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66年的心得 [复制链接]

查看: 11706|回复: 62
21#

唉,软了很多年了还没硬啊!
TOP
22#

听音乐最终还是要回归唱片呀
TOP
23#

上山砍柴 在 2006-12-23 15:17:22 发表的内容
支持一个。

  

谢砍柴兄,在国内有砍柴兄等这样为数不多执拙的音乐爱好者是我们的骄傲,如果音乐爱好者们都像砍柴兄这样的玩法没有什么音乐或者器材玩不明白的。
TOP
24#

老版唱片都被我卖得差不多了,好像有点后悔了.
TOP
25#

chopin 在 2006-12-24 15:38:13 发表的内容
老版唱片都被我卖得差不多了,好像有点后悔了.


老兄这样的音乐爱好者,应该对于版本不是很在意的吧,在意的唱片里面的东西喽。
TOP
26#

关山月_ 在 2006-12-22 21:28:39 发表的内容
很不错的心得....尤其关于莫扎特

我也有这样感受,

用力帮顶!


莫扎特是全人类的瑰宝,我们有幸听到这样平和伟大的音乐,今生之福气啊!
TOP
27#

看了搂主的发言,一直在想,若真是世风日下,那如何才能保证自己买的不是所谓国际D版呢?
TOP
28#

小邦 在 2006-12-23 19:55:39 发表的内容
唉,软了很多年了还没硬啊!


去买“蓝色的小药丸”
TOP
29#

其实我这样说老版本与新版本之间的区别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图,只是在2006年我就明白了这样的很简单的道理,对于细致的聆听古典音乐没有特殊的帮助,不是说新版本一定要比老的差,只是是一部分,有些经过24比特重新压制还是非常好的,新的版本寿命也可以得到保证,尤其是那些大公司的碟片制作是非常不错的大家可以放心的购买。老的版本已经被抄做为高价的东东,从经济的角度应该一新的版本为主的,本人也是这样的,我今年从国外网站还有国内的收藏者中收了很多的老版碟片,花费不镄,其中一些老版的蝶片有的受潮了有严重的跳音,有的严重的划痕估计都是后包装的,但是决大部分还是不错的,应该说购买老版碟片有一定金钱危险,但是对于银两充足的软件爱好者没有什么,对于那些喜欢收集软件银子又少的朋友,就要睁大眼睛了,免的钱财两空。

2006年本人感觉最为鼓气的是在168论坛,看见我们讨论软件不是像以前总简单的说某某版本什么层次什么音场等发烧语言,而是能真正的能从多角度深入的刨析古典刨析古典软件的内涵还有曲式各种调式凋性,有的烧友说明白这些有什么用,我可以负责的说,用处非常的大,当你准备更为深入的聆听音乐,这些的东西是最为基本的东西,我们不能只做表面的文章就像我们的官方媒体别看他们有文凭可是对于细致的聆听古典音乐他们就是文盲,看看我们的舆论倒向,在看看香港和国外自然就明白了,我的意思是说,我们没有必要关心那些低级的舆论界把我们身边的古典软件听的精通透彻是我们的社会责任,我们168的精英们做了很好的功课才可以从民间真正传诵那些真正的属与我们人类最为动听美好的古典音乐,不然别人问你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贝多芬作曲风格是什么有什么重要的作品,你说不知道,但是你又说我是一名音乐发烧友是会被人们所误解的,我们听的明白学的明白才会说的明白,说的到位感人别人才会接受我们的高贵的古典理论,古典音乐听起来确实很难,要付出很多金钱和时间,好在我们的国家正在阔步向前我们最基本的听音要求还是可以满足的,我们既然花了这么多时间和金钱还玩高级音响欣赏古典音乐,就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一人一点,力量无穷,我们做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大事。

