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是朗朗弹得好还是媒体说得好? [复制链接]

查看: 8028|回复: 31
11#

不需放到什么大背景去分析,也不带任何偏见,听过几张他的唱片,我从来就没喜欢过郎朗。
TOP
12#

商业这个字眼我不喜欢
我不喜欢人家老爱从商业这个角度看问题
艺术家也要吃饭的
没有商业,,我们哪里买唱片???
是商业给了我们一切
TOP
13#

scfan 在 2006-12-15 8:33:31 发表的内容
朗朗还在成长中,大师们也是不断在提携他,毕竟他的实力和潜力都是很强的。

他对某些作品尤其是拉赫马尼诺夫的把握还是不错的,现场表演的气势很足,看音乐会现场的确很狂飙有气势,但是坐下来安静听录音就觉得内涵上、对音乐的理解上离开大师还是有点距离。

何况他这么年轻,给多他点时间吧,霍洛维兹这个年纪时候也未必比朗朗更好。

没有贬低朗朗的意思,真心希望他的艺术道路越走越好,不要被鲜花和掌声冲昏了头!
TOP
14#

出名的太早了
TOP
15#

接不接受是一回事,支不支持是另一回事。中国难得有这样一个人才!
TOP
16#

                scfan 在 2006-12-15 8:33:31 发表的内容
朗朗还在成长中,大师们也是不断在提携他,毕竟他的实力和潜力都是很强的。

他对某些作品尤其是拉赫马尼诺夫的把握还是不错的,现场表演的气势很足,看音乐会现场的确很狂飙有气势,但是坐下来安静听录音就觉得内涵上、对音乐的理解上离开大师还是有点距离。

何况他这么年轻,给多他点时间吧,霍洛维兹这个年纪时候也未必比朗朗更好。

     UP!等我们的“狼狼”同志挣够钱了,就可以静下心来修炼了。刚去美国不久,多开几场音乐会,多录几张唱片弄点钱也是应该的我看。饿着肚子搞艺术,现代没有舒伯特了(。。。
TOP
17#

我最害怕的就是他那个美国的经纪人.为他每年联系那么多的音乐会,旅行的时间刨去后几乎就没有坐下来练琴的时间.我注意过他的演出日程和曲目.其曲目之杂简直可以和霍洛维茨当年有一拼.就算其在美国求学期间接触了众多的作品和大师,也不能如此这般
很多钢琴作品的内涵是艰深的.绝对是需要长时间的领悟和练习.我喜欢的比如李赫特以及米开朗杰利这样的对艺术追求无止境大师都是会对其作品精雕细琢的.
朗朗绝对是一块璞玉,就看是什么样的人来雕琢.他合作过得大师绝对是最顶级的.但是年轻人难免犯混..他的唱片到现在我也没有比较喜欢的.希望他能够推掉一部分音乐会,找个大师陪他坐下来每年抽出那么一个多月雕琢一些作品再以示世人.他的经纪人太想赚钱了.有多少著名的演奏家是被经纪人给带坏了的..绝对要引以为鉴.
也许他10年后再弹拉2柴1会成为经典.经典的作品流传下来需要时间的考验.经典作品的经典演绎流产下去一样需要时间.希望朗朗会成为能够成为经典的大师而不是整天在舞台上卖弄的年轻人.
TOP
18#

本论坛上的任何人喜欢朗朗的也罢、不喜欢也罢,实际上都在默默关注着他的成长,中国出了这么一个世界级当红的艺术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想大家或褒或贬他,都是希望他的艺术之路越走越辉煌。想一想朗朗一年要开240场音乐会,再除去休息及旅途的时间,他能有多少时间练琴和学习?是不是每一场音乐会都能保证高质量?朗朗应该学学波利尼等大师“厚积而薄发”,李云迪在这点上就做得不错!
TOP
19#

是个人才!
听他的唱片觉得挺不错,但就是不习惯看他弹琴的表情。
最后编辑Tintin
TOP
20#

超级无敌掌门狗 在 2006-12-15 7:02:24 发表的内容
朗朗弹拉三的录音没有听过,所以没有发言权,但他和杰基耶夫合作的拉二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录音和前辈大师们比在诠释上 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很多地方虚张声势的成分很多,明显给人感觉在做秀。另外朗朗上一张唱片“黄河之子”的选曲明显带有纯商业化运作的痕迹,稍微懂点音乐的人都知道,钢琴和琵琶放在一起演奏在音色上是要打架的,因为二者的音色都较钢、较硬,个性突出,很不容易融在一起,大家试想想如果让小号和唢呐在一起演奏会是什么效果?至于朗朗的音乐会为什么反响很大,我想主要是他这个人善于用一些夸张的手段来调动现场观众的情绪,如极端的动与静、快与慢、炫技段落发疯的速度等,这些手段绝对可以使现场的众多人觉得很过瘾,但至于这些处理是否真正表达出作品的风格及思想内涵,这就难说了。只听过唱片而没有听过朗朗现场演奏的人往往会怀疑媒体的评论“朗朗弹得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好吗?”




不管怎么样,,在推广中国的乐器曲目上是一次尝试,,不管他成功与否....
他们都做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