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纯净的声音------试听JAS的两款陶瓷喇叭音箱 [复制链接]

查看: 3981|回复: 20
1#
汕头大展时走马观花听过JAS的“奥汀”,觉得其声底纯净、线条感非常好,我认为这应该是好箱所具有的特征,但由于房间太小、人太多未能听个究竟,于是一直想能近身全面的听听,刚好前几天怀冰兄介绍了“奥汀”更是被吊尽胃口。昨天中午,联系了怀冰兄,答复是器材已搬走了,但海兄那有!

于是发短信给海兄,没想到短信刚发就接到海兄的电话,而且光兄(音魂不散)也在那,于是距离一下子拉近了,约好晚上去试听,地点就在“乐音树下”,因为那地方有点难找,改在帝豪大酒店与海兄接头后由他带我们过去。

晚上6点40分我和一位朋友从潮州出发,7点34分到达帝豪大酒店时,海兄已经等候多时了,稍作寒暄,立即动身往“乐音树下”。。。。

先介绍一下“乐音树下”的环境,分前后两间,前面是铺面,装修很有品位、格调幽雅,经营茶、后面就音响房了,宽约4.8米、长约7.2米、高约3.2米,比例应该不错,除了一个门没有窗,音箱后墙正中有两块扩散板、扩散板两边各有两块吸扩板,另外里面四周放满各种音箱和器材,晚上的主角当然是放在该放的地方了。

首先出场的是晚上的主角JAS的“奥汀”落地音箱、马克30.5+31.5转盘解码、DA&T的前级和甲类50后级。我有个习惯,到那都喜欢自己带唱片,这次也不例外,我带了04年、06年《香港原音精选》和德版《龙迹》,分别试听了04年、06年《香港原音精选》。。。。。《龙迹》第一首,几首曲子下来,我发话了,音箱和功放煲了多久,答曰:音箱和功放出声到现在只有10多天,线材也是新的。怪不得,应该肯定的是声底纯净、线条清晰、定位和分析力、瞬态都是非常好,但虽延伸得上,却太紧、太亮,当然有这感觉也是与我前晚在一高人家听莲12CD、AUDIO RESEACH 210、威信7有莫大关系,那一套是那么的平衡宽松大气,价位相差悬殊,音响是带有很多的主观和先入为主成分的,再加上我喜欢挑骨头,结果当然不自觉对JAS的“奥汀”的不公平了,海兄见我们心有不甘,提议再去带一对JAS的“奥利雅“书架箱来,那对箱子煲了几个月,应该更接近应有水平,并约好下次煲熟再试听“奥汀”!

约半个钟后,海兄的搭档锋兄从6、7公里外带来了“奥利雅“书架箱,简单的摆位就开始试听了。还是播放04年、06年《香港原音精选》。。。。。《龙迹》第一首,感觉来了,比刚才宽松多了,鼓声表现出色,结实、下潜深、形态感特佳、够沉够重、后劲绵绵;人声轮廓清晰、稳固、口型恰到好处;大爆棚时排山倒海、层次分明、分毫不乱;小提丝丝入扣,略有不足的是少了点色彩,但这也许是此家崇尚的风格---理智、纯净。

在海兄那出来后直奔卓维,试听德颂X800电源,德颂电源有三种,江湖传闻已久,大展时虽见过,但无缘试听,这次有机会当然不放过,不过因时间关系,只在CD上试听一首人声,插上电源后,声音更加实在、口型漂亮、配搭的乐器分离度更好、更稳、高频更润!

最后,昨夜让海兄与其搭档锋兄劳心费力、打碟、换线、换机、换箱,甚至因为我们路不熟海兄还开车把我们带到目的地,令我感动。而且给你们带来的麻烦不少,深感内疚、不安,在此立正向你们敬礼!

我的技术真是糟糕透顶,昨晚照了好多照片,没有一张好的,没办法,将就了。各位高手要多多指导才行!(一楼后面两张图是偷怀冰兄的,勿怪)





最后编辑迈戈
分享 转发
TOP
2#

JAS的“奥汀”,铝带高音喇叭是JAS自己开发的,能量感很强,据介绍高频可达60KHZ,建议该试音室应做些高频的处理,相信会更好!
中低音喇叭是7吋陶瓷喇叭,来自德国,据说与盟主所用喇叭同产,瞬变极佳,下潜可达29Hz,按数据非常厉害!阻抗:4 ohm  

昨晚照的太差,第一张用我在音响展照的代替!





TOP
3#

在腹下有一个据说经过精密计算的下置式 360 度低音排气孔,箱体外观相信有它的独到见解,顶部两侧有有切角!



最后编辑迈戈
TOP
4#

DA&T前级和马克30.5和31.5解码转盘,我认为音源换成更有味道、柔和的更合适这套!





TOP
5#

在海兄那出来后直奔卓维,他还是一如既往一副幽雅、儒者的笑容。德颂电源有三种,江湖传闻已久,大展时虽见过,但无缘试听,这次有机会当然不放过,不过因时间关系,只在CD上试听一首人声,插上德颂X800电源后,声音更加实在、口型漂亮。

X800

TOP
6#

喜欢它那硕大的脚钉,可惜我拍不出它的“大”!



TOP
7#

JAS的“奥汀”的接线柱





TOP
8#

海兄与其搭档锋兄劳心费力、打碟、换线、换机、换箱,甚是过意不去,谢谢你们!



奥利雅书架音箱,用一个铝带高音喇叭和一个陶瓷喇叭!



该箱还可以切换“监听”档和“动态”档!

TOP
9#

还简单试听了新款ATC-7,我觉得与上代最大的区别是高频延伸了,保持一贯风格的情况下,声音活泼了点,我更喜欢现在的声音,因为以前介绍关于ATC的很多,就简单几句算有个交待!





TOP
10#

最上面是马克的30.5和31.5解码转盘、前面左边是DA&T家族最小的合并功放,好象与右边的DA&T家族老大(A类50W,若用它为单声道输出,A类输出200W)纯净中型的风格不同,属于温暖型的,A类15W。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