2006年我们的发烧友们敢于对一些高级的演奏家提出不同的看法,本人应该也是这样的,我们一个普通的公民应该有一个发言的权利,在国外霍洛维茨这样演奏家照样有人议论,不被人嫉是痈才,那些个演奏家贵为公众人物拿到为数不少的金钱,就应该把更为美好的音乐回馈到我们的社会可是实际却不是这样的,可以说全部是失败制作,演奏的深度基本没有,属于眼里面没有我们这样傻傻的买正版蝶片的痴迷者然而他们却不这样说,一口同声的说我认为古典音乐就是应该这个样子,应为我是成功者我在卡内急演奏过,你们懂什么音乐,这就是我们现在的舆论倒向基本就是严重的失误,国外也是这样一唱片的销量为主,赚一把是一把,赔了自任倒霉,所以像加德纳那样的纯音乐指挥家只有自立门户了,因为已经不符现在的潮流了。有位朋友说穆特这样高级的演奏家,出版的新碟片怎么这样的难听,我说不是水平决定了一切,你给他用上了高级的胆麦克风也是那样深度是无法改变的,才有了我们发烧友一天到晚追求一些老一备大师的名演了,都是不足为奇,古典音乐这东西越听越懂,懂的越多就明白自己知道的太少促使我们更为认真努力聆听当然还有书本侧面帮助,但是这所有的一切基本就是我们细致的聆听古典音乐的必然结果,做一个自信的音乐音响爱好者,因为我们天天在努力,又说多了收不住了,实在不好意思。
TOP
30#

wolfwei 在 2006-12-22 21:26:30 发表的内容
给我给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老兄的总结真的太到位了,大家都有同样的共鸣,新的一年,继续发烧,烧的快快乐乐


玩就是大家乐吗,没有必要把什么东东搞的神乎乎明白了里面的道理就好。
TOP
31#

[quote]rosemaid 在 2006-12-23 16:18:25 发表的内容
俺还在软件中挣扎呢~



在168有rosemaid这样女性音乐宝贝实在是我们这些大老爷们的乐事,希望妹妹再接再厉:)
TOP
32#

精髓的理解,达到如此境界真很难得,
TOP
33#

王2麻子 在 2006-12-22 23:20:36 发表的内容
顶一下,同意。


麻兄一向可好。
TOP
34#

好文!HIFI168是音响、音乐大课堂。
TOP
35#

LX的文章一定要细看~~
TOP
36#

copboy 在 2006-12-24 10:12:08 发表的内容
听音乐最终还是要回归唱片呀


是这样的,不二法则。
TOP
37#

静听天地 在 2006-12-23 1:34:43 发表的内容
但是在没有旧版的时候我们仍然要听音乐呀!

没有高挡器材我们依然坚持发烧!

谢谢楼主心得,对学习欣赏古典有益!


聆听古典音乐,玩HIFI音响没有捷径,一天一小步,一年就可以登山了。
TOP
38#

metalfan 在 2006-12-24 4:58:53 发表的内容
看了搂主的发言,一直在想,若真是世风日下,那如何才能保证自己买的不是所谓国际D版呢?


我所说的是我的2006年我的心得,老兄完全没有必要按照我说的去玩,大公司的唱片还有那些有历史的小公司的唱片可以放心的购买,不买我们听什么,拿什么在这里侃音乐那。
TOP
39#

高兴就行呗!就图个乐而已
TOP
40#

本人没有什么境界只是说说我在2006的听音乐玩音响的感受,错了也不要紧,有168广大的发烧友们作为我坚实的后盾,还有168个位非常有品位的版主,提供了这样的自由言论平台我们这样痴迷于音响和音乐的爱好者才可以随心所欲的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2006年参与了很多的音响展包括国内外的,最为令我心动还是我们自己国家的音响展,当然最好的还是广州展,聚集了世界全国的各路音响精英,为我们这样普通的音响爱好者提供了非常好的共享平台,这也是我们的福气感谢广州的音响爱好者们。遗憾的是指在音响展看了一天,由于工作比较繁忙,大展之前没有看到老浦东兄在广州展展示自己的产品的言论,我在这里对老浦东兄表示由衷的道歉,但是我始终关注着老兄的产品,说过的话会算数的。

