东的咸菜好听。后来她就出错了,说我原来的线好听。-----她不知道听的是哪根线,等于盲听。

所以千万不要夸大咸菜的作用,只要是用心做的,都很好,相差很小。不忙听或不AB对比听,基本没感觉。
TOP
25#

对!来我家测试一把盲听,我的CD也不太好,呵呵,带上音源更好。不要嫌我的器材不够班。不说好听难听,看看能分别两种线的成功率是多高!线已经拿到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系统对线材不敏感,我感觉同我原来的线材的差别不是很大,如果让我盲听,出错率比较高
TOP
26#

哈哈,期待LPD的东西啊.
TOP
27#

这两天有朋友拿了台40W来升级,上面带了个沙金FUSE,一听之下大为吃惊,作用不小。但叫我买可不干!研究了一下就那么回事,搞了几个,不说比它好吧,至少不差,要赶快给海浪兄寄一个,有大效果的。以前是我走了眼了。
TOP
28#

遭遇"阿诈里"
  每月如薪,与桶金无缘,偏偏又染上玩音响的嗜好.节约发烧理念自然放在首位.又知线材在系统中的重要性,图个性价比,于是在网上茫茫DIY线材中寻找佳配.然而得到的有喜悦也有失落,时间一长,总觉得声音中缺了些什么.无奈之余,只得咬咬牙,勒勒裤带,找了几根二手价在四
TOP
29#

呵呵,DVD,全频音箱,解码器,功放,信号线,一经LPD   DIY都能化**为神奇,太牛了!!!!!!!!!!!!!!!!!!
TOP
30#

遭遇"阿诈里"
  每月如薪,与桶金无缘,偏偏又染上玩音响的嗜好.节约发烧理念自然放在首位.又知线材在系统中的重要性,图个性价比,于是在网上茫茫DIY线材中寻找佳配.然而得到的有喜悦也有失落,时间一长,总觉得声音中缺了些什么.无奈之余,只得咬咬牙,勒勒裤带,找了几根二手价在四,五千元的进口名厂有口碑的线.几番折腾,自然是笑容绽放.往后的日子好过多了.
         一日,好友小苏一行人来访,对系统声音的进步作了肯定,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听过一段时间后,小苏拿出两付信号线,提议上机试听.看着这其貌不扬的两付线,说实话,是"土炮中的土炮" 朋友诚意带来,就接上去听听吧. 一开声,--------哗! 这是何方神圣,这么厉害! 何等厉害,我想用音响术语描述是多余了,就一个字----------"真"  .一根"土炮"线令我心跳不已,回过神来,再细赏此线,还是感觉没有特别之处.特别的倒是它的名字,叫"阿诈里",上海俚语,即"骗子",细细想来,涵义颇为深远. 它只骗过了你的眼睛,却暖透了你的心. 恢复原来的接线,那种"真"的感觉就不复存在了.
          赶紧开帖卖了名线,用了不到十分之一的价格留下此线.哈哈!余下的米这年可好过多了!
           寒掺吧,看官别见笑. 以上均为个人感受,有感而发而已,在此特别感谢此线制作人--老浦东.并大喊一声"老前辈你没骗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