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平价但靓声----访WINKLL兄和HY3000兄 [复制链接]

查看: 14697|回复: 79
61#

MBL1521 在 2006-12-27 11:21:06 发表的内容
gdsrj 在 2006-12-27 10:31:04 发表的内容
MBL1521 在 2006-12-27 9:10:19 发表的内容
哈哈,平价器材不平凡的声音,这才叫绝呢!明天登门拜访,3000兄可否有空?



哈哈。。。星期六找他才行。


明天到广州办事,刚好可假公济私跑跑发烧友处,周六要上班,偷溜不了。遗憾,看来以后再找机会啦。



叫他请假也行:P
TOP
62#

MBL1521 在 2006-12-27 9:10:19 发表的内容
哈哈,平价器材不平凡的声音,这才叫绝呢!明天登门拜访,3000兄可否有空?



哈哈。。。星期六找他才行。
TOP
63#

迈戈 在 2006-12-26 21:13:56 发表的内容
哈哈。。。不如分批次进行,收门票,每张一万元就行了,价格别定太高!



我这些破烂,有兄弟来指导已经非常高兴了,还收门票?
TOP
64#

松香味 在 2006-12-26 21:36:32 发表的内容
后街男孩的器材应该是非同一般啦,东皖可是个全国最富裕的城市,去年五月份听一个到我这里“发烧”东皖的烧友说,他的很多朋友都是玩几十万上百万的器材,而且住房条件也普遍比较好,有独立的听音室,……令人羡慕!


松香大侠不要笑话俺了。俺滴“器材”可是鸡得不得了。而且听音环境也很不好。不过我倒有一个想法:就是音响最终的目的是用来听音乐的,用欣赏音乐的心态而不是“玩器材”的心态来“发烧”,最后你的“器材”和欣赏水平才会同步成长,那时,乌鸡也就变了凤凰了!
我一向是很反对那种“为器材而器材”或只有贵价才是好器材的观点。
更正一下:我是广州的,不是东莞的。请各位大侠有空来广州指导。
最后编辑后街男孩
TOP
65#

松香味 在 2006-12-26 21:36:32 发表的内容
后街男孩的器材应该是非同一般啦,东皖可是个全国最富裕的城市,去年五月份听一个到我这里“发烧”东皖的烧友说,他的很多朋友都是玩几十万上百万的器材,而且住房条件也普遍比较好,有独立的听音室,……令人羡慕!

东皖 在那里?
TOP
66#

keben 在 2006-12-27 18:28:17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12-26 21:36:32 发表的内容
后街男孩的器材应该是非同一般啦,东皖可是个全国最富裕的城市,去年五月份听一个到我这里“发烧”东皖的烧友说,他的很多朋友都是玩几十万上百万的器材,而且住房条件也普遍比较好,有独立的听音室,……令人羡慕!

东皖 在那里?



:P 应该 说的是东莞
TOP
67#

后街男孩 在 2006-12-27 22:26:56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12-26 21:36:32 发表的内容
后街男孩的器材应该是非同一般啦,东皖可是个全国最富裕的城市,去年五月份听一个到我这里“发烧”东皖的烧友说,他的很多朋友都是玩几十万上百万的器材,而且住房条件也普遍比较好,有独立的听音室,……令人羡慕!


松香大侠不要笑话俺了。俺滴“器材”可是鸡得不得了。而且听音环境也很不好。不过我倒有一个想法:就是音响最终的目的是用来听音乐的,用欣赏音乐的心态而不是“玩器材”的心态来“发烧”,最后你的“器材”和欣赏水平才会同步成长,那时,乌鸡也就变了凤凰了!
我一向是很反对那种“为器材而器材”或只有贵价才是好器材的观点。
更正一下:我是广州的,不是东莞的。请各位大侠有空来广州指导。



我也不是崇拜器材品牌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一分钱一分货”的规律还是基本存在的客观事实。当然最后出来的声音效果与玩机的“水平”就直接相关了。不过有一点应该冷静看待:除非有能力在器材方面做到全面的技术改良,使得器材各项技术指标获得“和谐、平衡、全面”提高,否则如果把玩机的“水平”和玩机的“效果”无限地夸大,也就不客观了。
我非常赞同用欣赏音乐的心态去玩器材的观点,享受音乐才是“发烧”的真正源动力,失去享受音乐这个源动力,不管“烧”什么,估计就“烧”不下去了,不如早早上岸。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68#

玩音响,听音乐,每套器材是不可能“全面”的。只能按“大多数”好听的角度去调整。当你觉得“大多数”满意的时候,难保有几张碟或几首曲不好听,那就让他不好吧!
TOP
69#

在去年,在坛上看到宋祖英的《百年留声》不错,于是买了张“大盒”回来,听不下去!过了几天刚好阿泰兄过来指点,他就直接指出--高频开叉!。问他;是这张碟的问题还是我的系统问题。他说:系统与碟都有可能!

后来去过几个地方听,有些比我的更凶,有些比较柔和。总结了以上听感后,就开始寻找自己的声音,但这东西可遇不可求!一年来不段调整,换运放、换线、换保险、摆位等等,花的米不算很多,但也不少。首先取得成功的是喇叭线。
最大的惊喜欢是今年音展前打劫了苏兄唯一的一对信号线。换上这对信号线后再微调一下周边的东西后,就搞出现在的声音了。
在这里要谢谢苏兄!估计苏兄半夜醒来还一眼眶泪啊~~
TOP
70#

hy3000 在 2006-12-28 21:50:57 发表的内容
在去年,在坛上看到宋祖英的《百年留声》不错,于是买了张“大盒”回来,听不下去!过了几天刚好阿泰兄过来指点,他就直接指出--高频开叉!。问他;是这张碟的问题还是我的系统问题。他说:系统与碟都有可能!

后来去过几个地方听,有些比我的更凶,有些比较柔和。总结了以上听感后,就开始寻找自己的声音,但这东西可遇不可求!一年来不段调整,换运放、换线、换保险、摆位等等,花的米不算很多,但也不少。首先取得成功的是喇叭线。
最大的惊喜欢是今年音展前打劫了苏兄唯一的一对信号线。换上这对信号线后再微调一下周边的东西后,就搞出现在的声音了。
在这里要谢谢苏兄!估计苏兄半夜醒来还一眼眶泪啊~~


点会开叉.只有一首开头有小小破咪感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