有发烧友说音乐与音响到底有什么关系,我用一个随身听照样可以很好的聆听古典音乐或者爵士乐流行音乐,我想这样的言论在现在高级器材横行的情况下应该是错误的,我适中认为高级音响就是高档的音乐服务的,离开了高难度的古典音乐,高档音响也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这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当你细致的聆听古典音乐对你今后玩好音响器材会有很大的帮助,举个例子我本人最喜欢的无外乎是小提琴钢琴歌剧还有室内乐,这也是我们广大发烧友的同好,钢琴贵为乐器之王是有它的道理的,钢琴正常的有88个键盘,56的白键32个黑键7个8度还有半音动态范围最高达到了140DB,高频20000赫兹低频在15赫兹左右,这也是很多乐器望其项背的,当你拥有了非常高级的音响这些个具体的指标和正确的效音里面应该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利赫特弹出来的钢琴音色应该非常圆润的音色是非美的,我们玩音响听音乐玩得就是声音,加入富特文格勒指挥的贝多芬声音非常的难听,就是在有哲学深度我想我本人也不会接受的,首先是声音必须打动你我们这些音乐音响的痴迷者才会与指挥家和乐队共舞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而心潮澎湃,这也是共鸣,好的音乐早就了高级音响的产生,都是互补的缺一不可,当你升入的了解了古典音乐对于发烧友们玩音响应该是提供了一个高标准的效音理念,那就是使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声音,我的音响发声应该放哪个方向走,分歧有了,又喜欢爵士的有喜欢流行又喜欢摇滚的有喜欢金属的,喜欢什么音乐就要按照你的声音标准效音,而不要看别人怎么效音,人与人对于声音的感受的是不一样,自己喜欢的声音应该是最好的,我们好多烧友就是以自己的音响标准取平别人的音响的好坏这也不是错的,至少你对声音有了一个参考标准,没有必要随声附和,走自己的路即使是错了我们也知道错在哪里,应为我们始终在提高。

2006年168论坛的很多朋友可以拿古典音乐来评论自己音响的好坏,这里没有高低之分,只有理解的深度之分,没有必要达成一致,就像我的皇家西敏寺和ATC是南辕北辙的声音表现,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用的学点和共同的优点,因为音响没有最佳的搭配只有适合你的听音标准的搭配,在每个人的心幕中都是有所区别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我们喜欢的音乐,因为音响就是为音乐所服务的。举个例子梅纽因因兄妹在30年代的室内乐录音在哪个年代应该是不错的,但落实到用音响的聆听确实不一样的,有的音响重播出来的音乐是平面的,在高级音响当中重播出来却是立体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音响立体感和深度,当我们听熟了一个版本的时候,既有了很高的听音标准,你的效引应该是非常准确的,可以直接找到梅纽因兄妹的演奏的声音,当然我们聆听的是碟片的声音,但是我们可以竟可量的还原碟片的正确声音,当然在我们的心目中标准也是不一样,我们还要必须做这样的功课,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当你有了一个很高的听音标准,一套音响到了你的手里,不出好声都是很难的,这也是我市中强调多听深入的聆听各种音乐软件的原因,这就是你今后效音的标准,当然能尝聆听现场的演奏就更好了,因为好的现场是最真实的,也就明白了什么事真正的高频中频与低频的表现,因为乐队与演奏家还有歌唱家毫无保留的告诉你了,那就是真实的声音,当然也有一些富豪级烧友喜欢按照自己的标准玩出高耸入云深入大海的声音,也没有什么不好音乐就是一种美好的美化吗,能重播出感动自己的音乐就好,没有必要统一标准,所以才有了日本的管也充燕先生的唱片演奏家之美称了,我也是十分的赞同,毕竟有人喜欢真实的声音有人喜欢美化了的声音,但是都是音乐的同好只不过是效音的标准不同,出发点绝对是一致的,就是调校出自己的喜欢的音色但是这样的标准是在改变的,就像本人原来喜欢美化了的声音,现在喜欢的是冷静的声音,这也没有什么不好,自己喜欢就好,这也是音响是成年人高级玩具的理论绝对不能有统一的标准,说这里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