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胶、CD与主人的对话! [复制链接]

查看: 8254|回复: 34
11#

呵呵,潜力帖!
先留名,搬张板凳坐下等着看热闹!
TOP
12#

山东老杨 在 2006-12-22 12:07:29 发表的内容
黑胶唱片也不象想象的那样那么脆弱!CD唱片也不可能会永久保存!
如果把唱针和唱盘调试正确 ,黑胶唱片的磨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CD唱片保存不好不会超过20年!

老杨啊你的强贴增强了我玩LP的信心,我有的碟估计已放了两千次,但声音音质还是那么动听。
TOP
13#

再看看,发现我说错了。我指的是黑胶机与CD机,你说的是LP与CD唱片。再修改一下:

黑胶说;假如你能够好好对我,有足够的金钱、时间和技巧,我会给你美妙难忘的感觉。但记得,我是用生命在歌唱,每唱一次,就会衰老一些,我绝对不会和你天长地久!

CD说;主人!虽然我并不是最好的,但我是最忠实的,能够永远跟随着你,只要你要就能够给你,永远如一!我只付出,从来不需要回报,因为我只知道0和1,其他的就不管了!

然后CD又对黑胶说;你是一个有生命的人,吃一顿少一顿,快吃吧!人生多美妙!主人越喜欢你,你的生命就越短了!

黑胶对CD说:短暂的才更珍贵,你看主人听我讲故事时多入神;我也可以感到他的喜好,变得更符合他的听感!我会与主人一同老去,就象歌里唱的,气死你!
最后编辑CD72
TOP
14#

改得精彩。好像黑胶的烧友发言多一点呀!我现在未上黑胶坚决支持CD,顶!


黑胶总觉得是为了音乐而努力的音乐!


CD是为了生活而快乐的音乐!哈哈!
最后编辑静听天地
TOP
15#

利害!能够听这么多次,就基本上不用考虑损坏的因素了。
TOP
16#

对!考虑黑胶唱片的磨损哪是杞人忧天!我有1K多张30-40年前的古典唱片,99.9999%的声音正常!哪些吵豆声并不是磨损造成,大部分是因为保存不当划痕或静电灰尘等!
  相反CD唱片保存不当也存在划痕和氧化等问题!我曾经看有的介绍说有的CD唱片十几年就氧化了!
  喜欢LP不一定是因为她的声音好,因为里面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的作品和灵魂!以及优异的历史录音!
   CD唱片也有很好的录音和声音,我们当然也不能放弃她!起码在最近几年她还是主流!
TOP
17#

对于一套音响器材,失真最大的部分是音箱;对于听一套音响器材,失真最大的往往是音箱和环境之间的配合(包括房间的声学特点,音箱的摆位)。当理解这两点时,一定能玩出“好声”的CD系统,这时再考虑是否上LP就比较适合了。
TOP
18#

LP的磨损速度问题一方面取决于唱片材料,另一方面取决于重播的LP器材。
先说材料,片基刚性越强越耐磨,但因为这样的碟基柔韧性差,容易折断,所以60年代早期的唱片会比后来的要重一些,常会做到150克;60年代后期开始广泛使用柔韧性更好的碟基,唱片可以做得更轻,一般是120克;到70年代后期,聚丙烯碟基开始被广泛采用代替电木,这种唱片柔韧性非常好,但最不耐磨,碟子可以做到100克左右(香港宝丽金很多唱片就是用这种碟基)。现在新出的LP因为售价比较高,多数都用成本高一些的电木,基本不再使用聚丙烯碟基,而且通常做到180克或者200克。
在播放系统方面,最关键的影响是针压,以前的唱臂因为循迹能力差,多数需要使用重质唱臂,当时唱头针压也多数设计到6克甚至更高,否则很容易“跳线”或者“拆声”,更早期一些的唱臂甚至没有抗侧滑力装置(源于单声道时代的设计),这样的重播系统反复播放唱片,磨损会很严重。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旧版二手唱片声音会偏向一侧,原因就在于此。所以,在CD完全取代LP,卡带成为主流前(大约是90年前后)的器材,前级部分通常会有个调节左右声道音量平衡的旋钮,但对于使用CD音源的系统,这个旋钮就成了多余的东西了。
这里就有个尴尬的现象,除了现在新发行的LP唱片,LP唱片碟基“发烧”的六,七十年代,主流的重播系统不“发烧”,唱片容易被磨损;八十年代LP器材改善后,碟基又不“发烧”,唱片还是容易被磨损!所以能够用现代的“发烧”LP设备,重播碟基“发烧”而且状态良好的早期头版唱片,这本身就已经是难得的缘分了,当然,前提是在效果好的音响系统上重播。

最后的建议是,在欣赏音乐和音响的角度上,没有播好CD之前,最好先不要急于上LP系统,LP和CD之间的差别,绝对没有不同级别的音箱差别大。
TOP
19#

没精力弄黑胶
TOP
20#

Dr kuang版说得太好了,还没有认真听过LP,但最近升级同厂的旧顶班音箱,耳目一新,感触良多,真不是原来那个挡次了。

相比之下换什么电源,一般的线材、小调音件等影响实在太少了!

哈哈!想起就开心!投资小,见效巨而彻底!发烧真正有乐趣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